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西遊記》二十八 假風癲推倒廟碑 審來歷欺瞞巡嶺:分明阻我觔斗,只得以假弄假,隨他去,看他何法算我。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續西遊記》二十八 假風癲推倒廟碑 審來歷欺瞞巡嶺

續西遊記

二十八 假風癲推倒廟碑 審來歷欺瞞巡嶺

卻說行者把慧眼一看,笑道:「妖十精十無禮,假化靈山,又變了優婆夷,愚我吃齋。

分明阻我觔斗,只得以假弄假,隨他去,看他何法算我。」

乃隨口答應:「女善人,我弟子果是遠來,腹中飢餓,有便齋乞化一餐。」

鳳管妖乃引著行者,直到洞來。

行者佯作不識,乃問道:「女善人,這是那裡?』鳳管妖道:「此是我家。」

行者道:「我弟子靈山久走,優婆塞家都是高樓層閣,不似這般山洞家,看此處多是虎豹狼蟲之窩,不然就是妖魔邪怪之處。」

鳳管妖聽得,見識破了他的行藏,乃上前一把扯倒行者,將繩就捆。

不知行者眼快手疾,奪過妖十精十繩索,反把妖捆倒在地,搜出他身邊翅翎扯破了。

妖十精十大叫起來,洞中虎威魔等出來解救而去。

行者乘空,方才一個觔斗,直打到三藏面前。

這才是:

扯開翅翎還觔斗,捆倒妖魔復化身。

三藏見了行者到來,乃問道:「悟空,你收了毫十毛十來麼?」

行者具將前事說出,又把鬃十毛十還了八戒,八戒也復了化身。

師徒們方才返本還原,一心往前行了些平坦大道。

時值夏初,但見那:

田野收春十色,清和四月晴。

池中飛白鴛,林底喚黃鶯。

日永風光暖,山高樹色明。

膏腴無旱澇,時序樂豐享。

師徒正誇初夏晴和天氣,忽然見一座城池,遠遠在那樹梢頭顯出。

三藏道:「徒弟們你看,那城池現前,是甚麼去處,當年我等可曾從此經過?」

行者道:「師父,當年來時,只因倒換關文,故此轉過朱紫國中,惹出許多怪異。

如今不換關文,都是舊批照驗。

便是朱紫國,也只好城外過去吧。」

師徒一面說,一面行,漸漸近前。

只見一段稠密人家,店市整齊,居民廣眾。

見了唐僧馬垛擔包,就有幾個牙人客店,上前問道:「長老們,是甚麼寶貨?請到小店住下,我與你發賣。」

三藏道:「我小僧是靈山取經下來的,不是貨物。

且問列位,是那個店中潔淨,可以安住,暫寄一宵?」

只見一個老漢道:「長老們既不是賣貨客商,若是潔淨,我老漢卻是長齋積善之家。

便請到舍下住宿一兩朝。」

三藏聽了,隨走入老漢店內。

行者、八戒方歇下經擔,那街市諸人見了行者尖嘴縮腮,八戒長嘴大耳,沙僧靛面青身,齊齊道:「爺爺呀,前面那長者倒也相貌堂堂,怎麼跟從這樣的徒弟?」

也有看見害怕的,也有看著笑醜的。

三藏只叫徒弟們:「且避些嫌疑,坐在屋內,莫要生出事來。」

行者們依言,走進老漢屋內,不防屋內卻是老漢的妻兒;老小一見了他三個進屋,嚇的大叫起來道:「爺爺呀,青天白日,是那裡妖怪來了?」

跌的跌,趴的趴,齊喊入後面。

那老漢卻即入內安慰,出來取了幾杯茶湯,遞與三藏。

三藏方才問道:「老店主,請問你,這可是朱紫國中?」

老漢答道:「長老,我此處離國尚遠,乃是屬郡,叫做安靖路總轄。」

三藏道:「小僧們是回大唐去的。

想當年來時,卻往國中經過,怎麼不曾到此?」

老漢道:「若是南來北往,要朝國王,倒換關文,必須轉路去國中,遠走百里。

若是朝過國王,換過批文,便不消遠轉,從我這路回南。

且請問長老來時,曾朝過國王、換過關文麼?」

三藏便把當年滅妖,救金聖十娘十娘十的話,略表出三五句。

老漢聽了,乃拱手稱道:「原來就是當年醫好國王,滅了妖怪的老爺。

我這地方,那一個不知敬仰。

只恨不曾見面。

今日降臨,我這地方人眾還不知道,若是知道老爺們來,便都來參拜;飛報入國王知道,必要差官來接。」

三藏道;「老店主,切莫要傳與人知。

是我三個小僧們取得經文回國,巴不得一日到鄉土。

若傳入國中,未免費了時日,耽擱路程。

但有一事請教,過了貴地,前去是何處地界,可有甚賊盜強人、妖魔邪怪麼?」

老漢道:「老爺不問,我老漢也不敢說。

只是說出來,也只是耳聞.未曾目見。

離我這鎮路往南百里,當年有條蟒妖嶺。

這嶺東西本有五十餘里,嶺內出了一條蟒蛇十精十,身長丈五,大有十圍,白日食人,後被過往的神僧除滅。

如今蟒十精十的魂靈兒,附著百餘個強人,專一劫掠往來客商,地方官兵去剿捕他不得。」

三藏道:「如何剿捕他不得?」

老漢道:「聞知他立了個蟒神廟,但有官兵去剿捕,他便倚仗那十精十怪的魂靈兒,飛沙走石,打將出來。

他如今最恨的是僧人,老爺們又有這些櫃擔,他怎肯放你過去?」

三藏聽了,愁眉歎氣道:「又費十精十力了。」

行者在屋內聽得,笑將出去道:「老店主,我小和尚們上靈山取經,實不瞞你.當年過七絕山稀柿橋降滅了條蟒蛇十精十,就是我們。

誰知這孽畜尚留得魂靈兒作耗,附著強人!且問你,這強人既擄掠行商,如今過客卻怎生行走?」

老漢道:「有的遠轉,有的沒行李貨物,他便讓過路去。」

行者道:「不難,不難。

我與你把強人剿捕了吧。」

老漢合掌道:「善哉,善哉。

老爺們若與地方安靖,除了這害,便是莫大的功德。」

老漢便叫收拾齋飯。

行者道:「老店主,你可收拾齋飯,與我師父們吃。

我去查看了蟒妖嶺,得便就除滅了強人來,然後再挑擔行路。」

說罷,掣了根禪仗,往店外就走。

三藏忙扯住道:「悟空,出家人慈悲為本。

妖十精十當除,強人當化,莫要信著你當年金箍棒十性十兒,一頓無情,不留半個。」

行者道:「師父放心。

我如今這禪杖,比不得當年金箍棒了。

』老漢聽得,且問道:「老爺,你甚麼金箍棒,比不得如今這禪杖?」

行者道;「老店主,我要去查看妖怪魂靈,附托甚麼強人,不得工夫說這緣因。

你問我那大耳朵長嘴、藍靛臉的師弟便知。」

行者說罷,拿著禪杖,出了店門。

一個觔斗,頃刻不見。

店主道:「爺爺呀,果然是神聖臨凡。

怎麼一面說了,就飛空去了?」

乃問八戒、沙僧;「二位老爺,你知他金箍棒比不得禪杖緣因,望你說我一聽。」

八戒道:「我要說我的九齒鈀,尚不得閒工夫,那有心情說他的金箍棒。」

沙增道:「我自家也有降妖杖,也不耐煩講他。

真是比不得這挑經擔的禪杖。」

老漢道:「沒奈何,二位老爺講一句緣因,我老漢知道。」

八戒道:「老店主,必定要知,我只得說與你聽。」

乃說道:

論釘鈀,金箍棒,還有降伏一寶杖。

都來不是出凡間,利器從教自天上。

本神工,成巧匠,神通變化無能量。

妖魔蕩著遍身傷,強賊打處三魂喪。

世間沒有這般兵,空笑挑經這禪杖。

月牙形,彎弓樣,等閒只好掛衣裝,掄起便知是和尚。

八戒說了,老漢道:「老爺們當初既有這兵器,如今那裡去了?」

沙僧說道:「老店主,你卻也不知我們這幾件兵器,如今都不在身邊了。」

老漢又問道:「既是這好利器,如何不留在身邊,卻放在何處?」

沙僧道:「我小僧也說與老店主一聽。」

乃說道:

這寶貝,真停當,打怪除妖無限量。

只因佛祖大慈悲,利兵不敢十操十和尚。

取真經,求寶藏,且把三宗來繳上。

身心既皈三寶門,方便何須掄棍棒。

免生凶,戒無狀,為擔經文換禪杖。

若還再想著這般兵,除非依舊為天將。

沙僧說罷,老漢道:「原來老爺們當年西來,除妖滅怪,全靠著這兵器。

如今繳還了在靈山,單單只仗著這禪杖走路,卻也不中甚用。」

三藏道:「老店主,出家人要這禪杖,一則擔經囊,一則防虎豹,就是中用。

難道要這禪杖傷生害命,便不是出家人用的。」

按下三藏與八戒、沙僧,在店中住下,只等行者查看了來。

不題。

且說行者拿著禪杖,直走到蟒妖嶺來。

果見一座高山,接連峻嶺,行人不斷,皆是單身,沒有半肩行李。

行者也雜在行人中前走,到那嶺中。

只見眾人都向個小廟裡進去磕頭燒香,也沒個廟祝香戶。

行者看那小廟門上,懸著一個木匾,上寫著「蟒神祠」。

行者看了道:「是了,這店主老兒說的不虛。

想我當年過了祭賽國,遇著黃眉怪假變小雷音,得古佛收了來;到駝羅莊,滅了蟒蛇十精十。

怎麼這十精十又成了氣,在這嶺上附著強人?店主說他最恨僧人,想必就是恨我們打滅了他也。

店主既說話不虛,我如今不可依舊面貌,且變作行人,到廟裡看個光景。」

好行者,搖身一變,變了一個過嶺客人,走入廟裡。

那裡有個神像,只見一木牌兒上寫著「蟒神大王」。

行者故意裝顛,走到香几上,把他牌位推在半邊道;「甚麼妖魔,如何稱神,在此受人的香煙,依附著強人?」

只見那行人磕頭燒香的,齊嚷道:「你這個風顛漢子,好生大膽。

大王神靈,怎肯饒你!這嶺中時時有巡風的嘍囉,拿著你,豈不拖帶別人?」

行者道:「列位不消亂嚷,我與你們走路的人除了害,連那強人都叫他一掃十精十光。」

這眾人聽了,有的罵道「風顛」,有的飛星走了。

行者在廟內放瘋撒顛,故意吵吵鬧鬧,把些行人都嚇的去了。

後邊傳的一個人也不敢近廟。

行者吵鬧一會,見沒人來,又沒處查強人的信。

正坐在廟門檻上,只見一個小嘍囉,手內拿著一桿長槍,走近廟來,大喝一聲道:「那裡風顛漢子,敢沖犯神廟大王牌位?」

行者故意裝瘋答道:「我是神龍大王差來,查勘你這嶺上是何廟宇。

既是蟒廟,怎麼不聽我神龍大王節制?便是我一個公差上門,如何不見個鬼判?」

嘍囉聽得,半信半疑道:「你既是個公差,有何執證?」

行者忙把腰中假變出個牌票來,上寫著:

總巡哨 查看山嶺蟒神小廟是何人香火

嘍囉見了,便信真道:「巡哨長官,怪不的你推牌位,動怒心。

你卻不知我們這廟的來歷。」

行者見嘍囉說他不知來歷,他正要查聽來歷。

乃笑嘻嘻道:「你可把來歷說與我知道。」

嘍囉道:「我這山嶺,當年沒有這廟。

只因離此南去百餘里,有一村,喚做駝羅莊。

先時有一條蟒蛇作怪,能飛沙走石,把人家的牛馬豬羊吃盡,雞犬也不留一隻。

鄉村大家小戶湊了金銀,請得法官道士來驅遣,他連法官也囫圇吞去。

後來遇著上靈山取經的幾個神僧,除滅了。

誰知神僧去後,這地方出了幾個豪傑,聚在這嶺上,專一擄掠行商客貨。

若是空身沒有行囊的,一個也不傷。

這豪傑中,有兩個頭領,一個叫做七情大王,一個名喚六欲大王。

他兩個本事甚高,能飛沙走石,撒豆成兵。

實不瞞你長官,那裡有個甚麼蟒神魂靈兒,都是我這兩個大王假稱名色,要這過往客商說他靈驗,立此廟宇,希圖往來許願酬金,他卻才放人過去。」

行者聽了笑道:「原來這廟是虛立名色,設騙往來許願的金銀。

不如做個廟祝香火罷了,如何聚眾劫人?」

嘍囉道:「那裡聚甚眾,不過是大王術法,撒豆變成的嘍囉。

如今客商有行囊貨物,都從正路遠轉幾百里過去。

大王沒有生意,只靠著許願的金錢。

這便是來歷。

長官若是查看,這假廟有甚鬼判接你?」

行者聽了笑道:「你執著一桿槍,卻做何干?」

嘍囉道:「乃是輪流巡嶺的,方才聽見人說,有人推倒牌位,吵鬧廟宇。

故此來巡看,卻不知道是上神的公差。」

行者道:「你這七情六慾大王,十精十也是呆,成甚豪傑!青天白日,老老實實,做個廟祝香戶罷了,何故法術欺哄行人金錢?官兵來捕,卻又甘當一個強人之名,且何苦與那僧家作仇?那知僧家有經卷,專一與人消災釋罪,降福延生。

若是把僧家經卷化動來往行人,許願的金銀更多。」

嘍囉笑道:「長官知其一,不知其二。

這行路的人,不聽見強人,不畏怕擄掠,他那裡肯許願?」

行者道:「如今你這兩個大王,今在何處哩?」

嘍囉道:「在嶺上密樹林間。」

行者聽得,乃提著禪杖,直奔上嶺。

那嘍囉在後,咕咕噥噥說道:「長官你問,我方才直說。

上嶺遇著大王,千萬莫提我說來歷與你。」

行者那裡聽他,一直走到嶺上。

只見一個寨柵,靜悄悄沒個人在門前,緊閉著寨門。

行者不便闖入,乃變了一個蜻蜓兒,飛入寨內,只見兩個強人坐在裡面。

這個說:「七情大王,這幾朝沒有甚過客行商,生意淡保。」

那一個說:「六欲大王,只從三十十屍十十魔王外游,打聽個商客的買賣,不見回來,果是生意微末。」

這一個說:「莫要講三十十屍十十魔王未回,便是昨日差的巡嶺的小校,也不見回來。」

正說,只見那嘍囉走入寨柵,稟道:「告大王,嶺下只有許多單身過客往來,並無個有貨物行囊的。」

大王道:「廟中可有十十交十十納願金的麼?」

嘍囉道:「只因三十十屍十十魔王外游,廟中冷靜。

十十交十十納願金的卻沒有,到有一個公差,查看廟宇的。」

大王聽了,著了一驚,問道:「甚麼公差查看廟宇?」

嘍囉道:「他說是神龍大王差來,查看著是甚麼蟒神廟,何處香火。」

大王道:「你如何回他?」

嘍囉道;「小校說了些虛謊,哄瞞了他,他把牌位都推倒。

如今走上嶺來,只恐要查看大王的來歷。」

七情大王聽了,喜一會,怒一會,道:「是那裡有個神龍大王查看廟宇?若是三十十屍十十魔王在廟,定將這公差盤問他一番、拿來處治。」

行者聽了,自笑道;「這個強人,還有甚三十十屍十十魔王外游,想必就是蟒十精十了。

聽他言說生意淡薄,定是個剪徑的。

我如今查明了來歷,說與師父,為這幾個十毛十賊轉路前去,又費工夫,損了我老孫平日之名。

若是掄出禪杖,把這幾個十毛十賊剿滅了,又恐打的他不明不白,背了我師徒取經方便之門。

且再打聽他這三十十屍十十魔王是誰,若就是蟒十精十魂靈兒,待我除滅了那怪根。」

正說間,只聽得寨外吆吆喝喝起來。

卻是何故,且聽下回分解。

〔【總批】三十十屍十十、六欲、七情等魔,取了經回到了靈山,見過佛祖,安得有此?只是為眾生說法耳。

◎行者變公差,叫強人做廟祝,可以多得金銀;不知廟祝將經換錢,見財起意,亦即是強人也。

雖然公差之為強人,乃更甚耳。

嗟乎,居今之世,其誰能不盜! 〕

分類:四大文學名著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續西遊記
一 靈虛子投師學法 到彼僧接引歸真二 如來試法優婆塞 徒眾誇能說姓名三 唐三藏禮佛求經 孫行者機心生怪四 授比丘菩提正念 賜優婆梆子驅邪五 動吟詠聖僧兆怪 和詩句蠹孽興妖六 蠹妖設計變蠶桑 蛙怪排兵攔櫃擔七 行者一盜金箍棒 龍馬雙啣經出池八 行者焚芸驅眾蠹 悟能騙麝惹妖麋九 論志誠靈通感應 由傍道失散真經十 兩僧人抵回經擔 眾老長慶賀靈芝十一 齋心廟八戒被縛 幽谷洞行者尋經十二 菩提珠子誑群妖 水火精靈噴氣焰十三 老叟說妖生計較 玉龍噴水解炎蒸十四 妖精行者打猴拳 道土全真愚怪物十五 因緣理指明八戒 木魚聲擊敵妖邪十六 真經寶櫃現金光 鎮海寺僧遭毒蠆十七 盜真經機內生機 迷眾僧怪中遇怪十八 噴真火逼走四妖 示蒲鞭法懲八戒十九 比丘僧指引經櫃 唐三藏行遇樵歌二十回 魔王送唐僧過嶺 沙僧幫戰鬥忘經二十一 狐妖計識真三昧 三藏慈悲誦五龍二十二 虎威獅吼寄家書 鳳管鸞簫排隊伍二十三 陸地仙拂塵解斗 唐長老奉旨封經二十四 八成再哭九齒耙 行者兩盜金箍棒二十五 當戰場行者罵妖 入眼過唐僧被難二十六 唐長老不入邪蹤 豬八戒忽驚夢話二十七 意正毫毛歸本體 心清慧眼識妖魔二十八 假風癲推倒廟碑 審來歷欺瞞巡嶺二十九 七情六慾作強梁 三藏一誠傳弟子三十 悟空大戰蟒妖嶺 長老高奔石室堂三十一 假圈套詐請唐僧 現神靈嚇逃盜伙三十二 化強人課誦心經 誘夜叉喊驚魔怪三十三 陰沉魔誤吞行者 豬八戒辜負騰雲三十四 比丘直說語沙僧 三藏聞言怨弟子三十五 日月寶光開黯黮 莊嚴相貌動真誠三十六 義士忠臣羞佞賊 孤魂野鬼辱權姬三十七 餓鬼林拳打細腰 水晶宮哀求神棒三十八 行者三盜金箍棒 唐僧一意志誠心三十九 木魚聲響散妖魔 猛虎嘯風驚長老四十 靈虛道者伴唐僧 嘯風魔王仇八戒四十一 狐妖設計假心猿 行者全經愚腳漢四十二 正念頭八戒知妖 說地獄比丘服怪四十三 隱身形行者打妖 悟根因八戒受捆四十四 弄虛脾狐怪迷僧 說功果魔王歸命四十五 禁葷腥警戒神馬 借抓妖復轉毫毛四十六 蒸僧林六耳報仇 強葷店二客設計四十七 唐三藏混俗化光 孫行著機心變怪四十八 烈風刮散炎蒸氣 法力搖開大樹根四十九 清淨地玄奘尊經 臭穢林心猿遇怪五十 神龍猛虎滅狐妖 八戒沙僧爭服力五十一 指心猿復還知識 遭魔怪暫蔽圓明五十二 胡僧舉滅怪真仙 如來授驅迷妙法五十三 智度尊經破迷識 聖僧頭頂現元神五十四 妖魔噴火空焚葉 行者愚尼變法身五十五 唐長老夜走八林 比丘僧術全三藏五十六 陳員外女子逢妖 唐三藏靜功生擾五十七 八戒假變陳寶珍 真經光射烏魚怪五十八 道姑指路說古怪 師徒設計變尼僧五十九 行者智過百子河 水賊代送西來路六十 山賊回心消孽障 比丘動念失菩提六十一 假寶珍利誘賊心 噴黑霧搶開經擔六十二 行者入水取菩提 老黿將珠換寶鏡六十三 變鰲角梆子通靈 降妖魔經僧現異六十四 誤把五行認妖孽 且隨三藏拜真經六十五 五氣調元多怪消 一村有幸諸災散六十六 孝女割蜜遇蜂妖 公子惜花遭怪魅六十七 老善人動嗔生懈 小和尚供食求經六十八 真經隻字本來無 片語仁言妖孽解六十九 悟空三誘看經鵲 比丘四眾下靈山七十 長老推測施妙算 行者開封識怪情七十一 比丘眾共試禪心 靈虛子助登彼岸七十二 唐三藏登山玩景 豬八戒得意賞心七十三 貪利老僧遭怪壓 含靈負重向經皈七十四 玉龍馬顯靈抓怪 老住持妄想留經七十五 優婆塞糾正路頭 村眾人誤疑客貨七十六 驚住持真容說話 附老婦王甲回心七十七 誦經功德病災除 設計妖魔空用毒七十八 孫大聖古洞留名 福緣君深山遇祖七十九 玉龍馬長溪飲水 豬八戒石洞誇名八十 比丘假魂訴毒害 行者設計誘山童八十一 傳觔斗直指明心 設機心何勞利斧八十二 假神將嚇走妖魔 揭山石放逃猩怪八十三 八戒誤被邪淫亂 行者反將孽怪迷八十四 拔毫毛抵換板斧 仗慧劍斬滅妖魔八十五 靈虛子辨香煙氣 孫行者摳怪眼睛八十六 六鯤妖怪說神通 獨木橋樑沉長老八十七 妖魔齊力戰心猿 機變無能遭怪縛八十八 靈虛子力鬥群魔 四神王威收眾怪八十九回 修善功獅毛變假 試對答長老知真九十回 唐三藏沐浴朝王 司端甫含嗔問道九十一 說經義解忿救徒 拔毫毛變襖愚怪九十二 神王舉火燎獅毛 獵戶疑僧藏兔子九十三 假變無常驚獵戶 借居蘭若誘尼僧九十四 顯法力八戒降假妖 變尼僧悟空明正道九十五 拜禮真經驅病患 積成陽氣散陰邪九十六 動喜心妄入歡境 貪錢鈔暗惹邪謀九十七 鼯精計算偷禪杖 行者神通變白煙九十八 算妖魔將計就計 變葫蘆嚇怪驚妖九十九 滅機心復還平等 借寶象乘載真經一百 願皇圖萬年水固 祝帝道億載遐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