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答問補正》卷二 史部 雜史第六:)《玉函山房輯佚書史編》種。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書目答問補正》卷二 史部 雜史第六

書目答問補正

卷二 史部 雜史第六

(錄其有關政制、風俗、軼事者。

《玉函山房輯佚書史編》種。

馬國翰。

濟南刻本。

【補】《史編》僅八種,光緒間濟南重刻本,長沙刻大、小二本,大本多訛,小本善。

黃?輯《漢學堂叢書史編》凡九十二種,光緒十九年甘泉黃氏修版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玉函山房輯佚書》。

《帝王世紀》十卷。

(晉皇甫謐。

宋翔鳳輯。

浮溪精舍本,《指海》本一卷,附《補遺》。

【補】光緒間貴築楊氏《訓纂堂叢書》重刻宋輯本,又顧觀光輯本。

《古史考》一卷。

(漢譙周。

平津館輯本。

【補】潮州鄭氏龍溪精舍重刻平津館本,楊氏訓纂堂本。

章宗源輯。

《路史》四十七卷。

(宋羅泌。

通行本。

【補】子蘋注。

錢唐洪氏校刻本,乾隆元年羅氏刻本善。

《春秋別典》十五卷。

(明薛虞畿。

孫星衍補注出典。

《嶺南遺書》本,守山閣本,金壺本。

【補】孫星衍《春秋集證》,一名《春秋長編》,未刊,稿本藏武昌徐恕處,凡春秋事跡見於諸子百家者悉見采輯,遠勝薛氏書。

(江:以上上古至周)

《楚漢春秋》一卷。

(漢陸賈。

茆氏輯《十種古書》本。

【補】潮州鄭氏龍溪精舍重刻茆輯本,吳縣朱氏槐廬叢書重刻茆輯本附《考證》,又洪頤煊輯《經典集林》本。

《伏侯古今注》一卷。

(漢伏無忌。

茆輯《十種》本。

【補】潮州鄭氏龍溪精舍重刻本。

《建康實錄》二十卷。

(唐許嵩。

張海鵬刻本。

【補】江寧甘氏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6年版,張忱石點校。

(江:以上漢至六朝)

《貞觀政要》十卷。

(唐吳兢。

明經廠本,朱載震刻大字本。

【補】掃葉山房本,上虞羅振玉影印古寫本,卷五、卷六殘卷,《阿佚篇》一卷。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奉天錄》四卷。

(唐趙元一。

秦校本,粵雅堂本,《指海》本。

【補】江陰繆荃孫刻《雲自在龕叢書》本,附《補遺》。

《南部新書》十卷。

(宋錢易。

粵雅堂本,《學津》本,明高承埏稽《古堂日鈔》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58年版《中國文學參考資料叢書·南部新書》。

(江:以上唐)

《鑒誡錄》十卷。

(宋何光遠。

知不足齋本,《學津》本。

【補】武昌局《三十三種叢書》本。

《錦裡耆舊傳》四卷。

(宋句延慶。

讀畫齋本。

(江:以上後五代)

《涑水紀聞》十六卷。

(宋司馬光。

聚珍本,福本,《學津》本。

【補】南昌局重刻聚珍本,武昌局本附《補遺》一卷,涵芬樓校排印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9年版《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涑水紀聞》,鄧廣銘、張希清點校。

《澠水燕談錄》十卷。

(宋王辟之。

知不足齋本。

【補】涵芬樓校排印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1年版《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澠水燕談錄》,呂友仁、李偉國點校。

《靖康傳信錄》三卷。

(宋李綱。

海山仙館本,李調元刻《函海》本。

【補】宋闕名《靖康要錄》十六卷,光緒間歸安陸心源刻《十萬卷樓叢書》本。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四十卷。

(宋李心傳。

聚珍本,福本,《函海》本。

【補】廣州局本,吳興張鈞衡刻《適園叢書》本。

(今案:有文物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

《大金吊伐錄》四卷。

(金闕名。

守山閣本,金壺本。

《慶元黨禁》一卷。

(宋闕名。

知不足齋本。

《宋季三朝政要》五卷,宋闕名。

《附錄》一卷。

(宋陳仲微。

守山閣本,粵雅堂本,《學津》本。

【補】上虞羅振玉宸翰樓影元刻本。

宋熊克《中興小紀》四十卷,廣州局本。

《庚申外史》二卷。

(宋葛祿權衡。

海山仙館本,又《學津》本。

【補】新昌胡思敬編《豫章叢書》重刻海山仙館本。

此書明權衡撰,衡號葛溪,吉安人,所記皆元順帝二十八年間事。

(今案: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庚申外史箋證》,任崇岳著。

《汝南遺事》四卷。

(元王鶚。

《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補】《澤古叢鈔》本即借月山房版,定州王灝刻《畿輔叢書》本。

(江:此鉤乙誤,應移《宋季三朝政要》條下。

《歸潛志》十四卷。

(元劉祁。

聚珍本,福本,知不足齋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3年版《元明史料筆記叢刊·歸潛志》,崔文印點校。

(江:此與《汝南遺事》皆述金事。

《元朝秘史》十五卷。

(闕名。

《連筠{?移}》本。

【補】又湘潭葉德輝觀古堂影元鈔本十卷,續二卷。

此書一稱《元秘史》,元初人撰,敘元先世及太祖、太宗兩朝,最得其真。

順德李文田《元朝秘史注》十五卷,光緒二十三年桐廬袁昶刻《漸西村舍叢書》本,上海文瑞樓石印巾箱本。

秀水高寶銓《元秘史李注補正》十五卷,原刻本。

會稽施世傑《元秘史山川地名考》十二卷,光緒間許鄭學廬刻本,上海文瑞樓石印巾箱本。

仁和丁謙《元秘史地理考證》十五卷,民國四年杭州局刻《浙江圖書館叢書(第二集)》本。

元闕名《元聖武親征錄》一卷即《元秘史》譯本之異者,袁氏漸西村舍刻何秋濤校本。

海寧王國維《聖武親征錄校注》一卷,民國十五年北京清華學校研究院排印《蒙古史料四種》本,民國十六年王氏排印《觀堂遺書》本。

丁謙《元聖武親征錄地理考證》一卷,《浙江圖書館叢書(第二集)》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62年影印本《元朝秘史注》,(清)李文田注。

(江:此與庚申外史皆敘元事)

《野獲編》三十卷。

(明沈德符。

明刻本。

【補】道光七年錢唐姚氏扶荔山房刻本,附《補遺》四卷。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0年版《元明史料筆記叢刊·萬曆野獲編》。

《雙槐歲抄》十卷。

(明黃瑜。

《嶺南遺書》本。

《革除逸史》二卷。

(明朱睦?挈。

《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州別集》一百卷。

(明王世貞。

明刻本。

【補】廣州局本。

《列朝盛事》一卷。

(明王世貞。

《指海》本,借月山房本。

《勝朝彤史拾遺記》六卷。

(毛奇齡。

《西河集》本,《珠塵》本。

《明季北略》二十四卷,《南略》十八卷。

(計六奇。

通行本。

【補】紀南渡諸王及神宗朝迄思宗朝事。

萬斯同《南疆逸史》十六卷,刻本未全。

烏程溫睿臨《南疆繹史》四十卷,道光間吳郡李瑤刻殘本二十卷,又排印足本。

六合徐?《小腆紀年》二十卷、《小腆紀傳》六十五卷、《補遺》一卷,光緒間家刻本。

余姚邵廷采《東南紀事》十二卷、《西南紀事》十二卷,徐氏刻本。

元和錢綺《南明書》三十六卷,未刊。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4年版,魏得良、任道斌點校。

《綏寇紀略》十二卷,《補遺》三卷。

(吳偉業。

《學津》本。

【補】康熙間原刻本,嘉慶十四年張氏照曠閣重刻本即《學津》本。

涵芬樓排印本,在《痛史》內。

此書紀流寇始末,原名《鹿樵紀聞》。

《明季裨史》十六種,二十七卷。

(通行本。

《烈皇小識》,《聖安本紀》,《行在陽秋》,《嘉定紀略》,《倖存錄》,《續倖存錄》,《求野錄》,《也是錄》,《江南聞見錄》,《粵游見聞》,《賜姓始末》,《兩廣紀略》,《東明聞見錄》,《青磷屑》,《四王合傳》,《揚州十日記》。

【補】涵芬樓排印本。

《明季稗史續編六種》,不分卷,涵芬樓排印本。

《荊駝逸史五十一種》,七十七卷,題陳湖逸士編,原刻本,古槐書屋活字本。

《痛史》二十二種,涵芬樓排印本。

武進孟森《心史叢刊》,涵芬樓排印本。

坊編《清稗類鈔》,亦可備考,有排印本。

金梁《滿洲老檔秘錄》二卷,民國十八年瀋陽故宮博物院排印本,皆清太祖、太宗兩朝史料。

(今案:有上海書店1988年影印本《明季稗史初編》,清留雲居士輯。

(江:以上明)

以上雜史類事實之屬

《摭言》十五卷。

(唐王定保。

雅雨堂本,《學津》本。

【補】光緒間仁和葛元煦刻《嘯國叢書》本,《稗海》本不全。

(今案:有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近事會元》五卷。

(宋李上交。

守山閣本。

《文昌雜錄》七卷。

(宋龐元英。

雅雨堂本,《學津》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中國文學參考資料叢書·文昌雜錄》。

《麟台故事》五卷。

(宋程俱。

聚珍本,杭本,福本。

【補】南昌局重刻聚珍本,此自《永樂大典》輯出。

又歸安陸心源十萬卷

樓刻原本四卷。

(今案:有上海書店1981年影印本。

《翰苑群書》二卷。

(宋洪遵。

知不足齋本。

十二種。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四庫類書叢書·翰苑群書》。

《愧郯錄》十五卷。

(宋岳珂。

知不足齋本。

《朝野類要》五卷。

(宋趙升。

知不足齋本,聚珍本,福本。

《玉堂嘉話》八卷。

(元王惲。

守山閣本,金壺本。

【補】亦載王惲《秋澗大全集》內。

《大全集》有涵芬樓《四部叢刊》影印明弘治翻元刻本。

《科場條貫》一卷。

(明陸深。

《儼山外集》本。

《翰林記》二十卷。

(明黃佐。

《嶺南遺書》本。

《觚不觚錄》一卷。

(明王世貞。

借月山房本,《指海》本,廣百川本。

《明內廷規制考》三卷。

(借月山房本。

《內閣小識》一卷,附《內閣故事》。

葉鳳毛。

《指海》本。

《南台舊聞》十六卷。

(黃叔?敬。

刻本。

以上雜史類掌故之屬

《大業雜記》一卷。

(唐杜寶。

《指海》本,《唐宋叢書》本。

《大唐新語》十三卷。

(唐劉肅。

《唐人說薈》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4年版《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大唐新語》,許德楠、李鼎霞點校。

(江:以上隋唐)

《宣和遺事》二卷。

(士禮居校宋本。

【補】不著撰人名氏。

涵芬樓排印本。

是書《百川書志》亦列史部,然究以入子部小說為宜。

(今案:有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洛陽?紳舊聞記》五卷。

(宋張齊賢。

知不足齋本。

《湘山野錄》三卷,《續錄》一卷。

(宋釋文瑩。

《津逮》本,《學津》本。

【補】吳興張鈞衡擇是居影宋刻本,《學海類編》本無《續錄》。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4年版《唐宋史料筆記叢刊·湘山野錄》,鄭世剛、楊立揚點校。

《玉壺野史》十卷。

(同上。

知不足齋本,守山閣本,金壺本。

即《玉壺清話》。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4年版《唐宋史料筆記叢刊·玉壺清話》,鄭立剛、楊立揚點校。

《曲洧舊聞》十卷。

(宋朱弁。

知不足齋本,《學津》本。

【補】錢塘汪氏振綺堂刻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四庫筆記小說叢書·仇池筆記(外十八種)》。

《松漠紀聞》一卷,《續》一卷。

(宋洪皓。

《學津》本,又《古今逸史》本。

【補】新昌胡思敬刻《豫章叢書》本,涵芬樓影印《顧氏文房小說》本。

《石林燕語考異》十卷。

(宋葉夢得。

宇文紹奕《考異》。

琳琅秘室別行校足本,又《稗海本》無《考異》。

【補】《石林燕語》十卷、《考異》一卷。

又光緒間湘潭葉德輝校刻《石林燕語》十卷,附宋汪聖錫《石林燕語辨》十卷。

民國十三年武進陶湘天津刻《儒學警悟》內,亦有《燕語辨》。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4年版《唐宋史料筆記叢刊·石林燕語》,侯忠義點校。

《四朝聞見錄》五卷。

(宋葉紹翁。

知不足齋本。

葉乃宗朱子者,前人或謂此書詆朱,誤也。

【補】浦城祝昌泰刻《浦城遺書》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9年版《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四朝聞見錄》,沈錫麟、馮惠民點校。

《東京夢華錄》十卷。

(宋孟元老。

《津逮》本,《學津》本,《唐宋叢書》本。

【補】《唐宋叢書》本不全,《稗海》本,存古書局本,秀水金氏影印毛鈔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2年版鄧之誠《東京夢華錄注》。

《夢粱錄》二十卷。

(宋吳自牧。

知不足齋本,《學津》本。

【補】《學海類編》本,光緒間錢塘丁丙刻《武林掌故叢編》本。

(今案: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武林舊事》十卷。

(宋周密。

知不足齋本,《唐宋叢書》本,明陳繼儒《寶顏堂秘笈》本。

【補】乾隆四十二年夙夜齋刻本,丁氏《武林掌故叢編》本。

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八卷,康熙間刻本。

(今案:有西湖書社1981年影印本。

《東南紀聞》三卷。

(元失名人。

守山閣本,金壺本。

(江:以上宋)

《長春真人西遊記》二卷。

(元李志常。

《連筠{?移}》本。

【補】《指海》本,儀征張丙炎刻《榕園叢書》本,上海文瑞樓石印巾箱本,涵芬樓《道藏舉要》影印道藏本。

仁和丁謙《長春真人西遊記地理考證》一卷,杭州局《刻浙江圖書館叢書(第二集)》本。

海寧王國維《長春真人西遊記校注》二卷,民國十五年北京清華學校研究院排印《蒙古史料四種》本,民國十六年王氏排印《觀堂遺書》本。

元耶律楚材《西遊錄注》一卷,順德李文田注,上虞羅氏刻《玉簡齋叢書初集》本。

又鎮海范金壽《注補》一卷,貴池劉世珩刻《聚學軒叢書》本。

丁謙《西遊錄地理考證》一卷,《浙江圖書館叢書(第二集)》本。

元劉郁《西使記》一卷,《學津》本,《學海類編》本,《畿輔叢書》本,亦附王惲《玉堂雜記》中。

丁謙《西使記地理考證》一卷,《浙江圖書館叢書(第二集)》本。

元西洋威尼斯人《馬哥孛羅遊記》,杭縣魏易譯,民國十二年北京排印本。

又泗陽張星?良譯本《導言》,排印單行本,亦載《地學雜誌》,全書未刊。

魏譯正文,張兼譯英國亨利玉爾注。

(江:以上元)

《懸笥瑣探》一卷。

(明劉昌。

《得月{?移}續刻》本。

《明宮史》五卷。

(明呂毖校。

《學津本》。

【補】又涵芬樓排印八卷本。

《清宮史》三十六卷,乾隆七年清廷敕於敏中等編,民國十四年東方學會排印本。

《續清宮史》一百二十卷,清廷敕編,事止宣統三年,其書未刊。

(今案:有北京出版社1963年版。

《酌中志》二十四卷。

(明劉若愚。

海山仙館本。

【補】與右《明宮史》是一書,此並列作二書,非。

《春明夢余錄》七十卷。

(孫承澤。

古香齋本。

【補】廣東覆古香齋本。

(今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四庫筆記小說叢書·春明夢余錄》。

《社事始末》一卷。

(杜登春。

《珠塵》本。

【補】《昭代叢書》戊集本。

(江:以上明)

《樞垣紀略》十六卷。

(梁章鉅。

道光十五年刻本。

(今案:有中華書局1984年版《清代史料筆記叢刊·樞垣紀略》,何英芳點校。

(江:此紀國朝)

以上雜史類瑣記之屬主記事者入此類。

多參議論、罕關政事者入小說。

──右雜史類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書目答問補正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