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德格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 】
藏傳佛教印經中心之一。設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城東歐普龍山溝口。原是著名的德格土司官寨所在地。清雍正七年(1729),被尊為法王的第十二代德格土司卻傑·登巴澤仁,為發展佛教,在其家廟貢欽寺內另建佛殿,刻版印經。其子傑色·索朗貢布繼位後,又大興土木,加以擴建,前後歷16年始具規模,原名為德格貢欽寺印經院。
貢欽寺是薩迦派的主要寺院。經院中薩迦派的著述雖佔有重要地位,但該院所刻印的佛教典籍,並不局限於薩迦一派。除各派共同的藏文大藏經甘珠爾和丹珠爾,以及適合中派研習的《續部全集》和《修法大全》外,既有薩迦派的《道果釋義》,也有寧瑪派的《續藏》、噶當派的《父法子法》、覺囊派的《百行論》等,甚至也不排斥本教的《黑白花龍經》。印經院還收藏一部分個人文集的書版,其中雖以薩迦派的居多,如《薩迦五祖文集》、《薩班·貢噶堅贊文集》和《發思巴文集》,但也不拒刻其他教派高僧的文集,如《宗喀巴文集》渡江分前刻、續刻等。印經院還大量刻印各派學者的著作,涉及到佛教哲學、歷史傳記、地理方志、醫藥、歷算、語文、詩詞等多方面的內容,既不囿於一家之言,又不拘泥於宗教經論。
印經院共積有21萬餘塊經書刻版和少量佛教畫版。除少數書版的卷末只刻一面外,其餘都是兩面鐫刻。刻版所用木材,採用堅硬的紅樺樹。木版先用火熏,烘去濕氣,再在陰涼處晾乾,使之不易變形。印經院歷來注重刻版質量,筆劃雕深刻細,別有風格,而在刻書之前,對文字工作尤為重視。負責校讎書稿和繕寫的印經院秘書,都是博學之士。
該院最早刊刻的《三體合璧般若八千頌》,雕鏤精緻,硃砂刷印,是所藏經版中的精品。印經院創始人第十二代土司主持鐫刻甘珠爾時,曾收集當時流傳的版本,聘請八幫寺著名學者司徒·卻吉迥乃整理,精心審閱校訂。歷時5年,共刻經版33748塊;丹珠爾的刊刻歷時7年,共刻經版64512塊。這部德格版藏文大藏經,聞名於世,並使印經院由此享有盛名。
此外,印經院還藏有不少其他珍貴的書版,如西藏醫學的經典著作《四部醫典》,是印經院創建時最早完成的一批刻版。又如《漢區佛教史》、《印度佛教史》(多羅那他著)等,不但是研究漢藏關係和印度古代史的難得資料,其書版也極為稀有。這裡是藏族地區藏版最多的印經院,被譽為藏族文化寶庫。(湯池安)
分類:中國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