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照(唐五台)《淨土往生傳》是什麼意思,歷代名僧辭典中法照(唐五台)《淨土往生傳》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法照(唐五台)《淨土往生傳》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法照(唐五台)《淨土往生傳》

【法照(唐五台)《淨土往生傳》 】

釋法照。不知何許人。唐大歷二年。棲於衡州雲峰寺。慈忍戒定為時所歸。一旦於僧堂食。缽中睹五色雲。雲中有寺。寺之東北有大山。山有澗。澗北有石門。門去可五里。復有一寺。金榜題曰。大聖竹林寺照。雖目睹。而其心也尚懷隕獲。他日食時。復於缽中見五色雲。雲現數寺。無有山林穢惡。鈍金色界。池台樓觀。眾寶間錯。萬菩薩眾。而處其中。中有諸佛嚴淨國土種種勝相。照欣所見。因訪問之。有嘉延曇暉二僧曰。聖神變化。不可以凡情測。若論山川面勢。乃五台爾。四年夏。照於衡州湖東寺。啟五會念佛道場。其年六月二日。五色祥雲彌覆其寺。雲中亦有樓閣。閣上有數梵僧。身可丈餘。執錫行道。又見阿彌陀佛與二菩薩。其身高大等虛空界。日既暮矣。照於道場之外。遇老人曰。汝先發願。於金色界禮覲大聖。今何輒止。照曰。時難路艱。不止如何。老人曰。但能亟去。則去之何其艱也。照未暇對老人失焉。照以所見勝異。重發願曰。願以此身奉覲大聖。雖復火聚冰河。終無退惰。其年八月十三日。與同志數人。由南嶽前去。果無艱險。五年四月五日。至五台縣遙見寺。南有數道光。六日達佛光寺。一如缽中所見。略無差脫。是夜四更。復有異光。北來射照。照不知所裁。乃問曰。此何祥也。吉凶焉。在僧雲。此大聖不思議光。攝汝身心。何乃問也。照聞之即具威儀。前詣一寺。寺之東北可五里。果有山。山有澗。澗北有石門。門傍有二青衣。纔八九歲。顏貌端正。一稱善財。一稱難陀。引照入門。北行幾五里。見一金門。門上有樓。其樓之側復有一寺。寺門有大金榜。題曰大聖竹林寺。寺之方圓可二十里。一百餘院。院院皆有寶塔。黃金為地。華台玉樹充滿其中。照入寺之講堂。見文殊在西普賢在東。皆據師子高座。說法之音。歷歷在耳。文殊左右菩薩萬數。普賢亦諸菩薩。以相圍繞。照於二菩薩前。作禮問曰。末代凡夫。智識淺劣。佛性心地。無由顯現。未審修行於何法門。最為其要。惟願大聖。斷我疑網。文殊曰。汝所請問。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於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於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禪定。乃至諸佛正遍知海。皆從念佛而生。照曰。當雲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之後決定往生。說是語時。二大菩薩。舒金色臂。以摩照頂與授記曰。汝以念佛不思議故。畢竟證無上覺。若善男女。願疾出離。應當念佛。時二菩薩。互說伽陀。照得聞已益加踴躍。文殊又曰。汝可往詣諸菩薩院。巡禮以承教授。照如其言。歷請教授。次至七寶華園。從其園出於大聖前。作禮辭退。且見向者。善財難陀二青衣。送至門外。照復作禮舉頭俱失。至十三日。照與五十餘僧。往金剛窟。無著見大聖處。忽見其地。廣博嚴淨。琉璃眾寶。以成宮殿。文殊普賢可萬菩薩。佛陀波利亦在其中。照得見已。隨眾歸寺。其夜三更。於華嚴院之西樓又見寺。東巖壑之半有五枝燈。大方尺餘。照曰。願分百燈。以歸一面。燈分如願。重願分為千炬。炬亦如之。行行相當。光光相涉。光中殊異。遍於山野。照又前詣金剛窟。願見大聖。殆其三更。見一梵僧。自稱佛陀波利。引之入寺。至十二月朔日。於華嚴院。入念佛道場。於道場中。載念文殊普賢二菩薩。謂我畢竟證無上覺。又復記我念彌陀佛決定往生。於是一心念佛。正念佛時。倏見前來梵僧。入道場雲。汝之淨土華台生矣。後三年華開。汝其至矣。然汝所見竹林諸寺。何為不使群生共知。照聞之憶念昔者所見。因得命匠刻石。兼於所見竹林寺處。特建一寺。號竹林焉。寺之雲畢。照曰。吾事已矣。吾豈久滯於此哉。不累日而卒焉。逆而推之。向聞梵僧之說果三年。

分類:歷代名僧辭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代名僧辭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