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舊事》湖山勝概:南高峰、方家峪、大小麥嶺並附於此。教寺舊為了義法師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武林舊事》湖山勝概

武林舊事

湖山勝概

南山路自豐樂樓南,至暗門錢湖門外,入赤山煙霞石屋止。

南高峰、方家峪、大小麥嶺並附於此。

教寺舊為了義法師

豐樂樓舊為「眾樂亭」,又改「聳翠樓」,政和中改今名。

淳祐間,趙京尹與 重建,宏麗為湖山冠。

又甃月池,立鞦韆梭門,植花木,構數亭,春時遊人繁盛。

舊為酒肆,後以學館致爭,但為朝紳同年會拜鄉會之地。

林暉、施北山皆有賦。

趙忠定《柳梢青》云:「水月光中,煙霞影裡,湧出樓台,空外笙簫,雲間笑語,人在蓬萊。

天香暗逐風回,正十里,荷花盛開。

買個小舟,山南遊遍,山北歸來。」

吳夢窗嘗大書所賦《鶯啼序》於壁,一時為人傳誦。

,如龍,名

湖堂舊在聳翠樓側,又有集賢亭,今並不存。

呂洞賓祠舊傳洞賓嘗至此。

臣畫壁存焉。

靈芝崇福寺錢王故苑,以芝生其間,捨以為寺,故名「靈芝」。

高宗、孝宗凡四臨幸。

有浮碧軒、依光堂,亦為新進士會拜題名之所。

朱靜佳詩云:「黃金幣地小橋通,四面清平納遠空。

雲氣長扶天子座,日光浮動梵王宮;殘碑幾字莓苔雨,清磬一聲楊柳風。

沙鳥不知行樂事,背人飛過夕一陽一東。」

府。

中國

顯應觀祀磁州神崔府君。

六月六日生日,其朝遊人甚盛。

鹹淳間改「昭應」。

今歸靈芝寺。

舊有蕭照出水及蘇漢臣畫壁,今不復存矣。

楊郡王府上船亭

聚景園詳見「御園門」 天澤井、葛仙翁所植虯

靈應堂俗呼「包道堂」隱靜庵。

錢氏院華

寶蓮院叔祖太師和王功德。

紫霄宮廨院場內。

傳云:向曾

寶成院舊名「釋迦」墓文穆王子

興福院

永隆院

慧光尼庵張循王府

省馬院船步內有正覺、超化二院。

長橋隱靜庵。

錢氏院華亭

妙淨院寶德寺楊和王重建。

充三衙建聖節道場。

王。

有薦菊泉及亭。

希夷道堂劉蓑衣建於南屏園左,今稱於此。

真珠園有真珠泉、高寒堂、杏堂、水心亭、御港。

曾經臨幸。

今歸張循王府。

上。

南園中興後所創。

光宗朝賜平原郡王韓侂胄,陸放翁為記。

後復歸御前,改名「慶樂」,賜嗣榮王與芮,又改「勝景」。

有許閒堂和容射廳、寒碧台、藏春門、凌風閣,西湖洞天、歸耕莊、清芬堂、歲寒堂、夾芳、豁望、矜春、鮮霞、忘機、照香、堆錦、遠塵、幽翠、紅香、多稼、晚節香等亭。

秀石為上,內作十樣錦亭,並射圃、流杯等處。

弁一陽一翁詩云:「清芬堂下千株桂,猶是韓家舊賜園。

白髮老翁和淚說,百年中見兩平原。」

又云:「舊事淒涼尚可尋,斷碑空臥草深深,凌風閣下槎牙樹,當日人疑是水沈。」

宋臣香火。

雷峰顯嚴院郡人雷氏所居,故名「雷峰」。

錢王妃建寺築塔,名「皇妃塔」。

或云「地產黃皮」,遂訛為「黃皮塔」。

山頂有通玄亭、望湖樓。

麥嶺路。

名「鎖瀾

普寧寺又名「白蓮」。

有鐵塔一、石塔二。

A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武林舊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