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命奇冤》第二十五回 折毛錐智伯辭陽世 聽重謠制台察冤情:這一天又去探望,只見轅門外面,掛著一塊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九命奇冤》第二十五回 折毛錐智伯辭陽世 聽重謠制台察冤情

九命奇冤

第二十五回 折毛錐智伯辭陽世 聽重謠制台察冤情

卻說梁天來自從攔輿遞稟之後,雖然領教過智伯,知道蕭中丞已經准了,卻又連日不見動靜,心中未免徬惶,不住的前去打聽,哪裡有個消息?不覺煩悶。

這一天又去探望,只見轅門外面,掛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梁天來批」四個大字,旁邊還有兩行小字,連忙看時,寫道:「爾天來不遵官判,屢次越控,更膽敢告官告吏,真乃刁筆健訟,該打死!該打死!」天來滿肚的希望,看了這兩行字,猶如跌在冰窖裡一般,冷的通身都麻木了。

只得再來尋訪智伯。

入得門時,只見座上先有一個和尚,天來見有人在那裡,不便提起。

智伯指與天來道:「這位是海幢寺高僧,法號東萊,」天來便與相見。

智伯又問起今日有無消息,天來見問,先流下淚來,把那批語背誦了一遍。

智伯聽說,沉吟了半晌,道:「奇極了!既然收了呈詞,為甚不提審,又不發府縣,又不委個委員審問,單就這樣一批呢?」

東萊便問是甚麼事。

智伯便把這事的前情後節,略略說了一遍。

東萊道:「蕭撫院是個極明白的人,斷不至於這樣。

他與其這樣一批,不如當日攔輿的時候,把原稟擲還了,何必多此一舉呢?這裡一定有個緣故,莫非是左右做的弊麼?何不再進一稟呢?」

智伯道:「和尚高見不差!除此之外,也再無他法了。」

又想了一想道:「不好!他這個批,批的死了,怎樣領起呢?」

東萊向智伯取過以前各呈詞的底稿,看了一遍道:「這個容易!今番只把九命沉冤的事,略略帶上一句,詞中卻頂他的批就是了。」

智伯道:「我也知道如此,只是領起的兩句……」東萊笑道:「智伯今天也不智了!何不說『情願該打死,該打死,不願含冤屈死』呢?」

智伯恍然大悟。

當下東萊辭去,智伯就依了這個意思,寫了一紙,一交一 給天來去遞。

過了幾天,巡院轅門外,又掛了批出來,只批了八個字,是「業經查案,毋許多讀。」

天來又去告訴了智伯。

智伯又代寫了一紙,領起的是「告為密雲無雨,不得不瀆事。」

遞了進去,過了十多夭,卻同泥牛入海一般,永無消息。

天來只得到裡面去打聽,也不知費了多少周折,陪了多少小心,方才打聽得,未後這張稟拿上去,並不曾批,仍舊發了出來。

交代說,將原稟擲還。

天來聽了,如冷水澆背一般,退了出來,去見智伯,只氣得智伯雙眼昏花,一言不發。

天來看見此情形,不好多說。

只見智伯忽然取過所用的一枝筆來,用力一拗,折成兩段,哇的一聲,就吐出一口血來,天來連忙勸道:「這是弟的命運,合當含冤受屈,先生何必動氣?」

智伯歎了一口氣道:「我不能代八命伸冤,又累了張鳳,回想從前所學的刑律,全歸無用。

都是我誤了粱兄的大事!」說著,又連吐了幾口鮮血,一個頭暈,便坐不住,天來扶他到床 前睡下。

智伯道:「梁兄,你前天遇見的東萊和尚,他本來是兩榜出身,同現任的兩廣總督孔大人同年,在刑部裡當過十多年差,前幾年看破了世情,就削髮為僧,飛錫到我們廣東來,現在海幢寺。

他向日同我往來,都是討論些刑律的事。

為人甚是義氣,我死之後,……」天來忙道:「先生何苦說到這話!這都是我累的先生,過費心血了!」智伯道:「你聽我說,我死之後,你可去求他設個法,他一定可以同你伸冤的,你的冤能夠伸了,我也死而無憾了!」天來聽了,又是感激,又是傷心,又是難過。

坐了一會,就辭了出去,到永濟堂去請程萬里,叫他去看智伯,然後自己回行裡去。

不一會,只見程萬里走來道,「智伯已經六脈俱沉,恐怕不能望好了。」

天來聽得,格外惆悵。

過得一日,人報智伯死了。

天來不免去弔奠一番,送了三百兩奠儀。

自念幫手的兩個,一個夾死了,一個吐血死了,從此之後,要望報仇雪恨,更沒相助的人了。

想到此處,不由得放聲大哭。

這一日兄弟君來從譚村未省,天來因為許久不曾回家,思念母親,便將各事交代君來料理,自己叫船回譚村而去。

母子久別,自有一番說話,不必多提。

說起那九命沉冤,不免相對痛哭。

凌氏便道:「這件事都是我們家運不好,看來這一重公案是無處可告的了。

你看張鳳做了見證,被夾死了,這還說是那些狗官貪贓枉法,做出來的。

那施智伯呢,不過代你寫狀子,也害得他吐血死了,可見得我們是個不祥之家,你是個不祥之人。

你以後也不必癡心妄想,要報甚麼仇了,不要又去帶累別人。」

天來聽罷,默默無言。

在家盤桓了幾曰,便辭了母親,要到省城去。

走到河邊叫船時,忽然想起智伯臨終,說是東萊和尚,人極義氣,可以求他,我今何不先到海幢寺走一遭,碰碰機會看呢?想罷,就叫了一隻小船,搖向河南去,直入海幢寺,尋著了東萊和尚。

原來東萊和尚,正是這寺裡的知客。

海幢寺是廣東的一個極大叢林,官一場中人,也往往去隨喜。

廣東人的口音,同外省人是對答不來的。

那一年東萊飛錫到了這裡,那方丈老和尚,見他是個外省人,一口好官話,就留住他,屈他做個知客。

當下天來見了他,述了智伯臨終地話。

東萊說道:「我出家人,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原沒甚不可以幫忙的。

但是代人做事,要做到妥當,就是俗語說的『有心送佛,要送到西天。

』你如果一定要伸冤時,可住在這裡,等幾天,我才好同你想法子。」

天來大喜拜謝,便問有甚好法子。

東萊道:「法子你莫問,以後但有人問你時,你便說『因為含冤負屈,無處可伸,要到這裡出家。

』無論甚麼人問你,你都照這樣說,我便代你設法。」

天來一一答應了。

便寫了個信,托人帶到省城,一交一 與君來,說明在海幢寺暫住幾天,行中各事,仍叫他料理。

又叫他速把自從縣裡起,至撫院上的呈詞批語,抄了送來,自己便安心樂意,在寺裡住下,卻住了七八天,不見東萊有甚消息。

不覺心中納悶。

再去問東萊,東萊道:「就在這幾天裡頭,總督孔大人要到這裡來的,那時我教你當面告狀。

並且狀詞我也同你寫好了,這一回包你就伸了冤,你且安心住下。」

天來聽說,又安心住了幾天。

這一天孔大人果然到了。

原來這位兩廣總督孔大鵬,山東人氏,居官清正。

因為東萊在俗的時候,是個同年,時常到海幢寺上拜望他。

這一道因為到河南去稽查鹽政,順路又去拜望東萊。

東萊便讓到方丈裡獻茶,又叫預備齋筵,款待素酒。

兩人把酒論心,只談些風月之事,梁天來的冤情,卻一字不提起,天來在外面。

不住的探頭探腦去打聽,不覺暗暗心急,巴不得闖了進去,大聲呼冤。

只見一個小和尚不過十二三歲, 笑嘻嘻的嘴裡唱著山歌進去, 走到廊下,便高聲的唱了一句道:「廣州城裡沒清官!」東萊喝道:「有貴客在這裡,快走出去!」孔制台聽了道:「和尚,且慢!他嘴裡唱的甚麼『廣州城裡沒清官』,我倒要問他一問。」

東萊道:「這是外面小孩子們一胡一 謅的,問他甚麼!」孔制台道:「這正是童謠,他唱的又關乎我們的官聲,怎麼不問?」

東萊便叫那小和尚過來,教他見過孔制台,孔制台就在席上,抓了點水果給他。

問道:「你方纔的歌,沒有唱完,你再唱給我聽聽吧,」那小和尚便唱道:

「廣州城裡沒清官,上要金銀下要錢;有錢就可無王法,海底沉埋九命冤!」

孔制台道:「這個歌兒,是哪個教你的?」

小和尚道:「我聽見人家的小孩子唱, 學會的。

」孔制台道:「是新近有人唱的,還是向來有人唱的?」

小和尚道「這可不知道,我是這幾天才學會的。」

孔制台不覺納悶道:「什麼九命冤?怎的我沒有知道?」

東萊故意假作諒異道:「這個案,大人都沒有聞過麼?」

孔制台道:「我哪裡知道有甚麼案?這等說,和尚想是知道的了。」

東萊道:「我只略知梗慨,因為前兩天,有個甚麼梁天來,到達裡說是被凌貴興抄殺了七一屍一八命,後來打官司,又夾死了見證張鳳。

在省裡大小衙門,沒有一處不告到,卻都告不准,因此灰了心,來這裡求我剃度出家,所以我略知一二,卻不知他未曾告到大人那裡。」

孔制台道:「這樣說,那人現在這裡麼?」

東萊道:「在這裡。」

孔制台道:「可叫他來,我親自問他……」

一語未畢,東萊還沒有答應,早見天來直闖進來,對著孔制台跪下,痛哭起來。

東萊道:「大人問你話,你不要哭,有甚冤枉,快告上去!」梁天未勉強收住淚,逐一訴說了一遍,又把所抄的呈詞批語呈上。

孔制台看完了一宗,問一番話,天來逐一對答。

孔制合道:「你且回去,補個呈詞,送到我衙門裡去,聽候傳審,本部堂同你伸冤!」天來叩頭謝過。

東萊道:「不必補甚呈詞,老僧已經代他寫好了。」

說罷, 在衣袖裡取出一紙, 遞將過來。

孔制台叫天來且退出去,方才對東萊道:「和尚,你今日為甚做這圈套來捉弄我?」

東萊笑道:「我做甚圈套來?」

孔制台道:「那小和尚的歌,怕不是你編的,要他唱著來引我問話。」

東萊道:「此中有個緣故,諾大一個廣州城,難道真個沒有一個廉明的官麼?別人我不知,一個劉太尊,一個蕭中丞,我知道他向來是廉明得很的,何以這件事,就這樣一胡一 塗起來?我也曾細細問過當日審問的情形,想去一定是瞞了本官,左右的人作一弊 的,所以天來求我代他謄詞,我不就答應,必要等大人到了這裡,等他當面來告,為的是恐怕遞到衙門,就有許多人上下其手。

就讓大人十分精明,也有查察他們不到的地方呀。」

孔制台改容謝道:「和尚這番用心,非但替小民伸冤,並且顧全我的官聲,可敬之至!可感之至!」說罷,辭了和尚回去,天來也謝過東萊,趕回省城。

不知此案是否即由孔制台訊結?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九命奇冤
第一回 亂哄哄強盜作先聲 慢悠悠閒文標引首第二回 廣源店股東拆股 馬鞍街星士談星第三回 接京函陳大人賣關節 除孝服凌貴興考鄉科第四回 盼鄉榜焦心似沸 講風水信口開河第五回 論柴米家庭現醜態 恣鼓簧中表動爭端第六回 鼠牙雀角宗孔穿墉 虎噬狼吞爵興設計第七回 假三千債搶三百銀強徒得意 打五巴掌換五擔米鄉老便宜第八回 明恩怨夫妻大鬧 盡慈孝母子傷心第九回 贈衣銀賢母憐貧 縊羅巾淑媛謝世第十回 遇重喪惡棍大遭殃 代和事好徒快中飽第十一回 裕耕堂一場惡鬧 區爵興兩次私肥第十二回 黃千總有意縱強徒 凌貴興親身行搶劫第十三回 爵興宗孔雙薦兇徒 葉盛簡當一場敗北第十四回 三德號大有定奇謀 裕耕堂爵興詐酬謝第十五回 堂前設惡誓大有劫盟 窗外聽私言張鳳報信第十六回 區爵興當筵儼行軍令 凌祈伯臨陣卻用火攻第十七回 聞凶耗梁天來氣死 破石室黃知縣驗屍第十八回 張阿鳳挺身作證 施智伯仗義謄詞第十九回 憤奇冤天來初告狀 行重賄勒先訪官親第二十回 簡勒先智使舅老爺 殷孺人大鬧黃知縣第二十一回 千金且向閨中送 八命初沉海底冤第二十二回 輕財色張阿鳳拒贓 買珠鍘鮑師爺受賄第二十三回 劉太守誤聽一席活 焦按察故沉九命冤第二十四回 施智伯發議天和行 凌貴興夜宿巡撫衙第二十五回 折毛錐智伯辭陽世 聽重謠制台察冤情第二十六回 楊巡捕勇擒大有 孔制台夜審喜來第二十七回 一道旨調去兩廣督 十萬金再沉九命冤第二十八回 大張華筵偏是幸災樂禍 傳來警信頓教膽戰心驚第二十九回 妙算無遺爵興再點將 屬垣有耳阿七聽私言第三十回 拐鉅款喜來遁跡 進京都爵興登程第三十一回 眷懷故舊蔡顯洪贈金 憐憫奇冤蘇沛之仗義第三十二回 梁天來度嶺走長途 林大有書房獻密計第三十三回 探案情沛之入虎穴 擬行賄李豐走江西第三十四回 林大有平空被捕 凌貴興黑夜遭擒第三十五回 下監牢強徒納悶 自出首李豐獻謀第三十六回 留後嗣原告代求恩 定罪名欽差結冤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