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因證治》卷四 第五十三節目:【因】風熱血少。經曰:目得血而能視。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脈因證治》卷四 第五十三節目

脈因證治

卷四 第五十三節目

第五十三節目

【因】風熱血少。

經曰:目得血而能視。

肝血不上榮也,神勞。

目者,神氣之主,勞則魂魄散,不能相得。

腎虛,水一精一不上奉也。

【證治】在腑則為表,當除風散熱。

在髒則為裡,宜養血安神。

如暴失明,昏澀翳膜,眵淚斑入眼,皆表也,風熱也,宜發散以去之。

如昏弱不欲視物,內障見黑花,瞳散,皆裡也,血少神勞腎虛也,宜養血補水安神以調之。

斑入眼,此肝氣盛而發在表;瞳子散大,皆辛熱之為也。

辛主散,熱乘之,當除風熱,涼血益血,以收耗散之氣。

以芩連苦寒除邪氣之盛為君,歸身、地黃養血涼血為臣,五味酸寒體浮收瞳散,地骨皮、天冬瀉熱補氣。

凡目暴赤腫,以防風、黃芩為君以瀉火,黃連、當歸為佐以和血。

凡目疾暴赤腫,以防風、羌活、柴胡、升麻、白芷、芩、連、甘草、當歸,白睛紅加白豆蔻少許。

凡目久病昏暗,以熟地、歸根為君,在羌活、防風、甘菊之類雜佐之。

撥雲湯羌活防風(一錢半)木川芎荊芥(一錢)葛根細辛柴胡升麻(五分)知母歸身川柏甘草黃(各一兩)內障,是脾虛火盛上,加下藥,人參、五味、白芍、茯苓、白朮;濕一熱,加下藥:黃連(炒)、黃芩、生地;睛痛加歸、地黃;胸中不利,加槐子;赤翳,加羚角;腑秘,加大黃。

當歸(酒洗)川芎犀角屑枳實川連蟬蛻栝蔞根薄荷(六錢)甘菊蛇蛻密蒙花荊芥(與甘草煎三味)地骨皮(三錢,洗)炒白蒺藜羌活地黃(用干,酒浸,一兩)木賊(一兩半,去節,童便浸一宿,火干)上末,煉蜜丸,米飲下。

婦人氣旺者,木香湯下之。

家珍方治眼梢赤。

川連白礬(三錢)銅綠(五分)密陀僧(一錢)輕粉(少許)末,貼之。

又方黃丹白礬(等分)驗方治痘後目上翳。

谷一精一草蛇殼綠豆殼天花粉上等分末,粟米泔浸,煮蜜柿干為度,食之。

羊肝丸治一切目病,不問障盲。

白一乳一羊肝(一具,竹刀刮去膜)黃連(一兩)甘菊防風薄荷(去梗)荊芥羌活當歸川芎(各三錢)上為末,羊肝搗丸,漿水下。

爛翳驗方茜根燒灰,燈草點之,須臾大痛,以百節草刮去之。

七寶膏珍珠珊瑚甘石(三味,以連水淬七次)石沙腦子麝香蕤仁(去殼,各一錢)研細點之。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脈因證治
序言 自序卷一 第一節卒屍卷一 第二節痺卷一 第三節痙卷一 第四節痿卷一 第節五厥卷一 第六節傷寒卷一 第七節卷一 第八節霍亂卷一 第九節瘟病卷一 第十節傷暑卷一 第十一節瘧卷一 第十二節疸卷一 第十三節勞(勞極煩熱勞瘵)卷二 第十四節熱卷二 第十五節吐衄下血卷二 第十六節下利卷二 第十七節洩卷二 第十八節自汗頭汗卷二 第十九節淋(附小便不禁腎臟風)卷二 第二十節頭目痛(附腦痛、眉骨痛)卷二 第二十一節眩暈卷二 第二十二節心腹痛卷二 第二十三節腰痛(附腰胯腫痛、腰軟)卷二 第二十四節肩背痛(附腰髀痛)卷二 第二十五節脅痛(附身體痛)卷二 第二十六節逆痰嗽卷二 第二十七節喘(附哮)卷三 第二十八節宿食留飲(附痰飲)卷三 第二十九節噯氣吞酸嘈雜(附氣)卷三 第三十節積聚卷三 第三十一節消渴卷三 第三十二節痞卷三 第三十三節腫脹卷三 第三十四節嘔吐噦卷三 第三十五節噎膈卷三 第三十六節瘡瘍卷三 第三十七節癰疽卷四 第三十八節乳癰卷四 第三十九節瘰卷四 第四十節發斑卷四 第四十一節丹疹卷四 第四十二節金瘡(附油火刀犬等傷)卷四 第四十三節傾仆卷四 第四十四節百藥中傷卷四 第四十五節癲狂卷四 第四十六節驚悸卷四 第四十七節疝卷四 第四十八節腳氣卷四 第四十九節蟲(附狐惑)卷四 第五十節喉痺卷四 第五十一節口卷四 第五十二節舌卷四 第五十三節目卷四 第五十四節耳卷四 第五十五節鼻卷四 第五十六節齒卷四 第五十七節結燥卷四 第五十八節痔漏卷四 第五十九節婦人產胎卷四 第六十節帶下卷四 第六十一節經候卷四 第六十二節崩漏卷四 第六十三節小兒證卷四 第六十四節雜證卷四 第六十五節雜治卷四 第六十六節髒證卷四 第六十七節七情證卷四 第六十八節雜脈寸卷四 第六十九節察視卷四 第七十節汗脈沉微、細弱不可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