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劍俠》第01回 王府密謀:虎踞龍盤的帝都南京,更是五色繽紛,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永樂劍俠》第01回 王府密謀

永樂劍俠

第01回 王府密謀

明成祖永樂十二年的元宵之夜,為歡慶太平,舉國上下,大放花燈。

虎踞龍盤的帝都南京,更是五色繽紛,耀眼奪目。

一座座燈山,千姿百態,形狀各異,使人流連忘返。

入夜之後,觀燈的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擁上街頭,叫好聲,呼喊聲,評論聲,讚歎聲,不絕於耳。

大街小巷,人聲鼎沸,一張張數不清的笑臉,被天空中閃爍的焰火、地面上搖曳的綵燈,映得時紅時綠。

皇城外的東西御街,自然是歡樂的中心。

這兒人海如潮,連衽成帷。

御河對岸的五鳳樓上,憑欄端坐著永樂皇帝和徐皇后、沈貴妃。

東海王胡大海、定國公姚廣孝、勇安王常茂、肅國公田再鏢等王公在兩側陪王伴駕,其他文武大員皆侍立於左右,一個個紅紫朝服,貂帽玉帶,顯得格外威武端重。

那些宮嬪才女,更是花一團一錦簇,婀娜動人,她們不停地添菜送茶,來去穿梭,好像蝴蝶飛舞一般,使人眼花瞭亂,心醉神迷。

永樂帝面帶微笑,神采奕奕,他的心情舒暢極了。

是啊,自從北平起兵「靖難」以來,不但肅清了韓、馬兩一黨一,還剷平了永王之亂,戈壁灘一戰,使元人亡魂喪膽,瓦刺人拱手請降。

漠北塞外,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安定過。

如今老百姓得以豐衣足食,安居樂業,庫府充盈,積糧滿囤,有誰不頌揚天子聖明、文治武功啊!

然而,人心叵測,防不勝防。

此刻,正有一隻魔爪,不,確切地說,有幾十隻魔爪,正在編織一張羅網,挖下深不見底的陷阱,隨時隨地要捕捉永樂皇帝,更換他治理的江山!

在京師南京城的東南角,有條寬闊平坦、綠樹成蔭、青石鋪路的街道,名叫隆福大街。

這兒遠離鬧市,環境幽雅,高宅大院,錯落有致。

以建築一精一美、氣勢宏偉而聞名京師的懷王府,就處在街中,並且佔去了隆福大街的一半。

碧瓦紅一牆,金頂朱戶,巍峨高大的門樓,披甲執銳的衛士,衣冠楚楚的賓客,更給這條古老的街道增添了不少威嚴的色彩。

懷王名珺字偶然,他是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羅淑妃所生,年交三十五歲。

在洪武十一年秋,太祖駕幸雨花台,附馬韓金虎、大將軍羅鏢護駕隨往。

一日太祖在山中轉悠,忽見山坳裡有一村寨,樹木繁茂,房屋錯落,流水潺一潺,甚是清幽,遂問羅鏢道:「此莊何名?」

羅鏢躬身答道:「此莊叫羅家峪,乃是微臣祖居之地,祈請陛下進莊歇駕。」

太祖點頭。

羅鏢急忙命人進莊傳旨。

羅家峪的百姓們聽說聖駕要來,一個個欣喜若狂,以極其隆重和虔誠的禮節,把這位赫赫有名的開國君王迎請進莊中。

朱元璋興致勃勃地來到羅家,破例允許羅氏宗族謁見。

忽然,他在人叢中發現了一名少女,嫵媚動人,妖嬈可一愛一,遂問羅鏢:「此女何人?」

羅鏢回奏道:「臣妹羅春姣。」

「妙齡幾何?」

「一十六歲。」

「可聘過人家?」

「因小妹年幼,尚未聘定。」

太祖大喜道:「想不到羅一愛一卿還有這樣一個天仙般的胞妹,真是深山出鳳凰啊!」

當晚,太祖有意宿在羅家。

他獨對孤燈,思想羅女,如一醉如癡。

時值駙馬韓金虎入室問安,見太祖這般模樣,驚愕不止,連問數次,太祖全然不理,卻手撚鬚髯吟誦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韓金虎生一性一乖一巧,善察人意,聞聽此言,頓時猜透了皇上的心事,忙退出去找到羅鏢,笑道:「恭喜大將軍,賀喜大將軍,該著你官運亨通、扶搖直上啊。」

羅鏢不解其意,追問根由。

韓金虎笑道:「難道你沒看出皇上喜歡令妹嗎?」

羅鏢聞聽此言身一子不由一震,雙眉緊蹙道:「胞妹年幼,滿身稚氣,又十分任一性一,不懂規矩,怎敢承奉天子?況且……況且馬皇后又豈能容得?」

韓金虎笑道:「這個你放心,哪有貓兒不喜歡吃魚的?只要聖心歡喜,令妹即使有些不到之處,皇上也決不會怪罪。

至於馬皇后嘛,醋意是難免的。

不過生米做成熟飯,皇上再冊封為妃,名正言順,她不高興又能如何?」

儘管韓金虎口吐蓮花,羅鏢仍是雙眉緊鎖,露出不快的神色。

韓金虎見羅鏢不肯答應,哼了一聲,冷笑道:「怎麼,你還怕委屈了令妹不成?皇上的脾氣你是知道的,無論是誰,要惹他老不痛快,可沒有好結果啊。

慢說你我之輩,他的把兄弟開明王又如何呢?」

羅鏢聞聽此言,真如炸雷轟頂一般,額角上登時沁出了一片冷汗。

那件事發生在洪武七年。

開明王常遇春大敗元兵於野馬嶺,勝利班師。

太祖出凱旋門迎接,當日在武英殿設宴,為開明王賀功。

入夜,太祖命人從後宮選出十名美一女,用香車送到開明王府,並傳旨曰:「吾弟凱旋,重入香馨,裙衩十名,輪流侍寢。」

開明王常遇春一向與蘭氏王妃感情篤厚,是滿朝文武當中惟一不納妾的王一爺。

他不敢接旨,忙命人把這十名美一女送回皇宮,並拜本謝恩曰:

微臣雖然出寒門,聖潔二字牢記心。

無福承受花容女,留在天庭侍帝君。

朱元璋見此心中大怒,以為常遇春是在譏諷自己,本想降旨問罪,但又顧及結拜的情義和常遇春在朝臣中的威望,不敢輕易動手,遂把一腔怒火撒到了十名宮女身上,立刻傳旨把她們的雙手砍下,拔牙割舌,派人把二十隻血淋淋的斷手、牙齒及舌頭,送到常府,並降旨曰:

賤女違旨犯天顏,本應凌遲肅宮苑。

念及多年侍君側,暫留殘生看來年。

朱元璋這一手叫敲山震虎,殺雞嚇猴兒,開明王常遇春焉有不曉之理。

他是又氣又恨,又羞又惱,返回邊關後鬱悶成疾,險些沒喪掉一性一命。

羅鏢乃是大明的開國宿將,對這件悲劇記憶猶新。

特別是多年的宦海生涯,更使他領悟到「伴君如伴虎」的險惡處境。

他思謀來考慮去,這位身經百戰的大將,在皇權面前屈服了。

為了生存和榮華,羅鏢軟硬兼施,終於把十六歲的胞妹,送到了年逾半百的朱元璋身旁。

朱元璋沉於酒色,不想迴鑾,可急壞了馬皇后與百官臣僚。

後經再三敦請,朱元璋不得已,挨到年底才起駕回京。

臨行的頭天晚上,羅春姣向皇上奏說,自己懷了身孕。

朱元璋心中大喜,回京後立刻降旨,冊封羅春姣為淑妃,用寶馬香車接入皇宮伴駕。

馬皇后醋一性一大發,又哭又叫,揚言要處死羅淑妃及其滿門。

太祖向馬皇后百般賠禮,馬皇后仍然不依不饒,最後她提出了個條件:羅淑妃若生下男孩兒,算為主立功;若生個女孩兒,決不寬容。

羅淑妃百般禱告,果真生了個男孩兒,才躲過了這次殺身滅門之禍。

朱元璋老來得子,對此兒十分鐘一愛一,取名為「珺」,其中包含一著將來非王即君的隱意。

自古以來,作為帝王的後宮,都是爭位奪一寵一最激烈、最殘酷的地方,即使是一性一情懦弱的羅淑妃,也不得不施用權術,以保護母子的安全。

首先她竭盡全力向馬皇后討好,同時緊拉太祖的袍襟,取一悅聖心,以防失一寵一。

另外,她還用重金向附馬韓金虎、國舅馬蘭等人行一賄。

在后妃中,她對所有的人既親一熱友好,又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絕不捲入互相傾禮的漩渦之中。

常言說工夫不負有心人,羅淑妃母子果然躲過一次又一次的災難,安全地活到洪武三十一年。

羅淑妃做夢也沒想到,朱元璋臨死之前,留下了一道殘酷的遺詔,要羅淑妃等九名妃子,隨他一起「升天」!就這樣,徐一娘一半老的羅淑妃,成了太祖的犧牲品,而她的兒子朱珺,卻被晉封為世襲懷親王。

按照太祖的遺詔,給他建造了一座金碧輝煌的懷王府。

朱珺是個權欲狂。

他身居王位仍不滿足,夢想爬上皇帝的寶座,可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無論是韓馬兩一黨一還是開國的功臣宿將,支持他的都寥寥無幾。

建文帝死後,皇位又由燕王朱棣取而代之,真使他忍無可忍,幾乎到了發瘋的程度。

他認為同是先皇的兒子,你朱棣敢弒君奪權,我就敢來一場宮廷政變,把你趕出朝廷,我也當幾年皇帝。

不過理智告訴他,這是絕對辦不到的,自己勢孤力單,起碼幾年內沒有什麼指望。

於是他效仿起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策略,表面上對永樂帝畢恭畢敬,暗地裡卻私蓄死士,收買、拉攏對朝廷懷有不滿的文臣武將,還真有人上了他的賊船。

原車騎大將軍、平陽侯羅鏢,是朱珺的親一娘一舅。

太祖駕崩後,羅淑妃奉旨殉葬,這兩座靠山一倒,他也跟著走了下坡路。

皇權由朱允炆那兒轉移到朱棣手中後,永樂帝雖然沒有懲處羅鏢,但也沒再重用,只是讓他當了個掛名的右軍副都督之職。

為此,他對永樂帝極為不滿。

他認為假如朱珺能入承大統,自己不僅是皇親國舅,還是第一位開國元勳,到那時還不是執掌朝綱,位極人臣哪!基於這種利害關係,他便成了朱珺的死一黨一,也是最活躍、最賣力的人。

鐵天池,字厚山,原任水軍都督,追隨韓馬兩一黨一,禍亂朝綱。

燕王舉兵靖難時,他見勢不妙,被迫率部投誠。

燕王稱帝后,撤了他的原職,改任為應天府督標副將。

對此,他懷恨在心,便投身到懷王門下,成了朱珺顛覆朝廷的得力干將。

丘殿坤,字仲魁,綽號鐵塔天王,兩臂如鐵,有舉鼎拔山之力。

他是元朝降將丘彥臣的侄兒。

丘彥臣降明後,屢立戰功,很受太祖賞識,加封他揚威大將軍、靖逆侯。

燕兵南下時,曾受到丘彥臣的竭力抵抗,因此,朱棣稱帝后,對丘的看法很不好,抓了一著之錯,把他連降五級使用。

丘彥臣暗氣暗憋,一命歸天。

丘殿坤受叔父的牽連,官運不濟,雖然武藝超群,兵法爛熟,卻得不到朝廷重用,只當了個小小的羽林軍參將。

為此,他懷恨在心,甘願投靠懷王,充當心腹爪牙。

薛長策,人稱飛將軍,白馬銀戟,有萬人不當之勇,現任京城十三門水旱都指揮之職。

在懷王一一黨一中,他稱得起是鳳一毛一麟角、才華橫溢、獨一無二的最有實力的將軍,也是武藝最高的虎將。

薛長策是原京營殿帥薛鳳稿的小兒子,年方二十八歲。

永樂帝很器重他們父子,薛鳳稿去世後還追贈為武毅侯,重用薛長策,破格提拔他擔任了拱衛京畿的要職。

按理他應該忠君報國才對,然而,薛長策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私心很重,忌妒心也很強,他對永樂帝駕前的功臣宿將都瞧不起,尤其忌妒胡大海、常茂兩家,總覺得皇上不識賢愚,使自己大才小用。

他想,不把胡大海、常茂等人扳倒,就沒有我薛長策的出頭之日。

狡猾的懷王看穿了他的心思,遂對他百般引一誘,金銀財寶、美一女嬌娃,不斷地送進坐落在三山街的都指揮府。

薛長策經不住這樣的誘一惑,終於投靠到朱珺門下,成了懷王叛亂的核心人物。

除了上面介紹的幾個主要人物之外,還有應天府丞趙光、前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黃贊、兵馬司副指揮葉永昌、羽林軍參將周景寬、武英殿主簿太監劉欣、岳州太守韓炯、衡陽太守蘇長祿、昆陽總兵司馬尚信、兵部郎中何忠厚等四十餘人。

此外,懷王還廣納武林高手、江湖遊俠,甚至江洋大盜、職業一殺手以及亡命之徒,也成了他的座上客。

就在這喧騰歡鬧的元宵之夜,懷王稱病不出,躲在王府的賞月樓上,正同幾個心腹干將秘密商議著顛覆朝廷的具體方案。

賞月樓上的門和窗子全掛著厚厚的簾布,這不僅保持室內的溫度,還可以遮住燈光,不使外邊看到樓內的情景。

懷王朱珺斜靠在雕花嵌寶的安樂椅上,白一嫩肥胖的大臉上閃著油光。

由於一精一神過分集中,五官幾乎靠攏在一堆兒,八字鬍高高翹一起,活像是一隻黑蝴蝶落在鼻頭下。

他頭戴軟巾,一領鵝黃色龍袍裹一著魁梧的身軀,肚腹高高隆一起,使他難以坐直和前傾,粗一壯的雙一腿搭在兩名一愛一妾的懷裡,四隻嬌一嫩的小手,不停地給他按摩著。

另有兩名小妾給他一揉一胸捶背,端茶遞水。

上垂首坐著羅鏢、鐵天池、丘殿坤、黃贊,下垂首坐著薛長策、葉永昌、周景寬和老太監劉欣。

樓外侍衛密佈,戒備森嚴。

懷王活動了一下胖大的身軀,問劉欣:「你說的消息可靠嗎?」

劉欣急忙欠身答道:「千真萬確,是奴才親耳聽到的。」

懷王撫掌大笑,連聲說:「好!太好了!我佛慈悲,該著孤大功告成!哈哈哈!」「哈哈!」羅鏢、薛長策等隨聲附和,樓堂裡響起一陣笑聲。

原來永樂帝決定四月初十朝泰山,舉行封禪大典,藉以提高身價,宣揚國威。

泰山遠在山東省的泰安州,距南京千里之遙,必須提前一個月起駕。

永樂帝還打算藉機遊覽一下沿途的名勝古跡,查訪一些民情,至少還要提前一個月。

司天監啟奏說,二月初二上道大吉大利。

二月二還是龍抬頭的日子,所以永樂帝准奏,決定在這一天起駕登程。

同時決定:凡大明朝的元老重臣,一律從行,只留下肅國公田再鏢、勇安王常茂留守京都,著懷王朱珺監國,總理朝政。

這件事是永樂帝和東海王胡大海、定國公姚廣孝在武英殿商議的。

劉欣是該殿的主簿,那天又是他輪值,因此提前得知了這件極重要的消息。

第二天劉欣就向懷王作了密報。

懷王欣喜至極,立刻通知他的一黨一羽三日後來府邸議事。

這是因為這天正是正月十五上元節,朝臣放假三天,與民同樂;晚上觀燈的人又多,街頭雜亂,選在這時候集會,不會引起他人的猜疑。

儘管如此,他們還是非常謹慎,有的喬裝打扮,陸續來到王府。

除心腹之外,任何人不得靠近賞月樓。

眾人聽劉欣介紹了這件機密消息之後,無不歡騰雀躍,只有薛長策還比較冷靜,他清了清嗓音,嚴肅地說:「諸公切莫樂而忘憂,古往今來,很多大事都壞在這句話上了。」

懷王也收斂了笑容,沉聲問道:「你是說咱們不能成功?」

薛長策毫不客氣地說:「這就要看咱們的時運了。

運氣好則成,反之就得失敗!」懷王容顏突變,兩腮的肥肉沉了下來,一對由小變大的黑眼珠,怒視著這位飛將軍。

眾人屏息凝神,注視著懷王的臉,都替薛長策捏著一把汗。

薛長策只作不知,接著說:「請諸位冷靜想想,田再鏢是好對付的嗎?這個人能文善武,威望高,權勢重,一支令可以調動京畿的全部軍隊,而且身經百戰,老謀深算,我們要沒有超人的計劃,不失敗才怪呢。

「說到常茂其人,在座的比我更清楚。

我給他歸納了八個字:勇、猛、悍、強、一奸一、狡、嘎、壞。

論武藝無人出其右,論才幹也無與倫比。

在他手下還有常興、常衡、常勉、常孝、常林、常顯、常貴、常奎等人組成的常家班。

可以說他們是能征慣戰,能攻善守,試問,要想戰勝這樣的對手,是簡單易行的嗎?」

懷王喘著粗氣說:「好不容易才等來這麼個機會,照你所言,咱們是成功無望了?」

羅鏢也皺著眉說:「那咱還折騰個啥勁兒。」

「是啊,照這麼說我們乾脆別動了。」

有人附和著。

薛長策站起來,冷酷的目光在眾人臉上掃視了一遍,冷笑道:「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逢強智取,遇弱活擒。

只要咱們有充分的準備,避實就虛,以己之長,克敵之短,給他們來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照樣可以取得成功。」

懷王焦躁地說:「薛一愛一卿,你能不能說得具體些?」

「遵命。」

薛長策命人取來紙和筆,又準備下紅、綠、黃、黑、白五種彩墨,稍加思索,便畫出了一張南京城的簡圖,並用不同的顏色標出紫禁城、皇城、京城、外城、軍械庫、倉稟、元帥府、五軍都督府、京城十三門戍所,以及文武衙門、各要塞方位、城外駐軍等。

畫好後他手捧草圖說道:「咱家前日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認真思考了一下,初步定出了一套行動方案,一切都在這張圖上,請王一爺過目。」

說著話把圖呈給懷王。

朱珺看了幾眼,撓著頭皮說:「光看圖頂什麼用,你就給大家講講吧。」

「是。」

薛長策把圖鋪到一張大方桌上,四角用鎮紙壓好,而後指點著說:「諸位上眼。

這是一份京城的城防圖。

要想克敵制勝,首先必須把這上面的一切記牢。

據我所知,守衛京城的軍隊,常年保持在二十萬人左右,其中京營和侍衛上直軍,一部分要隨駕北上,約有八萬人駐紮遠郊,京城內外的全部軍隊約在十萬人上下。

守衛皇城的約有六千人,守衛十三門的軍隊為二萬一千三百五十人,城裡各衙門的人馬還有一萬五千七百人左右,剩下的五萬餘人駐紮在城外紫金山、富貴山等處。」

薛長策說到這兒略微停頓了一會兒。

樓堂裡鴉雀無聲,幾十隻眼睛都注視著他,不知是欽佩還是妒忌。

薛長策喝了兩口香茗,把胸脯一挺,接著說:「我手中掌握著八千五百人,還可以裹脅近萬人,我們如果起事,我完全有把握在最短時間內控制住十三座城門,切斷京城內外的聯繫!」

羅鏢急不可待地說:「我手中還有五百三十人,全是一頂十的壯漢,可以充當敢死軍!」

丘殿坤、黃贊、葉永昌也爭先恐後地報稱自己手中的兵馬數。

劉欣伸著脖子,扯著不男不女的嗓音說:「到時候我在皇城裡頭當內應,只要把東華門一開,大軍不就可以長一驅一直一入了嘛。」

懷王晃著胖手說:「大家安靜點兒,聽薛將軍的安排!」

薛長策胸有成竹,以命令似的口吻說:「二月初二朱棣離京,初十的四更天,咱們就全面發難,具體步驟是:掌燈後,王一爺以議事為名,把在京的重要官員都請到這兒來,尤其要把田再鏢、常茂二人請來,他們不來也得來。

到時候丘將軍以保護大臣安全為名,用他的人馬把這座王府一團一團一圍住,等到四更天,信炮一響,丘將軍就動手,火燒、刀砍均行,總之,勿使一人逃脫。

假如一切順利的話,丘將軍哪兒也不要去,留下來專門保護懷王千歲。」

丘殿坤趕忙起身答道:「沒問題,此事不成,拿我是問!」

薛長策對羅鏢說:「老將軍,您既是舊朝的元老,也是未來新朝的棟樑,搶佔皇城的重擔,自然要由您擔承了。

您聽見信炮之後,指揮本部兵丁,迅速攻佔洪武、東華、玄武等六座城門,而後殺入紫禁城,對負隅頑抗者殺無赦,反之,就盡可能不殺或少殺。

尤其對那些有姿色的紅粉嬌娃,要格外保護,將來還要她們服侍新君哩。」

懷王一聽,眉飛色舞,口水流一出多長:「嗯,想得周到,料得詳細,好好好。」

薛長策受一寵一若驚,不住地稱謝,又接著說道:「切記,凡是衝入紫禁城的人,一不准放火,二不准私分財寶,三不准有越軌的行為。

要盡量使皇宮內一切完好無損,尤其要保護好皇王玉璽。

天亮之後,我們就保新君登極,詔告天下!」

羅鏢激動地直捶大一腿:「好勒,這件差事我包了,管保沒錯!」

薛長策繼續說道:「鐵將軍,你的任務是負責搶佔各文武衙門,首先要攻佔五府六部,不讓他們發出任何號令。」

「遵令!」鐵天池移動了一下一身軀,黑臉繃得挺緊。

薛長策往兩旁看了看,對葉永昌和黃贊交代任務說:「二位都是當今的虎將,必須勇挑重擔。

聽見信炮後,要各帶本部人馬,分頭攻佔田、常、胡、姚四家府第,不問男女老幼,一律斬盡殺絕,可以讓弟兄們放縱些,喜歡什麼拿什麼,以此來鼓舞士氣!」二將答道:「明白了!」薛長策盯著他倆冷笑道:「咱可把醜話說在前頭,這件事要是辦砸了,你們就甭想活著了!」「是,末將清楚。」

薛長策好像有點累了,坐在椅子上休息了片刻,對眾人說:「方纔我說過,攻佔十三座城門是我的事,我還要負責解決外圍要塞及京畿的駐軍,確保新朝的安全。

此外,我還要一抽一出兩千名弟兄為接應部隊,隨時援助薄弱環節,看來擔子是不輕啊,人手也明顯不足,這是最不讓人放心的。」

羅鏢道:「這沒什麼,他們在明處,咱們在暗處,到時候人喊馬嘶,火光燭天,他們能知道咱有多少人馬?再說咱又打他個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我看可以取勝。」

薛長策苦笑說:「但願如此。

為了防備萬一,現在就得派專人通知岳州太守韓炯、衡陽太守蘇長祿和昆陽總兵司馬尚信,叫他們同期舉事,與咱們遙相呼應。

這樣做不僅聲勢大,而且還可以給咱留條後路,萬一事敗,也有個立足之地。」

懷王連連點頭:「是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看這件事交給何忠厚去料理吧。」

薛長策問朱珺道:「王一爺,您看剛才的安排行嗎?」

「我看可以。

你們說呢?」

眾人同聲道:「王一爺洪福齊天,薛將軍運籌帷幄,挺好,挺好。」

懷王費了挺大氣力,才從椅子上站起來。

眾人忙垂手侍立。

懷王眼露凶光、咬牙切齒地說:「孤所以臥薪嘗膽,盼的就是這一天,願與諸公同心協力,開創新朝,事成之後,同享富貴榮華!」「臣等誓死為王一爺效勞,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永樂劍俠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