《飲膳正要》第四章 魚品:味甘,寒,有毒。主咳逆上氣,黃膽,止渴,安胎。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飲膳正要》第四章 魚品

飲膳正要

第四章 魚品

鯉魚

味甘,寒,有毒。

主咳逆上氣,黃膽,止渴,安胎。

治水腫,香港腳。

天行病後不可食,有宿瘕者不可食。

鯽魚

味甘,一溫一 平,無毒。

調中,益五臟。

和 菜作羹食良,患腸風,痔 下血宜食之。

魴魚

臼,一溫一 平,無毒。

補益與鯽魚同功。

若作膾食,助脾胃。

不可與疳痢人食。

白魚

味甘,平,無毒。

開胃下食,去水氣。

久食發病。

黃魚

味甘,有毒。

發風動氣,不可與蕎面同食。

青魚

味甘,平,無毒。

南人作 。

不可與芫荽、面醬同食。

味甘,寒,有毒。

勿多食,目赤、須赤者,不可食。

沙魚

味甘鹹,無毒。

主心氣鬼疰、蠱毒、吐血。

鱔魚

味甘,平,無毒。

主濕痺。

天行病後,不可食。

鮑魚

味腥臭,無毒。

主墜蹶 折瘀血,痺在四肢不散者,及治婦人崩血不止。

河魚

味甘,一溫一 。

主補虛,去濕氣,治腰、腳、痔等疾。

石首魚

味甘,無毒。

開胃益氣。

干而味鹹者,名為鱟。

阿八兒忽魚

味甘,平,無毒。

利五臟,肥美人,多食難克化,脂黃肉粗,無鱗,骨止有脆骨。

胞可作膘膠,甚粘。

膘與酒化服之,消破傷風。

其魚大者有一二丈長,一名鱘魚,又名 魚。

生遼一陽一東北海河中。

乞裡麻魚

味甘,平,無毒。

利五臟,肥美人。

脂黃肉稍粗。

脆亦作膘。

其魚大者,有五六尺長,生遼一陽一東北海河中。

鱉肉

味甘,平,無毒。

下氣,除骨節間勞熱結實壅塞。

味鹹,有毒。

主胸中邪熱結痛,通胃氣,調經脈。

味甘,有毒。

多食損人。

無須者,不可食。

味甘,大寒,無毒。

治肝氣熱,止渴,解酒毒。

掘蜊

味甘,大寒,無毒。

潤五臟,止渴,平胃,解酒毒。

魚品

味苦,平,無毒。

理胃氣,實下焦。

冷,無毒。

明目,止消渴,除煩,解熱毒。

鱸魚

平。

補五臟,益筋骨,和腸胃,治水氣,食之宜人。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飲膳正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