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訓》第1—5節: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朱子家訓》第1—5節

朱子家訓

第1—5節

【0!」】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

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解讀】 黎明的時候就要起一床一,清掃院落,把室內室外打掃乾淨整潔。

到了太一陽一落山的時候就休息,把門窗都關好,親自檢查。

一句寫「勤」,一句寫「謹」。

清晨起來就要將庭院、台階掃乾淨,裡裡外外要使它保整潔,這是「勤勞」的好習慣,也是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做事要從身邊小事做起。

日出而作、聞雞起舞,都有一個「勤」字在。

日落而息,要親自檢點門戶,這樣能做到處事「謹慎」。

從禮子開始,儒家對勤儉治家和謹言慎行都有很高的要求。

【02】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解讀】 一碗粥一碗飯,應當考慮它們是來之不易的.(衣服,布料上的)半絲,半縷線,一定要想他們來的是很困難的。

這是告誡子弟要知足,要認識到吃、穿、用都來之不易。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當時,昆山一帶連年災荒,不是旱災,就是水澇,有一年還鬧蝗災。

這兩句正是柏廬先生憂民之心的體現,現今食堂的語錄牌上經常引用。

【03】

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

【解讀】 天還沒有下雨,先把門窗綁牢,不要到了渴了才想起來掘井,平時就要作好防備工作以備不測之時。

這句話是說,應當趁著天還沒有下雨,先修繕好房屋門窗;不要到了口渴想喝水時,這才去挖井。

綢繆,比喻事前作好準備工作。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這兩句是告戒子弟做事情不能「急來抱佛腳」,一定要事前作好充分的準備。

這很值得我們今天處事時作借鑒。

【04】

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流連。

【解讀】 個人的衣食住行一定要儉樸、節約,宴請客人也不能過分,酒菜要適度,聚會在一起吃飯切勿留連忘返。

這句話是說,個人的衣食住行一定要儉樸、節約,宴請客人也不能過分,酒菜要適度,時間上也不能無休無止。

朱柏廬沒有子女,過繼兄弟的兒子作嗣子,取名導誠。

他一直教導導誠不要專學那些揮霍的紈褲子弟。

朱柏廬曾說過:儉,一要平心忍氣,二要量力舉事,三要節衣宿食。

他寫過一首教子詩:「四兒六歲五兒三,莫與肥甘習口饞。

清白家風無我愧,詩書世澤要人擔。

三餐飽飯何須酒,一箸黃韭略用鹽。

聞說有人曾餓死,算來原不為官廉。」

【05】

器一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

飯食約而一精一,園蔬愈珍饈。

【解讀】 如果用的器一具乾淨整潔的話,即使是瓦做的也比金玉為材料的要好,如果吃飯吃的少而一精一的話,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珍饈美味。

這是說家常用的器一具,不求華美,只求質地堅實,並且經常洗刷乾淨。

這樣的話,就是瓦罐也會有超過金器、玉石。

家常的菜餚,不必貪多,只要足夠下飯,烹調得當,即使是園地裡自己栽種的菜蔬,也比山珍海味來得好。

這兩句進一步強調節約。

分類:蒙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朱子家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