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白話文》陳壽傳:自幼刻苦好學,拜同郡人譙周為師,在蜀漢任觀閣令史。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晉書白話文》陳壽傳

晉書白話文

陳壽傳

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郡人。

自幼刻苦好學,拜同郡人譙周為師,在蜀漢任觀閣令史。

當時蜀漢朝中宦官黃皓專橫弄權,蜀漢大臣都極力逢迎黃皓,而陳壽獨不願依附他,因此多次被貶謫。

逢父去世,守喪期間,因病讓婢女伺侯服藥,被來客看見,鄉一黨一因此對他有些議論指責。

後來,蜀漢亡國,陳壽因此多年不被薦舉。

司空張華欣賞其才華,認為他雖然有行為不檢點的嫌疑,但照情理不應貶廢。

於是推舉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出任陽平縣令。

撰寫《蜀相諸葛亮集》,上報朝廷。

授職著作郎,兼任本郡中正官。

撰寫魏、蜀、吳《三國誌》,共六十五篇。

當時人們盛讚陳壽善於敘寫史事,具有良史的才幹。

夏侯湛當時也在撰寫《魏書》,見陳壽《三國誌》,便銷毀自己的《魏書》而作罷。

張華倍加讚賞,對陳壽說:「應該把《晉書》委託給你撰寫。」

陳壽就是如此受時人器重。

有傳聞說,丁儀、丁訥在曹魏時負有盛名,陳壽對他們的兒子們說:「送我千斛米,我就為令尊大人寫好傳記。」

丁氏不答應,陳壽果真不為他們立傳。

陳壽父親曾做過馬謖參軍,馬謖兵敗被諸葛亮所殺,陳壽父親也被牽連受罰,諸葛瞻又輕視陳壽。

因而陳壽為諸葛亮立傳,說諸葛亮軍事謀略非其長處,又無臨敵應變之才;說諸葛瞻只工於書法,名過其實。

論者因此而輕視陳壽的為人。

張華將薦舉陳壽為中書郎,荀勖因忌恨張華而討厭陳壽,便示意吏部改任陳壽為長廣太守。

陳壽以養老母為由不就職。

杜預離京鎮守邊鎮之前,又將陳壽舉薦給朝廷,建議授予他黃門侍郎或散騎常侍之職。

陳壽因此被授職為御史治書。

因母親喪事離職。

其母臨終遺言將她埋葬在洛陽,陳壽恭行母親遺志。

但又因不將老母歸葬故里而遭到非議貶官。

當初,譙周曾對陳壽說:「你必定會憑才學揚名天下,但常會遭到詆毀傷害,這未必是不幸。

應謹慎從事。」

陳壽至此,再次招致貶廢的羞辱,應了譙周之言。

過了幾年,被拜為太子中庶子,不就。

元康七年(297),陳壽病逝,時年六十五歲。

梁州大中正、尚書郎范君頁等上書說:「從前漢武帝下詔令說:『司馬相如病危,可派人去取回他的著作。

』使者得到了司馬相如遺留的書籍,內中談到帝王祭拜天地一事,漢天子大為驚奇。

臣等認為,已故治書侍御史陳壽所著《三國誌》,書中多勸誡之言,闡述前人是非得失,對今世的教化大有裨益,雖然文辭不及司馬相如,但質樸實在,懇請陛下采錄其書。」

於是詔令河南尹、洛陽令,派人去陳壽家抄寫其書。

陳壽還著有《古國志》五十篇,《益都耆舊傳》十篇,其文也流傳於世。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晉書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