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家將傳》九 欽天監觀占星象 龐貴妃計觸龍情:晉十陽十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回。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呼家將傳》九 欽天監觀占星象 龐貴妃計觸龍情

呼家將傳

九 欽天監觀占星象 龐貴妃計觸龍情

巧笑知堪敵幾萬,傾城最在著戎衣。

晉十陽十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回。

且說龐丞相自從提兵之後,四處追捉,這呼家兄弟兩個絕無蹤跡。

他誑奏:「善於妖法,軍兵不能前進。

伏乞皇上敕召法師,馳赴軍前蕩滌邪氛,以便追獲。

並敕各省撫按,嚴督郡邑文武官吏巡員將弁1,一體協力查獲,即以官升吏賞。

如不嚴行查獲,察出一併究參。

如此則易於破獲,以免隱跡潛蹤之患。」

仁宗覽奏,即降旨禮部王曾:「著人繪畫了呼家兄弟的圖形顏貌,頒布中外文武,一體追獲。

如敢拘情放縱,照律應加三等治罪。

欽此。」

那仁宗回宮想了一會,道:「呀,錯了!這呼延贊乃我朝的功臣,皇祖極十寵十十愛十他的,是以襲封呼得模為忠孝王,賜了金龍鞭,命他在朝秉政。

不料朕躬臨御,覓了龐丞相的女兒到宮,封了他為貴妃。

朕一時未曾想到,被龐婦僭用了正宮的鑾輿,被呼得模議諫了一場。

那曉龐妃奏說得模欺君妄上,朕即令丞相龐集領兵抄滅呼家。

不道得模之子呼守勇、呼守信遁去無蹤,龐妃必欲追獲,杜絕其源。

朕誤聽其言,覆命龐集統兵追趕。

今龐集稱呼家妖法厲害,軍兵莫敵。

但是呼家諒非十奸十佞,何龐集疏奏至此,於中定有嫌隙。」

仁宗正在思慮前後,恰好龐妃進見,奏道:「臣妾荷皇上格外之恩,已敕臣父龐集領兵追捉呼家,誰曉他妖法多端,不得不奏聞陛下。

臣妾想,呼家將如此難捉,莫非罡煞臨凡,致多怪術,必諸法師鎮治,然後進兵有效,再令欽天監2夜觀星象,把遷位宮次講明,方得追趕不虛。

若不早為制伏,遲則生變,到了這個地步,只怕鞭長莫及了。」

仁宗道:「龐卿所奏甚是,朕想呼家將乃皇祖開國的功臣,故襲封他子孫世守,朕因十操十守不堅,一時惶愧,犯一個赤心忠良的呼家將一旦盡殊。

今被廷臣議論,朕心常自憂思。

今卿這奏,朕亦難為。

卿且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那龐妃執意要仁宗降旨,仁宗只得降旨欽天監。

話說那欽天監監正孫太,奉旨上台,要將周天過宮、凶吉次序逐一查看。

那青龍離宮三度,白虎遷垣數仞,查此二星,恰恰應的呼家兩子,幸喜將星尚伏,干戈不致沖旺。

那監正下台,俯伏金階,奏道:「臣孫太奉旨觀星,查得青龍白虎二星,且屬離宮退位,幸將星伏下,台垣輔弼正在離宮退位,須皇上亟宣禳保,以安眾象。」

仁宗聽奏,沉吟良久。

回到正官,曹後接了駕,擺下御宴,問道:「聖上今日進宮,為何不快活?」

仁宗道:「十娘十娘十有所不知,朕因誤於龐妃,把一個皇祖的大功臣冤殺了;既已輕聽誤殺,又令加兵追捉,去今四月。

昨日龐集奏雲,呼家妖法厲害,奏請法師馳趕除妖,以便追捉呼家兄弟。

今日龐妃奏亦相似。

旋據欽天監孫太奏復,青龍、白虎二星離垣,請朕祈禳歸宮,以安輔弼。

朕思呼家兩個兒子,上應二星,如今只好不動不變,也不聽龐家添兵去追,慢慢的不理這事了。」

曹後道:「古云:朝廷乃上帝委治中界,須代天宜化。

今我主慈祥教化,四海人稱堯舜。

但我主過於十寵十了龐家,反被龐家父女弄壞,豈不可惜?況且呼家將原有功於我朝,其忠良之念,決不肯變。

龐家既有這般奏法,還宜省察,試看呼家果否,然後用事,使廷臣畏懼,庶朝野肅清。

今我主聽了龐家的奏章,不審是非,就把呼家來滅,未免廷臣有道我主不分美惡、輕聽佞臣之言,冤殺忠良。

因我主太過仁慈了,故十奸十佞敢於侮君。」

仁宗道:「十娘十娘十,已往之事,不必講他。

如今夜深了,睡罷。」

卻是:

五更漏聲催曉箭,九重春十色醉仙桃。

到了五更時分,只見月淡星稀。

仁宗升殿,卻好朝堂無事,退殿進宮,正遇兩宮的劉妃十娘十娘十往正官請安。

仁宗就進了西宮,道:「十愛十鯽為何美容比前日清減了些?」

劉妃道:「臣妾近日覺得身慵意懶,想是十精十神稍減。」

仁宗道:「劉卿,這教:春十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

那仁宗來到西宮,劉妃接了聖駕,奏稱:「臣妾不知駕到,有失恭迎,望我皇恕罪。」

仁宗道:「劉卿何罪之有?」

劉妃道:「臣妾接駕不恭已違儀典,若不奏請赦除,慮恐廷臣議論。」

仁宗道:「朕不責卿,廷臣豈知?」

劉妃道:「若要不知,除非莫為。」

仁宗聽了沉吟不響,道:「准赦卿罪便了。」

劉妃謝恩,又奏道:「臣妾聞皇上又差兵追趕呼家,這一節事怎麼樣了?」

仁宗道:「那滅呼之事,並非朕意。

因呼家氣數已絕,有此龐家的參奏。」

劉妃道:「二鼓了。」

仁宗卸下龍袍,挽住劉妃的手同入寢官。

那曉睡至三更時分,劉妃做成一夢,見一朵五色彩雲,上邊立一位白鬚的老人,手裡拿一隻仙桃,向劉妃一笑,把手一招,拿這只桃子,送與劉妃吃下。

醒來一想,卻是南柯一夢。

這教:

蝴蝶夢中家萬里,杜鵑枝上月三更。

話分兩頭,單表一支。

且說龐妃思想,為何皇上許久不進宮來,那呼家的事,不知欽天監如何查了?不免令小太監到欽天監去問個明白。

那小太監到了欽天監細細的一問,進宮回復龐妃,說道:「欽天監查看西龍星伏十在西方,白虎星已遷兌宮,但查此二星應在呼家兩子,不去驚動為妙。」

龐妃聽說一呆,想道:「呼家原是天上星宿,故此這般厲害。

呼家的兒子是青龍、白虎兩星降凡,教我如何?偏偏這許久朝廷又不進宮,行止難定。

正是:

南宮冷落生孤男,北院空名強自眠。

龐妃怨想未已,恰好天子來宮,見了龐妃道:「十愛十卿為何美容無喜?」

龐妃道:「臣妾因皇上久未進宮,逐日思念,故爾十精十神稍減。

且慮呼家未絕,反覆莫考。

況呼家的兒子又應青龍、白虎二星,務選十精十兵急追,方免後患。

若不剪除,貽禍不小,臣妾旦夕加憂。」

仁宗道:「龐卿既為國加憂,朕豈可逆天行十事?」

龐妃呆了半晌,想出一計,道:「臣妾別無他慮,因呼家打死了臣妾的胞兄,斬了龐家的禋祀3,說也心寒。

庶民有犯,嚴律非輕,況今臣妾在宮,臣父在朝,兄冤不伸,倒是一場話十柄十。

蒙皇上如此恩隆,兄冤稍息,但臣父年老,還求皇上眷顧。

臣等父女,粉身難報,臣今拜謝天恩。」

仁宗道:「龐卿何故謝恩?」

龐妃道:「古人云:為人欲盡忠和孝,臣報君恩子報親。

臣蒙皇上節次提兵,亦謂臣之兄死不明所由也。

聖恩如此,臣以死報。」

龐妃言畢,就除了鳳冠紅袍,正辭駕出宮。

仁宗一把挽住龐妃,說道:「龐卿為何動怒?」

龐妃道:「臣惟捐生報主,並未有怒。」

仁宗道:「卿既不怒,何以輕生?」

即命官娥與十娘十娘十穿戴好了。

宮娥與龐十娘十娘十穿了宮袍,戴了鳳冠,依舊回宮,見了仁宗,即俯伏謝恩,奏道:「臣妾又蒙皇上賜我再生。」

仁宗道:「古人云:在生一日,勝死千年。

況卿國色天姿,且又富貴過人,朕勸十娘十娘十大放襟懷,切勿固執。」

龐妃聽了,暗笑不止,心裡想道:被我這番做作,一個皇帝也就沒法了。

若是我哥哥不死,在朝也做了官,就好商量劃策,內外有了人,還怕那一個?就是做他的皇帝,也不值什麼。

可惜我家沒有人,爹爹年老,哥哥早殤,想他則甚?不如聳十動一番,待朝廷添些兵馬,竭力追捉,不怕不獲到軍前梟示4。

龐妃想了一會,主意定了,見了仁宗,把添兵追捉呼家這話,細細的奏了一番。

仁宗聽了龐妃這般泣奏,細想良久,道:「卿奏理當,朕即降旨,仍令丞相挑選雄兵三萬,賜了上方寶劍。

此去如朕親行。」

那龐集領旨謝恩,飛檄宣召李飛熊為前部總兵,周國用為後部都指揮,吳虎、王俊、楊升經、阮泰、雷上卿為左右兩翼,朱勝、林弼、郝大元、十江十孚仁、榮兆先、唐坤為四哨,邵弘奎、徐甫光、富弼、王體仁為參贊,各將奉令,把營伍兵器收拾停當。

到了明日,又奉令點兵,那三營五哨的將官兵弁,齊集到點。

這龐太師坐在帳中,好不威風,一聲號令,非同小可。

頃刻間,眾將披掛,號炮三聲,一齊拔寨,果然兵隨將轉,擊鼓鳴金。

這正是: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

話說龐太師威風凜凜,果是一位將軍,全然不是丞相。

那一路經過的州縣,那個官兒不來跪道。

若沒有孝敬5,就要在地方上屯兵養馬。

這些百姓們,人人想逃,弄得這些地方官東躥西跳,安十撫百姓。

這教:

十奸十雄橫擾驚人怕,屈殺忠良又害民。

那仁宗只知美色歡娛,豈念十江十山社稷?這龐集在朝,到底是忠是佞,朝廷也不明辨,如今又差他領兵追捉呼家,那一種經過的地方,百姓受害,朝廷那裡知道?總是龐妃這妖十精十,迷得朝廷昏天黑地,一些民情也不管的了。

所以官兵在此經過,任他十騷十擾百姓,就是我們州縣官府,叫他也沒法。

須得:朝廷國正天心順,府縣官清民自安。

「如今朝裡好官少,也是我們做百姓的該受這個苦惱。」

道猶未了,只見旌旗耀日,雪亮刀槍,一隊隊走來。

又聽轟天大槍放起,震聾人耳,忽然紮下無數的營寨。

龐集道:「宣令官,你快些傳令三軍,如有衙府到營參見,須要分別文武。

文武二品以上不必要他贄見6,武的總要披掛膝行,稍有失儀,軍法從事。

若是他贄見的禮厚,就要略略照顧他些,不可拘定這個『軍法』兩字。」

宣令官道:「得令!」飛赴前營,吩咐了李飛熊,周國用,轉諭五營四哨,左右兩翼。

不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註釋】

1 將弁[jiang bian,音降變]:將領及武官。

弁:低級武官及領班。

2 欽天監[jian,音見]:掌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的官署。

3 禋祀[(yīn si,音因四]:原指祭祀,此指後世香火延續。

4 梟示:梟首示眾。

梟[xiāo,音消]:懸頭於木上。

5 孝敬:此指進獻賄賂。

6 贄見:拿著禮物求見。

贄[zhi,音自]:古時指初次求見面所送禮物,即見面禮。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呼家將傳
一 呼家將游春戲獵 龐黑虎思美喪命二 龐丞相忍氣吞聲 宋仁宗囑托訪美三 龐丞相請駕遊園 多花女花園獻媚四 龐貴妃欺僭1正宮 呼得模遭奸設計五 龐丞相父女弄權 呼家將一門受戮六 王金蓮奇緣巧遇 包文正力救呼郎七 包文正硬退龐奸 呼守勇病倒王園八 王員外巧選東床婿 牛夫人勸嫂聯姻眷九 欽天監觀占星象 龐貴妃計觸龍情十 龐丞相乘機進剿 包文正奉旨入覲十一 牛夫人怒打龐奸 趙鳳奴山前大戰十二 趙大郎與妹完婚 龐丞相高山大敗十三 龐總兵欽召進京 趙大郎演習兵法十四 龐四虎四路追趕 楊令公顯聖驚龐十五 五霸山大郎遇寇 王金蓮喜產麟兒十六 太行山守信拜別 楊家將保送甥兒十七 齊國寶大演陣法 老夫人擂台選婿十八 石頭陀打下擂台 呼守信訪兄別丈十九 桃花潭守信收妖 新唐國公主招親二十 花公主許配東床 呼延慶書房講武二十一 騎石虎延慶逍遙 龐貴妃奸謀漸露二十二 萬花谷呼郎受法 飛石關王環相遇二十三 呼延慶辭師歸里 王金蓮新唐訪夫二十四 齊月娥出獵遇美 忠孝王顯聖囑兒二十五 呼延慶擒妖得偶 守信偷祭鐵丘墳二十六 牛夫人計救呼郎 包文正法場放綁二十七 呼家將兄妹相遇 鐵丘墳兄妹盜祭二十八 呼延慶力救太子 趙文姬夢仙指引二十九 仙巖洞延龍遇美 龐飛虎割耳逃回三十 龐四虎火燒祝家莊 祝素娟飛馬往西涼三十一 花瑞蓮雄關計放 四虎將兵遭迷霧三十二 龐東海領兵助虐 天定山金蓮剖訴三十三 呼延慶新唐見父 仙山洞公主成親三十四 天定山龐琦大戰 小道童大作妖法三十五 岳鳴皋逞術大戰 天定山國寶受困三十六 呼家將大破五行陣 金牛崗殺死龐東海三十七 老八王硬指奏妃 呼家將奉旨除奸三十八 三家村女將交兵 呼延慶出關提兵三十九 龐牛虎戲美亡身 呼家將領兵過關四十 呼家將力殲龐奸 宋仁宗封贈團圓原序版本說明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