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精,天蔓菁、天門精、地菘、玉門精、麥句姜、蟾蜍蘭、蛤蟆藍、蚵草、豕首、彘顱、活鹿草、劉草、皺面草、母豬芥、鶴虱、杜牛膝

無名精,天蔓菁、天門精、地菘、玉門精、麥句姜、蟾蜍蘭、蛤蟆藍、蚵草、豕首、彘顱、活鹿草、劉草、皺面草、母豬芥、鶴虱、杜牛膝

本草綱目

無名精,天蔓菁、天門精、地菘、玉門精、麥句姜、蟾蜍蘭、蛤蟆藍、蚵草、豕首、彘顱、活鹿草、劉草、皺面草、母豬芥、鶴虱、杜牛膝

別名:天蔓菁、天門精、地菘、玉門精、麥句姜、蟾蜍蘭、蛤蟆藍、蚵草、豕首、彘顱、活鹿草、劉草、皺面草、母豬芥、鶴虱、杜牛膝

氣味:甘、微辛

藥性:寒

毒性:無毒、小毒

附方: 1、吐血。用天名精曬幹研細,每服一、二錢,茅花泡湯調服。2、咽喉腫塞,痰涎壅滯。用天名精根、葉搗汁,鵝毛蘸取掃入喉部。又方:用天名精、鼓捶草一同搗汁灌下。灌喉不行,可灌鼻。有吐就好。又方:天名精(春夏用莖,秋冬用根)一把、青礬半兩,同研細,點患處,食吐膿血、痰涎即愈。3、風毒瘰癧。用地菘搗爛敷患處,藥幹後即更換。4、疔瘡腫毒。用地菘葉和酒糟一起,搗爛敷患處。5、蛔蟲、蟯蟲。用鶴虱研為細末,每服一匙,肥肉湯送下。

備註:果實名鶴虱,根名杜牛膝。(葉、根)甘、寒、無毒。李時珍說:“微辛、甘、有小毒”。

分類:草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本草綱目相關內容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