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
弟子規讀後感600字
【1】
感恩老師對我的教誨,感恩社會對我的包容,我感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但我更感激我的父母,感激他給了我生命以及無限的親情。
我之所以明白,要對自己的父母心存感恩,都源於《弟子規》的指引。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脾氣越來越大,一性一格越來越急躁,面對父母嘮嘮叨叨的教育,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
有時面對父母的斥責,我甚至會摔門而出,根本不顧父母的感受。
那天在房間裡讀《弟子規》以後,我羞愧難當,知道自己錯了,並且錯得很過分。
當自己摔門而出時,並不曾顧及父母當時的感受時,沒有父母心碎的樣子。
父母是我們人生中的太陽,他們帶給我們溫暖,帶給我們光明,是父母賦予了我們生命,又是他們為了我們辛勤勞作。
當你失敗時,總會有一雙手關心你,呵護你,告訴你:「你永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一定行,別忘了,自己背後還有我們的支持」;當你受冷落時,總會有兩個人出現在面前,伸出雙手給你溫暖;當你受挫折時,還是這雙手將你從困難中拉出,讓你衝破挫折走向成功。
感恩父母,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我們要盡力孝順他們,不要在父母永遠離開的時候,才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恩重如山,才知道自己該盡的孝心沒有盡到。
不要在父母永別了,才涕淚滿衣地在他們墳前哭啊,嚎啊,到那時才知道悔恨。
這是我讀《弟子規》感悟出來的:感恩父母,不能等;回報父母,不能等;孝順父母,不能等。
我感謝《弟子規》,它讓我真正懂得了孝道,懂得了一切,猶如一盞明燈照我成長,為我指引方向。
我將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弟子規》的真諦,回報父母,感恩社會,就讓我們在《弟子規》的指引下,快速成長吧!
【2】
《弟子規》我閱讀此書後的點滴體會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
《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
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
在做到這些後,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
我讀完《弟子規》後,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
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於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我的兄弟姊妹較多,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爭執,在一旁的父母看見了,多難過呀。
現在自己既為人子女,又為人父母,該做些什麼呢?一方面,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
另一方面,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應正確引導子女誦讀《弟子規》,讓他們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後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父母最大的收益。
在我的童年的時候,原以為女兒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他們得聽從我的指揮,聽從我的命令任我擺一布。
自從我學了《弟子規》,我知道了父母對我的一愛一,容忍了我的放肆和傲慢。
有好多次,我一回到家,馬上坐在椅子上,從不過問父母的感受,還大聲的叫:「給我來一杯水」,晚上要吃飯的時候,我大聲叫了一句:「把飯端來」,一媽一媽一把飯端來時,我沒有及時接應,只是說:「放在這,我先看電視,等一下再吃」。
可自從我學了《弟子規》中的「出則悌」之後,我不再要耍小孩子脾氣了,聽從父母教誨,順從父母,可是,人的一毛一病很多,壞習慣更多,一時改不了,比如吃晚飯時,爸爸一媽一媽一還沒坐下,我就先坐下開吃了,這樣是不好的。
有道是:「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之古老文化來指點迷津,這就是聖人的教海,然而,我深深感受到了。
我以前直呼我哥哥姐姐的名字,這也是我的大一毛一病,不一會兒就直叫他們名字。
可學了《弟子規》裡有一句:「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從此以後,我會有事無事的叫一句「哥哥」或「姐姐」,使他們非常欣慰,他們還都說我乖了呢,這都是《弟子規》的功勞呀!
我想,一個人活著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
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
今後,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覆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
這樣既可打造健康、和諧社會,也可提升自己的修養,何樂而不為?
分類: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