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西遊記》十 兩僧人抵回經擔 眾老長慶賀靈芝:行者道;「八戒、沙僧他兩個的擔包,在那左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續西遊記》十 兩僧人抵回經擔 眾老長慶賀靈芝

續西遊記

十 兩僧人抵回經擔 眾老長慶賀靈芝

話說三藏聽得前路分作三道,經擔不見,忙忙趕著馬垛子道:「徒弟們,快去找你各人經擔。」

行者道;「八戒、沙僧他兩個的擔包,在那左路倚門兒裡,只是徒弟的兩包不見。」

正說間,已到三岔道口。

八戒道:「師父,我與沙僧擔包,俱在左路。

師父可趕著馬,同徒弟順去吧。」

行者道:「師弟,你便同師父順路左去,我的擔包多是在小路。

你看那妖氣漫漫,定是那老頭子作怪。

你兩個且去挑轉那擔包來,在這中途等;我去小路我那擔子來。」

八戒不依道:「你找你的,我挑我的。

到前途總路,出來相會。」

三藏道:「悟能,你主意差了。

古語說的好:三條路兒中間行。

況我出家人,取了真經,不從大道中行,如何走那傍門小道?」

行者說:「師父講的有理。

師弟兩人快去挑轉那兩擔,到師父處來;我去小路找尋,也到此一同前去。」

行者說罷,地下取了一條禪杖,往小路飛走。

八戒與沙僧只得也取了禪杖,從左路找來。

三藏乃卸了馬垛,坐在中路等候他三人。

且說八戒與沙僧走了三五里路,都是彎彎轉轉,高高低低,那裡見經擔?八戒說:「師兄分明說我們擔子在左路,怎麼不見?你看那前途沒路,只有一門閉著,想必此門是通道。」

沙僧道:「我與師兄打開此門去看。」

八戒說:「未可造次,倘或是人間後門住宅,怎便去打?」

沙僧說:「待我門縫兒裡看看著。」

乃向門縫一看,只見四包經擔在內,那傍門兒緊閉不開。

沙僧那裡顧甚理法,舉起禪杖,亂打亂劈,把兩扇門兒打開。

他兩個挑十起擔子,依舊轉回大路。

只見唐僧坐在地埃,見了八戒、沙僧挑著兩擔走來,一面喜,喜的是兩人找著經擔來;一面憂,憂的是行者去了半晌,不見前來。

卻說孫行者執著一條禪杖,往小路而來。

果然那密林狹隘之處,兩個經包在地。

為何八戒、沙僧擔包,無妖氣漫空?蓋因他兩個一點老實恭敬心腸,一意直去找尋挑擔。

只有行者機變,又動了個矜驕心,他的經包遂惹了些妖氣。

只待行者見了經擔,一則喜心生,一則正念發,那妖氣遂散。

依舊行者把禪杖繩拴,挑回大道。

三藏見了行者挑著擔子,方才放心。

師徒們由中路前行。

正是:

履道坦坦莫邪行,一入邪途怪便生。

試問前行何是正,但教十性十見與心明。

話說天竺山谷,小鹿兒正病,忽然見背經的是個小妖,走入谷來報道:「祖公為郎君請了兩個僧人,帶得幾擔經文來課誦,保佑郎君災病消除。

不意小的們從傍路來遇虎,只得棄了前來;祖公押著兩包,從小路兒來了。」

小鹿聽了驚道;「祖公如何請僧人到山谷來?僧人見我們成十精十作怪,萬一謀合獵戶,惹出禍事,不為利便;若是經文能消災病,我們自家課誦,豈不為靈?汝當速迎去說知祖公,叫他把僧人辭去,把經包好生背負了來。

況且我谷前生出一枝靈芝瑞草,正要請祖公來計較慶賀,汝等快去快去!」眾小妖飛出谷門,上前迎老麋妖。

卻好老麋同著比丘僧兩個小路走來,見了小妖。

小妖把小鹿話說出,麋妖聽了想道:「正是,我一時見差了,幽谷洞中,怎說做修善人家?」

乃隨向二僧道:「師父,本當請你到我孫兒家,無奈昨夜家婢產了孩子,房屋不潔,怎修善事?暫屈二位林中少坐,待我老漢去取幾貫謝儀,作為路程一齋。」

比丘僧聽了笑道:「這孽障設詐!也罷,我只要唐僧師徒經擔保全;從東大道去了,管他作甚?」

乃隨口答道:「小僧也為走路力倦,正要少歇。

叟裡可先背負經包前去,待我少歇,再走將來。」

麋妖大喜,叫小的背著假經包,往前飛走去了。

比丘僧乃與靈虛子說道;「師兄,我與你原以菩提正念保護真經。

既已知孫悟空的機變生怪,如今未免變幻行術與機謀何異?」

靈虛子答道:「師兄,如來原容我以法術保經。

我想為保經而行變幻,就是變幻亦為菩提。

但妖魔騙經非正,我等保經非邪。

經已保護前行,我等莫要顧此麋妖,且往唐僧前路去吧。」

按下比丘僧與靈虛子,離小道撇了麋妖,逕直前行去了。

且說老麋妖押著小妖背負的兩個小包,乃是菩提珠子變的。

比丘僧既去,他把小路內兩塊石頭變作經包,換了菩提珠去。

這小妖壓的背痛,歇在地下。

那老妖催他快走,到得谷洞來,小鹿接著道:「祖公,孫兒病體托賴福庇,谷外長出一個靈芝,孫兒聞了這靈芝氣味,把病好了九分。

正要差小的來接你過谷,慶賀此芝不期降臨。

聞說得了真經,請得兩僧來修善事。

僧人如何來得?識破我等情節,不便,不便。」

老妖道:「二僧已離了去。

經文叫小的背了來也。」

小鹿道:「先看了經文後,再看靈芝。」

老妖依言,乃叫小的扛過包來。

小妖方才去扛,只見:

兩個經文包子,方方兩塊石頭。

小妖驚異把眉愁,怪道肩筋壓就。

小鹿見了道:「祖公,怎麼把兩塊大蠻石頭叫小的背來,說是經擔?」

老妖驚道:「古怪,古怪。

這分明是那和尚弄了神通,愚哄了我也。

此仇不得不報!」小鹿道:「祖公,這不過和尚愚哄你,安得為仇?」

老妖乃附耳把麝香的話說出,小鹿聽了道;「孫兒病已好了,祖公莫疑此。

且把靈芝慶賀慶賀。」

乃叫小的取出靈芝來與祖公一看。

小的取出來,但見:

五色靈根獻瑞,一株古柏生芝。

想同麟鳳毓明時,通此奇葩出世。

老麋妖見了,把經包心事且丟開,乃向小鹿道:「果然好一個靈芝。

我聞地產靈芝瑞草,大是禎樣;況你災疾安痊,更當作賀。

只是我當年結契了幾個老友,久未聚會,如今趁此名色,邀請他們到這谷裡來,就做個靈芝會,有何不可?」

小鹿聽了大喜道:「祖公說的有理。

但不知結契的老友是誰?孫兒好寫簡去請。」

老妖道:「老友有五個;一個是大樹崗古柏老,一個是長年澗靈龜老,一個是這南山頭峰五老,一個是北山後玄鶴老。」

小鹿道:「孫兒久也知這四老,卻如何說五位?」

老妖道:「連你公,便是五老。」

小鹿笑道:「正是,正是。

』仍寫了四個簡帖兒,上寫著:

幽谷奇逢,靈芝挺出。

既在契十十交十十,當邀共賞。

麋老拜請!

話說這四老乘閒,懼靜養在山中。

忽然見幽谷小鹿兒送帖,邀慶靈芝會,乃相約到幽谷。

相見了老麋,各敘禮節。

當下小鹿備了酒筵,十分整齊。

叫小妖吹打起來,甚是熱鬧。

怎見得?但見:

笙簫聒耳,餚核盈眸。

金屏開孔雀,繡褥擁青鸞。

幾筵上擺著異品嘉珍,壺瓶內盛著瓊漿玉露。

雖無龍肝鳳髓,卻有熊掌猩唇。

莫道山中無異味,須知妖怪設長筵。

設的是谷種不死災殃愈,慶賀靈芝不老年。

當筵前,只見南山峰五老開口說:「靈芝呈瑞,乃是古柏老翩翩佳孕。

我老拙有一首七言四句奉贈。」

乃說道:

昆岡有樹郁森森,根結奇芝在石十陰十。

不是千年培德茂,怎能佳蔭出林深?

古柏老聽了,拱手謝道:「老朽幸毓得此族,何勞峰五老過譽。

既然承教,敢不奉酬一韻。」

乃說道:

太華頂上郁蒼蒼,高出雲霄列五行。

萬載巍峨形不變,與天無極慶齡長。

玄鶴老聽了,乃向靈龜老說:「峰五老不慶麋鹿老令孫災病得此靈芝,回春納福,他兩個彼此詠和,卻與主東無情?」

峰五老聽得道:「老拙非是與主東無情,乃是因靈芝與古柏老有些瓜葛,偶發此詠。

二老既見誚,老拙也有一詠,奉敬三位老契友,但求滿酌一觴。」

乃說道:

松下陪猿兩契清,澗邊伏氣萬年靈。

公孫出谷棲神處,玄十牝十成名四體馨。

峰五老吟畢,老麋妖聽得一句「四體類」字,乃忿然作色起來,向眾老說道:「馨者,香也。

體有香,正老拙昨日一宗心事。」

眾老問道:「有那宗心事?」

老麋妖道:「往常孫兒得病,料眾老備知。

只因醫藥不效,偶遇著東土取經幾個長老。

那為首的倒也淳良,不匡他有一徒弟,像貌古怪,心地狎邪;盜香成病,就是此徒。

我想他盜我孫之寶,我遂騙他之經。

自大村岡一路前來,三岔界口分道。

誰知他識破,弄個神通,把兩塊蠻石變作經包,到騙了我小的們與他出力,背負了二、三十里遠路。

為此氣他不過,要與這和尚報仇。

孫兒又過得了靈芝仙氣,疾病已安,要慶此寶芝。

老拙又想,眾老友所望的長齡,這靈芝瑞草乃是奇物,故依著孫言,先請列位到此慶賀靈芝為會。

方才峰五老詠中說出『馨香』,故此動了老拙這一宗心事。」

只見玄鶴老聽得說道:「原來是這起僧人,取得靈山真經回來了。

麋老,你不如丟開這宗心事,莫要講他吧。」

麋妖問道:「怎莫講他?」

玄鶴老道:「這取經僧,我盡知他來歷、神通本事。

他往年路過金平府,這府屬有座青龍山,有個玄英洞,中有三個妖十精十:第一個號辟寒大王,第二個號辟暑大王,第三個號辟塵大王。

這妖十精十神通廣大,聽得取經僧到,他知唐僧乃十世修行,要謀他食,說食了他長生不老。

那知他有三個徒弟,都有神通本事。

後來長老食不成,卻被他請下天兵驅除了。

今日回來,定是此僧。」

老妖聽了道:「玄鶴老,你不說,我也不知。

既是唐僧十世修行,食他長生不老,我等怎肯放他前去,必須捉了他來,方遂其意。」

只見峰五老說:「老拙也曾聞說,唐僧去時,比來日不同。

來的之日,凡胎肉十體,妖魔可傷的他;今日回去,已證了菩提大道,難以害他。

但是取來的真經,果乃天文地理、成仙作佛的寶卷。

我們若得解悟了,可以與天齊壽。」

古柏老說:「既是這樣寶卷,也當設法取了他包擔,大家課誦看念也好。」

靈龜老說:「他徒弟既有神通本事,能驅除青龍山妖魔,不要惹他吧。」

把舌一伸,將頭一縮。

老麋妖笑道:「龜老休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他師徒不過四人,我等人眾,奪了他經擔來,各自分散,回岡的回岡,歸谷的歸谷,任他神通,也難保全回去。」

眾妖魔計較了,收了酒筵,齊往三岔路趕來不提。

卻說唐僧師徒找尋了經擔,從中道行走。

八戒道:「師父,徒弟們難道只挑著擔包,走著道路,隨這肚子裡含冤叫屈?好歹到前途.看那裡有賣飯的人家,或是庵觀寺院,隨便吃些齋飯,再趕路程。」

三藏道:「徒弟,不但你腹饑,我也餓了。

悟空,可到前邊林子內且歇片時。

看那裡有便宜吃齋之處,吃些齋飯再走。」

行者依言,便走到林內歇下擔包,往林中遠近一望,那兒有寺院人家,盡還是長途林樹。

師徒正然嗟歎。

卻說那比丘僧到彼,見唐僧師徒歇下經擔,東張西望,乃向靈虛子說:「取經人遠路辛苦,多是飢餓了。

師兄可上前探他個意念,莫要三心二意,又動了邪念。」

靈虛子聽了,即變個鹿兒到林內。

聽得唐僧師徒嗟歎,沒有個化齋之處,回來復了原形,向比丘僧說知。

比丘僧道:「此事不難。」

乃叫靈虛子計較個法兒。

靈虛子道:「弟子設個移山倒海法。

離此有個洗心庵,久無僧住。

弟子移這庵在路前,再攝些飯食。

師兄變個老僧,我弟子變個沙彌,敲動木魚,唐僧師徒聞聲自然奔至。

那時管他師徒飽腹,節力而行。」

比丘僧依言,靈虛子果移了座空庵在路。

老僧敲著木魚誦經。

卻說老麋妖一同眾妖趕上唐僧經擔,不敢造次奪取,也知行者利害。

便乃叫玄鶴老近林來,聽他們說甚言語。

只見師徒們嗟歎,沒個化齋飯的寺院人家。

玄鶴老聽了備細,把唐僧話向眾妖說出。

老麋妖笑道:「是誰嗟歎餓的緊呢?」

玄鶴老道:「只有那豬頭嘴臉的,在那裡哼哼卿卿叫餓。」

老麋妖道:「正好,正好!便是竊麝的仇人!看前路可有設法兒奪他的包擔之處?眾老,務要計較計較。」

古柏老道:「走過前路,再作計較。」

峰五老說:「不須計較,我們可變做個小廟兒,燒煙煮飯,那和尚必然來化齋。

待我把碎石變作饃饃,入他腹中,莫說經擔難挑,連他路亦難走。」

靈龜、玄鶴二老大喜,乃走在前途,變了一座小廟,上懸一匾寫著「齋心廟」。

他為何立匾寫個「齋心廟」?因見路左有個「洗心庵」,這妖魔恐唐僧們見名投入。

畢竟聖僧能破妖氛,看了齋心、洗心庵廟,行者的神通機變,自然驅邪入正。

且聽下回分解。

〔【總批】南華老仙云:「萬物皆出於機,入於機。」

機不可少,但令人由而不知耳。

有心為機變,善亦成魔,況為惡乎?故至人忘機,寂然不動,感而道通。

入鳥不亂群,入獸不忘行,何妖怪之有?〕

分類:四大文學名著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續西遊記
一 靈虛子投師學法 到彼僧接引歸真二 如來試法優婆塞 徒眾誇能說姓名三 唐三藏禮佛求經 孫行者機心生怪四 授比丘菩提正念 賜優婆梆子驅邪五 動吟詠聖僧兆怪 和詩句蠹孽興妖六 蠹妖設計變蠶桑 蛙怪排兵攔櫃擔七 行者一盜金箍棒 龍馬雙啣經出池八 行者焚芸驅眾蠹 悟能騙麝惹妖麋九 論志誠靈通感應 由傍道失散真經十 兩僧人抵回經擔 眾老長慶賀靈芝十一 齋心廟八戒被縛 幽谷洞行者尋經十二 菩提珠子誑群妖 水火精靈噴氣焰十三 老叟說妖生計較 玉龍噴水解炎蒸十四 妖精行者打猴拳 道土全真愚怪物十五 因緣理指明八戒 木魚聲擊敵妖邪十六 真經寶櫃現金光 鎮海寺僧遭毒蠆十七 盜真經機內生機 迷眾僧怪中遇怪十八 噴真火逼走四妖 示蒲鞭法懲八戒十九 比丘僧指引經櫃 唐三藏行遇樵歌二十回 魔王送唐僧過嶺 沙僧幫戰鬥忘經二十一 狐妖計識真三昧 三藏慈悲誦五龍二十二 虎威獅吼寄家書 鳳管鸞簫排隊伍二十三 陸地仙拂塵解斗 唐長老奉旨封經二十四 八成再哭九齒耙 行者兩盜金箍棒二十五 當戰場行者罵妖 入眼過唐僧被難二十六 唐長老不入邪蹤 豬八戒忽驚夢話二十七 意正毫毛歸本體 心清慧眼識妖魔二十八 假風癲推倒廟碑 審來歷欺瞞巡嶺二十九 七情六慾作強梁 三藏一誠傳弟子三十 悟空大戰蟒妖嶺 長老高奔石室堂三十一 假圈套詐請唐僧 現神靈嚇逃盜伙三十二 化強人課誦心經 誘夜叉喊驚魔怪三十三 陰沉魔誤吞行者 豬八戒辜負騰雲三十四 比丘直說語沙僧 三藏聞言怨弟子三十五 日月寶光開黯黮 莊嚴相貌動真誠三十六 義士忠臣羞佞賊 孤魂野鬼辱權姬三十七 餓鬼林拳打細腰 水晶宮哀求神棒三十八 行者三盜金箍棒 唐僧一意志誠心三十九 木魚聲響散妖魔 猛虎嘯風驚長老四十 靈虛道者伴唐僧 嘯風魔王仇八戒四十一 狐妖設計假心猿 行者全經愚腳漢四十二 正念頭八戒知妖 說地獄比丘服怪四十三 隱身形行者打妖 悟根因八戒受捆四十四 弄虛脾狐怪迷僧 說功果魔王歸命四十五 禁葷腥警戒神馬 借抓妖復轉毫毛四十六 蒸僧林六耳報仇 強葷店二客設計四十七 唐三藏混俗化光 孫行著機心變怪四十八 烈風刮散炎蒸氣 法力搖開大樹根四十九 清淨地玄奘尊經 臭穢林心猿遇怪五十 神龍猛虎滅狐妖 八戒沙僧爭服力五十一 指心猿復還知識 遭魔怪暫蔽圓明五十二 胡僧舉滅怪真仙 如來授驅迷妙法五十三 智度尊經破迷識 聖僧頭頂現元神五十四 妖魔噴火空焚葉 行者愚尼變法身五十五 唐長老夜走八林 比丘僧術全三藏五十六 陳員外女子逢妖 唐三藏靜功生擾五十七 八戒假變陳寶珍 真經光射烏魚怪五十八 道姑指路說古怪 師徒設計變尼僧五十九 行者智過百子河 水賊代送西來路六十 山賊回心消孽障 比丘動念失菩提六十一 假寶珍利誘賊心 噴黑霧搶開經擔六十二 行者入水取菩提 老黿將珠換寶鏡六十三 變鰲角梆子通靈 降妖魔經僧現異六十四 誤把五行認妖孽 且隨三藏拜真經六十五 五氣調元多怪消 一村有幸諸災散六十六 孝女割蜜遇蜂妖 公子惜花遭怪魅六十七 老善人動嗔生懈 小和尚供食求經六十八 真經隻字本來無 片語仁言妖孽解六十九 悟空三誘看經鵲 比丘四眾下靈山七十 長老推測施妙算 行者開封識怪情七十一 比丘眾共試禪心 靈虛子助登彼岸七十二 唐三藏登山玩景 豬八戒得意賞心七十三 貪利老僧遭怪壓 含靈負重向經皈七十四 玉龍馬顯靈抓怪 老住持妄想留經七十五 優婆塞糾正路頭 村眾人誤疑客貨七十六 驚住持真容說話 附老婦王甲回心七十七 誦經功德病災除 設計妖魔空用毒七十八 孫大聖古洞留名 福緣君深山遇祖七十九 玉龍馬長溪飲水 豬八戒石洞誇名八十 比丘假魂訴毒害 行者設計誘山童八十一 傳觔斗直指明心 設機心何勞利斧八十二 假神將嚇走妖魔 揭山石放逃猩怪八十三 八戒誤被邪淫亂 行者反將孽怪迷八十四 拔毫毛抵換板斧 仗慧劍斬滅妖魔八十五 靈虛子辨香煙氣 孫行者摳怪眼睛八十六 六鯤妖怪說神通 獨木橋樑沉長老八十七 妖魔齊力戰心猿 機變無能遭怪縛八十八 靈虛子力鬥群魔 四神王威收眾怪八十九回 修善功獅毛變假 試對答長老知真九十回 唐三藏沐浴朝王 司端甫含嗔問道九十一 說經義解忿救徒 拔毫毛變襖愚怪九十二 神王舉火燎獅毛 獵戶疑僧藏兔子九十三 假變無常驚獵戶 借居蘭若誘尼僧九十四 顯法力八戒降假妖 變尼僧悟空明正道九十五 拜禮真經驅病患 積成陽氣散陰邪九十六 動喜心妄入歡境 貪錢鈔暗惹邪謀九十七 鼯精計算偷禪杖 行者神通變白煙九十八 算妖魔將計就計 變葫蘆嚇怪驚妖九十九 滅機心復還平等 借寶象乘載真經一百 願皇圖萬年水固 祝帝道億載遐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