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傳》四十七 束天神大戰宋將 百花女錘打張達:對陣束天神大叫曰:「殺敗之將,今日又來尋死耶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楊家將傳》四十七 束天神大戰宋將 百花女錘打張達

楊家將傳

四十七 束天神大戰宋將 百花女錘打張達

卻說次日平明,劉閔率兵,揚旗鼓噪而出。

對陣束天神大叫曰:「殺敗之將,今日又來尋死耶?」

劉閔怒曰:「妖人急退,猶可延生;若執迷下悟,教汝片甲不回。」

即舞刀縱馬,直衝西陣,束天神舉方天戟迎戰。

二騎才十十交十十,天神撥馬而走,劉閔乘勢追擊。

未及一望之地,天神作動妖法,日月無光,狂風拔木,空中魔君無數殺來。

劉閔大驚,措手不及,被天神回馬一戟,刺死陣中。

宋兵潰亂,自相踐踏,死者不可勝計。

天神又勝一陣,率眾緊困城池。

宗保又見劉閔戰死,憤怒已甚,即下令整兵,務與敵人決戰。

至次日,親引呼延顯、呼延達,開城出戰。

對壘束關神排開陣勢,上手汪文,下手汪虎。

宗保坐於白驥馬上,早望見番帥生得面如青靛1,眼若銅鈴,鬚髮似朱染就,甚是可懼。

宗保罵曰:「逆賊作急回兵,饒汝一死;不然,屠汝輩如齏粉矣!」束天神顧問左右:「此人是誰?」

汪虎曰:「宋之主帥楊宗保也。」

天神曰:「那個先戰,以挫宋人之威?」

汪文應聲而出,舉槍躍馬,直奔宋陣。

宗保激怒,舞槍迎敵。

兩下金鼓齊嗚,喊聲大振。

戰上數合,宗保奮勇一槍,刺汪文落馬。

汪虎見兄被害,大怒曰:「骨肉之仇,如何不報?」

舉刀躍馬,奔出陣來。

宗保曰:「一發結果此賊。」

遂挺槍迎敵。

十十交十十馬數合,宗保佯輸而走,汪虎趕來。

將近陣側,宗保挽弓一矢射去,汪虎應弦而倒。

呼延顯見主帥連勝,部眾一擁衝來。

兩軍混戰,殺得天昏日慘,地震山搖。

有詩為證:

烈烈旌旗燦若霞,鼕鼕金鼓急忙撾。

陣前殺氣遮天暗,成敗斯須屬一家。

正斗之間,束天神口念邪咒,頃刻乾坤黑暗,走石飛沙,半空中黑煞魔君,各執利刃殺來。

宗保驚異,先自退遁。

番眾乘勢掩擊,宋兵大敗。

呼延顯力戰,與宗保走入城中,束天神部眾擁到,呼延達進退不迭,竟被番人所捉,解進西營,來見元帥殷奇。

殷奇分付,將檻車囚起。

下令部落,分門攻擊。

束天神進曰:「宋人雖挫一陣,吾眾折去大將汪文、汪虎;只一座雄州尚不能下,倘至中原,如何克敵?如今之計,可令人回本國,再著添兵相助,鼓勇南下,庶可成功矣。」

殷奇曰:「汝言正合我意。」

即遣騎部回奏李穆王,求添兵馬助陣。

王問曰:「近日西南兵勢若何?」

騎部曰:「西番部眾雖多,斗死者亦不少。

此時宋兵堅守雄州,師久乏糧,國主若再添兵攻擊,破之必矣。」

穆王與群臣商議,右丞十胡十夭張奏曰:「臣有一計,使宋兵首尾不能相顧,自然退去。」

穆王同:「卿有何計?」

天張曰:「可遣一人,直入森羅國借兵相助,許以和親,彼必悅從。

又遣使往黑水國,說以得中原之後,割重鎮相謝,若得二國兵出祁州,以襲其後,卻令三太子起重兵,以攻其前,無有不克矣。」

穆王從其計,即時遣使入森羅國,進上金珠,道知和親借兵,以取中原之事。

國王孟天能與太子孟辛議曰:「西番求援出兵,還當如何?」

辛曰:「西番原乃唇齒之邦,既許以和親,理合依允。」

王曰:「往年因借北番軍馬,只留得一分回來;只恐宋兵難敵,反惹其禍耳。」

辛曰:「今宋朝非往時可比,謀臣勇將已皆凋落,此回發兵相助西番,必可得志。」

國王從之,即令孟辛為帥,提兵四萬前行。

時王長女百花公主,勇力過人,武藝十精十通,奏王要同出兵,王允行。

孟辛即日率兵離本國,望祁州征進不題。

是時,黑水國亦從其約,差大將白聖將,率部兵三萬,從祁州來會。

卻說使臣回奏穆王:「二國各許相助,軍馬已望祁州進發。」

穆王聞奏大喜曰:「此行定可成功。」

便問天張:「誰可再部兵前往?」

天張曰:「三太子文武雙全,可押兵相濟。」

穆王允奏,遂令三太子統羌落四萬起行。

太子領命,率眾離西番,迤儷2望雄州而進。

但見:

紅旗開處番兵盛,畫角鳴時部落齊。

是時、殷元帥每遣邏騎隨路哨探,回報:「三太子兵馬已到,於正西安下大寨,請元帥前往計議。」

殷奇聞報,即詣西營。

拜見畢,三太子問其十十交十十兵如何。

奇曰:「兩下征戰,互有勝負。

正待太子兵到,再議擒斬宋人之策。」

太子曰:「森羅、黑水二國,已各出兵,從祁山來會。

候其來齊,便可決戰,務必勝敵。」

道未罷,入報二國兵馬已到西關下寨。

太子即遣人繼羊酒,前詣軍中賞勞,並令其先出兵以襲雄城。

差人送禮物來見二國主帥,道知三太子之命。

孟辛受下禮物,分付來人:「拜上太子,明日請看我等出兵,先破宋軍,而後取城。」

差人領諾回復不題。

哨馬報入城中,宗保聽得森羅、黑水二國動兵,問帳下:「誰敢當此軍馬?」

呼延顯進曰:「小將願往。」

宗保曰:「敵人勢大,須著張達助之。」

張達領命。

宗保即撥兵二萬與之。

呼延顯退出,與張達議曰:「森羅之眾利銳,當何以戰之?」

張達曰:「未知蠻兵虛實,來日見陣,當作三路而進。」

顯然其議。

次早,呼延顯以葉武在左,張達在中,自居其中,三路兵一齊出城。

但見皂羅旗下,蠻兵漫山塞野而來。

主帥孟辛手執鐵錘,腰帶雙刀,高坐於馬上。

呼延顯揚聲謂曰:「西番背逆之寇,旦夕不保,汝何故出兵應之?」

孟辛怒曰:「宋人殺吾弟金龍太子,今日特來報仇也。」

葉武大怒,綽刀縱馬,直搗西陣。

盂辛舞錘迎敵。

兩下吶喊。

二人戰上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忽右營一聲鼓響,白聖將率所部從中攻入,將宋兵衝斷,分作兩截。

葉武力戰孟辛不下,百花公主舉雙刀夾擊,葉武部眾披十靡十。

右邊張達奮勇掄槍救護,卻被百花公主放起流星銹,打中張達胸臆,一命須臾。

番兵競進,萬弩齊發。

宋軍大敗,死者不計其數。

呼延顯身松體便,回馬急走。

孟辛等乘勢追擊,直至城壕而止。

有詩為證:

番將猙獰馬更雄,勤王效力戰酣中。

垓前已喪斯須命,冤恥於今翳草蓬。

哨馬報入殷元帥軍中,道知森羅、黑水二國所部大勝宋兵一陣,斬其戰將二員。

殷奇大喜,與三太子議曰:「宋人既敗入城,主帥必激怒,再來十十交十十鋒。

久聞楊宗保將門之子,武藝十精十通,若只與斗武,難決勝負,當用奇兵勝之,則一戰而可成功。」

三太子曰:「公有何策破之?」

奇曰:「昨觀地勢,此處十五里外,有座大山,名曰金山籠,只有一條小路可入,兩邊儘是高山。

若先著重兵埋伏於此,引得敵兵進籠中,絕其歸路,緊緊困之,不消數十日,使宋人盡為餓鬼,而雄州唾手可得也。」

三太子曰:「此計雖妙,只恐南人參透不追。」

奇曰:「宋人未知虛實,可將營寨移於金山腳下。」

分遣已定,殷奇等撤圍而去不題。

卻說呼延顯回見宗保,道知戰敗,大將張達、葉武戰死。

宗保大怒曰:「不戮此蠻類,何面目見天子?」

遂下令各將出兵,欲與西番決戰。

十鄧十文進曰:「適報番兵撤圍,移屯金山腳下駐紮,莫非有計?元帥只宜堅守,從長計議,或可勝敵,勿激一時之怒,而忘遠慮耳。」

宗保曰:「彼今惟恃一勇之力,有甚見識?諸君但看吾破之。」

十鄧十文不敢再言。

次日平明,宗保分付呼延顯見頭陣;劉青次陣;十鄧十文在後,以防孟辛之眾;丘謙守城。

分撥已定,自率輕騎居中。

且說呼延顯揚旗鼓噪,殺奔金山,恰遇番將束天神列陣而待。

顯馬上大罵:「逆丑早早回兵,萬事俱休;不然,屠絕汝等,以為宋人報仇也。」

天神大怒曰:「黃頭孺子,今日休走。」

遂縱馬舉方天乾來戰。

呼延顯挺槍迎之。

兩馬才十十交十十,戰未兩合,劉青率十精十兵從旁攻人,天神佯輸而走,顯等乘勢追之。

殷奇見宋兵入陣,跑馬舞刀接戰。

楊宗保中軍已到,怒戰殷奇。

兵刃才接,奇即勒馬望金山小路逃去。

----------------------------------------

【註釋】

1 靛[dian,音電]:深藍色。

2 迤儷[yǐ lǐ,音乙裡]:亦作迤邐,曲折綿延的樣子。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楊家將傳
一 北漢主屏逐忠臣 呼延贊激烈報仇二 李建忠力救義士 呼延贊夢神教武三 金頭娘征場鬥藝 高懷德大戰潞州四 講和議楊業回兵 迎鑾駕豪傑施能五 宋太祖遺囑後事 潘仁美計逐英雄六 潘仁美奉詔宣召 呼延贊單騎救駕七 北漢主議守河東 呼延贊力擒敵將八 建忠議取接天關 大遼出兵救晉陽九 郭進大破耶律沙 劉鈞敕書召楊業十 八王進獻反間計 光美奉使說楊業十一 小聖感夢取太原 太宗下議征大遼十二 高懷德幽州大戰 宋太宗班師還汴十三 李漢瓊智勝番將 楊令公大破遼兵十四 犒將士趙普辭官 宴群臣宋琪賦詩十五 曹彬部兵征大遼 懷德戰死歧溝關十六 太宗駕幸五台山 淵平戰死幽州城十七 宋太宗議征北番 柴太郡奏保楊業十八 呼延贊大戰遼兵 李陵碑楊業死節十九 瓜州營七郎遭射 胡原谷六使遇救二十 六使沛京告御狀 王欽定計圖八王二十一 宋名臣辭官解印 蕭太后議圖中原二十二 楊家將晉陽斗武 楊郡馬領鎮三關二十三 樵夫詭計捉孟良 六使單騎收焦贊二十四 孟良智盜驌驦馬 岳勝大戰蕭天祐1二十五 五台山孟良借兵 三關寨五郎觀象二十六 九妹女誤陷幽州 楊延德大破番兵二十七 樞密計傾無佞府 金吾拆毀天波樓二十八 焦贊怒殺謝金吾 八王智救楊郡馬二十九 宋君臣魏州看景 王全節銅台交兵三十 八王繼詔求六使 焦贊大鬧陳家莊三十一 呼延贊途中遇救 楊郡馬大破遼兵三十二 蕭太后出榜募兵 王全節兵征大遼三十三 呂軍師布南天陣 楊六使明下三關三十四 宗保遇神授兵法 真宗出榜募醫人三十五 孟良盜回白驥馬 宗保佳遇穆桂英三十六 宗保部眾看天陣 真宗築壇封將帥三十七 黃瓊女反投宋營 穆桂英破陣救姑三十八 宗保大破天門陣 五郎降伏蕭天佐三十九 宋真宗下詔班師 王樞密進用反間四十 八殿下三關借兵 眾英雄九龍斗武四十一 楊延朗暗助糧草 八娘子大戰番兵四十二 楊郡馬議取北境 重陽女大鬧幽州四十三 平大遼南將班師 頒官誥大封功臣四十四 六郎議取令公骸 孟良焦贊雙喪命四十五 禁宮中八王祈斗 無佞府郡馬壽終四十六 達達國議舉1伐宋 楊宗保兵征西夏四十七 束天神大戰宋將 百花女錘打張達四十八 楊宗保困陷金山 周夫人力主救兵四十九 杜娘子大破妖黨 馬賽英火燒番營五十 楊宗保平定西夏 十二婦得勝回朝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