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傳奇》第三十二回 少室山大士退李軍 洛陽市群生照寶鏡:現在看在佛祖分上,饒了你性命,割去兩耳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觀音菩薩傳奇》第三十二回 少室山大士退李軍 洛陽市群生照寶鏡

觀音菩薩傳奇

第三十二回 少室山大士退李軍 洛陽市群生照寶鏡

話說少林寺住持和尚因李全遣使招降,一味歪纏不清,十分討厭便向來使說道:「出家人受十方供養,與世無爭,如何肯甘心從他?本當將你殺了,以絕李全之念。

現在看在佛祖分上,饒了你性命,割去兩耳示警!回去對李全講,叫他絕了這條心念吧!」於是便將來人兩耳割下,攆出山門。

那人一路抱頭鼠竄,逃回營中,告之李全。

李全不覺大怒,便傳令進兵圍山。

那時附近的百姓,恐遭兵禍,都扶老攜幼地逃避。

觀世音菩薩見了如此情形,問明一切,暗想:「佛門清靜之地,萬不能容這班人去滋擾。

少林僧眾雖擅武功,究竟眾寡懸殊,勢難相敵,還得待我去幫助一臂哩!」

菩薩此時,本來化作一個行腳僧人模樣,赤著雙腳,一路往少林寺而來。

到得寺裡,照例拜了佛祖,參了執事眾僧,掛單小住。

那時適因灶下缺少一個燒火和尚,執事的使命菩薩去充數。

如此一住兩三天,李全攻打山頭,十分緊急。

合寺僧眾雖協力同心地守禦,到底眾寡懸殊,看看有些支持不得。

菩薩想:「此時不下手,更待何時?」

便抽了一根鐵棍在手,衝下山去,大吼一聲,揮動寶棍,殺入李全隊裡,如同風捲殘雲一般,遠遠望去,只見棍頭起落,馬仰人翻。

就是李鐵槍上前一交一 手,不及三合,一棍打下馬去,被亂軍踐踏而死。

李全的妻子,戰敗下去,仰天長歎道:「四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

不思今天卻輸在一個和尚手裡,還有什麼面目見天下人呢?」

就倒槍刺喉而死。

主腦既去,一班部眾,死傷的死傷了,餘眾都四散奔逃。

菩薩到此,一聳身跳在嵩山御寨之上,現出大威猛寶相。

少林僧眾才知是菩薩顯化,都羅拜稱謝,於是便將此大威猛相塑成全身,另起觀音殿供養。

這就是阿麼提觀音,怒目嗔容,手執寶棍,相貌很是可怕;與別處供養的,又是一付面目。

當下菩薩雖然將李軍殺散,還恐怕他們變成散股,為害民間,便又化做一個村婦模樣,拿著一隻錦匣,匣中放著一面青銅寶鏡,走到洛一陽一市上求賣,當時就有一班人去向她問價。

菩薩道:「我這面鏡子是一件稀世的寶物,實實地要賣一千兩紋銀,多一文也不要,少一文就不賣。

若然失此機會,往後去就是出十萬八萬銀子也是買不到哩!」

有一個好事的青年插嘴道:「小小的一面銅鏡,卻要這大價錢,畢竟;療什麼好處?你且說說看來。」

菩薩道,「我這面鏡子,好處正多哩!第一便能照見人心的善惡;第二便能照過世的一切,好好歹歹,絲毫不爽。

有這兩樣好處,難道一千兩銀子還不值嗎?」

那少年道:「老奶奶,你休打謊,世間哪有此等寶物?卻叫人有些不信,不知你肯讓我試照一下嗎?」

菩薩道:「這倒也使得,只是借一照,須納三文青錢。」

少年果真摸了三文青錢給菩薩,菩薩便從匣中取出銅鏡,執在手中,向少年道:「來照,來照!但須要聚一精一會神,不要一胡一 思亂想,才照得真形。」

少年對鏡約有一桿煙工夫,果然見鏡中現出的一切,都是自己已往的所作所為,臨了兒卻墮入畜牲道中,投生為一條母狗。

他看了不覺心驚意亂,連稱奇怪!可是別人從後面看去,仍舊是一面空洞洞的銅鏡,一些兒痕跡都沒有。

菩薩將鏡收了,問道:「照得可滿意,三文錢值不值?」

少年額汗涔涔,神色灰敗,連稱:「好,好,好!值,值,值!」

旁人見了他如此神氣,爭著向他詢問所以然來。

少年哪裡肯說出真情,白出其醜?只向眾人言道:「眾位也不必問我,如其有意思,不妨花費三文,也照一照,包管能夠滿意就是了。」

畢竟好事的人多,一聽了少年的話,爭著要一試這新鮮把戲,你也出三文,我也出三文,輪流著試照。

沒有照過的爭先恐後,照過的不是哭喪著臉,便是攢眉蹙額,現出失望的顏色,最低限度也得露出十分驚異的神情。

大家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口雖不言,卻是彼此心照不宣。

這麼一來,瞧熱鬧的人也著實不少,風聲一傳開去,真有萬人空巷來觀之況呢!菩薩卻只向著大眾含笑不言,由辰至酉,足足照了三千來人,這三千來個裡面,照了憂愁懊喪的,倒要佔十分之九,喜悅愉快的不過十分之一。

當下菩薩向眾說道:「如此寶物,只賣一千兩銀子,卻終於只有照的人,沒有買的人,可見俗眼到底沒有識貨的人。

天已不早,老身卻要走了。」

說罷,便將銅鏡放在匣子裡邊,站起身來,彈了彈衣上塵沙,抬起頭來時,法相卻又換了,在各人眼中,變成種種不同的形狀。

在惡人眼中看去,那老奶奶頓時變成金神七煞模樣,十分兇惡,看了令人膽戰心驚:在尋常人眼中看去,或作嗔怒之容,或作忿恨之狀,也足令人寒心;只有在善人眼中看去,卻是慈眉善目的一位觀世音菩薩。

當下有一班人受了驚嚇,紛紛逃走,在一陣鳥亂之中,老奶奶已不見了。

於是大家知道是菩薩來點化大眾,於是各述所見。

大概可分為三付面目,一付是慈眉善目的菩薩面,一付是大忿怒面,一付是含嗔面。

其中有幾個老人提議,好在剛才每人所出的照鏡錢仍留在此,就用來在原處建庵塑像供養。

這一尊像,也分三面,正面是菩薩面,左廂是大忿怒面,右廂是含嗔面,手持寶鏡,俗稱為三面觀音,其實是遊戲三昧觀世音啊!

自此之後,那一班有過作惡之人,因為照見來生受苦情形,也都憬然覺悟,改過自新,湔滌罪業。

此間民風,因受了這個感化,真是醇良了不少哩!

再說菩薩自洛一陽一留了一相,脫身而去,一路雲遊,直到一江一 北地方。

只見那邊民風強悍刁惡,不知禮義,只貪財物,只要有利可圖,為盜為娼都心甘意願。

故奸一婬一盜殺之風,比了隨便什麼地方都厲害,連官法也治不勝治。

菩薩要點化他們,便化做了一個肥頭大耳的和尚,帶了無數金珠寶物,一路行來,入了這班貪得無厭之徒的眼,便生了覬覦之心,結一黨一 呼群,將他攔路邀住問道;「何方僧人,大膽到此?出家人又何來這許多寶物?敢莫是搶劫來的?快快獻出來,放你過去,要不然休想活得性命。」

菩薩道:「我並沒有什麼寶物,也不知世間什麼叫寶物,只有為善修心,那才是寶物哩!」

眾人道;「休得胡說,你身上的金珠翠玉,還算不得寶物嗎?快快獻上來。」

菩薩道:「你等指這些東西嗎?貧僧正嫌它累贅呢?」

於是就將一眾寶物,取出來放在地上道;「你等只揀喜歡的拿吧!」

大家便一哄而上,七手八腳,爭著揀值錢的搶奪,轉眼間搶個罄盡,只留下一串婆羅子的數珠,卻大家都不要,丟在地上。

菩薩拾在手中,含笑說道:「沒中用的東西,倒一齊拿去了,怎麼如此一串寶珠,卻竟沒人問訊?這可見此間百姓,生來沒有善根了。」

大家也不去管他,各各奪了東西,想到市肆中去變賣。

不料,那些寶物一件件都變作飛灰,隨風吹散,連蹤影也不留一點。

那許多人不覺疑神疑鬼起來。

正是:

佛寶人不識,愚蒙疑鬼神。

欲知後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觀音菩薩傳奇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第二回 濁酒三杯涼亭小宴 明珠一顆好夢投懷第三回 怪老人妙舌說慈航 小公主停哭聽佛偈第四回 物色乘龍欲傳大位 閒觀鬥蚊引動慈心第五回 救孤蟬公主受傷 醫創瘢國王懸賞第六回 眾庸醫都無丹鼎藥 怪修士指說雪山蓮第七回 須彌山迦葉尋蓮 興林國賈後受病第八回 留偈語暗藏後事 感死生了悟禪機第九回 夢見佛容喜出望外 違逆父命罰作灌園第十回 祝壽筵前暢言妙旨 再貶廚下雜做苦工第十一回 一念精誠感彼宮女 半宵操作憐此勞人第十二回 鑒精誠老父回心 願修行女奴宣誓第十三回 興土木重修金光寺 定良辰捨身耶摩山第十四回 試金刀斬斷六根 人空門靜觀三界第十五回 一念興定中塵劫現 功行滿心上白蓮生第十六回 了因緣往朝須彌山 施米谷安度神鴉嶺第十七回 遇善土指點前程 戀風景旁生枝節第十八回 金輪山大師被劫 塞氏堡同伴求援第十九回 草履幾雙黑人爭去 聖尼一位白象馱來第二十回 妙善師赤足趕行程 加拉族遊牧居沙漠第二十一回 盧莊求宿又遇因緣 糯米相貽治癒痼疾第二十二回 天馬峰殲除虎患 琉璃城路得光明第二十三回 上高峰巴蛇吞象 入幻境神將擊人第二十四回 遇白熊三尼裝假死 避靈猿七步學朝真第二十五回 絕嶺登臨迷津悟澈 高談往事豎子弄人第二十六回 苦行千般道成九品 當頭一棒喝破三千第二十七回 觀自在南海清修 憫苦厄中原化度第二十八回 灑甘霖救濟旱災 賣鮮魚感化下士第二十九回 責貢蛤蜊民不堪命 消除疫癘手到生春第三十回 游五台夷奴盜法像 拒寇亂菩薩現奇容第三十一回 蓮花峰番僧面壁 少林寺李全招降第三十二回 少室山大士退李軍 洛陽市群生照寶鏡第三十三回 幻香梨小警貪頑 托夢兆庇護善士第三十四回 水月朦朧慈容隱現 情懷蕩漾浪子操刀第三十五回 詳偈語擒捉康七 入空門剃度一峰第三十六回 畫觀音指示善士 賣藥草欣逢孝子第三十七回 治危病煎服薄荷湯 醫痧症傳說觀音柳第三十八回 嚴居土建造白衣庵 劉賢婦剮股療姑疾第三十九回 吳孝子萬里尋親 觀世音幾番現示第四十回 釣金鰲解除苦難 歸南海結束全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