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白話文》阮瞻傳:生一性一清心寡慾,常常自己內心感到滿足。讀書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晉書白話文》阮瞻傳

晉書白話文

阮瞻傳

阮瞻字千里。

生一性一清心寡慾,常常自己內心感到滿足。

讀書不去刻意追求研討,只是默默地記住要領,遇到事理辯論,言辭不足而旨趣有餘。

很會彈琴,別人聽說他會彈琴,大都前來請他彈奏,阮瞻不論長幼貴賤,都為他們彈奏。

他神情沖虛和淡,竟不知何人所在。

他內兄潘岳每次讓他彈琴,都是日以繼夜,他都沒有怨怒之色。

由此認識他的人都稱讚他清靜淡泊,不能對他施加榮辱了。

薦舉為灼然,拜見司徒王戎,王戎問他:「聖人看重名教,老莊申明自然,他們的主旨有無異同?」

阮瞻回答說:「都不同。」

王戎歎息良久,便命令徵召他。

當時人稱他為「三個字的掾屬。」

太尉王衍也很看重他。

阮瞻曾與人同行,天氣炎熱渴得厲害,客舍有口井,眾人竟相前往飲水,阮瞻獨自慢吞吞地落在後面,等別人都喝罷了他才去喝,他謙讓不爭達到這種程度。

東海王司馬越鎮守許昌,任阮瞻為記室參軍,與王承、謝鯤、鄧攸都在司馬越的王府。

司馬越給阮瞻等人的信中說:「按照禮記,八歲的孩子就可以出外跟師傅就學,說明這時可以讓老師用禮義法度訓導他;十歲叫幼,要學習,說明可以習染先王的禮教了。

然而向別人學習的東西浮淺,親身一體驗的道理深刻。

因此熟練地掌握禮義容止,不如親自目睹人的儀表風範;諷誦先哲遺訓,不如親自接受教誨傳授。

我兒子司馬毗既沒有美好淑貞的姿質,又沒有接受道德的淳風,希望各位在空閒的時候,照顧教誨他。」

永嘉年間(307~312),當太子舍人,過了一年多,病死在倉垣,當時才三十歲。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晉書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