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子》03章 民雜:民雜處而各有所能,所能者不同,(原刻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慎子》03章 民雜

慎子

03章 民雜

.comment {color:red;}

民雜處而各有所能,所能者不同,(原刻所能二字不重,依《治要》補)此民之情也。

大君者,太上也,兼畜下者也。

下之所能不同,而皆上之用也。

是以大君因民之能為資,盡包而畜之,無能去取焉。

(原刻去、取二字倒,依《治要》乙轉)是故不設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無不足也。

(原刻:必執於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無一足也。

依《治要》改)大君不擇其下,故足。

不擇其下,則易為下矣。

(原刻易字在矣上,依《治要》改)易為下則莫不容,莫不容故多下,(原刻脫此句莫不二字,依《治要》補)多下之謂太上。

君臣之道,臣事事(原刻作有事,依《治要》改。

《治要》又有注云:言事其所事)而君無事,(原刻此下有也字,依《治要》刪)君逸樂而臣任勞。

臣盡智力以善其事,而君無與焉,仰成而巳。

故事無不治,(原刻脫故字,依《治要》補)治之正道然也。

人君自任,而務為善以先下,(原刻務作獨,依《治要》改)則是代下負任蒙勞也,臣反逸矣。

故曰:君人者,好為善以先下,則下不敢與君爭為善以先君矣,(原刻脫為字,依《治要》補)皆私其所知以自覆掩,(原刻私作稱,又脫其字,並依《治要》補正)有過,則臣反責君,逆亂之道也。

君之智,未必最賢於眾也,以未最賢而欲以善盡被下,(原刻欲下脫以字,依《治要》補)則不贍矣。

(原刻則下有下字,依《治要》刪)若使君之智最賢,(原刻脫使字,依《治要》補)以一君而盡贍下則勞,勞則有倦,倦則衰,衰則復反於不贍之道也。

(原刻於下有人字,依《治要》刪。

此十字作一句讀)是以人君自任而躬事,則臣不事事,是君臣易位也,謂之倒逆,倒逆則亂矣。

人君苟任臣而勿自躬,則臣皆事事矣。

是君臣之順,治亂之分,不可不察也。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慎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