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第十六回 紫衣女慇勤問字 白髮翁傲慢談文:並聞其國有前盤古所存舊案。我們何不上去瞻仰瞻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鏡花緣》第十六回 紫衣女慇勤問字 白髮翁傲慢談文

鏡花緣

第十六回 紫衣女慇勤問字 白髮翁傲慢談文

話說唐敖聞多九公之言,不覺喜道:「小弟向聞海外有個毗騫國,其人皆壽享長年。

並聞其國有前盤古所存舊案。

我們何不上去瞻仰瞻仰?」

多、林二人點頭稱善。

於是收口登岸,步入城中。

只見其人生得面長三尺,頸長三尺,身長三尺,頗覺異樣。

林之洋道:「他這頸項生得恁長,若到天朝,要教俺們家鄉裁縫作領子,還沒三尺長的好領樣兒哩。」

登時訪到前盤古存案處,見了掌管官吏,說明來意。

那官吏聞是天朝上邦來的,怎敢怠慢,當即請進獻茶,取鑰匙開了鐵櫥。

唐敖伸手取了一本,面上簽子寫著「第一弓」。

林之洋道:「原來盤古舊案都是論弓的。」

那官吏聽了,不覺笑了一笑。

唐敖忙遮飾道:「原來舅兄今日未戴眼鏡,未將此字看明。

這是『卷』字並非『弓』宇。」

用手展開,只見上面圈圈點點,儘是古篆,並無一字可識。

多九公也翻了幾本,皆是如此。

三人只得道了攪擾,掃興而回。

林之洋道:「他書上儘是圈子,大約前盤古所做的事總不能跳出這個圈子,所以篇篇都是這樣。

這叫作惟有圈中人,才知圈中意』。

俺們怎能猜這啞謎!」登時上船。

又走兩日。

這日唐敖正同婉如談論詩賦,忽聽船頭放了一槍,只當遇見賊盜,嚇的驚疑不止,連忙攜了林之洋出艙——原來那些人魚,一自一從放入海內,無論船隻或走或住,他總緊緊相隨。

眾水手看見,因用鳥槍打傷一個。

唐敖道:「前因此魚身形類人,鳴聲甚慘,所以買來放生。

今反傷他,前日那件好事,豈非白做麼?」

林之洋道:「他跟船後礙你甚事,這樣恨他?」

唐敖道:「或者此魚稍通靈一性一,因念救命之恩,心中感一激一,戀戀不捨,也未可知。

你們何苦傷他一性一命!」眾水手正要放第二槍,因聞唐敖之言,甚覺近理,這才住手。

二人來至船後,與多九公閒談。

唐敖道:「前在東口,舅兄曾言過了君子、大人二國,就是黑齒,為何此時還不見到?」

多九公道:「林兄只記得黑齒離君子國甚近,誰知那是旱路,並非水路。

前面過了無啟〔上戶+,下月,音啟。

後同〕,再過深目,才是黑齒一交一 一界哩。」

唐敖道:「這個無啟,大約就是無繼國。

小弟聞彼國之人,從不生育,並無子嗣。

可有其事?」

多九公道:「老夫也聞此話。

又因他們並無男一女一之分,甚覺不解。

當日到彼,也曾上去看過,果然無男無一女一,光景都差不多。」

唐敖道:「既無男一女一,何能生育?既不生育,這些國人一經死後,豈不人漸漸少了?一自一古至今,其人仍舊不絕,這是何故?」

多九公道:「彼國雖不生育,那知死後其一屍一不朽,過了一百二十年,仍舊活轉。

古人所謂『百年還化為人』,就最指此而言。

所以彼國之人,活了又死,死了又活,從不見少。

他們雖知死後還能重生,素於名利心腸倒是雪淡。

他因人生在世終有一死,縱讓爭名奪利,富貴極頂,及至『無常』一到,如同一夢,全化烏有。

雖說死後還能復生,但經百餘年之久,時遷世變,物改人非,今昔一情一形,又迥不同,一經活轉,另是一番世界,少不得又要在那名利場中努力一番。

及至略略有點意思,不知不覺,卻又年已古稀,冥官又來相邀。

細細想去,仍是-場一春一夢。

因此他們國中凡有人死了叫作『睡覺』,那活在世上的叫作『做夢』。

他把生死看的透徹,名利之心也就談了。

至於強求妄為,更是未有之事。」

林之洋道:「若是這樣,俺們竟是癡人!他們死後還能活轉,倒把名利看破;俺們死後並無一毫指望,為甚倒去極力巴結?

若教無啟國看見,豈不被他恥笑麼?」

唐敖道:「舅兄既怕恥笑,何不將那名利之心略為冷淡呢?」

林之洋道:「俺也曉得,為人在世,就如做夢,那名利二字,原是假的,平時聽人談論,也就冷談。

無奈到了爭名奪利關頭,心裡不由就覺發迷,倒像一自一己永世不死,一味朝前奔命,將來到了昏迷時,怎能有人當頭一一棒一,指破迷一團一 ?或者那位提俺一聲,也就把俺驚醒。」

多九公道:「尊駕如到昏迷時,老夫絕可提你一聲,恐老兄聽了,不但並不醒悟,反要責備老夫是個癡人哩。」

唐敖道:「九公此話卻也不錯。

世上名利場中,原是一座『迷一魂 陣』,此人正在陣中吐氣揚眉,洋洋得意,哪個還能把他拗得過!看來不到睡覺,他也不休。

一經把眼閉了,這才曉得從前各事都是枉用心機,不過做了一場一春一夢。

人若識透此義,那爭名奪利之心固然一時不能打斷,倘諸事略為看破,退後一步,忍耐三分,也就免了許多煩惱,少了無限風波。

如此行去,不獨算得處世良方,亦是一生快活不盡的秘訣。

就讓無啟國看見,也可對得住了。

小弟向聞無啟國歷來以土為食,不知何故?」

多九公道:「彼處不產五穀,雖有果木,亦都不食,惟喜以土代糧。

大約一性一之所近,向來吃慣,也不為怪。」

林之洋道:「幸虧無腸國那些富家不知土可當飯,他若曉得,只怕連地皮都要刮盡哩。」

無啟過去,到了深目國。

其人面上無目,高高舉著一手,手上生出一隻大眼,如朝上看,手掌朝天;如朝下看,手掌朝地;任憑左右前後,極其靈便。

林之洋道:「幸虧眼生手上,若嘴生手上,吃東西時,隨你會搶也搶他不過。

不知深目國眼睛可有近視?若將眼鏡戴在手上,倒也好看。

請問九公,他們把眼生在手上,是甚緣故?」

多九公道:「據老夫看來,大約他因近來人心不測,非上古可比,正面看人,竟難捉摸,所以把眼生手上,取其四路八方都可察看,易於防範,就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無非小心謹慎之意。」

唐敖道:「古人書上雖有『眼生手掌』之說,卻未言其所以然之故。

今聽九公這番妙論,真可補得古書之不足。

這日到了黑齒國。

其人不但通身如墨,連牙齒也是黑的,再映著一點朱一唇,兩道紅眉,一身紅衣,更覺其黑無比。

唐敖一團一 他黑的過甚,面貌想必醜陋,奈相離過遠,看不明白,因約多九公要去走走。

林之洋見他們要去遊玩,一自一己攜了許多脂粉,先賣貨去了。

唐、多二人隨後也就登岸。

唐敖道:「他們形狀如此,不知其國風俗是何光景?」

多九公道:「此地水路離君子國雖遠,旱路卻是緊鄰,大約其國風俗還不過於草野。

老夫屢過此地,因他生的面貌可憎,想來語言也就無味,因此從未上來。

今蒙唐兄攜帶,卻是初次瞻仰。

大約我們不過借此上來舒舒筋骨,要想有甚可觀可談之處,只怕未必。

唐兄只看其人,其餘就可想見。」

唐敖連連點頭。

不知不覺進了城。

作買作賣,倒也熱鬧。

語言也還易懂。

市中也有一婦一女一行走,男一女一卻不混雜,因市中有條大街,行路時,男人俱由右邊行走,一婦一人都向左邊行走,雖系一條街,其中大有分別。

庸敖起初不知,誤向左邊走去,只聽右邊有人招呼道:「二位貴客,請向這邊走來。」

二人連忙走過。

細細打聽,才知那邊是一婦一人所行之路。

唐敖笑道:「我倒看不出,他們生的雖黑,於男一女一禮節倒分的明白。

九公,你看,他們來來往往,男一女一並不一交一 一言,都是目不邪視,俯首而行。

不意此地竟能如此,可見君子國風氣感化也不為不遠了。」

多九公道:「前在君子國,那吳氏弟兄曾言他們國中世俗人文,莫非天朝文章教化所致;今黑齒國又是君子國教化所感。

以木本水源而論,究竟我們天朝要算萬邦根本了。」

談論間,迎面到了十字路口,旁有一條小巷。

二人信步進了小巷,走了幾步,只見有一家門首貼著一張紅紙,寫著「一女一學塾」三個大字。

唐敖因立住道:「九公你看,此地既有一女一學塾,一自一然男子也會讀書了。

不知他們一女一子所讀何書?」

只見門內走出一個龍鍾老者,把唐、多二人看了一看,見衣服面貌不同,知是異鄉來的,因拱手道:「二位貴客,想由鄰邦至此,苦不嫌草野,何不請進獻茶?」

唐敖正要問問風俗,聽了此話,忙拱手道:「初次識荊,就來打攪,未免造次。」

於是拉了多九公,一同進去。

三人重複行禮。

裡面有兩個一女一學生,都有十四五歲,-個穿著紅衫,-個穿著紫衫;面貌雖黑,但彎彎兩道朱眉,盈盈一雙秀目,再襯著萬縷青絲,櫻桃小口,底下露著三寸金蓮,倒也不俗。

都上來拜了一拜,仍就歸位。

唐、多二人還禮。

老者讓坐,一女一學生獻茶。

彼此請問姓氏。

誰知這個老者兩耳甚聾,大家費了無限氣力,才把名姓來歷略略說明。

原來此人姓盧,乃本地有名老秀才,為人忠厚,教讀有方。

他聞唐、多二人都是身在黌門,兼系天朝人,不覺躬身道:「小子素聞天朝為萬國之首,乃聖人之邦,人品學問,莫不出類超群。

鄙人雖久懷欽仰,無如晤教無由。

今得幸遇,足慰生平景慕。

第草野無知,兼目重聽,今以草舍冒昧屈駕,未免簡褻,尚求海涵。」

唐敖連道:「豈敢!……」因大聲問道:「小弟向聞貴處乃文盛之邦,老丈想已高發多年,如今退歸林下了?」

老者道:「敝處向遵天朝之例,也以詩賦取士。

小子幼而失學,兼之質一性一魯鈍,雖屢次觀光,奈學問淺薄,至今年已八旬,仍是一領青衫。

數年來無志功名,學業已廢。

年老衰殘,肩不能擔,手不能提,無以餬口,惟有課讀幾個一女一學生,以舌耕為業。

至敝鄉考試,歷來雖無一女一科,向有舊例,每到十餘年,國母即有觀風盛典:凡有能文處一女一,俱准赴試,以文之優劣,定以等第,或賜才一女一匾額,或賜冠帶榮身,或封其父母,或榮及翁始,乃吾鄉勝事。

因此,凡生一女一之家,到了四五歲,無論貧富,莫不送塾讀書,以備赴試。」

因指紫衣一女一子道:「這是小一女一,那穿紅衫的姓黎,是敝門生。

現在國母巳定明一春一觀風,前者小一女一同敝門生赴學臣考試,幸而都取三等之未,明歲得與觀風盛典,尚有幾希之望,所以此時都在此趕緊用功。

不瞞二位大賢說,這叫作『臨時抱佛腳』,也是我們讀書人通病,何況他們孤陋寡聞的幼一女一哩。」

因問兩一女一子道:「今日難得二位大賢到此,你們平日所讀書內如有甚麼不明之處,何不請教?廣廣識見,豈不是好!」

多九公道:「不知二位才一女一可有見教?老夫於學問一道,雖未十分精通,至於眼前文義,粗枝大葉,也還略知一二。」

紫衣一女一子聽了,因欠身道:「婢子向聞天朝為人文淵藪,人才之廣,一自一古皆然。

大賢世居大邦,見多識廣,而且榮列膠庠,一自一然才貫二酉,學富五車了。

婢子僻處海隅,賦一性一既鈍,兼少見聞,於先聖先賢經書之旨,每每未能窺尋其端。

蘊疑既久,問字無由。

今欲上質高賢,又恐語涉淺陋,未免『以莛叩鍾』,一自一覺唐突,何敢冒昧請教!」多九公忖道:「據這一女一子言談倒也不俗,看來書是讀過幾年的。

可惜是個幼年一女一流,不知可有一二可談之處。

如稍通文墨,今同外國黑一女一談談,倒也是段佳話。

必須用話引他一引,只要略略懂得文墨,就可慢慢談了。」

因說道:「才一女一請坐,休得過謙。

老夫雖忝列膠庠,素日餬口四方,未能博覽,惟幼年所讀經書,尚能略知一二,其餘荒疏日久,已同隔世。

才一女一有何下問,請道其詳。

倘有所知,無不盡言。」

唐敖道:「我們都是拋了書本,荒疏多年,誠恐下問,見識不到,尚望指教。」

多九公聽見「指教」二字,鼻中不覺哼了一聲,口雖不言,心中忖道:「他們不過海外幼一女一,腹中學問可想而知,唐兄何必如此過謙,未免把他看的過高了。」

只見紫衣一女一子又立起道:「婢子聞得讀書莫難於識字,識字莫難於辨音。

若音不辨,則義不明。

即如經書所載『敦』字,其音不一。

某書應讀某音,敝處未得高明指教,往往讀錯,以致後學無所適從。

大賢旁搜博覽,一自一知其詳了?」

多九公道:「才一女一請坐。

按這『敦』字在灰韻應當讀堆。

《毛詩》所謂『敦彼獨宿』;元韻音〔+敦〕,《易經》『敦臨吉』;又元韻音豚,《漢書》『敦煌,郡名』;寒韻音一團一 ,《毛詩》『敦彼行葦』;蕭韻音雕,《毛詩》『敦弓既堅』;軫韻者准,《周禮》『內宰出其度量敦制』;阮韻音遁,《左傳》『謂之渾敦』;隊韻音對,《儀禮》『黍稷四敦』;願韻音頓,《爾雅》『太歲在子曰困敦』;號韻音導,《周禮》所謂『每敦一幾』。

除此十音之外,不獨經傳未有他音,就是別的書上也就少了。

幸而才一女一請教老夫,若問別人,只怕連一半還記不得哩。」

紫衣一女一子道:「婢子向聞這個『敦』字倒像還有吞音、儔音之類。

今大賢言十音之外,並無別音,大約各處方音不同,所以有多寡之異了。」

多九公聽見還有幾音。

因剛才話已說滿,不好細問,只得說道:「這些文字小事,每每一字數音甚多,老夫那裡還去記他。

況記幾個冷字,也算不得學問。

這都是小孩子的功課。

若過於講究,未免反覺其醜。

可惜你們都是好好質地,未經明人指教,把工夫都錯用。」

紫衣一女一子聽罷,又說出一段話來。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古香齋輸入

分類:才子佳人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鏡花緣
第一回 女魁星北斗垂景象 老王母西池賜芳筵第二回 發正言花仙順時令 定罰約月姊助風狂第三回 徐英公傳檄起義兵 駱主簿修書寄良友第四回 吟雪詩暖閣賭酒 揮醉筆上苑催花第五回 俏宮娥戲誇金盞草 武太后怒貶牡丹花第六回 眾宰承宣游上苑 百花獲譴降紅塵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論文科 老書生夢中聞善果第八回 棄囂塵結伴遊寰海 覓勝跡窮蹤越遠山第九回 服肉芝延年益壽 食朱草入聖超凡第十回 誅大蟲佳人施藥箭 搏奇鳥壯士奮空拳第十一回 觀雅化閒遊君子邦 慕仁風誤入良臣府第十二回 雙宰輔暢談俗弊 兩書生敬服良箴第十三回 美人入海遭羅網 儒士登山失路途第十四回 談壽夭道經聶耳 論窮通路出無腸第十五回 喜相逢師生談故舊 巧遇合賓主結新親第十六回 紫衣女慇勤問字 白髮翁傲慢談文第十七回 因字聲粗談切韻 聞雁唳細問來賓第十八回 辟清談幼女講羲經 發至論書生尊孟子第十九回 受女辱潛逃黑齒邦 觀民風聯步小人國第二十回 丹桂巖山雞舞鏡 碧梧嶺孔雀開屏第二十一回 逢惡獸唐生被難 施神槍魏女解圍第二十二回 遇白民儒士聽奇文 觀藥獸武夫發妙論第二十三回 說酸話酒保咬文 講迂談腐儒嚼字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樓聞善政 徐公子茶肆敘衷情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潛出淑士關 登曲岸閒遊兩面國第二十六回 遇強梁義女懷德 遭大厄靈魚報恩第二十七回 觀奇形路過翼民郡 談異相道出豕喙鄉第二十八回 老書生仗義舞龍泉 小美女銜恩脫虎穴第二十九回 服妙藥幼子回春 傳奇方老翁濟世第三十回 覓蠅頭林郎貨禽鳥 因恙體枝女作螟蛉第三十一回 談字母妙語指迷團 看花燈戲言猜啞謎第三十二回 訪籌算暢遊智佳國 觀艷妝閒步女兒鄉第三十三回 粉面郎纏足受困 長鬚女玩股垂情第三十四回 觀麗人女主定吉期 訪良友老翁得凶信第三十五回 現紅鸞林貴妃應課 揭黃榜唐義士治河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東床婿 壯士愁為學桉妻第三十七回 新貴妃反本為男 舊儲子還原作女第三十八回 步玉橋茂林觀鳳舞 穿金戶寶殿聽鸞歌第三十九回 軒轅國諸王祝壽 蓬萊島二老遊山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棄凡塵 走瀚海牽腸歸故土第四十一回 觀奇圖喜遇佳文 述御旨欣逢盛曲第四十二回 開女試太后頒恩詔 篤親情佳人盼好音第四十三回 因遊戲仙猿露意 念劬勞孝女傷懷第四十四回 小孝女嶺上訪紅蕖 老道姑舟中獻瑞草第四十五回 君子國海中逢水怪 丈夫邦嶺下遇山精第四十六回 施慈悲仙子降妖 發慷慨儲君結伴第四十七回 水月村樵夫寄信 鏡花嶺孝女尋親第四十八回 睹碑記默喻仙機 觀圖章微明妙旨第四十九回 泣紅亭書葉傳佳話 流翠浦搴裳覺舊蹤第五十回 遇難成祥馬能伏虎 逢凶化吉婦可降夫第五十一回 走窮途孝女絕糧 得生路仙姑獻稻第五十二回 談春秋胸羅錦繡 講禮制口吐珠璣第五十三回 論前朝數語分南北 書舊史揮毫貫古今第五十四回 通智慧白猿竊書 顯奇能紅女傳信第五十五回 田氏女細談妙劑 洛家娃默禱靈簽第五十六回 詣芳鄰姑嫂巧遇 游瀚海主僕重逢第五十七回 讀血書傷情思舊友 聞凶信仗義訪良朋第五十八回 史將軍隴右失機 宰少女途中得勝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難 史英豪嶺下招兵第六十回 熊大郎途中失要犯 燕小姐堂上宴嘉賓第六十一回 小才女亭內品茶 老總兵園中留客第六十二回 綠香園四美巧相逢 紅文館群芳小聚會第六十三回 論科場眾女談果報 誤考試十美具公呈第六十四回 賭石硯舅甥鬥趣 猜燈謎姊妹陶情第六十五回 盼佳音虔心問卜 頂盛典奉命掄才第六十六回 借飛車國王訪儲子 放黃榜太后考閨才第六十七回 小才女卞府謁師 老國舅黃門進表第六十八回 受榮封三孤膺敕命 奉寵召眾美赴華筵第六十九回 百花大聚宗伯府 眾美初臨晚芳園第七十回 述奇形蠶繭當小帽 談異域酒罈作煙壺第七十一回 觸舊事神在泣紅亭 聯新交情深凝翠館第七十二回 古桐台五美撫瑤琴 白蒁亭八女寫春扇第七十三回 看圍棋姚姝談弈譜 觀馬吊孟女講牌經第七十四回 打雙陸嘉言述前賢 下象棋諧語談故事第七十五回 弄新聲水榭吹蕭 隱俏體紗窗聽課第七十六回 講六壬花前闡妙旨 觀四課牖下竊真傳第七十七回 斗百草全除舊套 對群花別出新裁第七十八回 運巧思對酒縱諧談 飛舊句當筵行妙令第七十九回 指迷團靈心講射 擅巧技妙算談天第八十回 打燈虎亭中賭畫扇 拋氣球園內舞花鞋第八十—回 白蒁亭董女談詩 凝翠館蘭姑設宴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書句飛雙聲 辯古文字音訛疊韻第八十三回 說大書佐酒為歡 唱小曲飛觴作樂第八十四回 逞豪興朗吟妙句 發婆心敬誦真經第八十五回 論韻譜冷言譏沈約 引毛詩佳句美莊姜第八十六回 念親情孝女揮淚眼 談本姓侍兒解人頤第八十六回 因舊事遊戲仿楚詞 即美景詼諧編月令第八十八回 借月旦月姊釋前嫌 逞風狂風姨洩舊忿第八十九回 闡元機歷述新詩 溯舊跡質明往事第九十回 乘酒意醉誦淒涼句 警芳心驚聞慘淡詞第九十一回 折妙字換柱抽梁 掣牙籤指鹿為馬第九十二回 論果贏佳人施慧性 辯壺盧婢子具靈心第九十三回 百花仙即景露禪機 眾才女盡歡結酒令第九十四回 文艷王奉命回故里 女學士思親入仙山第九十五回 因舊恙筵上談醫 結新之庭中舞劍第九十六回 秉忠誠部下起雄兵 施邪術關前擺毒陣第九十七回 仙姑山上指迷團 節度營中解妙冒第九十八回 逞雄心挑戰無火關 啟慾念被圍巴刀陣第九十九回 迷本性將軍游幻境 發慈心仙子下凡塵第—百回 建奇勳節度還朝 傳大寶中宗復位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