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判詞評析》3.正冊判詞之迎春:判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紅樓夢判詞評析》3.正冊判詞之迎春

紅樓夢判詞評析

3.正冊判詞之迎春

畫:一惡狼,追撲一美女----欲啖之意。

判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梁。

解析:

賈府的二小姐迎春和同為庶出卻精明能幹的探春相反,老實無能,懦弱怕事,所以有「二木頭」的渾名。

她不但做詩猜謎不如姊妹們,在處世為人上,也只知道讓,任人欺侮,對周圍發生的矛盾糾紛,採取一概不聞不問的態度。

她的攢珠累絲金鳳首飾被人拿去賭錢,她不追究;別人設法要替她追回,她說「寧可沒有了,又何必生事」;事情鬧起來了,她不管,卻拿一本《太上感應篇》自己去看。

抄檢大觀園,司棋被逐。

迎春雖然感到「數年之情難捨」,掉了眼淚,但司棋求她去說情,她卻「連一句話也沒有」。

如此怯懦之人,最後終不免悲慘的結局,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裡,實在是有其必然性的。

看起來,迎春像是被「中山狼,無情獸」吃掉的,其實,吞噬她的是整個封建宗法制度。

她從小死了娘,她父親賈赦和邢夫人對她毫不憐惜,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將她嫁給孫家,實際上等於拿她抵債。

當初,雖有人勸阻這門親事,但「大老爺執意不聽」,誰也沒有辦法,因為兒女的婚事決定於父母。

後來,迎春回賈府哭訴她在孫家所受到的虐待,儘管大家十分傷感,也無可奈何,因為嫁出去的女兒已屬夫家的人了,所以只好忍心把她再送回狼窩裡去。

在大觀園女兒國中,迎春是成為封建包辦婚姻的犧牲品的一個典型代表。

作者通過她的不幸結局,揭露和控訴了這種婚姻制度的罪惡,這是誰也無法否認的客觀事實。

可是,有些人偏偏要把這個反對封建婚姻制度的功勞記在程偉元、高鄂續書的帳上,認為續書也有比曹雪原著價值更高的地方,即所謂「有更深一層的反封建意義---暴露封建社會婚姻不自由」,因而「在讀者中發生更巨大的反封建的作用」。

甚至還認為,「婚姻不自由。

在《紅樓夢》中,它牽動全書的線索」。

這無非是說,續書把寶黛悲劇烈軍屬成因婚姻不自由而產生的悲劇是提高了原著的思想性。

我們的看法恰恰相反。

所謂「更深一層的反封建意義」,如上所述,原著本來就有的。

《紅樓夢》雖暴露封建婚姻罪惡,但決不是一部以反對婚姻不自由為主題或主線的書。

把這一點作為「牽動全線索」,自然就改變了這部書政治性很強的小說的廣泛揭露封建社會種種黑暗的主題,改變了小說表現四大家族在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政治鬥爭中趨向沒落的主線,把基本矛盾局限在一個家庭的小範圍之內,把讀者的視線引到男女戀愛婚姻問題上去,真的就是兒女之情了。

這實在是續書作者對原著精神的歪曲。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紅樓夢判詞評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