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名》釋典藝第二十:論三才分天地人之始其體有三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釋名》釋典藝第二十

釋名

釋典藝第二十

三墳,墳,分也。

論三才分天地人之始其體有三也。

五典,典,鎮也。

制教法所以鎮定上下,差等有五也。

八索,索,素也。

著素王之法,若孔子者,聖而不王,制此法者有八也。

九丘,丘,區也。

區別九州之土氣,教化所宜施者也。

此皆三王以前上古羲皇時書也,今皆亡,惟堯典存也。

經,逕也,常典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

緯,圍也,反覆圍繞以成經也。

圖,度也,畫其品度也。

讖,纖也,其義纖微而有效驗也。

易,易也,言變易也。

禮,體也,得其事體也。

儀,宜也,得事宜也。

傳,傳也,以傳示後人也。

記,紀也,紀識之也。

詩,之也,志之所之也。

興物而作謂之興,敷布其義謂之賦,事類相似謂之比,言王政事謂之雅,稱頌成功謂之頌,隨作者之志而別名之也。

尚書,尚,上也。

以堯為上,始而書其時事也。

春秋,言春秋冬夏終而成歲,舉春秋則冬夏可知也。

春秋書人事,卒歲而究備,春秋溫涼,中象政和也,故舉以為名也。

國語,記諸國君臣相與言語謀議之得失也。

又曰外傳,春秋以魯為內,以諸國為外,外國所傳之事也。

爾雅,爾,暱也。

暱,近也。

雅,義也。

義,正也。

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為主也。

論語,記孔子與諸弟子所語之言也。

法,逼也,人莫不欲從其志,逼正使有所限也。

律,累也,累人心使不得放肆也。

令,領也,理領之使不得相犯也。

科,課也,課其不如法者,罪責之也。

詔書,詔,照也。

人暗不見事宜則有所犯,以此照示之,使昭然知所由也。

論,倫也,有倫理也。

稱人之美曰贊。

贊,纂也,纂集其美而敘之也。

敘,杼也,杼洩其實,宣見之也。

銘,名也,述其功美,使可稱名也。

誄,累也,累列其事而稱之也。

謚,曳也,物在後為曳,言名之於人亦然也。

譜,布也,布列見其事也。

亦曰緒也,主緒人世類相繼如統緒也。

碑,被也。

此本葬時所設也,施鹿盧,以繩被其上,引以下棺也。

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焉。

故建於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就謂之碑也。

詞,嗣也,令撰善言相續嗣也。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釋名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