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案》第四○回 入早朝直言面奏 遇良友細訪奸僧:武後心下正是不悅,忽見他出班奏事,乃道:「卿家入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狄公案》第四○回 入早朝直言面奏 遇良友細訪奸僧

狄公案

第四○回 入早朝直言面奏 遇良友細訪奸僧

卻說武則天臨朝,狄公出班奏道:「臣狄仁傑有事啟奏。」

武後心下正是不悅,忽見他出班奏事,乃道:「卿家入京以來每日皆有啟奏,今日有何事件?莫非又參劾大臣麼?」

狄公聽了這話,知道張昌宗已入宮中,在武則天面前哭訴,當即叩頭奏道:「臣職任平章,官居巡撫,受恩深重,報答尤殷。

若有事不言,是謂欺君,言之不盡,是謂誤國。

啟奏之職,本臣專任,願陛下垂聽焉。

只因前任清河縣與曾有才搶佔民間婦女,經臣據實奏參,奉旨革職,一交一 臣訊辦。

此乃案情重大之事,臣回衙之後,提起原被兩告,細為推鞫,該犯始似為張昌宗家一奴一,仰仗主子勢力,一味一胡一 供,不求承認。

臣思此二人乃知法犯法之人,既經奉旨訊辦,理合用刑拷問,當將曾有才上了夾棒,鞭背四十,方才直言不諱。

原來曾有才所為,皆周卜成指使,郝干廷媳婦搶去之後,藏匿衙中,至一胡一 王兩家婦女,則在曾有才家內。

供認之後,復向周卜成拷問彼以贊證在堂,無詞抵賴,當即也認了口供。

臣思該犯,始為縣令,擾害民生,既經告發,又通勢力,似此不法頑徒,若不嚴行治罪,嗣後傚尤更多。

且張昌宗雖屬一寵一 臣,國法森嚴,豈容干犯?若借他勢力。

為該犯護符,盡人皆能犯法,盡人不可管束了。

因思作一儆百之計,命周卜成自錄口供,與曾有才遊街示眾,俾小民官吏,咸知警畏。

此乃臣下慎重國法之意,誰知張昌宗馭下不嚴,惡僕豪一奴一,不計其數,膽敢在半途圖劫,將紙旗撕踹,毆辱公差。

幸臣有親隨二名,臨時將人犯奪回,始免逃逸。

似此膽大妄為,已屬不法已極,臣在衙門,正欲提審訊,誰料有豪一奴一王起冒充張昌宗本人,來衙拜會,藉口求情,欲將該犯帶去。

當經臣察出真偽,訊實口供,方知冒充情事……」說道此處,武則天問道:「卿家所奏,可是實情麼?設若是張昌宗本人,那時也將他治罪不成嗎?」

狄公道:「若果張昌宗前來,此乃越分妄為,臣當奏知陛下,一交一 刑部審問。

此人乃是他的家一奴一,理合臣訊辦。」

武則天道:「汝既謂此人是冒充,可有實據麼?」

狄公道:「如何沒有?現有口供在此,下面親手執押,豈有錯說。」

說著在懷裡取出口供,一交一 值殿太監呈上。

武則天從頭至尾,看了一遍,皆是張昌宗親口所供,無處可以批駁,心下雖是不悅,直是不便施罪。

乃道:「現在該犯,想仍在衙門,此人雖罪不可逭,但朕御極以來,無故不施殺戮,且將他一交一 刑部監禁,俟秋間去斬。」

狄公聽了這話,心下喜道:「若非我先見之明,此事定為他翻過。」

隨即奏道:「臣有過分之舉,求陛下究察。

竊思此等小人,犯罪之後,還敢私通情節,命人求情,若再站留,設或與匪類相通,謀為不軌,那時為害不淺,防不勝防?因此問定口供,請王命在轅門外斬首。」

武則天聽了這話,心下了吃了一驚:「此人膽量,可為巨擘!如此許多情節,竟敢按理獨斷,啟奏寡人。

似此聖才,雖礙張昌宗情面,也不能奈他怎樣。」

當時言道:「卿家有守有為,實堪嘉尚。

但嗣後行事,不可如此決裂,須奏知寡人方可。」

狄公當時也就說了一聲遵旨,退朝出來。

所有在廷大臣,見狄公如此剛直,連張昌宗俱受棒傷,依法懲治,無不心懷畏懼,不敢妄為。

誰知狄公退入朝房,卻與元行沖相遇,彼此談了一會,痛快非常。

元行沖道:「大人如此嚴威;易於訪查,惟有白馬寺僧人懷義,穢亂春宮,有關風化。

武則天不時以拈香為名駐蹕在內,風聲遠播,耳不忍聞。

大人能再整頓一番,便可清平世界。」

狄公道:「下官此次進京,立志削奸除佞。

白馬寺僧人不法,我久經耳有所聞,只因行遠自邇,登高自卑,若不先將這出入宮帷的幸臣,狐假虎威的國戚懲治數人,威名不能遠振,這班鼠輩,也不能畏服。

即便躐等行事,他反有所阻攔,於事仍然無濟,因此下官,先就近處辦起。

但不知這白馬寺離此有多遠,裡面房屋究竟有多少,其人有多大年紀?須訪問清楚,方可前去。」

元行沖道:「這事下官盡知,離京不過一二十里之遙,從前宰門迤北而行,一路俱有御道。

將御道走畢,前面有一極大的松林,這寺便在松林後面。

裡面房屋,不下有四五十間。

懷義住在那南北園內,離正殿行宮雖遠,聞其中另有暗道,不過一兩進房屋,便可相通。

此人年紀約在三十以外,雖是佛門孽障,卻是閨閣的美男。

聽說收了許多無賴少年,傳教那春宮秘法。

洪如珍發跡之始,便是由此而入。」

狄公一一聽畢,記在心中。

彼此分別回去。

到了衙門,安歇了一會,將馬榮喬太喊來道:「本院在此為官,只因先皇晏駕,中宗遠謫,萬里一江一 山,皆為武三思、張昌宗等人敗壞。

現又聽說,將國號要改後周,將大統傳於武三思繼極,如此壞法亂紀,豈不將唐室一江一 山,送於他人之手?目今雖有徐敬業、駱賓王,欲興師討賊,在朝大臣,惟有張柬之、元行沖等人,是個忠臣,本院居心,欲想將這班奸賊除盡,然後以母子之情,國家之重,善言開導。

這武後她也回心轉意,傳位於中宗。

那時大統固然,醜事又不至外露,及君臣骨肉之間,皆可彌縫無事。

此乃本院的一番苦心,可以對神明,可以對先皇於地下者。

此時雖將張昌宗、武三思二人,小為挫抑,總不能削除淨盡。

方才適遇元行沖大人,又說有白馬寺僧人,名叫什麼懷義,武後每至寺中燒香住宿,裡面穢行百出,醜態畢彰,因此本院欲想除此奸僧,又恐不知底細。

此寺離此只有一二十里遠近,從前宰門出去,將御道走畢,那個松樹後面,便是這白馬寺所在。

你可同喬太前去訪一訪。

聞他住在南花園內,教傳那無賴少年的秘法。

訪有實信,趕快回來告稟。」

馬榮道:「這事小人倒易查訪,但有一件,不知大人可否知道?」

狄公道:「現有何事?本院不知,汝可原本說來。」

馬榮道:「這個僧人,尚是居住在宮外,還有一姓薛的,名叫薛敖曹。

此人專在宮裡,與張昌宗相繼為惡,所作所為,真乃悉數難盡。

須將此人設法處治,不得令他在京,方可無事。

小人因是宮中暗昧之事,不敢亂說,方才因大人言及,方敢告稟。」

狄公歎了一聲道:「國家如此荒一婬一,天下安能太平!此事本院容為細訪,汝等且去,將此事訪明。」

馬榮、喬太二人領命出來,當時先到街坊,探問一趟,到了下晝時分,兩人飽餐晚膳,穿了夜行衣服,各帶暗器,出了大門,由前宰門出去,向大路一直而去。

行了有一二十里,果見前面一個極大的樹林,古柏蒼松夾於兩道,遠遠望去,好似一圈烏雲蓋住,濤聲鼎沸,碧蔭叢籠,倒是世外的仙境。

馬榮道:「你看這派氣概,實是仙人佳境,可惜為這一婬一僧居住,把個僻靜山林,改為齷齪世界。

究不知這松林過去,還有多遠。」

兩人漸走漸近,已離林前不遠,抬頭一望,卻巧左邊露出一路紅一牆 ,牆角邊一陣陣鐘聲,度於林表,但覺鯨鏗兩響,令人塵俗都消。

兩人見到了廟寺,便穿出松林,順著月色,由小路向前而去。

誰知走未多遠,看見廟門,只是不得過去——門前一道長河,將周圍環住。

喬太道:「不料這個地方,如此講究,一帶房屋,已是同宮殿彷彿,加上這個松林,這道護河,豈非是天生畫境?那個木橋,已被寺內拉起,此時怎麼過去?」

馬榮道:「你為何故作艱難?別人到此無法可想,你我怕他怎樣?卻巧此時月光正上,一帶又無旁人,此時正可前去尋訪,若欲幹那一溫一 帳事件,此時正當其巧。」

說罷兩人看了地勢,一先一後,在河岸上用了個燕子穿簾勢,兩腳在下面一墊,如飛相似,早就穿過護河。

到了那邊岸上,喬太道:「我且去得寺門口,看一看,若是開著,就此掩將過去,不然還要躥高,方能入內,」馬榮也就與他一齊同來,順著紅一牆 轉過幾個斜路,但見前面有個極大的牌坊,高聳在半空,一轉雕空的梅蘭竹菊的花紋,當中上面,一塊橫額,上寫著「天人福地」四個金字。

牌坊過去兩旁四個石蓮台,左右一對石獅子,三座寺門,當中門額上面,有塊石匾,刻就的「敕賜白馬禪寺」六字。

兩扇朱漆山門,一對銅羅,如赤金相似,釘於門上。

馬榮向喬太低聲說道:「山門現已緊閉,我們還是躥高上去。」

喬太道:「這個不行。

雖然可以上屋,那時找他的花園,有好一會尋找方向。

且推他一推。」

說著喬太進前一步,將身子靠定了山門,兩手將銅羅抓住,用了懸勁,輕輕向上一提,復向裡一推,幸喜一點未響,將門推開。

當時招手喊了馬榮,兩人挨身進去,復向西下一望,但見黑漆三間門殿,當中有座神龕,大約供的是韋陀。

彼此捏著腳步,過了龕子,向二門走來,也就如法施行,將門推開。

才欲進去,忽見左邊有排板壁,隔著半間房屋,裡面好像有人談心。

馬榮知是看山門的僧人所在,當時將喬太衣袖一拉,喬太會意,彼此到了板壁前面。

屏氣凝神,在板縫內向裡一看,卻是一盞油燈,半明不滅的擺在條桌上首,一個四五十歲的僧人,坐在椅子上面,下首有個白髮老者,是個鄉間的粗人,坐在凳上,好像要打盹的神情。

只見那個和尚,將他一推說道:「天下事,總是不公平,你醒來,我同你談心,免得這樣昏迷。」

那人被他推了兩下,打了呵氣,睜眼問道:「你問我有何話說?方要睡著,又為你推醒。

現在已近三更,那人還未前來。」

和尚道:「想必她另有別人了。

本來女流心腸,不能一定,直可憐那許多節烈的人,被他困在裡面,真乃可惱。」

馬榮見他們話中有因,便向裡面問道:「……」那和尚又說出什麼,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狄公案
第一回 入官階昌平為令 升公堂百姓呼冤第二回 胡地甲誣良害己 洪都頭借語知情第三回 孔萬德驗屍呼錯 狄仁傑賣藥微行第四回 設醫科入門治病 見幼女得啞生疑第五回 入浴室多言露情節 尋墳墓默禱顯靈魂第六回 老土工出言無狀 賢令尹問案升堂第七回 老婦人苦言求免 賢縣令初次問供第八回 鞫姦情利口如流 提老婦癡人可憫第九回 陶土工具結無辭 狄縣令開棺大驗第十回 惡淫婦阻擋收棺 賢縣令誠心宿廟第一一回 求靈簽隱隱相合 詳夢境鑿鑿而談第一二回 說對聯猜疑徐姓 得形影巧遇馬榮第一三回 雙土寨狄公訪案 老絲行趙客聞風第一四回 請莊客馬榮交手 遇鄉親蔣忠談心第一五回 趙萬全明言知盜首 狄梁公故意釋姦淫第一六回 聾差役以訛錯訛 賢令尹將盜緝盜第一七回 問路徑小官無禮 見兇犯舊友謊言第一八回 蒲萁寨半路獲凶人 昌平縣大堂審要犯第一九回 邵禮懷認懷認供結案 華國祥投縣呼冤第二○回 胡秀士戲言召禍 狄縣令度情審案第二一回 善言開導免驗屍骸 審口供升堂訊問第二二回 想案情猛然省悟 聽啞語細觀行蹤第二三回 訪凶人聞聲報信 見毒蛇開釋無辜第二四回 假消息假言請客 為盜賊大意驚人第二五回 以假弄真何愷捉賊 依計行事馬榮擒人第二六回 見縣官書生迂腐 揭地窯邑宰精明第二七回 少年郎借助供認不諱 淫潑婦忍辱熬刑第二八回 真縣令扮作閻王 假陰官審明奸婦第二九回 狄梁公審明奸案 閻立本保奏賢臣第三○回 赴殺場三犯施刑 入山東二臣議事第三一回 大巡撫訪問惡棍 小黃門貪索贓銀第三二回 元行沖奏參小吏 武三思懷恨大臣第三三回 狄仁傑奏參污吏 洪如珍接見大員第三四回 接印綬舊任受辱 發公文老民伸冤第三五回 審惡奴受刑供認 辱奸賊設計譏嘲第三六回 敲銅鑼遊街示眾 執皮鞭押令念供第三七回 眾豪奴恃強圖劫 好巡捕設計騙人第三八回 投書信誤投羅網 入衙門自入牢籠第三九回 求人情惡打張昌宗 施國法怒斬周卜成第四○回 入早朝直言面奏 遇良友細訪奸僧第四一回 入山門老衲說真情 尋暗室道婆行穢事第四二回 王虔婆花言騙烈婦 狄巡撫妙計遣公差第四三回 王進土擊鼓鳴冤 老奸婦受刀身死第四四回 金鑾殿狄仁傑直言 白馬寺武三思受窘第四五回 搜地窖李氏盡節 升大堂懷義拷供第四六回 金鑾殿兩臣爭奏 刑部府奸賊徇私第四七回 眾百姓大鬧法堂 武三思哀求巡撫第四八回 武承業罪定奸僧 薛敖曹夜行穢事第四九回 薛敖曹半途遭擒 狄梁公一心除賊第五○回 查舊案顯出賀三太 記前仇yan割薛敖曹第五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第五二回 懷宿怨誣奏忠良 出憤言挽回奸計第五三回 用非刑敬宗行毒 傳聖詔偉之盡忠第五四回 狄仁傑掌頰武承嗣 許敬宗勾結李飛雄第五五回 太行山王魁送信 東京城敬宗定謀第五六回 李飛雄兵下太行山 胡世經力守懷慶府第五七回 安金藏剖心哭諫 狄仁傑奉命提兵第五八回 開戰事金城送命 遇官兵吳猛亡身第五九回 訪舊友計入敵營 獲勝仗命攻大寨第六○回 四面出兵飛雄中計 兩將身死馬榮回營第六一回 李飛雄悔志投降 安金藏入朝報捷第六二回 廬陵王駕回懷慶 高縣令行毒孟城第六三回 見母后太子還朝 念老臣狄公病故第六四回 張柬之用謀除賊 廬陵王復位登朝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