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經》圍師:孫子曰:「必闕。」何以明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反經》圍師

反經

圍師

【原文】

孫子曰:「必闕。」

何以明之?

黃巾賊韓忠據宛,朱雋、張超圍之。

結壘起土山以臨城,因鳴鼓攻其西南,賊悉眾赴之,乃掩其東北,乘城而入。

忠退保小城,乞降,諸將欲聽之。

雋曰:「兵有形同而勢異者。

昔秦項之際,民無定主,故賞附以勸來耳。

今海內一統,唯黃巾造寇,納降無以勸善,討之足以懲惡。

今若受之,更開逆意。

賊利則進戰,鈍則乞降,縱敵長寇,非良計也。」

因急攻之,不克。

雋登土山,顧謂張超曰:「吾知之矣。

賊今外圍周固,連營一逼一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戰也。

萬人一心,猶不可當,況十萬乎?其害甚矣!不如撤圍,並兵入城,忠見解圍,勢必自出,出則意散,易破之道也。」

既而解圍,忠果出戰,遂破忠等。

魏太祖圍壺關,下令曰:「城拔皆坑之。」

連月不下,曹仁言於太祖曰:「圍城必示之門,所以開其生路也。

今公許之必死,將人人自為守,且城固而糧多,攻之則士卒傷,守則引日持久,今頓兵堅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虜,非良計也。」

太祖從之,城降。

(凡降人之氣,如人十十五五,皆叉手低頭。

又云:相向或有氣上黃下白,名曰善氣。

所臨之軍,欲求和退。

凡城中有白氣如旗者,不可拔。

或有黃雲臨城,有大喜慶。

或有青色如牛頭觸人者,城不可屠。

或城中氣出東方,其色黃,此天鉞也,不可伐,伐者死。

或城上氣如火煙,主人欲出戰,其氣無極者,不可攻。

或有氣如杵形,從城中向外者,內兵欲突出,主人勝,不可攻。

或城上有雲分為兩彗狀者,攻不可得。

或有蒙氣繞城不入者,外兵不得入。

凡攻城有諸氣從城中出入吾軍上者,敵氣也。

凡攻城圍邑,過旬不雷雨者,城有輔,疾去之,勿攻也。

此皆勝氣也。

凡攻城圍邑,赤氣在城上,黃氣四面繞之,城中有大將死,城降。

或城上有赤氣如飛鳥,急攻之,可破。

或有氣出入者,人欲逃。

或有氣如灰,氣出而覆其軍上者,士多病,城屠。

或城上無雲氣,士卒散。

或城營上有赤氣如眾人頭,下多死喪流血。

攻城有白氣繞城而入者,急攻可得。

若有屈虹從城外入城者,三日內城屠。

此皆敗氣也。

)

此之道也。

【譯文】

孫子說:「包圍敵人,要留有缺口。」

為什麼這樣說呢?

黃中軍的首領之一韓忠佔據宛城,朱俊、張超包圍了他們,並壘土成山、君臨宛城,在鳴鼓聲中攻打宛城的西南,敵人均向西南奔赴,朱俊、張超於是進攻宛城的東北,攀上城牆進入城中。

韓忠退進了小城中要求投降,其他將領準備答應。

朱俊說:「用兵有表面相同而一性一質不同的。

當初秦政暴虐、項羽起兵之際,百姓沒有固定的君主,所以用獎賞歸附的人來爭取民眾。

現在海內統一,只有黃中反叛,如果同意投降就不能讓人從善,討伐韓忠,足以達到懲惡的目的。

現在如果接受了敵人的投降,就再次縱容了叛逆。

再說,叛賊看形勢有利就進攻,失利便乞降,縱容助長敵逆,也不是好的主意。」

於是加緊了進攻,卻不能取勝。

朱俊登上土山看著張超說:「我現在知道敵人拚死抵抗的原因了。

叛賊眼下被四面圍困、一逼一迫,乞求投降不被接受,想出逃又不行,所以才拚死抵抗。

萬眾一心,尚且不可抵抗,更何況是十萬人呢?這樣下去危害更大。

不如撤去包圍,合併各路部隊人城。

韓忠看見包圍已解除,一定會自己出來,出來之後其鬥志就會減弱,這正是打敗叛賊的途徑。」

」解圍之後,韓忠果然從小城中出來作戰,結果被朱俊、張超打得大敗。

曹一操一包圍壺關,下達命令說:「如果拔取了壺關城,要把城裡的人都活埋了。」

結果接連幾個月不能攻克壺關。

曹仁這時對曹一操一說:「包圍城池同時一定要指出逃跑的缺口在什麼地方,這是為了給逃跑者一條活路。

現在您揚言要活埋全部守城人,這樣城中人人都會堅守陣地。

況且壺關城固,城中糧食又多,強攻就會造成士卒的更大傷亡,把守又會曠日持久。

現在屯兵在堅固的城牆下,進攻發誓死戰的敵人,這不是上策。」

曹一操一聽從了曹仁的建議,於是壺關城的守軍便投降了。

這就是圍困敵人應採取的正確辦法。

[大凡敵軍意欲投降,就會有雲氣如人形,十十五五,叉手低頭。

又,雲和雲相對,上黃下白,名叫「善氣」,表示被這種雲氣籠罩的軍隊想講和撤退。

凡城中有白雲如旗,此城不可攻。

或有黃雲臨降城中,有大的喜慶事要發生。

或有青雲象牛頭觸人,此城不可屠一殺。

或城中雲從東方升發,顏色呈黃,這是「天鉞」,不可討伐,伐則亡。

或城上雲如火煙,是預示守城之軍要出戰;若雲氣無邊,不能攻伐。

或雲氣如杵狀,從城中向外湧一出,表示城內敵軍要突圍並能得勝,固不要攻伐。

或城有雲氣分成兩慧星狀,攻伐不勝。

或有濛濛雲氣環繞卻不入城,表示城外的兵不能回城。

凡攻城時有雲氣從城中飄入我軍陣地上,是「敵氣」。

凡攻圍城,過了十天還沒有雷雨,就預示著此城有輔佐,要快速離去,不要進攻。

以上都是於敵有利的「勝氣」。

凡攻圍城,有赤氣在城上,黃雲四面環繞,表示城中有大將死,城中軍隊要投降。

或城上有赤氣如鳥,要加緊進攻,此城右破。

或城中有雲氣出入,預示城中軍隊要外逃。

或有雲如灰覆蓋在軍營上,表示士卒多病,城必被屠。

如城上無雲氣,士卒多逃散。

或城上有赤雲如許多人頭,表示下面多有死傷流血之災。

攻城時有白雲環繞著進入城內,加緊攻打可破此城,若有曲虹從城外入城,表示三日內此城被屠。

以上都是於敵不利的「敗氣」。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反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