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下卷 31~49:文文山詞,風骨甚高,亦有境界,遠在聖與、叔夏、公謹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人間詞話》下卷 31~49

人間詞話

下卷 31~49

三一、文文山詞

文文山詞,風骨甚高,亦有境界,遠在聖與、叔夏、公謹諸公之上。

亦如明初誠意伯詞,非季迪、孟載諸人所敢望也。

【注】

文天祥,號文山,南宋抗元英雄、詩人。

聖與、叔夏、公謹,分別指南宋詞人王沂孫、張炎、周密。

劉基,字伯一溫一 ,封誠意伯,明初開國功臣、文學家,有《寫情集》。

高啟,字季迪,明初詩人,有詞集《扣舷集》。

楊基,字孟載,明初詩人,有《眉庵集》。

三二、和凝《長命女》

和凝《長命女》詞:「天欲曉。

宮漏穿花聲繚繞,窗裡星光少。

冷霞寒侵帳額,殘月光沈樹杪。

夢斷錦闈空悄悄。

強起愁眉校」此詞前半,不減夏英公《喜遷鶯》也。

【注】

和凝,字成績,五代後晉詞人,有詞集《紅葉稿》。

三三、梅溪以下氣格凡下

宋李希聲《詩話》曰:「唐一人作詩,正以風調高古為主。

雖意遠語疏,皆為佳作。

後人有切近的當、氣格凡下者,終使人可憎。」

余謂北宋詞亦不妨疏遠。

若梅溪以降,正所謂「切近的當、氣格凡下」者也。

【注】

李錞,字希聲,北宋詩人。

「唐一人」語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十引。

三四、《草堂詩餘》有佳詞

自竹垞痛貶《草堂詩餘》而推《絕妙好詞》,後人群附和之。

不知《草堂》雖有褻諢之作,然佳詞恆得十之六七。

《絕妙好詞》則除張、范、辛、劉諸家外,十之八九,皆極無聊賴之詞。

古人云:小好小慚,大好大慚,洵非虛語。

【注】洵:誠然,確實。

《絕妙好詞》為詞總集,由南宋詞人周密編。

朱彝尊《書(絕妙好詞)後》:「詞人之作,自《草堂詩餘》盛行,屏去《激楚》《一陽一阿》,而《巴人》之唱齊進矣。

周公謹《絕妙好詞》選本雖未盡醇,然中多俊語,方諸《草堂》所錄,雅俗殊分。」

張、范、辛、劉指張孝祥、范成大、辛棄疾、劉過。

韓愈《與馮宿論文書》:「時時應事作俗下文字,下筆令人慚。

及示人,則以為好。

小慚者亦蒙謂之小好,大慚者則必以為大好矣。」

三五、南宋諸家詞失之膚淺

梅溪、夢窗、玉田、草窗、西麓諸家,詞雖不同,然同失之膚淺。

雖時代使然,亦其才分有限也。

近人棄周鼎而寶康瓠,實難索解。

【注】周鼎,指周代傳國寶器,比喻高貴的人和物。

康瓠,已經破裂的空瓦壺,比喻庸才。

語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三六、沈昕伯詞

余友沈昕伯自巴黎寄余蝶戀花一闋云:「簾外東風隨燕到。

春一色 東來,循我來時道。

一霎圍場生綠草,歸遲卻怨春來早。

錦繡一城春水繞。

庭院笙歌,行樂多年少。

著意來開孤客抱,不知名字閒花鳥。」

此詞當在晏氏父子間,南宋人不能道也。

【注】

沈紘,字昕伯,王國維就讀於東文學社時同學。

晏氏父子,指北宋詞人晏殊及其子晏幾道。

三七、詞人觀物須用詩人之眼

「君王枉把平陳業,換得雷塘數畝田」,政治家之言也。

「長陵亦是閒丘隴,異日誰知與仲多」,詩人之言也。

政治家之眼,域於一人一事。

詩人之眼,則通古今而觀之。

詞人觀物,須用詩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

故感事、懷古等作,當與壽詞同為詞家所禁也。

【注】

羅隱,唐代詩人,有詩集《甲乙集》傳世,其《煬帝陵》:「入郭登橋出郭船,紅樓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陳業,只換雷塘數畝田。」

唐彥謙,唐代詩人,其《仲山》(高祖兄仲山隱居之所):「千載遺蹤寄薜蘿,沛中鄉里漢山河。

長陵亦是閒丘垅,異日誰知與仲多?」

三八、宋人小說多不足信

宋人小說多不足信。

如《雪舟脞語》謂:台州知府唐仲友眷官妓嚴蕊一奴一。

朱晦庵系治之。

及晦庵移去,提刑岳霖行部至台,蕊乞自便。

岳問曰:「去將安歸?」

蕊賦《卜算子》詞云:「住也如何妝云云。

案:此詞系仲友戚高宣教作,使蕊歌以侑觴者,見朱子「糾唐仲友奏牘」。

則《齊東野語》所紀朱、唐公案,恐亦未可信也。

【注】

此小說系指記述傳說、軼聞之類的筆記,非指文學體裁的彼「小說」。

嚴蕊,字幼芳,南宋歌妓,其《卜算子》:

「不是愛風塵,似被前身誤。

花落花開自有時,總是東君主。

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一奴一歸處。」

陶宗儀《說郛》卷五十七引《雪舟脞語》:「唐悅齋仲友字與正,知台州。

朱晦庵為浙東提舉,數不相得,至於互申。

壽皇問宰執二人曲直。

對曰:秀才爭閒氣耳。

悅齋眷官妓嚴蕊一奴一,晦庵捕送囹圄。

提刑岳商卿霖行部疏決,蕊一奴一乞自便。

憲使問去將安歸?蕊一奴一賦《卜算子》,末云:「住也如何住,去又終須去。

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一奴一歸處。」

憲笑而釋之。」

朱熹《朱子大全》卷十九「按唐仲友第四狀」:「五月十六日筵會,仲友親戚高宣教撰曲一首,名《卜算子》,後一段云「去又如何去,住又如何祝待得山花插滿頭,休問一奴一歸處。」

周密《齊東野語》書中考證古義頗多,記南宋舊事尤多,其卷十七「朱唐一交一 奏本末」:「朱晦庵按唐仲友事,或言呂伯恭嘗與仲友同書會有隙,朱主呂,故抑唐,是不然也。

蓋唐平時恃才輕晦庵,而陳同父頗為朱所進,與唐每不相下。

同父游台,嘗狎籍妓,囑唐為脫籍,許之。

偶郡集,唐語妓曰:「汝果欲從陳官人耶?」

妓謝。

唐云:「汝須能忍饑受凍仍可。」

妓聞大恚。

自是陳至妓家,無復前之奉承矣。

陳知為唐所賣,亟往見朱。

朱問:「近日小唐雲何?」

答曰:「唐謂公尚不識字,如何作監司?」

朱銜之,遂以部內有冤案,乞再巡按。

既至台,適唐出迎少稽,朱益以陳言為信。

立索郡印,付以次官。

乃摭唐罪具奏,而唐亦以奏馳上。

時唐鄉相王淮當軸。

既進呈,上問王。

王奏:「此秀才爭閒氣耳。」

遂兩平其事。

詳見周平園《王季海日記》。

而朱門諸賢所作《年譜道統錄》,乃以季海右唐而並斥之,非公論也。

其說聞之陳伯玉式卿,蓋親得之婺之諸呂雲。」

三九、詩詞工拙

《滄浪》、《鳳兮》二歌,已開《楚辭》體格。

然楚詞之最工者,推屈原、宋玉,而後此之王褒、劉向之詞不與焉。

五古之最工者,實推阮嗣宗、左太沖、郭景純、陶淵明,而前此曹、劉,後此陳子昂、李太白不與焉。

詞之最工者,實推後主、正中、永叔、少游、美成,而後此南宋諸公不與焉。

【注】

《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論語·微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王褒、劉向,皆為西漢文學家。

阮籍,字嗣宗,三國魏詩人。

左思,字太沖,西晉文學家。

郭璞,字景純,東晉文學家。

曹、劉,指漢末建安詩人曹植、劉楨。

陳子昂,字伯玉,唐代詩人。

四十、有篇有句之詞家

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

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

有篇有句,唯李後主降宋後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軒數人而已。

四一、南宋詞家如俗子

唐五代、北宋之詞家,倡優也。

南宋後之詞家,俗子也。

二者其失相等。

然詞人之詞,寧失之倡優,不失之俗子。

以俗子之可厭,較倡優為甚故也。

四二、六一《蝶戀花》

《蝶戀花》「獨倚危樓」一闋,見《六一詞》,亦見《樂章集》。

余謂:屯田輕薄子,只能道「奶奶蘭心蕙性」耳。

【注】

柳永《玉女搖仙佩》:

「飛瓊伴侶,偶別珠宮,未返神仙行綴。

取次梳妝,尋常言語,有得幾多姝麗。

擬把名花比。

恐旁人笑我,談何容易。

細思算,奇葩艷卉,惟是深紅淺白而已。

爭如這多情,佔得人間,千嬌百媚。

須信畫堂繡閣,皓月清風,忍把光一陰一輕棄。

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當年雙美。

且恁相偎倚。

未消得、憐我多才多藝。

願奶奶、蘭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

為盟誓,今生斷不孤鴛被。」

四三、詞不可作儇薄語

讀《會真記》者,惡張生之薄倖,而恕其奸非。

讀《水滸傳》者,恕宋一江一 之橫暴,而責其深險。

此人人之所同也。

故艷詞可作,唯萬不可作儇薄語。

龔定庵詩云:「偶賦凌雲偶倦飛,偶然閒慕遂初衣。

偶逢錦瑟佳人問,便說尋春為汝歸。」

其人之涼薄無行,躍然紙墨間。

余輩讀耆卿、伯可詞,亦有此感。

視永叔、希文小詞何如耶?

【注】儇(xuan)薄,輕薄盡滑。

《會真記》,即唐代元稹的傳奇《鶯鶯傳》。

龔自珍,字定庵,清代詩人,此引為《己亥雜詩》第三百十五首,見《定庵續集》。

康與之,字伯可,南宋詞人。

四四、詞人須忠實

詞人之忠實,不獨對人事宜然。

即對一草一木,亦須有忠實之意,否則所謂游詞也。

四五、詞集的格調

讀《花間》、《尊前集》,令人回想徐陵《玉台新詠》。

讀《草堂詩餘》,令人回想韋縠《才調集》。

讀朱竹垞《詞綜》,張皋文、董子遠《詞遜,令人回想沈德潛《三朝詩別裁集》。

【注】

《尊前集》,詞集,一卷,輯唐、五代三十六家詞二百六十首,編者佚名。

《玉台新詠》,古詩總集,十卷,南朝陳代徐陵編眩

《才調集》,詩總集名,十卷,收唐代各時期詩作,五代後蜀韋縠編。

《詞綜》,詞總集,三十六卷,前二十六卷為朱彝尊編,後十卷為同時人汪森增補,共選錄唐、五代、宋、金、元詞六百餘家,二千二百五十三首。

董毅,字子遠,清代詞人,系張惠言(字皋文)外孫,繼張氏《詞遜編成《續詞遜。

沈德潛,字確士,號歸愚,謚文愨,清代詩人,編選有《唐詩別裁》、《明詩別裁》、《清詩別裁》。

四六、明清人論詞之失

明季國初諸老之論詞,大似袁簡齋之論詩,其失也,纖小而輕保竹垞以降之論詞者,大似沈歸愚,其失也,枯槁而庸陋。

【注】

諸老,指陳子龍、李雯、朱彝尊、汪森、宋征輿等。

袁枚,字子才,號簡齋,又號隨園老人,清代詩人,有《隨園詩話》。

竹垞以降,指張惠言、周濟、譚獻、馮煦等。

四七、白石之曠在貌

東坡之曠在神,白石之曠在貌。

白石如王衍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為營三窟之計,此其所以可鄙也。

【注】

王衍,字夷甫,西晉政治家,以清談老莊而聞名天下。

阿堵物,阿堵,即「這個」,後代稱「錢」。

營三窟,指事先安排避禍求安的藏身之所,典出《戰國策·齊策四》「馮諼客孟嘗君」。

四八、詞尤重內美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文字之事,於此二者,不可缺一。

然詞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內美。

無內美而但有修能,則白石耳。

【注】內美,指高尚的人格。

修能,指卓越的才能。

「紛吾」句出自屈原《離一騷一》。

四九、詼諧與嚴重缺一不可

詩人視一切外物,皆遊戲之材料也。

然其遊戲,則以熱心為之,故詼諧與嚴重二性質,亦不可缺一也。

【注】嚴重,此處指嚴肅、莊重。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人間詞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