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學派是什麼意思,中國百科全書中涅槃學派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涅槃學派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涅槃學派

【涅槃學派 】

  中國佛教黨派。亦稱涅槃宗。以研習、弘傳《大般涅槃經》(簡稱《涅槃經》)而得名。其學者稱涅槃師。《涅槃經》的中心教義是「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涅槃師的學說即以闡發這一教義為宗要,並由此形成關於佛性的種種見解。

  法顯在中印度華氏城寫得《大般涅槃經》初分的梵本。返國後,於東晉義熙十三年(417)在建康和佛陀跋陀羅共同譯出,題名《大般泥洹經》,凡六卷,世稱「六卷泥洹」。同時,曇無讖於北涼玄始三年(414),在北涼譯出自己從東印度帶來的《大涅槃經》初分十卷;玄始十年又譯出在于闐尋得的中、後分,共成四十卷十三品,世稱「大本涅槃」。北涼譯本於南朝宋元嘉(424~453)年間傳到江南,宋文帝令義學名僧慧嚴、慧觀及文學家謝靈運等依「六卷泥洹」增加品目、修改文字,刪訂為三十六卷二十五品,世稱「南本涅槃」,而以北涼原譯四十卷本為「北本涅槃」。

  在大本涅槃還沒有傳到江南以前,「六卷泥洹」先行流布。經中說,除一闡提皆有佛性。彭城道生剖析經旨,判定其意未盡,因而即倡「一闡提皆得成佛」說。後大本涅槃傳至江南,證明其所倡不謬即在廬山精舍講說,是為南方最初的涅槃。道生又嘗校閱真俗典籍,研思因果理致,著《泥洹義疏》立「善不受報」及「頓悟成佛」義。與他同出鳩摩羅什門正氣慧觀,則主張漸悟。和道生並為涅槃學派中兩大系。

  道生、慧觀以後,南方出了不少涅槃師,其中屬於道生系統的,宋有寶林、法寶、道猷(又作道攸)、道慈、僧瑾、法瑗,齊有僧宗,梁有法朗等。直接受傳北方之學的涅槃經師,宋有慧靜、法瑤、曇斌、僧鏡、超進,齊有僧鍾、法安,梁有寶亮、法雲、僧遷等。此外,學系不明年涅槃師,宋有僧含、僧莊、曇濟齊有曇纖、道盛、僧慧,梁有智秀、智順、僧旻、法會、智藏、慧皎,陳有慧勇、警韶、寶瓊等。當時《中論》、《十二門論》、《百論》和《成實論》的學者,幾科都兼善涅槃學。寶亮等所撰《大般涅槃經集解》,就是集宋、齊梁間涅槃學說的大成,其中所收的作品、作家,沙為僧傳所未載,可見其時南方對《涅槃經》研究的盛況。

  在北方,慧嵩、道朗曾列席曇無讖的譯場,筆受《涅槃經》,並分別作義記、義疏,闡發《涅槃經》的玄旨,是為中國北方最初的涅槃師。此後從北魏中葉到隋初,以涅槃學知名的有慧靜、道憑、曇准、道登、曇度、曇無最、圓通、寶彖、僧妙、道安、曇延、慧藏、慧海等。當時在北地興起的地論學者,大半兼善涅槃學。地論南道系的創始者慧光,曾為《華嚴經》、《涅槃經》、《維摩經》、《十地經論》、《地持經》等作疏注。慧光的弟子和涅槃學有關係的,有僧范、慧順、道憑、靈詢、法上、道慎等。

  隋代統一中國後,就當時的佛教義學立為「五眾」(即五個佛學研究集團),而涅槃學居五眾的第一位,並先後以法慈、童真、善胄為涅槃眾主。入唐以後,直北涅槃師遽爾衰落,不復有以獨講一經名世的涅槃師。

  涅槃師關於涅槃佛性的解釋,有種種不同的見解。三論學者寺藏所撰《大乘玄論》卷三將其歸納人11家:1依經說「正因者謂諸眾生,緣因者謂六波羅蜜」,而以「眾生」為正因佛性;2說佛性者,「不即六法(六法即五陰及假人),不離六法」,以「六法」為正因佛性;3說「凡有心者必定當得無上菩提」,以「心」為正因佛性;4說以「冥傳不朽」為正因佛性,意謂神識有冥傳不朽之性,故說為正因;5說「若無如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以「避苦求樂」為正因佛性;6說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以「」真神為正因佛性;7說以「阿梨耶識自性清淨心」為正因佛性;8說是以「當果」(另作「當有」)為正因佛性,意謂眾生皆當得佛,說為正因;9說以「得佛之理」為正因佛性,意謂眾生均有得佛之理,故說此理為正因;十說以「真諦」為正因佛性;(11)說「佛性者名第一義空」,以「第一義空」為正因佛性。

  中國佛教中的教相判釋,從現存文獻看,可說是創始於早期的涅槃師。慧觀曾就漢末譯出的教典,立二教五時的教判,把釋迦如來一代的教法大別作頓、漸二教,以《華嚴經》為頓教,以從鹿野苑到鵠林所說諸經為漸教。更把漸教開作五時,以說三乘行因得果沒的經為第一時三乘別教,以《般若經》為第二時三北通教,以維摩、思益等經為第三時抑揚教,以《妙法蓮華經》為第四時同歸教,以《涅槃經》為第五時常住教(一說慧觀於頓、漸二教外立不定教成為三教)。後來僧亮、僧宗都配合「涅槃五味」,來區分如來一代教法。劉虯更綜合各說把如亞代教法大別作頓、漸二教,更於漸教中立五時七階。此外,虎丘山籍師、宗愛法師,雖事跡不詳,然而他們的教判都以《涅槃經》闡明法身常住為漸教的究竟,可以推定也是涅槃師。(林子青)

分類:中國百科全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國百科全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