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眼》千百年眼序:康熙將此書列為禁書,自己卻終生秉燭攻讀不輟。全書十二卷,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千百年眼》千百年眼序

千百年眼

千百年眼序

《千百年眼》在明代是明代張燧所著一部反思五千歷史文化的曠世奇書,曾盛傳一時。

康熙將此書列為禁書,自己卻終生秉燭攻讀不輟。

全書十二卷,511條,上起遠古,下迄明季,是一部史論隨筆的合集。

王重民先生在《湘潭縣志》中查索到張燧事跡:「兄弟皆生富貴,好治生產業,而燧獨務友朋,耽書史,不為苟同。」

據說張燧常常「命僕載紙筆自隨,有省輒識之,雖藩溷不釋」。

【明】張燧:《千百年眼》

世有千百年眼其人乎?非瞇目阿堵,則泥首典籍作蠹魚耳。

瞇於利者無足論,即迷於書籍者,多從耳根入,凡經前人舌余,即以為定案。

而古人言語、古人心神,有人謂然而實不然,有口易而心實難,有跡違而心是者,非有千百年胸次,誰能上下而剖其隱微、晰其源委?張君和仲拮据此書,可謂鉤賾索隱,起古人相與論辯,亦必心服。

雖然,遂謂為千百年艱猶未也。

夫目之所貴者清虛靈爽,睛雖貴也,著雲則翳。

古有天眼、道眼、慧眼、法眼,超於形體外,不以一切言語文字求。

和仲乃窮無窮、極無極,有不以歷數盡者,超天地而獨存,撥雲翳而長清,功誠偉歟!和仲幼好奇,讀書里閈,錚錚有聲,吾知其固未可量也,於是乎書以覘之。

萬曆甲寅吉水臞農鄒元標書

自序

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睛,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媸,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政在阿堵中。

每讀此語,未嘗不泠然會心!人生墮地來,手捉趾行,口飲鼻嗅,各以其漸;獨是眼也,雙瞳之微,規之不能一彈丸,而神光所矚,隨地甚遠。

只此便是千古一精一靈不容泯滅所在,"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子輿氏之言,豈不信哉!余嘗因是而極論之,古來豪傑有豪傑之眼,文人有文人之眼,俗儒有俗儒之眼。

見自己出,而縱筆所如,隨手萬變,無所規摹,亦無不破的。

使後世觀者,如冷水澆背,陡然一驚。

雖能巷議其非,決不能掃除其說,此之謂豪傑之眼。

文人者流,矜激於辭藝,標鮮於才鋒,往往聰明蓋世,而其為論也迂疏無當,雖雕繪滿眼,而精神意緒曾不足以供醒脾之用,此之謂文人之眼。

若夫俗儒,則異是矣,目中非真有一段不可磨滅之見,影響剿襲,滿紙炫然,舉聖賢富有日新之資,僅為拘儒粟紅貫朽之用,致令覽者未儘先厭,如此直謂之無眼可也。

余才不逮人,獨於文字之好似有宿緣,帖括之暇,得屬意經史百家,旁及二氏與夫稗官小說、家乘野語,不揣荒陋,謬以是意提衡其間。

瞥見可喜可悅可驚可怪之語,俗儒所不敢道與文人之所不能道,目注神傾,輒手錄之,積久成帙,名曰千百年眼。

上下幾千年豪傑之恢張擘畫、議論文章,一開卷而瞭然。

向之所謂不容泯滅之一精一靈、銷沉蠹耗於魚腹者,若招揭一新,則庶幾竊附於長康之遺意乎,亦一快也!雖然,亦聊以志余癖耳。

微風度簾,香雪噴戶,因倦眼之偶開,手一編而丹鉛楮削之,余時何知其為羲皇、為三代,又遑計其當與否也!若使明眼人視之,恐成寤語,況瞇目而道玄黃、舉一而廢百者耶?目睫之喻,余不佞,其無敢辭矣。

萬曆甲寅孟秋既望張燧書於稽古堂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千百年眼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