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語言
【語言 】
印度人關於語言之探究與考察,自吠陀時代開始,即產生音聲學(梵s/iks!a^ )、文法學(梵vya^karan!a )、韻律學(梵chandas )、語源學(梵nirukta )等各種學問,而成為研究吠陀之輔助學問。在梵書中,對於語源之考察,亦有其獨特之處。著名之文典學家如耶斯卡(梵Ya^ska ,西元前五世紀)之尼魯克達(梵Nirukta )、波爾尼(梵Pa^n!ini )之文法書、加旃延(梵Ka^tya^yana ,前三世紀)之瓦爾提卡(梵Va^rttika )、巴丹闍梨(梵Patan~jali ,前二世紀)之摩訶巴夏(梵Maha^bha^s!ya )等對語言文法之規定,除加以註釋外,又論及語言之實體及其構成,可謂為探究音聲本質之嚆矢;其研究範圍包括探究語言之永久性、意義之有無、個別性,與認識等問題。
就形上學之語言本質而言,有主張肯定其實在性之史波達說(梵sphot!a );此說不但肯定語言內在之本質,且認為顯示此本質之意義者為『常住不滅』,故謂其與宇宙最高原理之『梵』為同一。此一思想已見於巴丹闍梨之著作。文典派(文法學派)對於語言本質之觀點,給予後來哲學諸派莫大之影響;如彌曼差學派主張『聲常住論』即受此說所影響。另在奧義書、摩訶婆羅多中,亦認為語言之本體與宇宙最高原理之梵為『一如』。至古典梵文之文法學家伐■呵利(梵Bhartr!hari )之時,史波達說已成為具有組織性之哲學思潮。
在佛教中,有部將諸法分類為五位,於其中第四『心不相應』中,有名身、句身、文身等語言,為世界構成的實在要素之一。西元前一世紀左右,迦多衍尼子(梵Ka^tya^yaniputra )之發智論第一章中,有關於名身、句身、文身之定義,另於大毗婆沙論中,有更詳細之論究。相對於彌曼差派所主張之『聲常住論』者,有勝論派所主張之『聲剎那無常論』。俱捨論對名、句、文亦曾加以深入探討;在有部與經部之間產生許多有關語言觀之論戰。成唯識論等論書亦基於更進一層探討語言哲學之立場,而批判經部之說法。佛教對於語言本體與認識之探究,有如上所述,要言之,皆因各派哲學立場而有種種差異,慈恩大師窺基於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對上記諸說均有概要性之記載;由此可知佛教重視語言考察之一斑。
又佛教之另一特色為對於語言與認識對像間之關係,因否定之觀念而成立之阿波哈說(梵apoha )。此說系新因明大論師陳那所提倡者,其後法稱更進一步加以發揚,及至寶稱(梵Ratnaki^rti )時,對於語言與認識對像之關係,既不肯定亦不否定任何一方,而採取雙方面的契合併存之折衷態度。〔E.B. Cowell, A.E. Gough: The Sarvadars/anasam!graha byMa/dhava A^cha/rya, 1882、形而上學(中村元)〕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