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對韻》上卷 九 佳: 門對戶,陌對街。枝葉對根荄。【根荄】植物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笠翁對韻》上卷 九 佳

笠翁對韻

上卷 九 佳

門對戶,陌對街。

枝葉對根荄。

【根荄】植物的根。

《文子·符言》:「故羽翼美者,傷其骸骨;枝葉茂者,害其根荄;能兩美者,天下無之。」

漢劉向《說苑·建本》:「樹本淺,根荄不深。」

《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入地則孕毓根荄。」

唐白居易《問友》詩:「根荄相交長,一莖一葉相附榮。」

宋司馬光《為始平公祭晉祠文》:「然原陸久燥,根荄未浹,畎畝喁喁,猶有待望。」

鬥雞對揮麈,鳳髻對鸞釵。

【鬥雞】古時雞與雞相搏鬥的一種遊戲。

唐王勃有《鬥雞檄》。

【揮麈(音煮)】1晉代人們清談時,常揮麈以為談助,後稱談論為揮麈。

宋蘇軾贈治易僧智周詩:斷弦掛壁知音喪,揮麈空山亂石聽。

2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只是江南時魚、櫻、筍下酒之物,與先生們揮麈清談。

3揮動麈尾。

宋歐一陽一修和聖俞聚蚊詩:抱琴不暇撫,揮麈無由停。

麈:古書上指鹿一類的動物,其尾可做拂塵,即「麈尾」。

【鳳髻】古代的一種髮型。

唐宇文氏《妝台記》:「周文王於髻上加珠翠翹花,傅之鉛粉,其髻高名曰鳳髻。」

後蜀歐一陽一炯《鳳樓春》詞:「鳳髻綠雲叢,深掩房櫳。」

元錢惟善《次陳君瑞游鳳凰山光明寺》詩:「左瞻劍戟龍門並,上脫冠巾鳳髻雙。」

清納蘭一性一德《浣溪沙》詞:「鳳髻拋殘秋草生,高梧濕月冷無聲。」

【鸞釵】鸞形的釵子。

唐李商隱《河一陽一詩》:「濕銀注鏡井口平,鸞釵映月寒錚錚。」

劉學鍇余恕誠集解引道源註:「《杜一陽一雜編》:「唐同昌公主有九鸞之釵。」

」明唐寅《題美人圖》詩:「鸞釵壓鬢髻偏新,霧濕雲低別種情。」

清納蘭一性一德《桂》詩:「露鑄鸞釵色,風薰鷲嶺香。」

登楚岫,渡秦淮。

子犯對夫差。

【楚岫(音秀)】1楚地山巒。

唐韋迢《早發湘潭寄杜員外院長》詩:「楚岫千峰翠,湘潭一葉黃。」

唐朱慶餘《送人下第歸》詩:「岸闊湖波溢,程遙楚岫微。」

元張可久《折桂令·湖上即事》曲:「俊友吳鉤,清秋楚岫,退叟齊丘。」

2指巫山。

泛指男一女歡會處。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步飛煙》:「所恨洛川波隔,賈午牆高,連雲不及於秦台,薦夢尚遙於楚岫。」

明顧大典《青衫記·訪興不遇》:「自憐遷客去長沙,迷楚岫隔京華,匆匆不盡離情話。」

柴萼《梵天廬叢錄·妙判三十則》:「啟北門鑰而蕩乃春一心,神迷楚岫;踰東家牆而摟其處子,夢繞一陽一台。」

【秦淮】河名。

流經南京,是南京市名勝之一。

相傳秦始皇南巡至龍藏浦,發現有王氣,於是鑿方山,斷長壟為瀆入於江,以洩王氣,故名秦淮。

唐杜牧《泊秦淮》詩:「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南唐李煜《一浪一淘沙》詞:「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元傅若金《金陵晚眺》詩:「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

清孔尚任《桃花扇·聽稗》:「既是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訪佳麗,倒也有趣!」清戴名世《種樹說》:「頃余僑居秦淮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間曠之地,居民多種樹為生。」

【子犯】狐偃,人名。

字子犯,春秋晉人。

為晉文公舅,故亦稱為舅犯。

文公為公子時,出亡在外,偃與兄一毛一從之十九年;及文公歸國,乃以偃為大夫,信任不疑,言聽計從,最後輔佐文公平定周室之亂而成霸業。

《左傳·僖二十二年》載,晉重耳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賜也。」

【夫差】人名。

(?~公元前473)春秋吳王,因父闔閭為越王勾踐所敗,故敗困勾踐於會稽,以報父仇,並率一精一兵北會諸侯於黃池,與晉爭霸,勾踐乘虛而入,遂滅吳,夫差自剄而死,在位二十三年。

石鼎龍頭縮,銀箏雁翅排。

【石鼎】陶制的烹茶用具。

北周庾信《周柱國大將軍拓拔儉神道碑》:「居常服翫,或以布被、松一床一;盤案之間,不過桑杯、石鼎。」

唐皮日休《冬曉章上人院》詩:「松扉欲啟如鳴鶴,石鼎初煎若聚蚊。」

宋范仲淹《酬李光化見寄》詩之二:「石鼎斗茶浮一乳一白,海螺行酒艷波紅。」

元劉詵《和友人游永古堂》:「勝日偶尋山寺幽,老僧石鼎沸茶漚。」

【龍頭】當指石鼎上的龍頭形裝飾。

【銀箏】用銀裝飾的箏或用銀字表示音調高低的箏。

唐戴叔倫《白苧詞》:「回鸞轉鳳意自嬌,銀箏錦瑟聲相調。」

後蜀一毛一熙震《河滿子》詞:「曲檻絲垂金柳,小窗弦斷銀箏。」

清吳偉業《贈馮子淵總戎》詩:「十二銀箏歌芍葯,三千練甲醉葡萄。」

【雁翅】當指古箏上的琴碼,

百年詩禮延餘慶,萬里風雲入壯懷。

【詩禮】1《詩經》和《禮經》,封建社會讀書人必讀的書。

2舊時常用來稱讀書講究禮教的人家。

【餘慶】1指留給子孫後輩的德澤。

《易·坤》:「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南史·齊高帝諸子論》:「梁武革齊,弗取前轍,子恪兄弟,並皆錄用,雖見梁武之弘裕,亦表文獻之餘慶。」

清錢謙益《太僕寺添注卿管京營少卿事畢自嚴授中大夫祖母王氏仍前贈制》:「偕老難見於百年,餘慶有光於奕世。」

2指行善積德,造福子孫。

晉潘岳《西徵賦》:「惟泰山其猶危,祀八百而餘慶。」

唐盧綸《綸與吉侍郎中孚等風塵追游向三十載數公俱沉下泉暢博士有五十韻見寄輒有所酬兼寄夏侯侍御審侯倉曹釗》詩:「郎中善餘慶,雅韻與琴清。」

【壯懷】豪壯的胸懷。

唐韓愈《送石處士赴河一陽一幕》詩:「風雲入壯懷,泉石別幽耳。」

宋辛棄疾《賀新郎》詞:「我輩從來文字飲,怕壯懷激烈須歌者。」

明張煌言《海上》詩之一:「浩氣填胸星月冷,壯懷裂髮鬼神愁。」

清龔自珍《別直隸布政使同年托公》詩:「三十年華四牡騑,每談宦轍壯懷飛。」

能辨明倫,死矣野哉悲季路;不由徑襪,生乎愚也有高柴。

【季路】人名。

(公元前542~前480)春秋魯國卞(今山東省泗水縣東)人。

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

孔子弟子,一性一好勇、事親孝。

仕衛,死於孔悝之難。

富政治長才,在孔門四科中,列於政事科。

《論語·子路》:子曰:「野哉由也。」

【高柴】孔子門人。

遇衛難不徑不竇(既不走小路,又不走孔道,不知變通)。

《論語·先進》:子曰:「柴也愚。」

冠對履,襪對鞋。

海角對天涯。

雞人對虎旅,六市對三街。

【雞人】職官名。

於天將亮時,作呼聲以警醒百官。

周禮春官雞人: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呼旦以嘂百官。

【虎旅】勇一猛善戰的軍隊。

唐李商隱馬嵬詩: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三街六市】街市。

蕩寇志第十五回:雖有三街六市,出門便被紗兜兒廝蒙著臉,真是討厭,那得如此風景看。

亦作三街六巷。

陳俎豆,戲堆埋。

皎皎對皚皚。

【陳俎(音組)豆,戲堆埋】《列女傳·母儀》載,孟子幼時,居近墓,習堆埋;移捨於市,又習貿易事;移學宮旁,乃習禮讓,修俎豆。

修俎豆,主持祭祀之禮。

【俎豆】俎和豆。

古代祭祀﹑宴饗時,用來盛祭品的兩種禮器。

亦泛指各種禮器。

論語衛靈公: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史記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

【皎皎】潔白的樣子。

【皚皚】潔白的樣子。

漢劉歆遂初賦:漂積雪之皚皚兮,涉凝露之降霜。

賢相聚東閣,良朋集小齋。

【東閣】東向的小門。

漢書卷五十八公孫弘傳:弘自見為舉首,起徒步,數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館,開東閣以延賢人,與參謀議。

後用以指宰相招賢的地方。

唐李商隱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早歲思東閣,為邦屬故國。

夢裡山川書越絕,枕邊風月記齊諧。

【越絕】《越絕書》,歷史小說。

東漢袁康撰。

記吳越二國史地及伍子胥、范蠡等人活動。

【齊諧】《齊諧》,志怪書名。

《隋書經籍志》有無疑先生的《齊諧記》七卷,梁吳均《續齊諧記》一卷。

三徑蕭疏,彭澤高風怡五柳;六朝華貴,琅琊佳氣種三槐。

【五柳】陶淵明棄彭澤縣令的官位而歸隱家園,於門前栽種五株柳樹,並自號五柳先生。

見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後用以比喻歸隱、隱居,也用以形容環境的幽雅、隱居的閒適。

【三槐】1周代宮庭外植有三棵槐木,三公朝天子時,面向三槐。

周禮秋官朝士:面三槐,三公位焉。

後用以比喻三公。

2宋代兵部侍郎王佑,多一陰一德,手植三槐於庭,自言子孫必有為三公的。

其子旦後果為相,世稱為三槐王氏,子孫因建三槐堂。

宋史卷二八二王旦傳:佑手植三槐於庭,曰:吾之後世,必有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

勤對儉,巧對乖。

水榭對山齋。

【水榭】靠水的供遊憩的房屋樓閣。

《舊唐書·裴度傳》:東都立第於集賢裡,築山穿池,竹木叢萃,有風亭水榭。

【山齋】山中居室。

南朝梁蕭統《晚春》詩:「風花落未已,山齋開夜扉。」

《陳書·孫瑒傳》:「常於山齋設講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資奉,為學者所稱。」

明袁宏道《和王以明山居韻》:「山齋通夜雨,腸斷子瞻詩。」

《維新夢·入夢》:「階翻藥,窗展蕉,鎮日裡山齋寂寥。」

冰桃對雪藕,漏箭對更牌。

【漏箭】古代漏壺中用作計時指針的箭。

宋歐一陽一修漁家傲十一月新一陽一排壽宴詞:南至迎長知漏箭,書雲紀候冰生研。

宋柳永戚氏晚秋天詞:漏箭移,稍覺輕寒。

寒翠袖,貴金釵。

慷慨對詼諧。

【翠袖】1青綠色衣袖。

泛指女子的裝束。

唐杜甫《佳人》詩:「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宋蘇軾《王晉叔所藏畫跋尾·芍葯》詩:「倚竹佳人翠袖長,天寒猶著薄羅裳。」

清龔自珍《菩薩鬘》詞:「無言垂翠袖,粉蝶窺人瘦。」

2指女子。

宋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詞:「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明何景明《明妃引》:「琵琶馬上再三彈,翠袖朝啼關塞寒。」

【金釵】1婦女插於髮髻的金製首飾,由兩股合成。

南朝宋鮑照《擬行路難》詩之九:「還君金釵玳瑁簪,不忍見之益愁思。」

唐溫庭筠《懊惱曲》:「兩股金釵已相許,不令獨作空成塵。」

《雍熙樂府·醉花一陰一·國祚風和太平了》:「兩行金釵,最宜素縞。」

清黃遵憲《九姓漁船曲》:「金釵敲斷都由我,一團一扇遮羞怕見郎。」

2借指婦女。

清沈起鳳《諧鐸·夢中夢》:「今富貴若此,何不廣列金釵,以充下陳。」

賀敬之《放歌集·三門峽歌》:「烏雲遮明鏡,黃水吞金釵。」

下陳:古代統治者賓主相見,在堂下陳列禮品,站立儐從之處。

位於堂下,因稱下陳。

《戰國策·齊策四》:美人充下陳。

竹徑風聲籟,花溪月影篩。

【竹徑】竹林中的小徑。

唐王勃《宇文德一陽一宅秋夜山亭宴序》:「琴亭酒榭磊落乘煙,竹徑松扉參差向月。」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醒世恆言·灌園叟晚逢仙女》:「向一陽一設兩扇柴門,門內一條竹徑,兩邊都結柏屏遮護。」

清黃鷟來《秋日雨晴過張星文草草堂》詩:「松門落葉深,竹徑寒香靜。」

【籟】本指從孔竅中所發出的聲音,後泛指一切的聲音。

如:天籟﹑人籟﹑萬籟俱寂。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至於林籟結響,調如竽瑟。

【篩】灑、落。

董西廂卷七:況是暮春天色,落紅萬點,風兒細細,雨兒微篩。

西遊記第八十三回:棒舉一天寒霧漫,劍迎滿地黑塵篩。

攜囊佳韻隨時貯,荷鋤沉酣到處埋。

【攜囊】李賀系囊貯詩。

【荷鋤】劉伶,好酒。

荷鋤自隨曰:「醉死便可埋我。」

【劉伶】字伯倫,晉沛國人,生卒年不詳,曾為建威參軍。

一性一好酒,放情肆志,與嵇康、阮籍等同稱為竹林七賢。

著有酒德頌。

江海孤蹤,雪一浪一風濤驚旅夢;鄉關萬里,煙巒雲樹切歸懷。

【鄉關】故鄉。

杞對梓,檜對楷。

水泊對山崖。

【水泊(音坡)】湖澤。

《水滸傳》第三五回:「晁天王聚集著三五千軍馬,把住著水泊。」

《水滸傳》第五五回:「我山寨四面都是水泊,港汊甚多。」

舞裙對歌袖,玉陛對瑤階。

【玉陛】帝王宮殿的台階。

《三國誌·魏志·陳思王植傳》:「常願得一奉朝覲,排金門,蹈玉陛……死不恨矣。」

唐王昌齡《夏月花萼樓酺宴應制》詩:「玉陛分朝列,文章發聖聰。」

宋陸游《十二月二十七日祭風師歸道中作》詩:「束帶敢言趨玉陛,橫戈猶憶戍天山。」

【瑤階】1玉砌的台階。

亦用為石階的美稱。

晉王嘉《拾遺記·炎帝神農》:「築圓丘以祀朝日,飾瑤階以揖夜光。」

唐杜牧《秋夕》詩:「瑤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明梁辰魚《二郎神·宮怨》:「怕鞋侵荒蘚,瑤階欲下還旋。」

清納蘭一性一德《緱山曲》詩:「智瓊攜手阿環隨,同侍瑤階看舞姬。」

2指積雪的石階。

南朝宋謝惠連《雪賦》:「庭列瑤階,林挺瓊樹。」

唐韋應物《對雪贈徐秀才》詩:「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

妍光屬瑤階,亂緒陵新節。」

《群音類選·戴王雪訪》:「冰花六出寒風剪,玉積瑤階遍。」

風入袂,月盈懷。

虎兕對狼豺。

【虎兕(音四)】虎與犀牛。

比喻兇惡殘暴的人。

《論語·季氏》:「虎兕出於柙。」

漢王逸《九思·逢尤》:「虎兕爭兮於廷中。」

宋周密《齊東野語·景定彗星》:「董宋臣巨一奸一宄也,乃優縱之,以出虎兕之柙,人心怨怒,致此彗妖。」

《明史·王德完傳》:「今出虎兕以噬群黎,縱盜賊而吞赤子,幽憤沉結,叩訴無從。」

馬融堂上帳,羊侃水中齋。

【馬融堂上帳】馬融(公元79~166)字季長。

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東北)人,東漢學者。

從學者常千數,著三傳異同說,注孝經﹑論語﹑詩﹑易﹑尚書﹑三禮等。

馬融堂前教授生徒,後設絳紗帳,置女樂。

【羊侃水中齋】南朝梁羊侃,好奢侈,結舟為齋,亭館皆備,日事游宴。

北面黌宮宜拾芥,東巡岱畤定潘柴。

【黌(音紅)宮】古代學校名。

元洪希文《踏莎行·示觀堂》詞:「郡國興賢,黌宮課試,書生事業從今始。」

明謝讜《四喜記·喜逢甘雨》:「芹水生涯淡,黌宮道味長。」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三》:「我輩身列黌宮,乃在此攜酒榼,看游女,其鄙而不顧,宜矣。」

【拾芥(音借)】撿取地上的草芥。

比喻取之極易。

《漢書·夏候勝傳》:「勝每講授,常謂諸生曰:「士病不明經術。

經術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

【岱畤(音質)】岱,泰山。

畤,古代祭天地五帝之處。

【燔(音凡)柴】燒柴,祭天之禮。

《禮·祭法》:「燔柴於泰壇,祭天地。」

錦纜春江,橫笛洞簫通碧落;華燈夜月,遺簪墮翠遍香街。

【錦纜】錦制的纜繩;一精一美的纜繩。

南朝陳張正見《公無渡河》詩:「金隄分錦纜,白馬渡蓮舟。」

唐杜甫《城西陂泛舟》詩:「春風自信牙檣動,遲日徐看綿纜牽。」

清陳維崧《永遇樂·東溪雨中修禊》詞:「錦纜籠沙,紅欄委一浪一,一碧無際。」

【碧落】天空。

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華燈】雕飾華美而光輝燦爛的燈。

【遺簪】1指失落的簪子。

《史記·滑稽列傳》:「前有墮珥,後有遺簪。」

《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引劉邦彥《上元十五夜觀燈詩》:「歸遲不屬金吾禁,爭覓遺簪與墜鈿。」

清錢謙益《房海客侍御初度賦長句十四韻為壽》:「去國味如初下第,掛冠情比舊遺簪。」

2孔子出遊,遇一婦人失落簪子而哀哭。

孔子弟子勸慰她。

婦人曰:「非傷亡簪也,吾所以悲者,蓋不忘故也。」

事見《韓詩外傳》卷九。

後以「遺簪」比喻舊物或故情。

唐李嶠《答李清河書》:「兄仁及遺簪,禮縟追賻,千古之下,凜然而高。」

唐朱放《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梁廷評》詩:「不棄遺簪舊,寧辭落帽還。」

明馮夢龍《萬事足·刑廳叩信》:「豈不念遺簪,奈胭脂虎視眈,背生有子今無憾。」

清王夫之《雪賦》:「有似去國之臣,裴徊賜玦;下山之婦,悵惘遺簪。」

3卸去簪纓。

謂掛冠辭官。

元袁桷《次韻雜詩》之五:「遺簪隱世德,忍垢躬灌園。」

【香街】指繁華的街道。

唐岑參《衛節度赤驃馬歌》:「香街紫陌鳳城內,滿城見者誰不一愛一?」

唐劉禹錫《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鎮太原以詩申賀》:「北都留守將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

宋朱淑真《元夜》詩之二:「香街寶馬嘶瓊轡,輦路輕輿響翠軿。」

分類:蒙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笠翁對韻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