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傳奇》第四回 物色乘龍欲傳大位 閒觀鬥蚊引動慈心:而且又不免加油添醬地加上許多穿鑿附會之談,鬧得通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觀音菩薩傳奇》第四回 物色乘龍欲傳大位 閒觀鬥蚊引動慈心

觀音菩薩傳奇

第四回 物色乘龍欲傳大位 閒觀鬥蚊引動慈心

話說自從阿那羅丞相幾句說話,把那尋覓不著的老者,認為佛祖現化以後,傳說出去,興林國的百姓,沒有一個敢於不信。

而且又不免加油添醬地加上許多穿鑿附會之談,鬧得通國人的心理,都移向佛門。

這也是西方佛教發達的開始。

本來呢,自從釋迦牟尼創設佛教,立意要普度眾生以來,大家都視西土為佛國。

興林國與佛國甚為接近,早就有些同化,再經如此一鬧,自然益發要認真了。

話休絮煩,再說那一位妙善公主,由寶德後悉心撫育,漸漸長大,脫離了襁褓,轉眼之間,已是三、四歲了。

出落得美麗聰明,能說能笑,比了兩位姐姐更是高出一籌。

不過她的脾氣,大大地與人不同。

若是尋常的小孩子家,總是歡喜紅紅綠綠的衣服,喜吃美好的東西。

她雖然小小年紀,對於那些繁華錦繡,山珍海味,一概不愛,只歡喜布草粗糲。

最奇怪的便是生來就吃素,不要吃葷腥。

這並不是她不願吃,實在是不能吃,油膩葷腥—入口,立刻就哇的嘔吐出來,再也不能下嚥。

寶德後見她如此情形,雖覺有些奇怪,但這正是無可如何的事情,又不忍使嬌女嘔吐傷身,只索備淨素的食物給她吃,方才合她的意。

六歲上學讀書,好似有夙慧的一般,端的是一教就朗朗上口,並且過目不忘,遠出兩位姐姐之上。

因此,妙莊王與寶德後都十分愛她,真視同掌上明珠一般,老懷也很安慰,以為有女如此,也無異男兒。

妙莊王常向寶德後說:「待妙善公主將來長大成一人 ,一定要替她招一個文可安邦,武可定國,十全十美的人物,來做她的駙馬。

非但郎才女貌相配,就是到那時再不生太子的時候,那座興林國的寶位,也好傳與駙馬,還不至斬斷婆伽婆氏的血統.」

寶德後對於這個主張,也非常贊成。

夫妻兩個安了這個心眼兒,連望子之心也漸漸地冷淡下去,只顧暗中物色相當的人才。

這件事不知如何傳到了妙音、妙元兩位公主耳朵裡去,都不免自歎命薄起來。

有一:天,妙音、妙元兩位公主一同在花園中觀賞桃花,無意間走到仙人洞旁邊.只見妙善公主蹲在地上,旁邊立著一個宮女,二人都默不作聲,不知在那裡做些什麼?妙音、妙元二位公主,見了這種情形,不免動了好奇之心,。

緩步走過去瞧看,卻原來是蟻鬥。

那時,妙善也看見二人,便喊道:「兩位姐姐快來幫我將這些斗死的螞蟻,掘潭埋葬!」

妙音。

妙元二人,相視地笑了一笑道:「妹妹,你自去鬧吧。

我們怕污了手,卻不耐幫你做這些爬地皮的玩藝.」說著便攜手走將開去。

妙元低低地向妙音說道:「姐姐,你看三妹妹專門歡喜幹這些爬泥掘土的村野勾當,父王母后倒當她寶貝一般,說什麼妥找一個文武全才的人,招為駙馬。

萬一母后就此不再生育,駙馬還有繼承大統的希望,她還得做皇后娘娘哩!世上幾曾聽見過爬泥的公主?你想可笑不可笑!」

妙音道:「三妹妹的舉動,我也看她有點下流:只是父王母后偏愛著她,這就是沒法的事。

只恨你我生得命薄,輪不到那些好處。

這正是命中注定的啊!」

她二人怨天尤命,我且不表。

再說三公主妙善,她究竟在那裡幹些什麼?這倒不容不敘個明白。

原來,那天妙善公主在宮中悶坐無聊,便帶了一名宮女到花園中閒遊,無意之間就走到仙人洞旁。

驀然間,瞥見地上一隊黃蟻,一隊黑蟻,在那裡斗做一一團一 ,正在難解難分之際,雙方死傷纍纍。

妙善見於,好生不忍!暗想:「這小小的螞蟻,就是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一生的性命,也巳短促透了,伺況還有異類的殘害,自保尚且不暇,為什麼還要自相爭鬥,自促壽命哩?你看那許多死傷的遺骸,是多麼淒慘啊?倒不如讓我替它們分解了吧!」

於是就蹲下身去,欲待用手去拂,卻又住了不下手。

你道為何?原來黃黑兩隊螞蟻,已入了混戰狀態,鬥成一一團一 ,身體又小,哪裡分得清楚?若是捉對兒地替它們去分拆,分到何時方始可以終了?況且螞蟻這件東西,不鬥便罷,若是鬥將起來,真是除死方休。

並且,敵人如被它咬住,就是自己到力盡而死的時候,依然不肯放鬆。

『故每次蟻斗以後,總有許多捉對兒同死的蟻骸發現在戰場上。

若有人真的一對對去分拆時,兩蟻一定同時受傷,就算不受傷的話,你一鬆手放下地去,它依舊會去找敵人死鬥。

如此一對沒分開,一對又鬥起來,周流不息,永遠也分拆不完結。

妙善公主想到這一層,不由她不縮住了手。

她畢竟是個聰明絕頂的孩子,細細地—想,就被她想出—個方法來。

她想螞蟻的爭鬥,無非是為了食物,只消雙方大家有了充分的食物,自然大家各去搬運食物回洞,爭鬥就可以解開了。

她於是就命宮女去取了許多香甜的餅屑,一方面又察看了兩隊螞蟻的窠穴,把餅屑撒在洞口的四周。

果然兩隊螞蟻後隊出來的生力軍,見了食物,不再前赴戰場,都來搬運糧食,前敵的戰爭,也漸漸地鬆懈下來。

她於是取魁一把小帚兒,將斗住的螞蟻,輕輕地撥掃,陣線散亂了,只見四面地亂跑。

此時後面傳令的螞蟻也來了,大家得了信,也都趕回後方去運糧,一場惡鬥才算結果。

可是戰地死傷的螞蟻,已有好幾百個,妙善看了那種折牙斷足的情形,好生傷感!暗想,螞蟻雖然是個小小蟲兒,到底也是一條生命。

只這麼一鬥,就塗炭了這許多生靈,不知它們前世造了什麼孽,要如此慘酷地橫死。

如今擱在這裡卻不妥,萬一被異類來啄食,豈不慘上加慘嗎?不免待我來掘潭埋葬了吧.

於是她就在近處掘了一個小小潭兒,正在收拾蟻一屍一去葬,恰好遇到妙音、妙元二位姐姐走來,她便喊她們來幫忙。

不料,她們竟不顧而去。

她也不再呼喚,只將蟻一屍一完全撿得,再送到潭中,用土掩埋了,圓滿了這場喀德,方才帶著女侍回宮,心上才覺舒適。

再說那妙音、妙元二位公主,因為父母偏愛著妙善,又聽了物色駙馬預備承繼大統的話,女兒家胸襟是最狹的,就不免由羨慕進而妒忌了。

故對於妙善的行動,有點看她不過。

今天見她幹這爬泥葬蟻的勾當,將她譏笑了一陣,又先行趕回宮去,將此事告訴寶德後。

在二人以為,如此一來,可以減少母后鍾愛之心,移愛到自己身上。

但是寶德後聽了二人的話:只付之一笑,還說她這種舉動,真能體上天好生之德哩I妙音、妙元不防寶德後會說出這般的話來,心上怎不氣苦,幾乎連眼淚都進出來了。

那時妙善公主正圓滿了她的功德,帶了侍女回官,見過母后,看了兩位姐姐那種氣苦的神情,只當是受了娘娘的訓斥,不敢動問。

寶德後看了她,問起向在何處閒玩?妙善便將頃間的事,細細地訴說了一番。

寶德後笑道;「你也忒煞淘氣了,好有心思去千這些勾當,不嫌污了雙手。

若遇著毒螞蟻被它咬了,生起螞蟻瘡來,才夠你受用哩!以後快別鬧這些玩藝才好!」

妙善公主聽了她母后的教訓,一面唯唯地答應,一面卻又說出一段道理來。

正是:

看她多夙慧,小語暢禪機。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觀音菩薩傳奇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第二回 濁酒三杯涼亭小宴 明珠一顆好夢投懷第三回 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第四回 物色乘龍欲傳大位 閒觀鬥蚊引動慈心第五回 救孤蟬公主受傷 醫創瘢國王懸賞第六回 眾庸醫都無丹鼎藥 怪修士指說雪山蓮第七回 須彌山迦葉尋蓮 興林國賈後受病第八回 留偈語暗藏後事 感死生了悟禪機第九回 夢見佛容喜出望外 違逆父命罰作灌園第十回 祝壽筵前暢言妙旨 再貶廚下雜做苦工第十一回 一念精誠感彼宮女 半宵操作憐此勞人第十二回 鑒精誠老父回心 願修行女奴宣誓第十三回 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捨身耶摩山第十四回 試金刀斬斷六根 人空門靜觀三界第十五回 一念興定中塵劫現 功行滿心上白蓮生第十六回 了因緣往朝須彌山 施米谷安度神鴉嶺第十七回 遇善土指點前程 戀風景旁生枝節第十八回 金輪山大師被劫 塞氏堡同伴求援第十九回 草履幾雙黑人爭去 聖尼一位白象馱來第二十回 妙善師赤足趕行程 加拉族遊牧居沙漠第二十一回 盧莊求宿又遇因緣 糯米相貽治癒痼疾第二十二回 天馬峰殲除虎患 琉璃城路得光明第二十三回 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將擊人第二十四回 遇白熊三尼裝假死 避靈猿七步學朝真第二十五回 絕嶺登臨迷津悟澈 高談往事豎子弄人第二十六回 苦行千般道成九品 當頭一棒喝破三千第二十七回 觀自在南海清修 憫苦厄中原化度第二十八回 灑甘霖救濟旱災 賣鮮魚感化下士第二十九回 責貢蛤蜊民不堪命 消除疫癘手到生春第三十回 游五台夷奴盜法像 拒寇亂菩薩現奇容第三十一回 蓮花峰番僧面壁 少林寺李全招降第三十二回 少室山大士退李軍 洛陽市群生照寶鏡第三十三回 幻香梨小警貪頑 托夢兆庇護善士第三十四回 水月朦朧慈容隱現 情懷蕩漾浪子操刀第三十五回 詳偈語擒捉康七 入空門剃度一峰第三十六回 畫觀音指示善士 賣藥草欣逢孝子第三十七回 治危病煎服薄荷湯 醫痧症傳說觀音柳第三十八回 嚴居土建造白衣庵 劉賢婦剮股療姑疾第三十九回 吳孝子萬里尋親 觀世音幾番現示第四十回 釣金鰲解除苦難 歸南海結束全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