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答問補正》卷二 史部 編年第二:(宋司馬光。元胡三省《音注》。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書目答問補正》卷二 史部 編年第二

書目答問補正

卷二 史部 編年第二

《資治通鑒》二百九十四卷。

(宋司馬光。

元胡三省《音注》。

胡克家仿元本,武昌局翻胡本。

戰國至五代。

【補】蘇州局補胡氏版本,坊間石印胡本。

道光間湖南翻胡本,不善。

成都存古書局本,番禺任氏刻本,光緒十三年朝邑閻敬銘仿明陳仁錫刻本,長沙胡元常刻本,涵芬樓影印百袖宋本,四部叢刊影印宋本。

常熟張瑛《宋元本資治通鑒校勘記》七卷,蘇州局本。

豐城熊譯元《資治通鑒校字記》,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63年版,「標點《資治通鑒》小組」點校。

《通鑒考異》三十卷。

(同上。

《通鑒全書》附刻本,胡注本已將《考異》散附本書各條下。

【補】《四部叢刊》影印宋刻本。

《通鑒目錄》三十卷。

(同上。

蘇州局翻宋本。

體若表譜,以便尋檢《通鑒》。

【補】道光間揚州刻本,《四部叢刊》影印北宋刻本。

《通鑒稽古錄》二十卷。

(同上。

單行本,《學津》本,武昌局本。

【補】蘇州局本附《校勘記》,《四部叢刊》影印明刻本。

(江:以上司馬《通鑒》)

《通鑒地理通釋》十四卷。

(宋王應麟。

《津逮》本,《學津》本,《玉海》附刻本。

【補】儀征吳熙載《通鑒地理今釋》十六卷,廣東經史閣刻本。

(今案:有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影印本。

《通鑒釋文辨誤》十二卷。

(元胡三省。

胡刻《通鑒》、武昌局刻《通鑒》附刻本,《通鑒全書》附刻本。

【補】辨正史?釋文之誤。

宋史?《通鑒釋文》三十卷,歸安陸心源十萬卷樓刻本,四部叢刊影印宋刻本。

《通鑒胡注舉正》一卷。

(陳景雲。

文道十書本,原書十卷。

《通鑒注辨正》二卷。

(錢大昕。

潛研堂本。

(今案:有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錢大昕文集(第四冊)·通鑒注辨正》。

《通鑒注商》十八卷。

(趙紹祖。

原刻本。

《資治通鑒補》二百九十四卷。

(嚴衍。

附《刊誤》二卷。

童和豫。

咸豐元年江夏童氏活字本,印行不多。

【補】光緒二年武進盛康校刻本,光緒二十八年上海益智書局石印本,書名《資治通鑒補正》,嚴衍與門人談允厚同撰,詳檢十七史補《通鑒》遺闕並正其誤,錢大昕謂其有功於《通鑒》,自胡三省後,僅見此書。

《通鑒補識誤》卷,《通鑒補略》卷。

(張敦仁。

自刻本。

【補】《通鑒刊本識誤》三卷,張敦仁撰,光緒間新陽趙元益刻本。

《通鑒補正略》三卷,嚴衍撰,張敦仁匯鈔,民國六年新陽趙詒琛刻《峭帆樓叢書》本,排印本。

《通鑒問疑》一卷。

(宋劉羲仲。

《津逮》本,《學津》本。

【補】新昌胡思敬刻《豫章叢書》本。

(江:以上考證司馬《通鑒》)

以上編年類司馬《通鑒》之屬其書博大,故別為類,以便考證此書者以類相從。

《御批通鑒輯覽》一百二十卷。

(乾隆三十二年敕撰。

殿本,杭州局本,武昌局本,南昌巾箱本。

伏羲迄明末。

是書兼用《通鑒》及《綱目》義例。

《通鑒外紀》十卷,《目錄》五卷。

(宋劉恕。

蘇州局本。

包羲至周。

宋金履祥《通鑒前編》十八卷、《舉要》三卷,坊行《通鑒全書》附刻本,不如劉書。

【補】劉書嘉慶十六年璜川吳氏刻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刊本。

鄱陽胡克家注補,坊間有石印本。

金書光緒十三年鎮海謝駿德刻《金仁山遺書》本。

《漢紀》三十卷。

(漢荀悅。

《後漢紀》三十卷,(晉袁宏。

附《字句異同考》一卷。

蔣國祥。

兩《紀》合刻本,又明黃省曾合刻本。

【補】光緒間南城蔡學蘇合刻本,潮州鄭氏龍溪精舍合刻本,《四部叢刊》影印明覆宋合刻本。

鈕永建《前後漢紀校釋》,光緒二十年江陰學署刻本。

《續資治通鑒長編》五百二十卷。

(宋李燾。

昭文張氏愛日精廬活字版本,《四庫傳鈔》本。

北宋七代。

原闕不全,此卷數乃四庫館重定。

【補】杭州局本。

定海黃以周《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六十卷,杭州局本。

宋劉時舉《續宋中興編年資治通鑒》十五卷,民國間東方學會排印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79年版,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點校。

《續資治通鑒》三百二十卷。

(畢沅。

原刻蘇州補印本。

宋、元、明人續《通鑒》甚多,有此皆可廢。

【補】蘇州局補印,番禺任氏重刻本。

此書二百二十卷。

(今案:有中華書局1957年版。

《明紀》六十卷。

(陳鶴。

陳克家續成。

蘇州局本。

【補】當塗夏燮《明通鑒》九十卷,《前編》四卷、《附記》六卷、首一卷,同治十二年宜黃刻本。

自撰《考異》,已散入正文下。

別有《考證》十二卷,未見傳本。

明談遷《國榷》一百卷,未刊,南京龍蟠裡圖書館、吳興南潯鎮嘉業藏書樓並有鈔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9年影印本四部備要·明紀。

《西漢年紀》三十卷。

(宋王益之。

掃葉山房本,《金華叢書》本。

改竄前人史書以為著述,乃宋、明人通病,此取其有可刊正《漢書》文字之處。

【補】武昌局本。

以上編年類別本紀年之屬隋王通《元經》,偽書,不錄。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二百卷,宋李心傳撰,《四庫傳鈔》本,無刻本。

【補】《系年要錄》,光緒八年仁壽蕭藩刻本,廣雅書局本。

《御批通鑒綱目》五十九卷,《首編》十八卷,《外紀》一卷,《舉要》三卷,《續編》二十七卷。

康熙四十六年。

殿本。

《綱目凡例》,宋朱子作,余趙師淵作,《前編》金履祥,《續編》明商輅。

【補】商邱宋犖校刻本,又嘉慶間聚文堂覆明陳仁錫本。

武進李述來《讀通鑒綱目條記》二十卷,合校元、明以來諸《綱目》刻本之文字異同,嘉慶間刻本,日本刻本。

《綱目訂誤》四卷。

(陳景雲。

《文道十書》本。

《綱目釋地糾繆》六卷。

(張庚。

原刻本。

《綱目釋地補注》六卷。

(同上。

以上編年類《綱目》之屬

──右編年類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書目答問補正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