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第九十二回 論果贏佳人施慧性 辯壺盧婢子具靈心:紫芝道:「不必說,我吃一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鏡花緣》第九十二回 論果贏佳人施慧性 辯壺盧婢子具靈心

鏡花緣

第九十二回 論果贏佳人施慧性 辯壺盧婢子具靈心

話說亭亭點頭道:「還是『五行』哩。」

紫芝道:「不必說,我吃一杯。」

一春一輝道:「我也曉得了,上面還有『卯金刀』哩。」

眾人不憧。

一春一輝道:「《漢書-五行志》曾有『為蟲臭惡』之句,卻是班固引劉向的話,所以他說「五行』篇,我說『卯金刀』了。」

眾人道:「請教臭蟲主人可能也說一個?」

紫芝道:「你們可曉得本朝有個喜吃臭蟲的?」

眾人道:「又說本朝了,罰一杯。」

紫芝道:「我說晉朝郭璞,可使得?他注《爾雅》,曾言『負盤臭蟲』,難道你們還不該吃……」略停一停,又接著道:「一杯麼?」

一春一輝道:「你把一句話分做兩截說,這個意思,也教我們吃臭蟲了。」

紫芝道:「話雖如此,但喜臭蟲之人,乃吃的是負盤,其形似蜂;

若認做咬人的臭蟲,那就錯了。」

一春一輝道:「吃到這些臭東西,還要替他考正,你也忒一愛一引經據典了。」

紫芝道:「若不替他辯明,將來都要亂吃,姐姐還當得住麼?」

一春一輝道:「他吃臭蟲,為何我當不住?看這光景,我又變做臭蟲了。

你可曉得我這臭蟲是一愛一咬人的?」

說著,走了過來。

紫芝道:「好姐姐!莫咬!算我說錯,罰一杯。」

蘭言道:「二位姐姐莫鬧臭蟲了,天已不早,快接令罷。」

瓊英掣了宮室雙聲道:

「承塵干寶《搜神記》飛上承塵。

本題雙聲,敬芷馨姐姐一杯。」

蘭言聽了,望了一望,不住搖頭。

竇耕煙暗暗問道:「姐姐為何搖頭?」

蘭言道:「此書原是『鳩來為我禍也飛上承塵』一連十個字,才是一句。

今瓊英姐姐因上半句話語不好,只飛下半句。

我細細把他一看,那知此句竟是他的讖語,也是一位不得其死的。」

耕煙道:「待我問他一聲。」

因叫道:「姐姐要飛『塵』字,書中甚多,即如劉峻《辨命論》、班彪《北徵賦》,以及《晉紀-總論》、屈原《漁父》之類,都可用得,必定要用《搜神記》,這是何意?」

瓊英道:「妹一子原想用《何水部集》『尋玉塵於萬里,守金龜於千年』。

誰知不因不由,忽把此句飛了出來。」

姚芷馨掣了財寶雙聲道:

「真珠陸賈《新語》禹捐珠玉於五湖之淵。

『玉於』雙聲,敬秀英姐姐一杯。」

閨臣道:「適因此珠,偶然想起昨托寶雲姐姐請問師母一之 話,可曾問過?」

寶雲道:「昨日姐姐去後,妹一子細問家母,據說姐姐之珠,乃無價之寶,務須好好收藏。

家父真珠雖多,類如此等的,也只得兩顆。

但各珠名號不同,其類有龍、蛟、蛇、魚、鱉、蚌之分,龍珠在額,蛟珠在皮,蛇珠在口,魚珠在目,鱉珠在足,蚌珠在腹,姐姐之珠,乃大蚌所產,名『合浦珠』。」

廉錦楓道:「師母這雙慧眼,真是神乎其神。

此珠果是大蚌腹中之物。」

寶雲道:「姐姐何以曉得?」

閨臣就把錦楓取參殺蚌各話說了,眾人聽了,莫不讚歎錦楓之孝。

一春一輝道:「剛才我們說王休徵臥冰求魚,已是奇孝,誰知錦楓姐姐入海取參,竟將一性一命置之度外,如此奇孝,曾席也該立飲一杯,大家也好略略學個樣子。」

眾人飲畢。

秀英掣了列一女一雙聲,想了多時,忽然垂下淚來道:「此時我們只顧在此飲酒。

只怕家中都是:

朝姝《戰國策》汝朝去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

玉芝道:「『汝暮去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

』」閨臣同錦楓、亭亭聽了,都淚落如雨。

座中凡有老親而在異鄉的,聽了此句,又見秀英、閨臣這個樣子,登時無不墮淚。

蘭芝道:「姐姐:這是何苦!甚麼飛不得,單要飛這兩句?究竟那位接令?真鬧糊塗了。」

司徒嫵兒道:「他在那裡傷心,我替盟姐說罷:『而晚』、『而望』俱雙聲,敬嫵兒妹妹一杯。

此系時音,不敢替主人轉敬。」

題花道:「時音還是其次;至《戰國策》正令雖未飛過,寶塔詞卻用的不少,只怕要罰一杯。」

秀英道:「我用玫乘《七發》『麥秀囗[上下斬]兮雉朝飛』。」

紫芝道:「姐姐何不用《齊書》『虱有諺言,朝生暮孫』;或用徐干《中論》『小人朝為而夕求其成』?普席豈不都有酒麼?」

蘭言道:「秀英姐姐不必另飛,省得接令換人又要爭論,好在《戰國策》與正令還不重複,也可用得。」

司徒嫵兒掣了蟲名疊韻道:

「蒲盧《爾雅》果蠃蒲盧。

『果蠃』,本題俱疊韻,敬玉蟾姐姐一杯。」

一春一輝道:「《詩經》是『螟嶺有子,蜾蠃負之』;《爾雅》又是『果蠃蒲盧』。

一物而兼三名,原不為奇,最難得都是疊韻。

古人命名之巧,無出其右,這可算得千古絕唱了。」

題花道:「此中還有幾個奇的:若把『蠃』之當中『蟲』字換個『鳥』字,《博雅》謂之『果-桑飛』,卻又變成鳥名;再把『鳥』字換做『果』字,《詩經》謂之『果-之實』,忽又變成瓜名。

三個都是同音。

這個不但命名甚巧,並且造字也巧。」

玉兒道:

「祝才一女一把『蟲』字讀做『-』音,不知有何出處?只怕錯了。」

題花道:「我願知『蟲』是古『虺』字,應當讀『毀』,只因一時匆忙說錯,罰一杯。

你這玉老先生,我實在怕了!」

蘭言道:「玉兒,你既這樣聰明,我再考你一考:請教店舖之『鋪』,應做何寫?」

玉兒道:「應寫金旁之『鋪』。」

蘭言道:「帳目之『帳』呢?」

玉兒道:「此字才一女一隻好考那鄉村未曾讀書之人。

我記得古人字書於帳字之下都注『計簿』二字,誰知後人妄作聰明,忽然改作貝旁,其實並無出處。

這是鄉村俗子所寫之字,今才一女一忽然考我,未免把我玉兒看的過於不知文了。」

蘭言道:「玉老先生莫動氣,是我唐突,罰一杯!」

玉蟾掣了花卉疊韻道:「我們連日在老師府上,妹一子有個比語,說來求教:

芄蘭《家語》人善人之室,加入芝蘭之室。

『加入』雙聲,敬香雲姐姐一環。」

蘭言道:「此句飛的乃『言道其實』,萬不可少,恰恰飛到香雲姐姐,尤其湊巧。

明日老師看見這個單子,見了此句,必說我們這些門生雖然年輕,還是識得好歹的。」

小一春一道:「獨贊寶雲姐姐,豈不把今日的主人落空麼?」

一春一輝道:「何嘗落空!你把飛的『芝蘭』二字翻個觔斗,豈不是今日的主人麼。」

眾人聽了,不覺大笑,都道:「這句飛的原巧,也難得一春一輝姐姐這副錦心,這張繡口。」

香雲掣了蟲名疊韻道:

「螳螂《吳越一春一秋》夫黃雀但知伺螳螂之有味。

本題疊韻,敬再芳姐姐一杯。」

蘭言道:「每見世人惟利是趨,至於害在眼前,那裡還去管他。

所以俗語說的:『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

』就如黃雀一心要捕螳螂,那知還來到口,而一自一己卻命喪王孫公子之手,豈非為螳螂所害?

古人因貪利之輩不顧禍患,故設此語以為警戒;無如世人雖知其語之妙,及至利到跟前,就把『害』字忘了。

所謂『利令志昏』,能不浩歎!」

青鈿道:「再芳姐姐接令了。」

花再芳因紫芝臭蟲之令又多飲幾杯,正在打盹,忽聽此言,連忙接過簽桶,掣了一枝,高聲念道:「身一體雙聲。」

眾人聽了,想起蘭蓀的腳筋,由不得又要發笑;因再芳一性一情一不好,大家也不敢多言。

紫芝卻暗暗寫了一個紙條拿在手裡。

只見再芳在那裡一面搖著身一子尋思,一面拿著牙杖剔牙。

紫芝趁勢過去道:「姐姐只怕也是一肉一圓子塞在牙縫裡,我替你剔出來。」

再芳仰首張口。

紫芝朝裡望一望道:「這個好剔,只有豆大,是個紅的。」

接過牙籤,放入口內,朝外一剔,看了一看,撂在地下道:「我說為何通紅,原來是個臭蟲。」

再芳道:「左邊也塞的狠,你也替一我剔出來。」

紫芝又剔出,朝地下一丟道:「我只當是些脂麻,原來是幾張虱子皮。」

就勢把紙條遞過,隨即歸位。

再芳看了,樂不可支,慌忙說道:

「禿頭《谷梁傳》季孫行父聘於齊,齊使禿者御禿者。

重字雙聲,敬瓊芳姐姐一杯。」

引的眾人由不得好笑。

一春一輝道:「這都是紫芝妹妹造的孽。

我同你賭個東道:除前書之外,如再飛個禿字,或雙聲,或疊韻,我吃一杯。

並且聽飛之句仍要歸到形體,至於蘇武禿節效貞,孔融禿巾微行之類,那都不算。」

紫芝想一想道:「有了:《東觀漢記》:『竇後少小頭禿,不為家人所齒。

』這是本題雙聲。

又《許氏說文》:『倉頡出,見禿人伏禾中,因以制字。

』這是『因以』雙聲。

還有《風俗通》:『五月忌翻蓋屋瓦,令人發禿。

』這是『屋瓦』雙聲。

別的雖有,大家用過之書我都忘了,必須查查單子去。」

一春一輝道:「查出不算。」

紫芝道:「既如此,就吃三杯饒你罷!」一春一輝道:「我記得他們議論『菽水』,《風俗通》倒像有人用過。」

紫芝道:「呸!我也吃一杯。」

青鈿道:「剛才玉兒替紫芝姐姐掣的實系天文,我因題目過寬,所以改個蟲名,那知還是教他灌了好幾杯。」

紫芝道:「並且亭亭姐姐說的那句《漢書》,還多謝你們把笑話也免了。」

一春一輝道:「這個虧吃的不小。

怎麼九十多人都被他鬧臭蟲攪糊塗了?少刻這笑話一定要補的。」

葉瓊芳掣了獸名雙聲道:

「——《司馬文園集》軼野馬,。

『野馬』疊韻,本題雙聲,敬銀蟾姐姐一杯。」

題花道:「這兩句竟是套車要走了。」

眾丫環道:「車都套齊,久已伺候了。」

玉芝道:「祝才一女一說的是書,何嘗問你們套車。

看這光景,你們倒想家了。」

史幽探道:「正是。

天已不早,此令不知還有幾人。」

玉兒道:「還有八位才一女一。」

眾人齊催拿飯。

蘭芝只說:「天時尚早,盡可從容。」

宰銀蟾掣了蔬菜疊韻道:

「壺盧劉義慶《世說》東吳有長一柄一葫蘆,卿得種來否?

本題雙聲,敬蘭芳姐姐一杯。」

蘭言道:「玉兒,我考你一考:此句怎講?」

玉兒道:「這是當日陸士衡弟兄初見劉道真,以為道真不知問些甚麼大學問的話,誰知他只問壺盧種可曾帶來。」

紫芝道:「我也學劉道真了,請問婉一春一姐姐:你們會稽山的老虎最多,你來時可曾把虎鬚帶來?」

婉一春一道:「姐姐要他何用?」

紫芝道:「我要兩根送蘭蓀、再芳二位姐姐做剔牙杖。」

蘭言道:「玉兒:你把單子拿來我看。」

玉兒送過,蘭言看了道:「這『壺盧』二字,為何寫做兩樣?

究竟用那個為是?」

玉兒道:「歷來寫草頭雖多,但據我的意思:壺是飲器,盧的飯器,北邊此物極大,大都做為器用,古人命名,必是因此。

《詩》有『八月斷壺』之句,並非草頭。

至於草頭二字,葫是大蒜,蘆是蒲葦,會義指事,迥然不同,不如無草頭最切。

當日崔豹雖未言其所以,卻已用過。」

蘭言道:「玉老先生請罷!將來我們再寫這兩上字,斷不『依樣葫蘆』一定要改『新樣壺盧』的。」

蔡蘭芳掣了地理雙聲,忖一忖道:「妹一子雖想了兩句,但一有普席之酒,一無普席之酒,若取吉利,卻無普席之酒。」

蘭言道:「且把吉利的一交一 一了卷再講。」

蘭芳道:

「黃河王嘉《拾遺記》黃河千年一清,聖人之大瑞也。

本題雙聲,『千年』疊韻,敬錦心姐姐一杯。」

蘭言道:「普席之酒卻是何句?」

青鈿道:「我猜著了:莫非虞荔《鼎-》『寇盜平,黃河清』麼?」

蘭芳道:「並非《鼎-》。

是《呂氏一春一秋》『呂梁未發,河出孟門』。」

蘭言道:「這句卻有『呂梁』、『孟門』兩個雙聲,既如此,我們普席各位半杯。」

言錦心掣了花卉雙聲道:「妹一子並無好句,不過搪塞完卷。

至於以上所飛之句,處處入妙,卻有一比:

荷花李延壽《南史》此步步生蓮花也。

重字雙聲,敬閨臣姐姐一杯。」

青鈿道:「且慢斟酒!這部《南史》,正令雖未用過,我記得剛才紅英、堯一春一二位姐姐以琴棋二字打賭,曾用李延壽《南史》;

並且紅英姐姐曾借『李』字說過元元皇帝一個笑話。

姐姐誤用重書,只怕要罰一杯。」

井堯一春一道:「一春一鈿姐姐記錯了!我用的是李延壽的《北史》,並非《南史》。」

青鈿只得飲了一環道:「我今日鬧的糊里糊塗多吃了許多酒,總是『湖州老兒』把我氣的。」

閨臣掣了時令雙聲道:「蘭芝姐姐:天已黃昏,所謂『臣卜其晝,未卜其夜』。

請賜飯罷。

妹一子就用『黃昏』三字一交一 一卷,以記是日歡聚幾至以日繼夜之意。」

青鈿道:「『黃昏』二字,雖是對景掛畫,就只可惜是個俗語。」

閨臣道:「『日至虞淵,是謂黃昏。

』見《淮南鴻烈》,豈是俗語。」

一春一輝道:「他才把酒乾了,倒又想吃,真是好量。」

忽聞遠遠的一片音樂之一聲 ,只見丫環向寶雲道:「各燈都在小鰲山樓上樓下分兩層掛了,請小姐先去看看,如有不妥,趁此好改。

夫人恐眾才一女一過去看燈,未備花炮,覺得冷淡,現命府中一女一清音在彼伺候。」

眾人道:「即已掛齊,我們就同去走走,少刻再來接令。」

一齊出席,離了凝翠館。

寶雲道:「蘭芬姐姐如把這些燈球算的不錯,我才服哩。」

蘭芬聽了,甚覺不懂,只得含糊應道:「妹一子只能算算天文、地理、勾股之類,何能會算燈球。」

董花鈿道:「我們今年正月在小鰲山看燈,那知轉眼又一交一 一夏令了。」

只聞音樂之一聲 漸漸相近,不多時,來到小鰲山,原來三面串連大樓二十七間,只南面一帶是低廊,樓上樓下俱掛燈球,各種花樣,五一色一鮮明,高低疏密,位置甚佳。

蘭芬道:

「怪不得姐姐說這燈球難算哩。」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古香齋輸入

分類:才子佳人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鏡花緣
第一回 女魁星北斗垂景象 老王母西池賜芳筵第二回 發正言花仙順時令 定罰約月姊助風狂第三回 徐英公傳檄起義兵 駱主簿修書寄良友第四回 吟雪詩暖閣賭酒 揮醉筆上苑催花第五回 俏宮娥戲誇金盞草 武太后怒貶牡丹花第六回 眾宰承宣游上苑 百花獲譴降紅塵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論文科 老書生夢中聞善果第八回 棄囂塵結伴遊寰海 覓勝跡窮蹤越遠山第九回 服肉芝延年益壽 食朱草入聖超凡第十回 誅大蟲佳人施藥箭 搏奇鳥壯士奮空拳第十一回 觀雅化閒遊君子邦 慕仁風誤入良臣府第十二回 雙宰輔暢談俗弊 兩書生敬服良箴第十三回 美人入海遭羅網 儒士登山失路途第十四回 談壽夭道經聶耳 論窮通路出無腸第十五回 喜相逢師生談故舊 巧遇合賓主結新親第十六回 紫衣女慇勤問字 白髮翁傲慢談文第十七回 因字聲粗談切韻 聞雁唳細問來賓第十八回 辟清談幼女講羲經 發至論書生尊孟子第十九回 受女辱潛逃黑齒邦 觀民風聯步小人國第二十回 丹桂巖山雞舞鏡 碧梧嶺孔雀開屏第二十一回 逢惡獸唐生被難 施神槍魏女解圍第二十二回 遇白民儒士聽奇文 觀藥獸武夫發妙論第二十三回 說酸話酒保咬文 講迂談腐儒嚼字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樓聞善政 徐公子茶肆敘衷情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潛出淑士關 登曲岸閒遊兩面國第二十六回 遇強梁義女懷德 遭大厄靈魚報恩第二十七回 觀奇形路過翼民郡 談異相道出豕喙鄉第二十八回 老書生仗義舞龍泉 小美女銜恩脫虎穴第二十九回 服妙藥幼子回春 傳奇方老翁濟世第三十回 覓蠅頭林郎貨禽鳥 因恙體枝女作螟蛉第三十一回 談字母妙語指迷團 看花燈戲言猜啞謎第三十二回 訪籌算暢遊智佳國 觀艷妝閒步女兒鄉第三十三回 粉面郎纏足受困 長鬚女玩股垂情第三十四回 觀麗人女主定吉期 訪良友老翁得凶信第三十五回 現紅鸞林貴妃應課 揭黃榜唐義士治河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東床婿 壯士愁為學桉妻第三十七回 新貴妃反本為男 舊儲子還原作女第三十八回 步玉橋茂林觀鳳舞 穿金戶寶殿聽鸞歌第三十九回 軒轅國諸王祝壽 蓬萊島二老遊山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棄凡塵 走瀚海牽腸歸故土第四十一回 觀奇圖喜遇佳文 述御旨欣逢盛曲第四十二回 開女試太后頒恩詔 篤親情佳人盼好音第四十三回 因遊戲仙猿露意 念劬勞孝女傷懷第四十四回 小孝女嶺上訪紅蕖 老道姑舟中獻瑞草第四十五回 君子國海中逢水怪 丈夫邦嶺下遇山精第四十六回 施慈悲仙子降妖 發慷慨儲君結伴第四十七回 水月村樵夫寄信 鏡花嶺孝女尋親第四十八回 睹碑記默喻仙機 觀圖章微明妙旨第四十九回 泣紅亭書葉傳佳話 流翠浦搴裳覺舊蹤第五十回 遇難成祥馬能伏虎 逢凶化吉婦可降夫第五十一回 走窮途孝女絕糧 得生路仙姑獻稻第五十二回 談春秋胸羅錦繡 講禮制口吐珠璣第五十三回 論前朝數語分南北 書舊史揮毫貫古今第五十四回 通智慧白猿竊書 顯奇能紅女傳信第五十五回 田氏女細談妙劑 洛家娃默禱靈簽第五十六回 詣芳鄰姑嫂巧遇 游瀚海主僕重逢第五十七回 讀血書傷情思舊友 聞凶信仗義訪良朋第五十八回 史將軍隴右失機 宰少女途中得勝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難 史英豪嶺下招兵第六十回 熊大郎途中失要犯 燕小姐堂上宴嘉賓第六十一回 小才女亭內品茶 老總兵園中留客第六十二回 綠香園四美巧相逢 紅文館群芳小聚會第六十三回 論科場眾女談果報 誤考試十美具公呈第六十四回 賭石硯舅甥鬥趣 猜燈謎姊妹陶情第六十五回 盼佳音虔心問卜 頂盛典奉命掄才第六十六回 借飛車國王訪儲子 放黃榜太后考閨才第六十七回 小才女卞府謁師 老國舅黃門進表第六十八回 受榮封三孤膺敕命 奉寵召眾美赴華筵第六十九回 百花大聚宗伯府 眾美初臨晚芳園第七十回 述奇形蠶繭當小帽 談異域酒罈作煙壺第七十一回 觸舊事神在泣紅亭 聯新交情深凝翠館第七十二回 古桐台五美撫瑤琴 白蒁亭八女寫春扇第七十三回 看圍棋姚姝談弈譜 觀馬吊孟女講牌經第七十四回 打雙陸嘉言述前賢 下象棋諧語談故事第七十五回 弄新聲水榭吹蕭 隱俏體紗窗聽課第七十六回 講六壬花前闡妙旨 觀四課牖下竊真傳第七十七回 斗百草全除舊套 對群花別出新裁第七十八回 運巧思對酒縱諧談 飛舊句當筵行妙令第七十九回 指迷團靈心講射 擅巧技妙算談天第八十回 打燈虎亭中賭畫扇 拋氣球園內舞花鞋第八十—回 白蒁亭董女談詩 凝翠館蘭姑設宴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書句飛雙聲 辯古文字音訛疊韻第八十三回 說大書佐酒為歡 唱小曲飛觴作樂第八十四回 逞豪興朗吟妙句 發婆心敬誦真經第八十五回 論韻譜冷言譏沈約 引毛詩佳句美莊姜第八十六回 念親情孝女揮淚眼 談本姓侍兒解人頤第八十六回 因舊事遊戲仿楚詞 即美景詼諧編月令第八十八回 借月旦月姊釋前嫌 逞風狂風姨洩舊忿第八十九回 闡元機歷述新詩 溯舊跡質明往事第九十回 乘酒意醉誦淒涼句 警芳心驚聞慘淡詞第九十一回 折妙字換柱抽梁 掣牙籤指鹿為馬第九十二回 論果贏佳人施慧性 辯壺盧婢子具靈心第九十三回 百花仙即景露禪機 眾才女盡歡結酒令第九十四回 文艷王奉命回故里 女學士思親入仙山第九十五回 因舊恙筵上談醫 結新之庭中舞劍第九十六回 秉忠誠部下起雄兵 施邪術關前擺毒陣第九十七回 仙姑山上指迷團 節度營中解妙冒第九十八回 逞雄心挑戰無火關 啟慾念被圍巴刀陣第九十九回 迷本性將軍游幻境 發慈心仙子下凡塵第—百回 建奇勳節度還朝 傳大寶中宗復位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