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鍾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鍾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

【鍾 】

寺院為報時、集眾所敲打之法器。在印度,於召集大眾時,常擊木製之揵椎(梵ghan!t!a^ )。如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載,七月十五受歲日,佛告阿難,於露地速擊揵椎以召集大眾。在我國則代以銅鐘。而諸經要集卷二十鳴鐘緣條引用雜喻經之偈而謂,若聞鐘聲,臥者須起。其所說之鐘,或系揵椎之意譯。

 鍾有梵鍾與喚鍾兩種:(一)梵鐘,又稱大鐘、釣鍾、撞鐘、洪鐘、鯨鍾等。通常高約一五○公分,直徑約六十公分,懸掛在鐘樓上,系用於召集大眾,或作朝夕報時。梵鍾之上部雕有龍頭,稱為釣手;下部有相對之二座蓮花狀撞座,亦稱八葉,兩座以兩條交叉呈直角之條帶相連結,稱為袈裟□,或稱六道;又在上部列有環狀之小突起物,稱為乳廓;從撞座以下稱為草間,下緣稱駒爪。於禪林中,以其告知初夜坐禪之時間,故稱定鍾;復以其告眾入僧堂,故亦稱入堂鐘。又梵鍾之音或稱為鯨音。

 (二)喚鍾又稱半鍾、小鐘。通常系高六十公分乃至八十公分,吊在佛堂內之一隅,以其用途為通告法會等行事之開始等,故亦稱行事鐘。

 我國自古即有銅鐘之製作,然其起源不詳。廣弘明集卷二十八載,北周天和五年( 566),制大週二教鐘銘(北周武帝制),其他尚有大唐興善寺鐘銘、唐麟德二年( 665)制之京都西明寺鐘銘等。另據續高僧傳卷二十九智興傳載,智興在隋大業五年(609)住於京師禪定寺,任時鐘之職。由上記得知,北周以降梵鍾之造立頻仍。此外,蘇州寒山寺之鐘,由唐代張繼所作楓橋夜泊詩而極負盛名。又據日僧圓仁所作入唐求法巡禮記卷三載,五台山有鐘樓谷,乃文殊示現金鐘寶樓之處。

 於韓國,古來即有優良之鑄鍾術,故存有極佳之梵鐘,如新羅惠恭王七年(771)所造泰德寺之鍾;近年懸於慶州南門外之鐘樓。

 在日本,則有若干由我國傳入之鐘,已列為國寶,如豐前宇佐神宮、琉球波上神宮、肥前惠日寺、近江園城寺等之所藏。現存最古之鍾造於文武天皇二年(698),今為京都妙心寺所藏。〔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付法藏因緣傳卷五、祖庭事苑卷四、佛祖統紀卷四十二、敕修百丈清規卷八法器章、禪林象器箋唄器門〕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