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五種結界相
【五種結界相 】
出自善見律毗婆沙卷十七,為如來制定比丘結界之法,系指比丘作法事、行布薩、建塔寺時,於空地、山林、水邊,隨其場地之廣、狹、大、小,結界而以立界相。依其所呈現之形相,可分為五種,即:(一)方相,即結界之處,其形方正。(二)圓相,即結界之處,其形團圓。(三)鼓形相,即結界之處,如鼓之形。(四)半月形相,即結界之處,如半月之形。(五)三角相,即結界之處,其形三角。此五種結界相即以四方或一方有長流之水,則以水為界相,若無水源或水不常流,則不可。或以樹為界相,若枯朽之樹及不相連者則不可;或以路為界相,若斷絕之路亦不可;或以石為界相,若散漫之石亦不可。若無水、樹等,則當立石或種樹於四邊,以為界相。〔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捲上二之一、釋氏要覽卷下〕(參閱『結界』5181)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