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經典名句解釋句子,道家經典名句解釋短語,道家經典名句解釋語句

經典句子查詢

輸入查詢關鍵字:

2025年道家經典名句解釋短語句子

1 . 譯文:過分的愛惜會招致巨大的付出,過多的擁有會招致沉重的損失。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受困辱,知道適可而止便不會遇到危險,如此就可以長久安全了。

2 . 譯文: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如死灰、精神毀滅,人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

3 . 譯文:天下的人都僅僅知道以美為美,這就是醜了。都僅僅知道以善為善,這就是惡了。有和無是相互依存的,難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長和短互為比較,高和下互為方向,聲響和回音相呼應,前邊與後邊相伴隨。此乃常情,故曰恆也。

4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 不及大年。

5 .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6 . 譯文:君子之間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間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7 . 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

8 . 譯文:竹笱是用來捕魚的,捕到魚後就忘掉了魚笱;兔網是用來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後就忘掉了兔網;言語是用來傳告思想的,領會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語。

9 . 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10 . 譯文:大自然的規律,利於萬物而不加害萬物。聖人所遵從的原則,是給天下人帶來好處但卻不與之爭利。

11 . 譯文:所以說,恬淡、寂寞、虛無、無為,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養的極高境界。

12 .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13 .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到老死不相往來。

14 . 譯文:利用物而不受制於物,那麼怎麼可能會受牽累呢!

15 .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16 . 譯文:如果不能守虛處靜,而以多聞博識自許,進而有為多言,那很快就會導致窮敗。不如處虛守靜,而無為不言,能夠取得成功。

17 . 譯文: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如死灰,精神毀滅,而人的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18 .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19 . 2025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20 . 譯文:最上乘的統治者沒有個人主觀成見,總是習慣於把百姓的意向作為自己的意向。善良的人我用善良的心去對待,不善良的人我也用善良的心去對待,就會讓所有的人一心向善。

21 .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22 . 譯文: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23 .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24 . 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25 . 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26 . 譯文:無為,就能夠利用天下,而感到閒暇有餘;有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虛無、自然、無為,闡釋無為之治。

27 . 譯文: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失敗 的。

28 .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29 . 譯文:因外物而擾亂自己的心志(這樣,德性就沒有了)。可玩物喪志。

30 . 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31 .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32 . 譯文:廚師雖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儀是不會越過擺設祭品的几案,代替廚師去做的。此謂儘管庖人不盡職,屍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職權範圍代他行事。表現了莊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成語"越俎代庖"即由此而來。

33 . 譯文: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可以在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之間自由馳騁。

34 .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

35 . 譯文: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於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這不正是因為無私嗎?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36 . 譯文:最有智慧的人,總會表現出豁達大度之態;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合乎大道的言論,其勢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讓人聽了心悅誠服。那些耍小聰明的言論,瑣瑣碎碎,廢話連篇。

37 .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8 .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39 . 譯文:天地有偉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語,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規律而不議論,萬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說。辦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

40 . 譯文:循環往復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生於看得見的有形質,有形質又產生於不可見的無形質。

41 .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42 .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 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蟲因為年壽短而難以經歷和知曉更多的事物。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43 . 譯文:以無厚入有隙,所以運作起來還是寬綽而有餘地的。說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無厚入有間,這是莊子養生論的核心。同時說明了要認識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成語"目無全牛"、"游刃有餘"這兩條成語,都出自這裡。

44 . 譯文: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45 . 譯文: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46 . 譯文:悲痛與歡樂,會使德性流於邪僻;不忘喜怒,會以道為過錯;陷入好惡,會喪失道德。

47 . 譯文:知道是無可奈何的,就當作命運一樣去接受,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48 . 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

49 . 譯文:知識少的不瞭解知識多的,年壽短的,不瞭解年壽長的。

50 . 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聖人貴精。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道家經典名句解釋句子短語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