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中。
2 . 譯文:無為,就能夠利用天下,而感到閒暇有餘;有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虛無、自然、無為,闡釋無為之治。
3 . 譯文:廚師雖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儀是不會越過擺設祭品的几案,代替廚師去做的。此謂儘管庖人不盡職,屍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職權範圍代他行事。表現了莊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成語"越俎代庖"即由此而來。
4 .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5 . 譯文: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
6 . 譯文:有手藝的人勞累,聰明的人憂慮,無能的人無所求,所以逍遙自在。
7 . 譯文:多數人看重利,廉潔之士看重名聲,賢人君子崇尚志向,聖人看重精神。
8 . 譯文: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很糟糕的。
9 .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到老死不相往來。
10 . 譯文:利用物而不受制於物,那麼怎麼可能會受牽累呢!
11 . 譯文:最方正的東西看不到它的稜角,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聲音聽不到聲音,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跡。
12 . 譯文:相互結交在不結交之中,相互有為於無為之中。交友要達到相交出於無心,相助出於無為。這才是"莫逆之交"。
13 . 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士尚志,聖人貴精。
14 . 譯文: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
15 . 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今之人,內化而外不化。
16 . 2025譯文:小的迷惑能夠使人弄錯方向,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
17 . 譯文:用火來救火,用水來救水,這樣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會增加(衛君的)過錯。假借孔子教導顏回的話,來闡明一種處世之道。成語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18 . 譯文:山上的樹木皆因材質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皆因可以燃燒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樹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樹漆因為可以派上用場,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處,卻不知道無用的用處。
19 . 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20 . 譯文:不知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中變成莊周呢?莊周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別的。這就叫物、我的交合與變化。
21 .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22 . 譯文:知識少的不瞭解知識多的,年壽短的,不瞭解年壽長的。
23 . 譯文:古代的人,隨外物變化而內心保持不變;現在的人,內心多變而不能隨外物變化。
24 . 譯文:相反相成,循環往復的運動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萬物產生於看得見的有形質,有形質又產生於不可見的無形質。
25 . 譯文:極致之人的內心就像一面明鏡,對於外物來之即照、去之不留,如實映照而不私藏,所以能擺脫外物牽累而不損心勞神。
26 . 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
27 . 善火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28 . 譯文: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如死灰、精神毀滅,人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
29 .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30 . 譯文:竹笱是用來捕魚的,捕到魚後就忘掉了魚笱;兔網是用來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後就忘掉了兔網;言語是用來傳告思想的,領會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語。
31 . 譯文: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如死灰,精神毀滅,而人的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32 .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33 . 文:我有三種法寶,掌握並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儉嗇,第三是不敢在天下爭先。
34 . 譯文:最有智慧的人,總會表現出豁達大度之態;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合乎大道的言論,其勢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讓人聽了心悅誠服。那些耍小聰明的言論,瑣瑣碎碎,廢話連篇。
35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36 . 譯文:如果不能守虛處靜,而以多聞博識自許,進而有為多言,那很快就會導致窮敗。不如處虛守靜,而無為不言,能夠取得成功。
37 . 譯文: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透過縫隙看到白馬飛馳而過,不過一瞬間罷了。成語白駒過隙出此。人生知促,切勿浪費。
38 . 譯文:合抱的大樹由細小的幼苗長成,九層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遠的行程須從腳下開始。
39 . 譯文:大自然的規律,利於萬物而不加害萬物。聖人所遵從的原則,是給天下人帶來好處但卻不與之爭利。
40 . 譯文:保持本質淳樸無華,減少私心貪慾。
41 .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42 . 2025譯文:知足的人,不為利祿而去奔波勞累;明白自得其樂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憂懼;講究內心道德修養的人,沒有官位也不感到慚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會超脫。
43 . 譯文:禍啊,福就依傍著它;福啊,災禍就隱含其中。
44 . 譯文:大寒季節到了,霜雪降臨了,這時候更能顯出松樹和柏樹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45 .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 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蟲因為年壽短而難以經歷和知曉更多的事物。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46 . 譯文:過分的愛惜會招致巨大的付出,過多的擁有會招致沉重的損失。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受困辱,知道適可而止便不會遇到危險,如此就可以長久安全了。
47 . 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48 .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49 .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
50 . 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