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稜丸的作用與功效,三稜丸正確吃法,三稜丸用法用量

中醫方劑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

三稜丸的功效與作用

名稱:三稜丸

三稜丸成分組成:

京三稜1兩,石三稜1兩,雞爪三稜1兩,黑三稜1兩,蓬莪術(各煨、銼)1兩,巴豆(連皮)1兩,乾薑(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以上8味,用好醋1鬥,於銀器中煮令盡、除巴豆不用外,並切焙乾),丁香半兩,木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檳榔(銼)半兩,青橘皮(去白,炒)半兩,肉豆蔻(去殼)半兩。

三稜丸出處:

《聖濟總錄》卷七十二。

三稜丸主治:

食癥勞氣,五積五膈,脾胃久冷,吃食無味,飲食不化,口肢少力,痰毒氣脹,胸膈不利。

三稜丸加減:

三稜丸功效:

三稜丸用法用量:

每服3丸至5丸,生薑湯送下。

三稜丸制備方法:

上為末,每稱1兩末,別用巴豆7枚,去皮心膜出油,細研拌勻,更用硇砂1分,醋化,煮麵糊和丸,如大麻子大,丹砂末為衣。

三稜丸臨床應用:

各家論述:

三稜丸用藥禁忌:

附註: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稜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