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對韻》上卷 四 支: 泉對石,干對枝。吹竹對彈絲。【吹竹對彈絲】吹奏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笠翁對韻》上卷 四 支

笠翁對韻

上卷 四 支

泉對石,干對枝。

吹竹對彈絲。

【吹竹對彈絲】吹奏竹製的簫管一類的樂器。

竹,古入聲字,屋韻。

彈絲,彈奏琴瑟一類的樂器。

絲和竹都屬古代八音範圍。

山亭對水榭,鸚鵡對鸕茲。

【水榭】榭(音謝),建築在台上的房屋。

水榭:水上架台,台上建屋,可供人遊憩。

唐˙崔湜侍宴長寧公主東莊應制詩:水榭宜時陟,山樓向晚看。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出:且到秦淮水榭,一訪佳麗,倒也有趣。

【鸕茲(音盧詞)】一種善於捕魚的水鳥,可馴養。

形似鴉而黑,喉白,嘴長,喉下皮膚擴大成囊狀,捕得魚就置於囊內。

亦稱為摸魚公、墨鴉、水老鴉、烏鬼、魚鷹。

五色筆,十香詞。

潑墨對傳卮。

【五色筆】相傳南朝梁江淹,年青時夢晉代學者和詩人郭璞贈給他五色筆,於是才思大進,寫了許多優秀詩文。

晚年,又夢郭璞討回了五色筆,從此才情頓減,人稱「江郎才盡」。

後以五色筆比喻文才。

【十香詞】遼道宗後蕭氏,小字觀音,才貌雙絕,後以諫獵見疏,作《同心詞》自明。

耶律乙辛誣後與伶人私通,假造《十香詞》為證,帝竟賜後自盡。

【潑墨】潑墨是繪畫術語,意思是大量用墨渲染。

【傳卮(音知)】卮,古代盛酒的器一具。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

宋蘇軾南鄉子寒雀滿疏籬詞: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

蹋散芳英落酒卮。

另,卮,量詞。

古代計算酒器所裝液體的單位。

相當於杯。

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官人感夫人盛情,特備一卮酒謝夫人。

神奇韓干畫,雄渾李陵詩。

【神奇韓干畫】韓干是唐代著名畫家,藍田人,生卒年不詳。

學畫十餘年,善寫人物,尤工於鞍馬,繪馬雄駿健壯之姿,當時稱為獨步。

初師曹霸將軍,後乃自成一家,官至太府寺丞。

傳說建中初年,有人牽患有足疾的馬就診。

其馬一毛一色骨相似韓干所畫的馬,為真馬所無。

遂牽此馬繞市,巧遇韓干,干亦驚疑。

返家後,視其所畫馬本,腳有一點黑缺,方知是馬畫通靈。

見唐段成式酉一陽一雜俎續集卷二支諾皋。

杜甫在《丹青引》一詩中盛讚曹霸,也寫到了韓干,說:「弟子韓干早入室,亦能畫馬絕窮相。」

【雄渾李陵詩】李陵,西漢名將李廣之孫,武帝天漢二年,率步卒五千,與匈奴十萬騎決戰,終因缺少援軍,戰敗投降。

李陵在匈奴遇到出使被扣留的蘇武,後蘇武南還,李陵設酒送別。

其贈別蘇武之詩雄渾豪爽,十分感人。

《昭明文選》中收有幾首古代送別詩,情調悲涼慷慨,舊題是李陵別蘇武作。

幾處花街新奪錦,有人香徑淡凝脂。

【幾處花街新奪錦】唐武則天駕臨龍門,詔令群臣賦「明堂火珠」詩,詩先成者賜錦袍。

東方虯詩先成,拜錦未坐,宋之問亦成,但寫得比東方虯好,有「不愁明月盡,自有夜光來」之句。

武後令奪東方虯錦袍賞給宋之問,此即所謂奪錦。

後用來指受到一寵一賜,或稱讚人文才出眾。

唐杜甫寄李十二百二十韻:文彩承殊渥,流傳必絕倫,龍舟移棹晚,獸錦奪袍新。

宋之問,初唐著名詩人。

萬里烽煙,戰士邊頭爭保塞;一天膏雨,農夫村外盡乘時。

【膏雨】甘霖。

比喻豐澤。

漢書卷五十一賈山傳:膏雨降,五穀登。

【乘時】利用有利時機。

葅對醢,賦對詩。

點漆對描脂。

【葅】古代酷刑,將人剁成肉醬。

漢李陵重報蘇武書:昔蕭樊囚縶,韓彭葅醢,錯受戮,周魏見辜。

三國誌卷四十蜀書彭羕傳:羕一朝狂悖,自求葅醢,為不忠不義之鬼乎?亦作菹醢。

【醢】肉醬。

三國誌卷二十一魏書王粲傳:昔伯牙絕弦於鍾期,仲尼覆醢於子路。

璠簪對珠履,劍客對琴師。

【璠(音繁)簪對珠履】璠:美玉。

璠簪,美玉製成的簪。

珠履:用珠裝飾的鞋。

相傳戰國時楚公子春申君,為了向人誇富,讓他和門客都穿珠履。

【簪】古人用來綰髮或固定頭冠的頭飾。

如:頭簪。

史記卷四十九外戚世家:夫人脫簪珥叩頭。

唐杜甫春望詩: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亦稱為簪子。

沽酒價,買山資。

國色對仙姿。

【沽酒價】阮鹹每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市沽酒。

【買山資】晉僧人支道林,到深公那裡去買邱山,深公曰:「未聞巢(父)、(許)由買山而隱」(巢父、許由,堯時隱士)。

見《世說新語》。

晚霞明似錦,春雨細如絲。

柳絆長堤千萬樹,花橫野寺兩三枝。

紫蓋黃旗,天象預占江左地;青袍白馬,童謠終應壽一陽一兒。

【紫蓋黃旗,天象預占江左地】三國末年,吳主孫皓時,國有術士曰:「庚子之年,紫蓋黃旗,當入於洛」,皓以為平晉也。

不料相反,庚子之年(晉太康元年)恰恰是他被俘入洛一陽一的一年。

江左,即江東,長江下游以東地區。

【青袍白馬,童謠終應壽一陽一兒】相傳南朝梁武帝時,先是大同中有童謠曰:「青袍白馬壽一陽一兒」。

不久,壽一陽一的侯景發動叛亂,叛軍中盡青袍白馬,終於亡梁。

這一聯都是迷信的讖(音襯)緯之說。

箴對讚,缶對卮。

螢照對蠶絲。

【箴(音真)】古代一種以規勸、告誡為內容的文體。

漢書卷八十七揚雄傳下贊曰:箴莫善於虞箴,作州箴。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箴者,所以攻疾防患,喻針石也。

【讚】頌揚﹑稱美,通贊。

三國誌卷十八魏書許褚傳:帝思褚忠孝,下詔褒贊。

紅樓夢第五十六回:我才讚你,你倒來捉弄我了。

輕裾對長袖,瑞草對靈芝。

【輕裾(音居)】裾,衣服的後襟。

爾雅釋器:衱謂之裾。

郭璞註:衣後襟也。

漢書卷五十一鄒一陽一傳:飾固陋之心,則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乎?宋文同晚至村家詩:舊裾飄風采桑去,白夾卷水秧稻歸。

輕裾,形容人在走動或舞蹈時衣襟飄揚的樣子。

【瑞草】相傳不常見的草,見則為祥兆,故稱為瑞草。

如蓂莢、靈芝之類。

流涕策,斷腸詩。

喉舌對腰肢。

【流涕策】古代大臣獻給皇帝的意見書叫策。

西漢賈誼在寫給漢文帝的《治安策》中有「可為痛哭,可為流涕,可為長太息」之句,因稱流涕策。

【斷腸詩】宋代女詩人朱淑貞,相傳其對婚姻不滿,故詩詞多幽憤哀傷情調,後人輯有《斷腸詩集》、《斷腸詞集》傳世。

【喉舌】泛指說話的器一官和新聞媒介。

《詩·大雅·烝民》:王之喉舌。

【腰肢】腰身;身段。

雲中熊虎將,天上鳳凰兒。

【雲中熊虎將】雲中,漢代北方有雲中郡,在今山西北部及內蒙古一部分。

熊虎將,指西漢名將魏尚,相傳他做雲中守時,匈奴遠避,不敢近邊。

【天上鳳凰兒】漢民歌《隴西行》有「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鳳鳴何啾啾,一母將九雛」的詩句。

後來多用為讚美別人兒子的話。

禹廟千年垂橘柚,堯階三尺覆茅茨。

【禹廟千年垂橘柚】杜甫詩《禹廟》:「禹廟空寺裡,秋風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畫龍蛇……」,這是從詩的第三句點竄出來的。

【堯階三尺覆茅茨】古書記載,帝堯生活簡樸,他的居室土階三尺,茅茨不剪,采椽不斫。

茅茨,茨(音瓷),苫房;茅茨,用茅草苫房。

斫(音琢),砍、擊的意思。

湘竹含煙,腰下輕紗籠玳瑁;海棠經雨,臉邊青淚濕胭脂。

【湘竹含煙,腰下輕紗籠玳瑁;海棠經雨,臉邊青淚濕胭脂】意思是,輕紗籠罩著腰身,好像煙霧環繞著的竹枝;下聯的意思是,臉邊流下淚水,猶如雨點滴在海棠花上。

都是舊時文人對婦女的不健康的描寫。

玳瑁,動物名,龜鱉目海龜科。

其背甲呈黃褐色,有黑斑,光潤美麗,可長達一公尺,前寬後尖,可作裝飾品。

多分佈於熱帶海洋。

爭對讓,望對思。

野葛對山梔。

【梔】植物名。

茜草科梔子屬,常綠灌木。

葉具短一柄一,對生。

夏開白花,有香氣。

果實橢圓,色黃,可入藥,亦可做染料。

木質密堅實,可為雕刻用。

或稱為梔子。

【望對思】望可解作盼望,思解作思念,成對;望又可解作怨恨,思也可解作怨恨,也成對。

仙風對道骨,天造對人為。

【仙風】神仙的風致。

形容人的瀟灑。

明伍餘福《蘋野纂聞·尹髼頭》:「見者以其童顏鶴髮,有仙風,爭延致之。」

【道骨】修道者的氣質。

唐王昌齡《就道士問周易參同契》詩:「嗟余無道骨,發我入太行。」

宋孔平仲《送謝仲規致仕》詩:「觀公眉宇秀,凜凜有道骨。」

明馮夢龍《女丈夫·洪客祈雨》:「道骨合棲蓬島,奈雄心一片難消。」

【天造】謂自然生成,對人為而言。

唐李白《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凝毫採掇花露容,幾年功成奪天造。」

宋張淏《艮岳記》:「築岡阜高十餘仞,增以太湖靈璧之石,雄拔峭峙,功奪天造。」

鱄諸劍,博一浪一椎。

經緯對干支。

【鱄諸劍】鱄(音專)諸,即專諸,古代勇士名。

《左傳》載,春秋時,吳公子光為奪取王位,收買專諸為刺客,把匕首藏在魚腹中,借進獻食品的機會刺死了吳王僚。

【博一浪一椎】漢代的張良,年青時為了給被滅掉的韓國報仇,從倉海君那裡請到一位大力士,攜帶六十公斤的大鐵椎,在博一浪一沙地方狙(音居)擊秦始皇,誤中副車,未果。

博一浪一沙,地名,在今河南原一陽一縣。

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師。

望切不妨人去遠,心忙無奈馬行遲。

金屋閉來,賦乞茂林題柱筆;玉樓成後,記須昌谷負囊詞。

【金屋閉來,賦乞茂林題柱筆】漢武帝幼時,他的姑母館陶長公主打算把自己的女兒阿一嬌許給他,就問:「兒欲得婦,阿一嬌好否?」

帝曰:「若得阿一嬌,當以金屋貯之。」

陳阿一嬌與漢武帝結婚後,頗得一寵一愛一。

但陳皇后嫉妒心很強,因自己未育而嫉妒衛夫人遭貶,獨居長門宮,心情悲憤。

她聽說司馬相如很會寫文章,就奉黃金百兩。

讓相如為她寫一篇《長門賦》,抒寫她的孤獨寂寞之感和對武帝的思念。

司馬相如曾居住在茂陵,故稱他的才思為茂陵題柱筆。

題柱,司馬相如初西去長安,過成都升仙橋,題柱曰:「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此橋。」

【玉樓成後,記須昌谷負囊詞】昌谷,河名,在河南境內,唐詩人李賀家鄉瀕臨昌谷川,因之他的詩集稱《昌谷集》,後人也稱他李昌谷。

相傳李賀出行,常讓小童背一錦囊,每得佳句,就記下投入囊中。

後夢神人曰:「上帝白玉樓成,命君作記」。

不久詩人就死了。

分類:蒙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笠翁對韻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