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對韻》上卷 十一 真: 蓮對菊,鳳對麟。濁富對清貧。【濁富】不義而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笠翁對韻》上卷 十一 真

笠翁對韻

上卷 十一 真

蓮對菊,鳳對麟。

濁富對清貧。

【濁富】不義而富。

與「清貧」相對。

《文苑英華》卷三六八引唐姚崇《冰壺賦》:「與其濁富,寧比清貧!」明楊慎《藝林伐山·佛書四六》:「寧可清貧自樂,不做濁富多憂。」

《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自古「濁富莫如清貧」;我夫子也曾說過:「富貴貧賤皆須以道得之。」

【清貧】生活清寒貧苦

漁莊對佛捨,松蓋對花茵。

【漁莊】漁村。

清董元度《舟行雜詩》:「漁莊蟹捨接茭蒲,浩淼煙波夜月孤。」

清盛百二《題王述庵先生三泖漁莊四時圖即用留別》詩:「何年相約共往還,借我漁莊船一隻。」

《花月痕》第六回:「俯瞰柳一陰一中,漁莊稻捨,酒肆茶寮,宛如天然圖畫。」

【佛捨】寺院房舍,佛堂。

唐元稹《有唐贈太子少保崔公墓誌銘》:「從十數輩,直抵裡中佛舍下。」

宋蘇軾《自雷適廉宿於興廉村淨行院》詩:「荒涼海南北,佛捨如雞棲。」

明袁宏道《雪中投宿棲隱寺》詩之一:「山門雲占斷,佛捨雨澆殘。」

【松蓋】謂喬松枝葉茂密,狀如傘蓋。

唐錢起《登秦嶺半崖遇雨》詩:「依巖假松蓋,臨水羨荷衣。」

唐李山甫《題李員外廳》詩:「高丘松蓋古,閒地藥苗肥。」

蘿月叟,葛天民。

國寶對家珍。

【蘿月叟】意思是月下走在籐蘿盤繞的山路上的老人。

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

【蘿月】蘿籐間的月色。

南齊孔稚珪《北山移文》:「秋桂遺風,春蘿罷月。」

唐李白《贈王判官》詩:「何處我思君,天台綠蘿月。」

【葛天民】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其治世不言而信,不化而行,是遠古社會理想化的政治領袖人物。

古人認為是理想中的自然、淳樸之世。

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昔葛天氏樂辭雲,玄鳥在曲;黃帝雲門,理不空綺。

【家珍】家中的珍貴物品。

草迎金埒馬,花醉玉樓人。

【金埒(音列)】埒即勒,馬具。

晉王濟王武子有養馬的癖好,編錢以為馬埒,人稱金埒。

常乘馬,不渡水,曰:"是必惜錦幛泥",去之,馬乃渡水。

【玉樓】(1).華麗的樓。

唐宗楚客《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玉樓銀榜枕嚴城,翠蓋紅旂列禁營。」

宋辛棄疾《蘇武慢·雪》詞:「歌竹傳觴,探梅得句,人在玉樓。」

明葉憲祖《素梅玉蟾》第二折:「玉樓深鎖薄情種,清夜悠悠誰共。」

清納蘭一性一德《菩薩鬘》詞:「春雲吹散湘簾雨,絮粘蝴蝶飛還住。

人在玉樓中,樓高四面風。」

(2).傳說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

《十洲記·崑崙》:「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樓十二所。」

前蜀杜光庭《莫庭乂青城本命醮詞》:「洞裡之玉樓金闕,塵俗難窺。」

宋張耒《歲暮福昌懷古》詩:「天上玉樓終恍惚,人間遺事已埃塵。」

黃懺華《亡友恩仲穆哀辭》:「玉樓應有記,走筆動仙曹。」

(3).指一妓一樓。

唐白居易《聽崔七一妓一人箏》詩:「花臉雲鬟坐玉樓,十三弦裡一時愁。」

宋柳永《歸朝歡》詞:「歸去來,玉樓深處,有個人相憶。」

郁達夫《日暮舟中口占再迭前韻》:「玉樓歌舞人初醉,曲岸牛羊路欲迷。」

自註:「北岸多一妓一樓,南岸多牧場。」

(4).道教語。

指肩。

宋蘇軾《雪後書北台壁》詩之二:「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眩生花。」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一載王安石論此詩云:「道家以肋肩為玉樓,以目為銀海。」

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二折:「我則見銀海凍花生的這眼底,玉樓寒聳一起肩頭,搖鞭袖裊深藏手。」

明陳汝元《金蓮記·焚券》:「銀海生花,玉樓起粟,竹爐相對添僝僽。」

(5).亦稱「玉樓子」。

牡丹花的一種。

宋陸游《天彭牡丹譜·花釋名》:「玉樓子者,白花,起樓,高標逸韻,自然是風塵外物。」

清趙翼《牡丹將開作布幔護之》詩:「改砌花台作幕遮,玉樓春一色倍穠華。」

自註:「玉樓,花名。」

巢燕三春嘗喚友,塞鴻八月始來賓。

【巢燕三春嘗喚友】《詩經·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

【塞鴻八月始來賓】如《禮記·月令》所載:「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烏;仲秋之月,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季秋之月,鴻雁來賓,雀入大水為蛤,菊又黃花,豹乃祭獸」。

稱之為賓,因為塞北才是雁的家鄉,經過中原好像客人一樣。

古往今來,誰見泰山曾作礪;天長地久,人傳滄海幾揚塵。

【泰山曾作礪】礪,磨刀石。

漢代封功臣、皇帝封爵的誓詞有"黃河如帶,泰山如礪。

國以永寧,爰(音園,於是)及苗裔"的話,意思是遙遠無期,不可能出現的情況。

【滄海幾揚塵】揚起塵土。

猶言滄海桑田。

《神仙傳》載,仙人麻姑在蔡經家見到王遠,說自己曾見東海三為桑田,目前東海水又淺,大約要變成陸地。

王遠歎息說:聖人都說海中將要揚起塵土了。

兄對弟,吏對民。

父子對君臣。

勾丁對補甲,赴卯對同寅。

【勾丁對補甲】勾丁:即為徵兵;補甲:即為補充兵員。

該解釋也尚有爭議。

也有寫作「勾丁對甫甲」的。

另解:勾丁:勾即捉拿、逮捕。

勾丁,抓丁拉夫。

甫甲:甫,開始;甲是十干的第一個,也是開始的意思。

甫甲,似應為剛入伍,方與勾丁成對。

【赴卯對同寅】赴卯:古代官府把檢查出勤情況叫做點卯(因為卯時日出,開始工作),赴卯猶如今天說上班。

同寅:同僚。

折桂客,簪花人。

四皓對三仁。

【折桂客】晉都詵(音申,詵詵,形容眾多)舉賢,對策最優,自己誇口說:"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後因以考試得中為折桂。

【簪花人】也是說古代殿試得中,則賞令簪花,以顯其榮。

【四皓】商山四皓的簡稱,漢初商山的四個隱士。

文選揚雄解嘲:若夫藺生收功於章表,四皓采榮於南山。

文選班彪王命論: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一愛一。

【三仁】語殷商末年,有微子、箕子、比干三個賢人。

三人勸諫紂王,不被採納,紂王的庶兄微子逃往國外,叔父箕子和比干,箕子裝瘋做人奴隸,比干因進諫而被殺,俱以仁德見稱於世。

孔子評價他們說"殷有三仁"。

王喬雲外鳥,郭泰雨中巾。

【王喬雲外鳥】《後漢書》載,漢人王喬做葉縣縣令,有神術,每月兩次朝見皇帝。

皇帝對他來去這麼迅速感動驚異,叫人暗地觀察。

有人報告,王喬每次來朝,只見有一對鳧雁飛來。

人們用網捕捉這雙飛雁,卻只捉得了一隻鞋。

【郭泰雨中巾】漢郭泰是個有名望的人物,一次遇雨,頭巾折起一角,人們以為他是有意這樣做的,很雅觀,於是效之,故意把頭巾折起一角,稱為"宗林(郭泰字)巾"。

人交好友求三益,士有賢妻備五倫。

【三益】語本論語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三益指直、諒、多聞。

後漢書卷二十八下馮衍傳:臣自惟無三益之才,不敢處三損之地,固讓而不受之。

亦指良朋、益友。

晉摯虞答杜育詩:賴茲三益,如琢如切。

文選江淹雜體詩陶征君:素心正如此,開徑望三益。

【五倫】古代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間的五種倫理體系。

鏡花緣第九十九回:門上有了這樣能事家人,恩主於五倫之中,雖於朋友這倫有些欠缺,畢竟少了許多應酬之煩。

亦作五常。

文教南宣,武帝平蠻開百越;義旗西指,韓侯扶漢卷三秦。

【文教南宣,武帝平蠻開百越】文教,文明、教化;南宣,推廣到南方。

漢武帝時,統一南方百越之地,議立南海、蒼梧等九郡。

百越,古代散居南方各地越族的總稱,居住兩廣、海南島一帶。

如漢時有閩越﹑甌越﹑南越﹑駱越等。

其文化特徵為斷髮﹑紋身﹑契臂﹑巢居﹑使舟及鑄銅鼓等。

亦作百粵。

【義旗西指,韓侯扶漢卷三秦】韓侯,即韓信。

在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鬥爭中,韓信作為劉邦的將領,曾南北轉戰,立下了很大功勞。

在他剛剛被舉用的時候,曾勸說劉邦,略定三秦。

劉邦聽從他的意見,盡得關中之地,為楚漢之爭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三秦,戰國時秦的國土,在今陝西。

秦亡後,項羽把關中地分為三份,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於鹹一陽一以西,司馬欣為塞王於鹹一陽一以東,董翳為翟王於上郡,合稱為三秦。

申對午,侃對誾。

阿魏對茵陳。

【侃(音砍)對誾(音銀)】侃,和樂的樣子。

誾:這裡指態度莊重的樣子。

(字典中解釋,形容和顏悅色而能直言。

)《論語》中記載孔子:"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

【阿魏對茵陳】阿魏與茵陳是兩味中藥名。

楚蘭對湘芷,碧柳對青筠。

【楚蘭對湘芷】蘭和芷都是香草,產在古代楚國。

湘江在楚國境內,因稱芷為湘芷。

屈原的詩歌中經常提到這兩種香草,用它比喻品行高潔的人物。

【筠(yún勻)】原意是青色的竹皮,這裡指竹。

花馥馥,葉蓁蓁。

粉頸對朱一唇。

【蓁蓁(zhēn真)】茂盛的樣子。

《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

曹公一奸一似鬼,堯帝智如神。

【曹公一奸一似鬼】三國時曹一操一奸一偽,人稱一奸一鬼。

【堯帝智如神】《史記》上說,帝堯十分聰明,"其智如神"。

南阮才郎差北富,東鄰醜女效西顰。

【南阮才郎差北富】晉洛一陽一阮氏,阮籍和阮鹹叔侄居道南,家貧,而多才;其他阮姓宗族居道北,家富。

七月七日,北阮曬衣服,光彩奪目。

阮鹹也以竹竿把大布褲衩挑了出來。

人問其故,他說:"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阮籍,著名詩人。

阮鹹也是當時名流。

(唐)戴叔倫旅次寄湘南張郎中詩:"閉門茅底偶為鄰,北阮那憐南阮貧。

"

【東鄰醜女效西顰】《莊子》裡的一則寓言說,美一女西施因胸痛,經常撫胸皺眉。

東鄰醜女也學西施的樣子,在人前故意賣弄,卻引得人們更加討厭她。

顰,皺眉。

色艷北堂,草號忘憂憂甚事?香濃南國,花名含笑笑何人?

【忘憂】萱草也名忘憂草。

《詩.衛風.伯兮》:"焉得萱草,言樹之背。

"背即北堂。

【含笑】花名。

分類:蒙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笠翁對韻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