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書》本德宗道章第四:長莫長於博謀,安莫安於忍辱,先莫先於修德,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素書》本德宗道章第四

素書

本德宗道章第四

夫志,心獨行之術。

長莫長於博謀,安莫安於忍辱,先莫先於修德,樂莫樂於好善,神莫神於至誠,明莫明於體物,吉莫吉於知足,苦莫苦於多願,悲莫悲於精散,病莫病於無常,短莫短於苟得,幽莫幽於貪鄙,孤莫孤於自恃,危莫危於任疑,敗莫敗於多私。

【文話文釋義】

所謂「志」,就是精神上的特立獨行。

最大的能力莫過於謀全局,最大的堅毅莫過於忍辱負重,最傑出的榜樣莫過於修德,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好善,最神奇的事情莫勝於至誠,聰慧源於明辨,吉祥源於知足,苦難源於多欲,悲傷莫過於意志消沉,病情莫過於捉摸不定,短視莫過於小利,心魔源於貪慾,孤獨源於恃才傲物,內訌源於猜疑,敗政源於自私。

【暮初評注】

上一章是《求人之志》,本章則對於什麼是「志」作了更加明確的解釋和細化。

「志」在於精神上的特立獨行,而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盲目的一意孤行。

要做到特立獨行,必須有一個結構性的精神基礎。

這個結構包括「博謀」、「忍辱」、「修德」、「好善」、「至誠」、「體物」、「知足」,並且要避免因「多願」、「精散」、「無常」、「苟得」、「貪鄙」、「自恃」、「任疑」、「多私」帶來的困局。

本章之所以命名為《本德宗道》,在於本章所圍繞的「志」,歸根到底在於就是要樹立一個正確的方位標識,這個標識就是以「德」與「道」為導引。

一切行為要合乎「德」與「道」的要求。

要以德為本,以道為徑。

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境界,才能找到一條通往最大利益的坦途。

也就是說,惟有「本德宗道」也能一輩子獲得心靈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比什麼都重要。

《老子》說,「大道甚夷,而人好徑」。

正是指原本就有「德」與「道」的方位標識,但世人總是捨近就遠,離坦取險。

對於「德」與「道」總是熟視無睹。

立身的一個秘密在於權、利、位、勢,在其中任占一地,則衣食無憂。

千百年來,小人求而不得,大人不求而得的現象值得思考和借鑒。

但是,權、利、位、勢的既得利益者總是會被利益圈所拋棄,客觀因素是一個方面,但是這些既得利益者往往無視於「道」與「德」的坦途,而陷於酒、色、財、氣之中是最主要的主觀原因所在。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素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