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答問補正》卷二 史部 政書第十一:(唐杜佑。明刻本,殿本三《通》合刻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書目答問補正》卷二 史部 政書第十一

書目答問補正

卷二 史部 政書第十一

《通典》二百卷。

(唐杜佑。

明刻本,殿本三《通》合刻,崇仁謝氏合刻本,廣州重刻本。

【補】同治間廣州學海堂翻殿本《通典》,今版在廣州局。

杭州局本九《通》合刻。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8年版,王文錦等點校。

《通志》二百卷。

(宋鄭樵。

明刻本,殿本三《通》合刻,謝刻本,廣州重刻本。

《提要》入別史類,今附於此,以便尋檢。

【補】杭州局本。

《通考》三百四十八卷。

(元馬端臨。

明刻本,殿本三《通》合刻,謝刻本,廣州重刻本。

【補】杭州局本。

《書名文獻通考》,簡稱《通考》。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6年版《文獻通考》。

《續通典》一百四十四卷。

(乾隆三十二年敕撰。

殿本。

【補】廣州局本,杭州局本。

《續通志》五百二十七卷。

(同上。

同上。

【補】杭州局本。

《續通考》二百五十二卷。

(乾隆十二年敕撰。

殿本。

【補】杭州局本。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二百五十四卷,明萬曆癸卯刻本。

《皇朝通典》一百卷。

(乾隆三十二年敕撰。

殿本。

【補】廣州局本,杭州局本。

《皇朝通志》二百卷。

(同上。

同上。

【補】杭州局本。

《皇朝通考》二百六十六卷。

(乾隆十二年敕撰。

殿本。

【補】杭州局本。

烏程劉錦藻皇朝《續文獻通考》三百二十卷,排印初稿本。

《通志略》二十卷。

(明刻本,金壇于氏重刻本。

止刻其二十略,非刪節也,讀《通志》者,以此為便,與他刪本不同。

(今案:有中華書局1995年版《通志二十略》,王樹民點校。

《文獻通考正續合編》卷。

(通行本。

以上政書類歷代通制之屬三《通》為體,通貫古今,故別為類。

《漢制考》四卷。

(宋王應麟。

《津逮》本,《學津》本,《玉海》附刻本。

《西漢會要》七十卷。

(宋徐天麟。

江藩校胡森刻本,聚珍本,福本,蘇州活字版本。

【補】廣州局重刻聚珍本,蘇州局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55年版。

《東漢會要》四十卷。

(同上。

錢儀吉《三國會要》未刊,序例一卷,在《石齋記事初稿》中。

【補】《東漢會要》,廣州局重刻聚珍本,蘇州局本。

錢儀吉《三國會要》稿本,凡五冊,舊藏蕭山湯紀尚處。

錢又撰《晉會要》、《南北朝會要》,皆未成。

《晉會要稿》,舊亦在湯氏。

黃巖楊晨《三國會要》二十二卷,家刻《台州叢書後集》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子予點校。

《唐會要》一百卷。

(宋王溥。

聚珍本,福本。

【補】廣州局重刻聚珍本,蘇州局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方詩銘點校。

《五代會要》三十卷。

(宋李攸。

聚珍本,福本。

【補】宋王溥撰,此作李攸,誤。

廣州局重刻聚珍本,蘇州局本,金壺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宋朝事實》二十卷。

(宋李攸。

聚珍本,福本。

徐松輯《宋會要》百卷,《宋中興禮書》二百三十一卷,《續禮書》六十四卷,又半卷,未刊。

【補】《宋朝事實》,南昌局重刻聚珍本,金壺本。

《宋會要》,宋章得像撰,徐松輯,凡三百六十卷,光緒間廣州局刻,未見印本,民國間吳興劉承?刻本,未畢工。

(今案:有中華書局1955年版。

(江:以上制度)

《謚法》四卷。

(宋蘇洵。

金壺本,錢熙祚刻《珠叢別錄》本。

【補】附《嘉?集》本。

崇川劉長華《漢晉迄明謚考》十卷,槐雲閣刻本。

孫星衍、嚴可均同輯《謚法》三卷,未刊。

《漢官六種》。

《漢官》一卷,《漢官解詁》一卷,漢王隆撰,胡廣注。

《漢舊儀》二卷,《補遺》二卷,衛宏。

《漢官儀》二卷,應劭。

《漢官典職儀式選用》一卷,蔡質。

《漢儀》一卷,吳丁孚。

平津館本。

【補】衛宏《漢官舊儀》二卷,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輯出,孫星衍《重校補遺》二卷,餘數種皆孫星衍輯。

成都存古書局重刻本,順德龍鳳鑣刻《知服齋叢書》本。

又《漢官儀》,江寧局仿宋本,涵芬樓《續古逸叢書》影印宋紹興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90年版,周天游點校。

《唐六典》三十卷。

(唐玄宗。

刻本。

《提要》入職官,今附此。

【補】嘉慶五年掃葉山房刻本,蘇州局本。

秘書監志十一卷,元王士點、商企翁同撰,民國五年上海廣倉學{君}排印本,此書《提要》入職官,今亦附此。

《元典章》六十卷,附《新集》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民國間武進董康影刻元本。

《大元馬政記》一卷,大興徐松自《永樂大典》輯出。

《大元畫塑記》、《倉庫記》、《氈?工物記》、《官制雜記》各一卷,萍鄉文廷式自《永樂大典》輯出。

以上五種,皆《元經世大典》舊文,民國五年上海哈同花園排印《廣倉學{君}叢書》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3年影印本《古逸叢書·大唐六典》。

《明會典》一百八十卷。

(明弘治十年官修。

原刻本。

【補】廣州局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9年影印本。

(江:以上職官)

(以上政書類古制之屬唐《開元禮》一百五十卷,宋政和《五禮新儀》二百二十卷,《金集禮》四十卷,《明集禮》五十三卷。

除《明集禮》外,有傳鈔本,未見刻本。

《開元禮》多采入《通典》內。

【補】《金集禮》,金張?等撰,光緒間廣州局刻,繆校本附《校記》、《識語》各一卷。

《太常因革禮》一百卷,宋蘇洵等撰,光緒間廣州局刻,繆校本附《校識》一卷。

《大清會典圖說事例》一千一百三十二卷。

(嘉慶二十三年四次敕撰。

殿本禮部印行。

康熙三十三年、雍正五年、乾隆二十九年本,皆止《會典》一百卷,乾隆本增則例一百八十卷,坊行巾箱本單刻《會典》一百卷。

【補】又光緒十二年五次敕撰《會典》一百卷,《會典事例》一千二百二十卷,《會典圖》七十四冊,殿本,涵芬樓石印原版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91年影印本《清會典》。

《大清通禮》五十四卷。

(道光四年敕修。

殿本,貴陽重刻官本,乾隆二十一年本五十卷。

【補】蘇州局重刻道光四年本。

《皇朝禮器圖式》二十八卷。

(乾隆二十四年敕撰,三十年校補。

殿本。

《歷代職官表》六十三卷。

(乾隆四十五年敕撰。

殿本,三長物齋本。

《提要》入職官,今附此。

因《會要》舊入政書,此亦其類。

【補】光緒間廣州局翻殿本。

此書七十一卷,三長物齋刻《黃本驥摘》本止六卷。

上海王氏重刻黃摘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吾學錄初編》二十四卷。

(吳榮光。

廣州刻本,武昌局本。

【補】蘇州局本。

以上政書類今制之屬今日官書,如品級、處分、賦役、漕運、鹽法、稅則、學政、科場、樞政、軍需、刑案、工程、物料、台規、儀象志、各部則例之屬,各有專書,所司掌之,《四庫》皆不著錄。

各省官司,以吏牘編纂成書者尤多,其《綱要》已具《會典》諸書,並散見《經世文編》中。

【補】此所云今制,已成古制,民國以來之政制,當於法令、議案、報章、年鑒等種求之。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9年影印本。

──右政書類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書目答問補正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