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譯文:最上乘的統治者沒有個人主觀成見,總是習慣於把百姓的意向作為自己的意向。善良的人我用善良的心去對待,不善良的人我也用善良的心去對待,就會讓所有的人一心向善。
2 .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3 . 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4 . 譯文:以無厚入有隙,所以運作起來還是寬綽而有餘地的。說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無厚入有間,這是莊子養生論的核心。同時說明了要認識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成語"目無全牛"、"游刃有餘"這兩條成語,都出自這裡。
5 . 譯文:把無為當做為,把無事當做事,把無味當做味。不管大小多少,要用德來報答怨恨。打算克服困難要從容易處入手;實現遠大理想要從細小處開始。天下的難事必須從容易處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須從細小處做起。
6 .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7 . 譯文:用火來救火,用水來救水,這樣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會增加(衛君的)過錯。假借孔子教導顏回的話,來闡明一種處世之道。成語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 . 譯文:不知是莊周在夢裡化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在夢裡化成了莊周呢?莊子現身說法,認為夢與覺並無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現象。因此,若要齊同物論,就必須首先破除有我之見,而與萬物混為一體。
9 . 2025譯文: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很糟糕的。
10 . 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11 .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
12 . 譯文:相互結交在不結交之中,相互有為於無為之中。交友要達到相交出於無心,相助出於無為。這才是"莫逆之交"。
13 .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14 .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15 . 譯文:天地有偉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語,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規律而不議論,萬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說。辦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
16 . 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17 . 譯文:悲痛與歡樂,會使德性流於邪僻;不忘喜怒,會以道為過錯;陷入好惡,會喪失道德。
18 . 譯文:人的生命 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之中。
19 . 譯文:天網廣大無邊,網眼雖稀,卻不會有一點失漏。
20 . 譯文:君子的交誼淡得像清水一樣,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樣;君子淡泊而心地親近,小人以利相親而終會利斷義絕。但凡無緣無故而接近相合的,那麼也會無緣無故地離散。
21 . 譯文: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於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這不正是因為無私嗎?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22 . 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23 .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24 . 譯文:知識少的不瞭解知識多的,年壽短的,不瞭解年壽長的。
25 .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26 . 譯文:山上的樹木皆因材質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皆因可以燃燒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樹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樹漆因為可以派上用場,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處,卻不知道無用的用處。
27 .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28 . 譯文:不知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中變成莊周呢?莊周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別的。這就叫物、我的交合與變化。
29 . 譯文:古代的人,隨外物變化而內心保持不變;現在的人,內心多變而不能隨外物變化。
30 .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31 . 譯文: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失敗 的。
32 . 譯文:孝順的兒子不去巴結父母,賢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這就是作賢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歎世俗阿諛成風,歎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喚真正的孝子、賢臣。
33 . 譯文:狂風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4 . 譯文:竹笱是用來捕魚的,捕到魚後就忘掉了魚笱;兔網是用來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後就忘掉了兔網;言語是用來傳告思想的,領會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語。
35 .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36 . 大知閒閒,小知間間;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37 .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38 . 2025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39 . 譯文: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如死灰、精神毀滅,人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
40 . 譯文:所以說,恬淡、寂寞、虛無、無為,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養的極高境界。
41 . 譯文:厚重是輕率的根本,靜定是躁動的主宰……輕率就會失去根本,急躁就會喪失主導。
42 .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43 .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譯
44 . 譯文: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心如死灰,精神毀滅,而人的身體的死亡還是次要的。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45 . 譯文: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可以在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之間自由馳騁。
46 . 譯文:上等的人聞道便努力去踐行,中等的人聞道則將信將疑,下等的人聞道會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47 . 譯文:消磨它的鋒銳,解除它的紛擾,調和它的光輝,混同於塵垢。
48 . 2025譯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錯方向,大的迷惑能夠使人喪失本性。說明純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義則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傷性亂世的。
49 . 譯文: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能攻堅克強的力量沒有能勝過水的。沒有別的東西能改變它、代替它。弱能勝強,柔能勝剛,天下沒有不懂,卻不能實現。
50 . 譯文:極致之人的內心就像一面明鏡,對於外物來之即照、去之不留,如實映照而不私藏,所以能擺脫外物牽累而不損心勞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