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三類境
【三類境 】
Sanleijing
佛教術語。識所變現的性境、獨影境、帶質境三類的總稱,是唐玄奘針對當時印度唯識學說有關「見分」、「相分」是同種還是別種所作的一個總結。印度唯識論者主張識有「見」、「相」二分。如一張目而陡然了別案上筆硯等影像,則筆硯等影像為相分,了別筆硯等影像的功能為見分。見分為能緣所覺,相分為所緣所覺。見分是能別,相分是所別。見分托相分而起,相分仗見分而生,同為識變,因作用不同而分為「能」、「所」,即一個識體有此兩種功能。但對見分和相分究竟是同種(同一潛在功能)還是別種(不同潛在功能),各有不同主張,概括起來,約有四說:一是主張見分、相分及本質塵(物之自體)三法皆同種;二是主張相分、見分、本質塵三法二種生,見分別種,相分與本質塵同種;三是主張各識之見分、相分兩法同種生;四是主張兩法無論何時皆屬別種。玄奘認為,這不能一概而論,要隨著不同性質的「境」而定,由此提出三類境說,他自撰的頌文(載窺基所撰《成唯識論常中樞要》捲上)是:「性境不隨心,獨影唯隨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
1、性境(實境)。具足五義:一為有實用,不與「見」同種生;定有自種為因緣,「相」別有種,故有實用。用者體義,有實用,猶雲有實體;二為自種生;三為仗質;四為現量(感覺)所證;五為性與系(界系)不隨心,故名性境。玄奘認為性境「相」、「見」別種,如緣根身、器界,托本質塵而緣,相分與見分不同種。性境不是隨心計計度而起,所以說為「性境不隨心」,它三性(善、惡、無記)不定。如實五塵(色、聲、香、味、觸)唯無記性,不隨能緣五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通善、惡、無記三性。
2、獨影境(幻覺)。「相」、「見」同種。如意識緣龜毛、兔角、空華、石女等,不托本質而緣,故相分與見分同種。獨影境雖然也有相分,但此相為見分之遍計所執相,所以說「獨影唯從見」。善、惡、無記三性也是同種。
3、帶質境(錯覺)。雖隨心生,而必仗本質,雖帶本質又與本質不符。如冥冥夜行,認繩作蛇,稱帶質境。仗本質生,帶似本質,故通於「本」;由情而起,自變相生,又通於「情」,所以說「帶質通情本」。此境異於純仗質而不隨情的性境,又不同於只隨情而不仗質的獨影境,一分與「質」同種,一分與「見」同種。兩頭(見、質)爍起,因而名為帶質境。帶質境判性不定,若從見說,是有覆無記性,若從質說,是無覆從記性。(虞愚)
分類:中國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