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心書》捲上:屬性:諺雲︰「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扁鵲心書》捲上

扁鵲心書

捲上

【篇名】當明經絡

屬性:諺雲︰「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

蓋經絡不明,無以識病證之根源,究陰陽之傳變。

如傷寒三陰三陽,皆有部署,百病十二經脈可定死生。

既講明其經絡,然後用藥徑達其處,方能奏效。

昔人望而知病者,不過熟其經絡故也。

俗傳遇長桑居,授以懷中藥,飲以上池之水,能洞見臟腑,此虛言耳。

今人不明經絡,止讀藥性病機,故無能別病所在。

漫將藥試,偶對稍愈,便爾居功,況亦未必全愈;若一不對,反生他病,此皆不知經絡故也。

(近世時醫失口,言經絡部位乃外科治毒要法,方脈何藉於此。

嗟嗟!經絡不明,何以知陰陽之一交一 接,臟腑之遞更,疾病情因從何審察。

夫經絡為識病之要道,尚不肯講求,焉望其宗主《內經》,研究《傷寒》,識血氣之生始,知榮衛之循行。

陰陽根中根外之理不明,神機或出或入之道不識,師徒授受唯一《明醫指掌》、《藥性歌括》,以為熟此盡可通行,用藥誤人全然不辨。

或遇明醫,枝梧扯拽,更將時事俗情亂其理談,常恐露出馬腳,唯一周旋承奉。

彼明理人焉肯作惡,只得挽回數言,以蓋其誤。

如此時醫,誠為可恥。

【篇名】須識扶陽

屬性:道家以消盡陰翳,煉就純陽,方得轉凡成聖,霞舉飛昇。

故雲︰「陽精若壯千年壽,陰氣如強必斃傷。」

又雲︰「陰氣未消終是死,陽精若在必長生。」

故為醫者,要知保扶陽氣為本。

人至晚年陽氣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虛憊,動作艱難。

蓋人有一息氣在則不死,氣者陽所生也,故陽氣盡必死。

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壽丹,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

(今人只是愛趨死路,動雲︰我有火病,難服熱藥。

所延之醫,悉皆趨承附和,不言上焦有火,即雲中、下積熱,及至委頓,亦不知變遷。

或遇明眼之醫,略啟扶陽之論,不覺彼此搖頭,左右顧盼,不待書方,而已有不服之意矣。

生今之世,思欲展抱負,施姜附尚且難入,而丹藥、灼艾之說,斷乎其不可行也。

【篇名】住世之法

屬性:紹興間劉武軍中步卒王超者,本太原人,後入重湖為盜,曾遇異人,授以黃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彩腴潤。

辛卯年間,岳陽民家,多受其害,能日淫十女不衰。

後被擒,臨刑,監官問曰︰汝有異術,信乎?曰︰無也,唯火力耳。

每夏秋之一交一 ,即灼關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饑。

至今臍下一塊,如火之暖。

豈不聞土成磚,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也。

死後,刑官令剖其腹之暖處,得一塊非肉非骨,凝然如石,即艾火之效耳。

故《素問》雲︰年四十,陽氣衰,而起居乏;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六十陽氣大衰,陰痿,九竅不利,上實下虛,涕泣皆出矣。

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則人死。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藥第二,附子第三。

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三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令人長生不老。

余五十時,常灸關元五百壯,即服保命丹、延壽丹,漸至身體輕健,羨進飲食。

六十三時,因憂怒,忽見死脈於左手寸部,十九動而一止,乃灸關元、命門各五百壯。

五十日後,死脈不復見矣。

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

乃為歌曰︰一年辛苦唯三百,灸取關元功力多,健體輕身無病患,彭 壽算更如何。

(先生三法實為保命之要訣,然上策人多畏懼而不肯行;中策古今痛掃,視為險途;若下策用之早而得其當,亦可十救其五。

予遵行歷年,不無有效、有否。

效則人云偶中,否則讒謗蜂起,此非姜附之過,乃予熱腸之所招也。

吾徒不可以此而退縮不前,視人之將死可救而莫之救也。

【篇名】大病宜灸

屬性:醫之治病用灸,如煮菜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針艾故也。

世有百餘種大病,不用灸艾、丹藥,如何救得性命,劫得病回?如傷寒、疽瘡、勞瘵、中風、腫脹、洩瀉、久痢、喉痺、小兒急慢驚風、痘疹黑陷等證。

若灸遲,真氣已脫,雖灸亦無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陽氣不絕,性命堅牢。

又世俗用灸,不過三五十壯,殊不知去小疾則愈,駐命根則難。

故《銅人針灸圖經》雲︰凡大病宜灸臍下五百壯。

補接真氣,即此法也。

若去風邪四肢小疾,不過三、五、七壯而已。

仲景毀灸法雲︰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余觀亙古迄今,何嘗有灸傷筋骨而死者!彼蓋不知灸法之妙故爾。

(《靈樞》論虛而至陷下,一溫一 補無功,借冰台以起陷下之陽耳。

若仲景所言微數之脈,慎不可灸。

脈而至於微矣,似有似無,則真陽已漓,又至於數矣,則真陰已竭,陰陽漓竭,灸亦無益。

但有炎焰而無一溫一 存,寧不焦骨傷筋而血難復?非毀灸也。

)孫思邈早年亦毀灸法,逮晚年方信,乃曰︰火灸,大有奇功。

昔曹操患頭風,華佗針之,應手而愈,後佗死復發。

若於針處灸五十壯,永不再發。

或曰︰人之皮肉最嫩,五百之壯,豈不焦枯皮肉乎?曰︰否。

已死之人,灸二三十壯,其肉便焦,無血榮養故也。

若真氣未脫之人,自然氣血流行,榮衛環繞,雖灸千壯,何焦爛之有哉。

故治病必先別其死生,若真氣已脫,雖灸亦無用矣。

唯是膏粱之人,不能忍耐痛楚,當服睡聖散,即昏不知痛,其睡聖散余自用灸膝神效,放心服之,斷不誤人。

(以救己之心,推以救人。

所謂見身說法,其言誠真,其心誠切,其論誠千古不磨之論,無如天下之不信何。

【篇名】三世扁鵲

屬性:醫門得岐黃血脈者,扁鵲一人而已。

扁鵲黃帝時人,授黃帝《太乙神明論》,著《五色脈診》、《三世病源》,後淳於意、華佗所受者是也。

第二扁鵲,戰國時人。

姓秦名越人,齊內都人,采《內經》之書,撰《八十一難》,慨正法得傳者少,每以扁鵲自比,謂醫之正派,我獨得傳,乃扁鵲再出也,故自號扁鵲。

第三扁鵲,大宋竇材是也,余學《素問》、《靈樞》,得黃帝心法,革古今醫人一大弊,保天下蒼生性命,常以扁鵲自任,非敢妄擬古人,蓋亦有所征焉。

嘗因路過衢州野店,見一婦人遍身浮腫露地而坐。

余曰︰何不在門內坐?婦曰︰昨日蒙土地告我,明日有扁鵲過此,可求治病,我故於此候之。

余曰︰汝若聽我,我當救汝。

婦曰︰汝非醫人,安能治病?余曰︰我雖非醫,然得扁鵲真傳,有奇方,故神預告汝。

遂與保命延壽丹十粒服之,夜間小便約去二升,五更覺饑。

二次又服十五粒,點左命關穴,灸二百壯。

五日後,大便下白膿五七塊,半月全安。

婦曰︰真扁鵲再生也。

(予治數人患此症者,浮腫、喘急,臥難著席,漿粥俱不入矣,既無丹藥亦不肯灸,只用重劑姜附十餘帖,而形體復舊,飲食如常,可知人能信用一溫一 化,即不灸亦有生機。

)想扁鵲獨倚其才,旁游列國為同道刺死,華佗亦不傳其法,為人 死,皆因秘而不發,招人之忌耳。

余將心法盡傳於世,凡我同心肯學正傳,不妨亦以扁鵲自命可也。

(舜何人哉,予何人哉,有為者亦若是。

【篇名】時醫三錯

屬性:凡陰疽及鬼邪著人,或兩眼內障,此三法皆出《內經》。

其瘡疽本於腎虛,為陰所著,寒邪滯經,根據附於骨,故爛人筋,害人性命。

其法必大補腎氣,壯陽消陰,土得陽氣,自生肌肉,則元氣周流不侵骨髓矣。

今則附入外科,庸醫不知,反用敗毒涼藥,致元氣虛憊而死者,多矣。

(親見一婦人患伏免陰疽,形扁色白,大如覆盂,延一艮山門瘍醫,連用清火敗毒一藥四劑,不待膿潰,一瀉而死。

)鬼邪著人者,皆由陰盛陽虛,鬼能根據附陰氣,故易而成病,若陽光盛者焉敢近之。

治法大補元氣 加以育神,則鬼邪自然離體。

病家不知,專求符 ,此等外道決無靈驗。

或假手庸醫,認為燥火,投以涼藥,或清熱化痰,致人枉死,良可悲哉。

(世俗於輕淺小疾皆事巫祝,況鬼祟為殃,肯捨巫 乎!加之醫用寒涼,故爾愈者不易。

)眼生內障由於脾腎兩虛,陽光不振耳。

故光之短主於脾,視物不明主乎腎。

法當一溫一 補脾腎,壯陽光以消陰翳,則目明矣。

今則另立眼科以成一家之技,只用涼劑,冰損元陽,致脾腎虛衰而死,殊不知一切病證皆有《內經》正法。

後人分立十三科妄名,是以識見小者,專一習一 一科,成一偏之見,譬之大海中認一浮漚,綜理未貫,動即傷生,悲哉!(予目睹京中來一太醫院官陳某,自炫能開瞽目,專以冷水冰伏,又以寒膏內陷。

其人本領,實而火重者見效亦捷;若本弱元虧者,無不陰受其害。

斜橋一鹽販之妻服膏半盞,腹即 痛,其夫強之服盡,大吐而斃。

其夫一時惶急,從樓窗躍出街心。

哭叫︰陳太醫藥殺我婦!百種辱罵累及祖先,聞者無不寒心。

筆此以見寒涼誤人,並信耳不信目之戒。

【篇名】忌用轉下

屬性:《內經》並無轉下之說,止言發散,又止言辛甘發散為陽。

辛一溫一 之藥達表則自然汗散,攻裡則自然開通。

(據先生之論謂辛甘發散為陽,故表邪解而裡自和,非辛甘能攻裡也,後人當活看。

)非若寒苦之藥,動人臟腑,洩人元氣也。

夫巴豆、硝黃之類能直穿臟腑,非大積大聚,元氣壯實者,不敢輕用。

今之庸醫不問虛實,動輒便行轉下,以洩六腑各氣,轉生他證。

重則脾胃漸衰,不進飲食,肌肉消瘦而死。

又俗雲︰春行夏補,至秋時須服通行藥數劑,以洩夏月積熱,此語甚訛。

(俗醫慣將此數語印人耳目,夫《內經》四時調養生長收藏之道,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法,何等圓活,而愚人執守一說,不肯精求《靈》、《素》,良可慨也!)夫熱在內,自然從五臟六腑及大小便中洩出。

若以涼藥洩熱,吾恐熱氣未去一分,而元氣已衰九分。

嘗觀服轉藥一劑,則有五七日飲食脾胃不能復舊。

況乎三焦暖熱方能腐熟水谷,若一刻無火則肌膚冰冷,陽氣脫盡而死矣。

故《內經》止有沉寒痼冷之論,未有積熱純陽之說。

縱然積熱為病,一服轉下便可解救。

若陰寒為病,則四肢逆冷,死在須臾。

古人立法,若狂言妄語,逾垣上屋諸大熱證,亦要論其大便如何。

數日不出者,有燥屎也,方下之,若大便如常,即不可下。

(狂言妄語,逾垣上屋,自是熱證,然有一種面青脈急,或面黑脈微,手足厥冷者,又屬陰證。

此系無附之陽,必死之證,若治之早或有生者。

)今人於並無以上熱證,而亦概用寒涼轉下,必欲盡去其熱,吾不知將以何為生氣。

夫人身無熱則陽氣盡矣。

此河間、丹溪遺訛後世,業醫者不可以不察此弊也。

【篇名】禁戒寒涼

屬性:夫四百八病,大約熱者居多,寒者最少。

無怪乎河間論火,丹溪之補陰也。

但泥二子之書而不考究《內經》,墮於偏頗,害人特甚。

蓋熱病屬陽,陽邪易散易治,不死。

冷病屬陰,陰邪易伏,故令人不覺,久則變為虛寒,侵蝕臟腑而死。

(初起不覺之證,最能害人,往往輕忽之,而一變致死者不少。

)況人身之火多亦是當然,天之六氣,火居其二。

今之庸醫執壯火食氣之說,(《內經》壯火食氣之說,猶炎暑盛而人氣乏相火熾而真元傷,非涼藥之治,亦非熱藥之謂,馬元台不察此理,妄為註釋,遺訛後學不淺。

)溺於滋陰苦寒之劑,殊不知邪之中人,元氣盛則能當之,乃以涼藥冰脫,反洩元氣,是助賊害主也。

夫涼藥不知害了多少人。

若元氣稍虛者,無不被涼藥冰敗而死,脾胃有傷,焉望其生。

如人飲熱湯及炙爆之物,從齠至髦,斷無損人之理。

《內經》言膏粱之變,止發癰疽,況膏粱發疽者,百無一二。

故知熱之養人,時刻不可缺也。

若以冷水飲人,不須三日,即為腹疼洩瀉,脾虛胃敗矣。

故燧人立法,食必用火,萬代蒼生得以活命。

俗醫大用涼劑,譬於飲人冷水,陰害黎民,良可慨也。

不見當今醫家,禍及子孫甚至滅門絕後,皆學術不精之報也。

(醫者觀此切須猛省,誤用涼藥之害真實不爽,予見近代時醫專用一溫一 平者,或延一息,終見陵替。

專以寒涼攻伐,夭札人命者,誠未見其有後也。

【篇名】要知緩急

屬性:夫病有淺深,治有緩急。

(體認病情,而用藥緩急合當,乃醫家第一要著。

)若急病而用緩藥,是養殺人也。

緩病而用急藥,是逼殺人也。

庸醫遇病,不能必其何名,亦不能必其當用何藥,概以一溫一 平試之。

若緩病尚可,設遇大病則為誤不小,故名養殺人。

若緩病投以急藥,是欲速其效,殊不知攻急則變生,所謂逼殺人也。

(二者之誤,今世醫家比比,膽怯者蹈養殺之弊,心粗者逞逼殺之害。

醫本生人,乃為殺藪,悲哉!)余觀京師名醫呂實者,亦熟此法,但不早用,惟先用一溫一 平藥調治,及至危篤,方議灼艾丹附等事,多不效,乃曰︰此天命也。

殊不知救挽已遲,藏氣敗絕,雖靈丹妙藥,無能為矣。

余親見彼治一傷寒第五日,昏睡譫語,六脈洪大,以為胃中有熱,以承氣下之,四更即死矣。

六脈之大,非洪也,乃陽氣將脫,故見此耳。

治以下藥,更虛其陰,則陽無所附而死速矣。

若先於臍下灸三百壯,固住脾腎之氣;內服保元丹、斂陽丹,飲姜附湯,過三日,自然汗出而愈。

余治一傷寒,亦昏睡妄語,六脈弦大。

余曰脈大而昏睡。

定非實熱,乃脈隨氣奔也,強為之治。

(先生真仁人也,強治之心,余頗有之,第以人不我信,且又礙於言訥而不肯為,究非真行仁術之人,常以此自愧。

)用烈火灸關元穴,初灸病患覺痛,至七十壯遂昏睡不疼,灸至三鼓,病患開眼,思飲食,令服姜附湯。

至三日後,方得元氣來復,大汗而解。

(今時姑息成風,灸法難行,余嘗歎曰︰人參雖救命之品,姜附尤有回陽之功,無如世人不識,俗醫痛掃,良可慨也。

)余思前證,少陰病也。

發昏譫語,全似陽證,若時投以承氣,豈得不死。

故耳聾不呻吟,身生赤黑靨,而十指冷至腳面,身重如山,口多痰唾,時發躁熱者,皆少陰證也。

仲景以耳聾系之少陽,譫語歸之陽明,用柴一胡一 承氣輩誤人不少。

夫但知少陽脈循脅絡耳,卻不思耳竅屬腎,以耳聾歸少陽,此仲景所未到之處也。

(耳聾仲景作宗氣虛論,未嘗歸少陽。

至於譫語,論中言神氣虛者多,若陽明證中不過數條而已,先生故加貶駁,未免有意索瘢。

【篇名】五等虛實

屬性:凡看病要審元氣虛實,實者不藥自愈,虛者即當服藥,灸關元穴以固性命。

若以一溫一 平藥,亦難取效,淹延時日,漸成大病。

(一溫一 平之藥,近世所尚,旁人稱其穩當,醫士一習一 於兩岐,及至變成大病,惶急錯投,誤而又誤。

總由識見不真,遂爾因循貽害。

)虛病多般,大略分為五種,有平氣、微虛、甚虛、將脫、已脫之別。

平氣者,邪氣與元氣相等,正可敵邪,只以一溫一 平藥調理,緩緩而愈,如補中益氣、小柴一胡一 、八物湯是也。

微虛者,邪氣旺,正氣不能敵之,須服辛一溫一 散邪之藥,當補助元氣,使邪氣易伏,宜蓽澄茄散、全真丹、來復丹、理中丸、姜附湯之類是也。

甚虛者,元氣大衰則成大病,須用辛熱之藥,濃味之劑,大助元陽,不暇攻病也。

《經》雲︰形不足者,一溫一 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即官桂、附子、鹿茸、河車之類是也。

將脫者,元氣將脫也,尚有絲毫元氣未盡,唯六脈尚有些小胃氣,命若懸絲,生死立待,此際非尋常藥餌所能救,須灸氣海,丹田、關元各三百壯,固其脾腎。

夫脾為五臟之母,腎為一身之根。

故傷寒必診太溪、沖陽,二脈者,即脾腎根本之脈也。

此脈若存則人不死,故尚可灸,內服保元丹、獨骸大丹、保命延壽丹,或可保其性命。

(單顧脾腎,乃先生學力大有根柢之論,蓋腎為先天之原,脾為後天之本,資生資始,莫不由茲,故病雖甚而二脈中有一脈未散,扶之尚可延生。

)若已脫則真氣已離,脈無胃氣,雖灸千壯,亦無用矣。

(此五種證當於平時細心探討,自然隨機應變不致差訛。

近世之醫多尚寒涼,專行克伐,致使平氣變虛,虛證變脫,及至三焦失運,神氣改常,出入道乖,升降機息,而猶執邪氣未盡,火熱未除之說,朝涼暮削,不死不休,良可悲痛!)

【篇名】黃帝灸法

屬性:男婦虛勞,灸臍下三百壯。

男婦水腫,灸臍下五百壯。

陰疽骨蝕,灸臍下三百壯。

久患脾瘧,灸命關五百壯。

肺傷寒,灸臍下三百壯。

氣厥、一屍一厥,灸中脘五百壯。

纏喉風,灸臍下三百壯。

黃黑疸,灸命關二百壯。

急慢驚風,灸中脘四百壯。

老人二便不禁,灸臍下三百壯,老人氣喘,灸臍下三百壯。

久患香港腳、灸湧泉穴五十壯。

產後血暈,灸中脘五十壯。

暑月腹痛,灸臍下三十壯。

鬼邪著人,灸巨闕五十壯、臍下三百壯。

婦人臍下或下部出膿水,灸臍下三百壯。

婦人無故風搐發昏,灸中脘五十壯。

久患傴僂不伸,灸臍俞一百壯。

鬼魘著人昏悶,灸前頂穴五十壯。

婦人半產,久則成虛勞水腫,急灸臍下三百壯。

死脈及惡脈見,急灸臍下五百壯。

婦人產後腹脹水腫,灸命關百壯、臍下三百壯。

腎虛面黑色,灸臍下五百壯。

嘔吐不食,灸中脘五十壯。

婦人產後熱不退,恐漸成癆瘵,急灸臍下三百壯。

【篇名】扁鵲灸法

屬性:命關二穴在脅下宛中,舉臂取之,對中脘向乳三角取之。

此穴屬脾,又名食竇穴,能接脾臟真氣,治三十六種脾病。

凡諸病困重,尚有一毫真氣,灸此穴二三百壯,能保固不死。

一切大病屬脾者並皆治之。

蓋脾為五臟之母,後天之本,屬土,生長萬物者也。

若脾氣在,雖病甚不至死,此法試之極驗。

腎俞二穴在十四椎兩旁各開一寸五分。

凡一切大病於此灸二三百壯。

蓋腎為一身之根蒂,先天之真源,本牢則不死,又治中風失音,手足不遂,大風癩疾。

三里二穴在膝眼下三寸, 骨外筋內宛中,舉足取之。

治兩目KT KT 不能視遠,及腰膝沉重,行步乏力,此證須灸中脘、臍下,待灸瘡發過方灸此穴,以出熱氣自愈。

承山二穴,在腿肚下,挺腳指取之。

治香港腳重,行步少力。

湧泉二穴,在足心宛宛中。

治遠年香港腳腫痛,或腳心連脛骨痛,或下粗腿腫,沉重少力,可灸此穴五十壯。

腦空二穴,在耳尖角上,排三指盡處。

治偏頭痛,眼欲失明,灸此穴七壯自愈。

目明二穴,在口面骨二瞳子上,入髮際。

治太陽連腦痛,灸三十壯。

腰俞二穴,在脊骨二十一椎下。

治久患風腰疼,灸五十壯。

前頂二穴,在鼻上,入髮際三寸五分。

治巔頂痛,兩眼失明。

【篇名】附︰竇材灸法

屬性:(計五十條)一中風半身不遂,語言謇澀,乃腎氣虛損也,灸關元五百壯。

一傷寒少陰證,六脈緩大,昏睡自語,身重如山,或生黑靨,噫氣、吐痰、腹脹、足指冷過節,急灸關元三百壯可保。

一傷寒太陰證,身涼足冷過節,六脈弦緊,發黃紫斑,多吐涎沫,發燥一熱 ,噫氣,急灸關元、命關各三百壯。

傷寒惟此二證害人甚速,仲景只以舌干口燥為少陰,腹滿自利為太陰,余皆歸入陽證條中,故致害人。

然此二證若不早灸關元以救腎氣,灸命關以固脾氣,則難保性命。

蓋脾腎為人一身之根蒂,不可不早圖也。

(舌干口燥乃少陰本熱之證,仲景以大承氣急下,但此理非身登仲景之堂者不能知,非神於仲景之法者不能用,蓋火熱亢盛不用承製,則燎原之害熾而生化之機息,可不畏哉!設本熱假而標陰伏,誤用承氣立見危亡矣。

先生灸法真保命全生之要,業醫之士切須審察,不可鹵莽而行之也。

仲景蓋以氣化而用承氣,若涉形藏,別有治法,不可混辟。

)一腦疽發背,諸般疔瘡惡毒須灸關元三百壯以保腎氣。

一急喉痺、頤粗、頷腫、水谷不下,此乃胃氣虛風寒客肺也,灸天突穴五十壯。

(穴在結喉下四寸。

)一虛勞咳嗽潮熱,咯血吐血六脈弦緊,此乃腎氣損而欲脫也,急灸關元三百壯,內服保元丹可保性命。

若服知柏歸地者,立死。

蓋苦寒重損其陽也。

(虛勞而致六脈弦緊,即是腎氣損脫。

乃今之醫治虛勞者,脈至微細急疾,尚用寒涼,真視人如草芥也,此種人不知作何結果。

)一水腫膨脹、小便不通,氣喘不臥,此乃脾氣大損也,急灸命關二百壯,以救脾氣,再灸關元三百壯,以扶腎水,自運消矣。

一脾洩注下,乃脾腎氣損,二三日能損人性命,亦灸命關、關元各二百壯。

一休息痢下五色膿者,乃脾氣損也,半月間則損人性命,亦灸命關、關元各三百壯。

一霍亂吐瀉,乃冷物傷胃,灸中脘五十壯,若四肢厥冷,六脈微細者,其陽欲脫也,急灸關元三百壯。

一瘧疾乃冷物積滯而成,不過十口、半月自愈。

若延綿不絕乃成脾瘧,氣虛也,久則元氣脫盡而死,灸中脘及左命關各百壯。

一黃膽眼目及遍身皆黃,小便赤色,乃冷物傷脾所致,灸左命關一百壯,忌服涼藥。

若兼黑疸乃房勞傷腎,再灸命關三百壯。

一番胃,食已即吐,乃飲食失節,脾氣損也,灸命關三百壯。

(命關當作命門)一一屍一厥不省人事,又名氣厥,灸中脘五十壯。

一風狂妄語,乃心氣不足,為風邪客於包絡也,先服睡聖散,灸巨闕穴七十壯,灸瘡發過,再灸三里五十壯。

一脅痛不止乃飲食傷脾,灸左命關一百壯。

一兩脅連心痛乃恚怒傷肝脾腎三經,灸左命關二百壯,關元三百壯。

一肺寒胸膈脹,時吐酸,逆氣上攻,食已作飽,睏倦無力,口中如含冰雪,此名冷勞,又名膏肓病。

乃冷物傷肺,反服涼藥,損其肺氣,灸中府二穴各二百壯。

一咳嗽病,因形寒飲冷,冰消肺氣,灸天突穴五十壯。

一久嗽不止,灸肺俞二穴各五十壯即止。

若傷寒後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虛勞,當灸關元三百壯。

一癘風因臥風濕地處,受其毒瓦斯,中於五臟,令人面目龐起如黑雲,或遍身如錐刺,或兩手頑麻,灸五臟俞穴。

先灸肺俞,次心俞、脾俞,再次肝俞、腎俞,各五十壯,週而復始,病癒為度。

一暑月發燥一熱 ,乃冷物傷脾胃腎氣所致,灸命關二百壯。

或心膈脹悶作疼,灸左命關五十壯。

若作中暑服涼藥即死矣。

一中風病方書灸百會、肩井、曲池、三里等穴多不效,此非黃帝正法。

灸關元五百壯,百發百中。

一中風失音乃肺腎氣損,金水不生,灸關元五百壯。

一腸癖下血,久不止,此飲食冷物損大腸氣也,灸神闕穴三百壯。

一虛勞人及老人與病後大便不通,難服利藥,灸神闕一百壯自通。

一小便下血乃房事勞損腎氣,灸關元二百壯。

一砂石淋諸藥不效,乃腎家虛火所凝也,灸關元三百壯。

一上消病日飲水三五升,乃心肺壅熱,又吃冷物,傷肺腎之氣,灸關元一百壯,可以免死。

或春灸氣海,秋灸關元三百壯,口生津液。

一中消病多食而四肢羸瘦,睏倦無力,乃脾胃腎虛也,當灸關元五百壯。

一腰足不仁,行步少力,乃房勞損腎,以致骨痿,急灸關元五百壯。

一昏默不省人事,飲食慾進不進,或臥或不臥,或行或不行,莫知病之所在,乃思慮太過,耗傷心血故也,灸巨闕五十壯。

一脾病致黑色痿黃,飲食少進,灸左命關五十壯。

或兼黧色,乃損腎也,再灸關元二百壯。

一賊風入耳,口眼歪斜,隨左右灸地倉穴五十壯,或二七壯。

一耳葉焦枯,面色漸黑,乃腎勞也,灸關元五百壯。

一中年以上之人,口乾舌燥,乃腎水不生津液也,灸關元三百壯,若誤服涼藥,必傷脾胃而死。

一中年以上之人,腰腿骨節作疼,乃腎氣虛憊也,風邪所乘之證,灸關元三百壯。

若服辛一溫一 除風之藥,則腎水愈涸,難救。

一腿 間發赤腫,乃腎氣風邪著骨,恐生附骨疽,灸關元二百壯。

一老人滑腸困重,乃陽氣虛脫,小便不禁,灸神闕三百壯。

一老人氣喘,乃腎虛氣不歸海,灸關元二百壯。

一老人一大便不禁,乃脾腎氣衰,灸左命關、關元各二百壯。

一兩眼昏黑,欲成內障,乃脾腎氣虛所致,灸關元三百壯。

一瘰 因憂鬱傷肝,或食鼠涎之毒而成,於瘡頭上灸三七壯,以麻油潤百花膏塗之,灸瘡發過愈。

一破傷風,牙關緊急,項背強直,灸關元穴百壯。

一寒濕腰痛灸腰俞穴五十壯。

一行路忽上膝及腿如錐,乃風濕所襲,於痛處灸三十壯。

一香港腳少力或頑麻疼痛,灸湧泉穴五十壯。

一頑癬浸淫或小兒禿瘡,皆汗出入水,濕淫皮毛而致也,於生瘡處隔三寸灸三壯,出黃水愈。

凡灸大人,艾炷須如蓮子,底闊三分,灸二十壯後卻減一分,務要緊實。

若灸四肢及小兒,艾炷如蒼耳子大。

灸頭面,艾炷如麥粒子大。

其灰以鵝毛掃去,不可口吹。

如癲狂人不可灸,及膏粱人怕痛者,先服睡聖散,然後灸之。

一服止可灸五十壯,醒後再服、再灸。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扁鵲心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