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入香山寺第四:舉頭見一寺額,號「香山之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入香山寺第四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入香山寺第四

迤邐登程,遇一座山,名號「香山」,是千手千眼菩薩之地,又是文殊菩薩修行之所。

舉頭見一寺額,號「香山之寺」。

法師與猴行者不免進上寺門歇息。

見門下左右金剛,精神猛烈,氣象生獰,古貌(貌)楞層,威風凜冽。

法師一見,遍體汗流,寒毛卓豎。

猴行者曰:「請我師入寺內巡賞一迴。」

遂與行者同入殿內。

寺中都無一人。

只見古殿巍峨,芳草連綿,清風颯颯。

法師思惟:此中得恁寂寞!猴行者知師意思,乃云:「我師莫訝西路寂寥,此中別是一天。

前去路途,儘是虎狼蛇兔之處,逢人不語,萬種恓惶。

此去人煙,都是邪法。」

法師聞語,冷笑低頭。

看遍周回,相邀便出。

前行百里,猴行者曰:「我師前去地名蛇子國。」

且見大蛇小蛇,變雜無數,攘亂紛紛。

大蛇頭高丈六,小蛇頭高八尺,怒眼如燈,張牙如劍,氣吐火光。

法師一見,退步驚惶。

猴行者曰:「我師不用驚惶。

國名蛇子,有此眾蛇,雖大小差殊,且緣皆有佛性,逢人不傷,見物(巾箱本作「人」)不害。」

法師曰:「若然如此,皆賴小師威力。」

進步前行。

大小蛇兒見法師七人前來,其蛇盡皆避路,閉目低頭,人過一無所傷(德富氏本作「害」)。

又行四十餘里,儘是蛇鄉。

猴行者曰:「我師明日又過獅子林及樹人國。」

法師曰:「未言別事,且得平安過了!」七人停息,一時汗流如雨。

法師乃留詩曰:

行過蛇鄉數十里,清朝寂莫(巾箱本作「莫」,德富氏本不清晰,似作「寞」)號香山。

前程更有多魔難,只為眾生覓佛緣。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