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蕷丸的作用與功效,薯蕷丸正確吃法,薯蕷丸用法用量

中醫方劑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

薯蕷丸的功效與作用

名稱:薯蕷丸

薯蕷丸成分組成:

薯蕷2兩,石龍芮1兩,覆盆子1兩,熟干地黃1兩,五味子1兩,萆薢1兩(銼),蛇床子、肉蓯蓉1兩半(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遠志1兩(去心),菟絲子1兩(酒浸1宿,曬乾,別搗羅為末),石斛1兩(去根,銼),桂心1兩,杜仲1兩半(去皺皮,炙微黃,銼),山茱萸1兩,人參1兩(去蘆頭),防風1兩(去蘆頭),五加皮3分,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狗脊1兩,黃耆1兩(銼),秦艽1兩(去苗),白朮1兩,石南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巴戟1兩。

薯蕷丸出處:

《聖惠》卷二十六。

薯蕷丸主治:

冷熱不調,食飲無味,四肢羸瘦。五勞七傷,手足疼痛,肢體倦怠。

薯蕷丸加減:

薯蕷丸功效:

補虛益血,調榮衛,進食,潤肌膚,去風冷。

薯蕷丸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薯蕷丸制備方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薯蕷丸臨床應用:

各家論述:

薯蕷丸用藥禁忌:

附註: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薯蕷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