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唯識傳承
【唯識傳承】自玄奘、窺基開創唯識宗後,百餘年間,宗風甚盛,研究者頗多。唯百餘年後,唐武宗會昌五年(八四五),敕令祠部取締全國寺院及僧尼,史稱『會昌法難』。在此次法難中,此宗的經疏大部分焚燬,宗運遂一蹶不振。繼之唐代末年,藩鎮割據,烽火不熄,五代十國,王朝交迭,百年之間,戰亂頻仍,以致佛寺荒廢,經籍散逸,隋唐三百年間昌隆鼎盛的佛教,至此零落殆盡,大小各宗,莫不衰微,尤以唯識一宗,竟成絕響。至元代有釋雲峰者,著《唯識開蒙問答》二卷,是唐代以後僅有的唯識學著述。蓋因《成唯識論述記》及《唯識三疏》,早已散佚,未能編人藏經,即使有人研究,也無門可入。不過元代秦州景福寺英辯、金陵天禧寺志德、鎮江普照寺普喜、及雲南僧無念等,尚傳持此宗。至明朝武宗正德年間,有魯庵普泰法師者,自一無名老翁處學得唯識要義,爾後他為《八識規矩頌》及《百法明門論》作注,由此二書問世,推動了明末諸家研究唯識的風氣。參閱明代後葉唯識諸師。
分類:唯識名詞白話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