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鹿茸丸
鹿茸丸成分組成:
鹿茸1對(酒浸,去毛,炙),肉蓯蓉(酒浸1宿,去皴皮,焙)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牛膝(酒浸1宿,焙)1兩,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五味子1兩,巴戟天1兩,葫蘆巴1兩,山芋1兩,菟絲子(酒浸,別搗)1兩,熟干地黃(焙)1兩,桂(去皮)1兩,桑螵蛸(炙)1兩,楮實1兩,木香1兩,肉豆蔻(去殼)1兩,紅豆1兩,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1兩,沒藥1兩,沉香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羌活(去蘆頭)1兩,白蒺藜(炒,去角)1兩。
鹿茸丸出處:
《聖濟總錄》卷五十一。
鹿茸丸主治:
男子腎臟虛損,腰腳弱,氣不足,體煩倦,面色黑,小便數。
鹿茸丸加減:
鹿茸丸功效:
鹿茸丸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溫酒送下,空心、午前、臨臥各1服。
鹿茸丸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鹿茸丸臨床應用:
各家論述:
鹿茸丸用藥禁忌:
附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