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吠捨厘
【吠捨厘 】
梵名Vais/a^li 。古代中印度國名。又為都城之稱。系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六大城之一。又作吠捨離、毗耶離、毗捨離、薜捨離、鞞奢纘夜、鞞貫羅、維耶、維邪。意譯作廣博、廣嚴。系離車子族(梵Licchavi )所居之地。據長阿含卷三遊行經載,此國住離車民眾,佛陀在世時頗為繁榮,佛陀屢次遊行說法,人民皆信樂佛教。
又大唐西域記卷七載,此國周圍五千餘里,土地沃壤,風俗淳質,有天祠數十,異道雜居。城西北五六里有一伽藍,住少數僧徒,學習正量部法,東有舍利子等證果之故跡塔,東北三里有維摩大士故宅塔,其附近即維摩現疾說法處及庵沒羅女故宅塔等,城西北系佛陀最後所行之故趾塔,佛陀曾於此城說維摩經、藥師經。又佛陀入滅百年後,七百賢聖於此作第二次結集。關於其位置,約當今印度恆河北岸、干達克河( Gandak)東岸之毗薩爾(Besa^rh)。〔方廣大莊嚴經卷一勝族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一、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奉持品、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中、五分律卷二、善見律毗婆沙卷十、十誦律卷四十、有部毗奈耶藥事卷二、玄應音義卷四、翻譯名義集卷七〕
分類:佛學大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