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傳奇》第二十一回 盧莊求宿又遇因緣 糯米相貽治癒痼疾:到了村中,見有一個高門大戶的人家,一望而知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觀音菩薩傳奇》第二十一回 盧莊求宿又遇因緣 糯米相貽治癒痼疾

觀音菩薩傳奇

第二十一回 盧莊求宿又遇因緣 糯米相貽治癒痼疾

話說妙善大師等三眾,見天色已經不早,前邊又有高山阻路,其勢來不及越過此山,幸離山數里處有個村莊,三眾不免徑投村中來借宿,順便化些齋飯來充飢。

到了村中,見有一個高門大戶的人家,一望而知是村中的首富。

常言道:「出門要看天時,化緣須看場面。」

她們三人自然往這家門首而來。

走到門前,只見門口坐著一位老者,年紀約有六、七十歲,面上卻現出憂慮之色,兩眼直視地上,眼珠不稍轉動,正在那裡思量什麼。

三人走到他近邊,他兀自不曾看見。

永蓮性急,搶上一步,合十向老者道:「老人家沉思些什麼?貧尼這廂有禮了。」

老者出於不意,聽見有人說話,不覺嚇得一跳,抬眼看著三人道;「何方毗尼,到此何干?陌猝間倒把老漢一嚇。」

妙善大師合十謝罪道:「多有驚擾,還望恕罪。

貧尼等乃是興林國人氏,因立志往朝須彌,路經寶莊,因天色已晚,特造尊府,請求借宿一宵,明日清晨就動身,決不多擾,還望老人家行個方便。」

老者搖頭道:「你等來得不巧,若在往日,莫說留一宿,就是多留幾宿也無妨。

可是現在卻不行了,你等還是往別家去口巴!」

妙善大師道:「這又奇了,究竟什麼緣故,敢請告之。」

老者歎了一口氣道:「說起我家主盧員外呢,端的是個行善之人。

往日裡最愛救困濟貧,齋僧念佛,數十年來未曾改變,只是一向沒有一男半女。

在前年春間,才生了一位小摳兒,閤家慶幸,村中人也都說是行善之報。

不料在本月初旬,這小摳兒忽然起了腹瀉之症,當時就清了大夫診治,都說是脾虛之症,不易治癒。

故難定方,服藥也是無效,在藥力到的時候,稍為好些,藥性一過,便依然如舊。

據一位老醫說:『如要治癒此症,須得三合糯米,煎汁服下,使中土得到生機,然後才可用藥醫治。

』只可恨我們這裡是不產稻穀的,要求此物,須要越過這座天馬峰,渡過碧雞河,到那琉璃城,方可求得。

本來相距百餘里,前往求取也非難事。

奇不奇,巧不巧?這天馬峰中,本是平坦之路,向來連豺狼都沒有的;在半年之前,忽來了四隻斑斕猛虎,據住山頭,出攫人畜,鬧得山中不得安寧,大家不敢由此來往,與琉璃城的來往,也因此隔絕。

故明知那邊有糯米,卻無人敢於冒死去求取啊!只眼見那小摳兒的病,一天沉重一天,據那位老醫說,性命只在此一兩天之內。

現在我家員外,正急得死去活來,滴水不入,已有三、四天了。

情形如此,哪裡還有閒心性招待你等呢?故請你們往別家投宿去吧!」

妙善大師口稱:「善哉,善哉!老人家呀,你說不巧,我卻來得正巧,這也是注定的緣法。

你去告訴員外,叫他不要著急。

若要別物,出家人卻沒有;三合糯米,囊中卻有,如能救得小摳兒性命,出家人決不吝惜!」

老者聽了,待信不信地說道;「真的嗎?出家人說話須要當真,不可打謊!莫要騙過了一宿就走路!」

妙善大師道:「哪有這等道理?你看我那兩個同伴黃布袋中藏的,不是米谷是什麼?你只快去告知員外就是了。」

老者道:『既如此,三位且在此小坐,待老漢去通報。」

說著便興沖沖地向內奔去,口中連呼:「員外,員外!好了,好了!小摳人有了命了!有人送糯米來了!」

那時盧員外正坐在廳上發悶,見他如此神情,便喝道:『盧二,你可是發了瘋嗎?嘰哩咕噥的,在那裡說些什麼來?」

老者連道:「不瘋,不瘋!葵真有人送糯米來了。」

於是便站住了腳,定了一定神,方將妙善大師的話,從頭至尾學說了一遍。

員外聽了,不覺一躍而起,連說:「盧二!快去開了正門,說我出迎三位活佛。」

盧二哪敢怠慢?一路踉踉蹌蹌地奔出來,開了正門,向三眾說道:「我家員外出迎三位活佛!」

妙善大師連稱不敢,那盧員外果真走出正門,向三眾一躬到地,口稱:「下士盧芸,不知三位法駕光臨,有失遠迎,萬望恕罪!現在請三位大廳用茶用齋。」

妙善大師等合十還禮道:「貧尼何德,何能,敢勞員外出接?只因朝山遠來,欲打擾寶莊一宿,就驚動了員外,真是十分罪過!」

當下盧芸便讓三人進了大門,直到廳堂,重新敘禮,分賓主坐定,略略寒暄了幾句。

妙善大師就開言道:「聞得小摳兒病重,須得糯米漿吃才可保無虞。

可巧貧尼袋中粳糯米谷都有,只消拿來揀擇一下,莫說三合,就是三升也有。」

盧芸聞說真是喜出望外,千恩萬謝。

妙善大師自己隨身帶的一袋飯干,已在神鴉嶺時散給烏鴉吃了;現在永蓮身旁一袋米,保姆身旁一袋谷,卻依然存在。

她當下便向盧芸討了一隻盤來,命永蓮將米傾入,仔細揀擇糯米。

不消片刻,已揀了一升光景,盧芸連稱:「夠了,夠了!其餘的請活佛收了吧!」

永蓮仍收米入袋。

妙善大師又囑咐盧芸道:「此米煮時不用淘擦,以免傷了元氣,減少效力,且須用文火,不可使它沸溢。

若是沸溢了,脂膏盡失,更不生效。」

盧芸一一答應,請三位寬坐,自己親手將盤中糯米捧到裡邊,一交一 給老奶奶,說明煮法,叫她去煮。

一面命安排素筵,款待三眾,準備潔淨房頭,讓她們安置,一面又吩咐家人去請那老醫到來,商議方藥,我且不表。

再說老奶奶當下撮了三合光景米,放入瓦罐之中,配好了水,放在炭爐上煨,自己坐在旁邊看定,以防沸溢。

約有牛個時辰,已經成為粥糜,香氣撲鼻。

於是便在面上稀稀地盛了一盞,去給小摳兒吃。

那時小摳兒已神氣渙散,不進飲食,已有多天,此時只好一湯匙一湯匙慢慢地灌了下去。

灌完了一盞,看他好似沉睡的一般,老奶奶倒很喜悅!便去收拾過了瓦罐,熄了爐火,再回到房中,伸手去摸小摳兒的,四肢,不覺大吃一驚。

原來,那小摳兒的手腳,先前雖不似常人的一溫一 暖,卻還有一點兒熱氣。

現在吃了一盞粥糜下去,卻反變得冷入寒冰,一點兒熱氣也沒有,連頭上也是如此,那光景已是回去的了。

老奶奶急得忙了手腳,一口氣奔到廳上,告之盧芸。

盧芸與妙善大師等正在用齋,一聽此話,都驚得呆了。

老奶奶只當那糯米中有什麼花樣,定要和妙善大師拚命。

盧芸好容易勸住了。

正在紛擾,恰好老醫到來,問明原由,便道:「你等且休紛隴,我進去診了一診,好歹自見分曉。」

於是與盧芸和老奶奶一同入內,診了小摳兒的脈,便向盧芸道:「恭喜員外,小摳兒有了生機了!」

盧芸聞言雖然歡喜,但不知為何反現如此情狀,便向老醫問道:「大夫呀,這孩子如此手足冰冷,氣如游絲,分明是個死兆,如何反說是生機呢?」

老醫答道:「員外有所不知,這就叫做神氣內聚。

小摳兒病了這許多口子,神氣已兩不相屬,幸得米汁助了元氣,故內部聚斂起來,外面卻反有此現象。

你且待他這一覺醒來,包管大有起色。」

大家聽了此話,方才定了心,老醫又定了方藥,才告別而占。

妙善大師得知如此情形,心中也十分喜悅!盧芸閤家都出來拜謝請罪。

妙善大師道:「你等這麼一塊好地方,卻想不到不產米谷,真是個缺憾。

現貧尼尚有數升谷在囊中,倒不如送你們做了種一子吧!」正是:

此日留佳種,他年萬頃禾。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觀音菩薩傳奇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第二回 濁酒三杯涼亭小宴 明珠一顆好夢投懷第三回 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第四回 物色乘龍欲傳大位 閒觀鬥蚊引動慈心第五回 救孤蟬公主受傷 醫創瘢國王懸賞第六回 眾庸醫都無丹鼎藥 怪修士指說雪山蓮第七回 須彌山迦葉尋蓮 興林國賈後受病第八回 留偈語暗藏後事 感死生了悟禪機第九回 夢見佛容喜出望外 違逆父命罰作灌園第十回 祝壽筵前暢言妙旨 再貶廚下雜做苦工第十一回 一念精誠感彼宮女 半宵操作憐此勞人第十二回 鑒精誠老父回心 願修行女奴宣誓第十三回 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捨身耶摩山第十四回 試金刀斬斷六根 人空門靜觀三界第十五回 一念興定中塵劫現 功行滿心上白蓮生第十六回 了因緣往朝須彌山 施米谷安度神鴉嶺第十七回 遇善土指點前程 戀風景旁生枝節第十八回 金輪山大師被劫 塞氏堡同伴求援第十九回 草履幾雙黑人爭去 聖尼一位白象馱來第二十回 妙善師赤足趕行程 加拉族遊牧居沙漠第二十一回 盧莊求宿又遇因緣 糯米相貽治癒痼疾第二十二回 天馬峰殲除虎患 琉璃城路得光明第二十三回 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將擊人第二十四回 遇白熊三尼裝假死 避靈猿七步學朝真第二十五回 絕嶺登臨迷津悟澈 高談往事豎子弄人第二十六回 苦行千般道成九品 當頭一棒喝破三千第二十七回 觀自在南海清修 憫苦厄中原化度第二十八回 灑甘霖救濟旱災 賣鮮魚感化下士第二十九回 責貢蛤蜊民不堪命 消除疫癘手到生春第三十回 游五台夷奴盜法像 拒寇亂菩薩現奇容第三十一回 蓮花峰番僧面壁 少林寺李全招降第三十二回 少室山大士退李軍 洛陽市群生照寶鏡第三十三回 幻香梨小警貪頑 托夢兆庇護善士第三十四回 水月朦朧慈容隱現 情懷蕩漾浪子操刀第三十五回 詳偈語擒捉康七 入空門剃度一峰第三十六回 畫觀音指示善士 賣藥草欣逢孝子第三十七回 治危病煎服薄荷湯 醫痧症傳說觀音柳第三十八回 嚴居土建造白衣庵 劉賢婦剮股療姑疾第三十九回 吳孝子萬里尋親 觀世音幾番現示第四十回 釣金鰲解除苦難 歸南海結束全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