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第十七回 因字聲粗談切韻 聞雁唳細問來賓:若不先將其音辯明,一概似是而非,其義何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鏡花緣》第十七回 因字聲粗談切韻 聞雁唳細問來賓

鏡花緣

第十七回 因字聲粗談切韻 聞雁唳細問來賓

話說紫衣一女一子道:「婢子聞得要讀書必先識字,要識字必先知音。

若不先將其音辯明,一概似是而非,其義何能分別?可見字音一道,乃讀書人不可忽略的。

大賢學問淵博,故視為無關緊要;我們後學,卻是不可少的。

婢子以此細事,大瀆高賢,真是貽笑大方。

即以聲音而論,婢子素又聞得,要知音,必先明反切,要明反切,必先辨字母。

若不辨字母,無以知切;不知切,無以知音;不知音,無以識字。

以此而論,切音一道,又是讀書人不可少的。

但昔人有言,每每學士大夫論及反切,便瞪目無語,莫不視為絕學。

若據此說,大約其義失傳已久。

所以一自一古以來,韻書雖多,並無初學善本。

婢子素於此道潛研細討,略知一二。

第義甚一精一微,未能窮其秘奧。

大賢天資穎悟,一自一能得其三昧,應如何一習一 學可以精通之處,尚求指教。」

多九公道:「老夫幼年也曾留心於此,無如未得真傳,不能十分精通。

才一女一才說學士大夫論及反切尚且瞪目無語,何況我們不過略知皮毛,豈敢亂談,貽笑大方!」紫衣一女一子聽了,望著紅衣一女一子輕輕笑道:「若以本題而論,豈非『吳郡大老倚聞滿盈』麼?」

紅衣一女一子點頭笑了一笑。

唐敖聽了,甚覺不解。

多九公道:「適因才一女一談論切音,老夫偶然想起《毛詩》句子總是葉著音韻。

如『爰居爰處』,為何次句卻用『爰喪其馬』,未句又是『於林之下』?『處』與『馬』、『下』二字,豈非聲音不同,另有假借麼?」

紫衣一女一子道:「古人讀『馬』為『姥』,讀『下』為『虎』,與『外』字聲音本歸一律,如何不同?即如『吉日庚午,既差我馬』,豈非以『馬』為『姥』?『率西水滸,至於歧下』,豈非以『下』為『虎』?韻書始於晉朝,秦、漢以前並無韻書。

諸如『下』字讀『虎』,『馬』字讀『姥』,古人口音,原是如此,並非另有假借。

即如『風』字《毛詩》讀作『分』字,『眼』字讀作『迫』字,共十餘處,總是如此。

若說假借,不應處處都是假借,倒把本音置之不問,斷無此理。

即如《漢書》、《晉書》所載童謠,每多葉韻之句。

既稱為童謠,一自一然都是街上小兒隨口唱的歌兒。

若說小兒唱歌也會假借,必無此事。

其音本出天然,可想而知。

但每誨讀去,其音總與《毛詩》相同,卻與近時不同。

即偶有一二與近時相同,也只得《晉書》。

因晉去古已遠,非漢可比,故晉朝聲音與今相近。

音隨世轉即此可見。」

多九公道:「據才一女一所講各音古今不同,老夫心中終覺疑惑,必須才一女一把古人找來,老夫同他談談,聽他到底是個甚麼聲音,才能放心。

若不如此,這番高論,只好將來遇見古人,才一女一再同他談罷。」

紫衣一女一子道:「大賢所說,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這四句,音雖辨明,不知其義怎講?」

多九公道:「《毛傳》鄭箋、孔疏之意,大約言軍士一自一言:「我等從軍,或有死的、病的,有亡其馬的。

於何居呢?於何處呢?於何喪其馬呢?若我家人日後求我,到何處求呢?當在山林之下。

』是這個意思。

才一女一有何高見?」

紫衣一女一子道:「先儒雖如此解,據婢子愚見,上文言『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軍士因不得歸,所以心中憂鬱。

至於『爰居爰處……』四句,細繹經文,倒像承著上文不歸之意,復又述他憂鬱不寧,精神恍惚之狀,意謂:偶於居處之地,忽然喪失其馬;以為其馬必定不見了,於是各處找求;誰知仍在樹林之下。

這總是軍士憂鬱不寧,精神恍惚,所以那馬明明近在咫尺,卻誤為喪失不見,就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之意。

如此解說,似與經義略覺相近。

尚求指教。」

多九公道:「凡言詩,總要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方能體貼詩人之意。

即以此詩而淪,前人註解,何等詳明,何等親切。

今才一女一忽發此論,據老夫看來,不獨妄作聰明,竟是『愚而好一自一用』了。」

紫衣一女一子道:「大賢費備,婢子也不敢辯。

適又想起《論語》有一段書,因前人註解,甚覺疑惑,意欲以管見請示;惟思大賢又要責備,所以不敢亂言,只好以待將來另質高明了。」

唐敖道:「適才敝友失言,休要介意。

才一女一如有下問,何不明示?《論語》又是常見之書,或者大家可以參酌。」

紫衣一女一子道:「婢子要請教的,並無深切奧妙,乃『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這句書,不知怎講?」

多九公笑道:「古今各家註解,言顏淵死,顏路因家貧不能置槨,要求孔子把車賣了,以便買槨。

都是這樣說。

才一女一有何見教?」

紫衣一女一子道:「先儒雖如此解,大賢可另有高見?」

多九公道:「據老夫之意,也不過如此,怎敢妄作聰明,亂髮議論。」

紫衣一女一子道:「可惜婢子雖另有管見,恨未考據的確,原想質之高明,以釋此疑,不意大賢也是如此,這就不必談了。

唐敖道:「才一女一雖未考據一精一詳,何不略將大概說說呢?紫衣一女一子道:「婢子向於此書前後大旨細細參詳,顏路請車為槨,其中似有別的意思。

若說因貧不能買槨,一自一應求夫子資助,為何指名定要求賣孔子之車?難道他就料定孔子家中,除車之外,就無他物可賣麼?即如今人求人資助,一自一有求助之話,豈有指名要他實物資助之理!此世俗庸愚所不肯言,何況聖門賢者。

及至夫子答他之話,言當日鯉死也是有棺無槨,我不肯徒行,以為之槨。

若照上文註解,又是賣車買槨之意。

何以當日鯉死之時,孔子注意要賣的在此-車;今日回死之際,顏路覬覦要賣的又在此一車?況槨非希世之寶,即使昂貴,亦不過價倍於棺。

顏路既能置棺,豈難置槨?且下章又有門人厚葬之說,何不即以厚葬之資買槨,必定硬派孔子賣車,這是何意?若按『以為之槨』這個『為』字而論,倒像以車之木要制為槨之意,其中並無買賣字義,若將『為』字為『買』,似有末協。

但當年死者必要大夫之車為槨,不知是何取義?婢子歷考諸書,不得其說。

既無其說,是為無稽之談,只好存疑,以待能者。

第千古疑一團一 ,不能質之高賢一旦頓釋,亦是一件恨事。」

多九公道:「若非賣車買槨,前人何必如此註解?才一女一所發議論,過於勉強,而且毫無考據,全是謬執一偏之見。

據老夫看來,才一女一自一己批評那句『無稽之談』,卻是一自一知之明;至於學問,似乎還欠工夫。

日後倘能虛心用功,或者還有幾分進益;若只管鬧這偏鋒,只怕越趨越下,豈能長進!況此等小聰明,也未有甚見長之處,實在學問,全不在此。

即如那個『敦』字,就再記幾音,也不見得就算通家;少記幾音,也不見得不通。

若認幾個冷字,不論腹中好歹,就要假作高明,混充文人,只怕敝處丫環小廝比你們還高。

正在談論,忽聽天邊雁聲嘹亮。

唐敖道:「此時才一交一 一初夏,鴻雁從何而來?可見各處時令一自一有不同。」

只見紅衣一女一子道:「婢子因這雁聲,偶然想起《禮記》『鴻雁來賓』,鄭康成註解及《呂覽》、《淮南》諸注,各有意見。

請教大賢,應從某說為是?」

多九公見問,雖略略曉得,因記不清楚,難以回答。

唐敖道:「老夫記得鄭康成注《禮記》,謂『季秋鴻雁來賓』者,言其客止未去,有似賓客,故曰『來賓』。

而許慎注《淮南子》,謂先至為主,後至為賓。

迨高誘注《呂氏一春一秋》,謂『鴻雁來』為一句,『賓爵入大水為蛤』為一句,蓋以仲秋來的是其父母,其子翥翼稚弱,不能隨從,故於九月方來;所謂『賓爵』者,就是老雀,常棲人堂宇,有似賓客,故謂之『賓爵』。

鄙意『賓爵』二字,見之《占今注》,雖亦可連;但技《月令》,仲秋已有『鴻雁來』之句若,若將『賓』字截入下句,季秋又是『鴻雁來』,未免重複。

如謂仲就來的是其父母.季季來的是其子孫,此又誰得而知?況《夏小正》於『雀入於海為蛤』之句上無『賓』字,以此更見高氏之誤。

據老夫愚見,似以鄭注為當。

才一女一以為何如?」

兩個一女一子一齊點頭道:「大賢高論極最。

可見讀書人見解一自一有不同,敢不佩服!」

多九公忖道:「這一女一子明知鄭注為是,他卻故意要問,看你怎樣回答。

據這光景,他們那裡是來請教。

明是考我們的。

若非唐兄,幾乎出醜。

他既如此可惡,我也搜尋幾條,難他一難。」

因說道:「老夫因才一女一講《論語》,偶然想起『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之句。

似近來人一情一而論,莫不樂富惡貧,而聖人言『貧而樂』,難道貧有甚麼好處麼?」

紅衣一女一子剛要回答,紫衣一女一子即接著道:「按《論語》一自一遭秦火,到了漢時,或孔壁所得,或口授相傳,遂有三本,一名《古論》,二名《齊論》,三名《魯論》。

今世所傳,就是《魯論》,向有今本、古本之別。

以皇侃《古本論語義疏》而論,其『貧而樂』一句,『樂』字下有一『道』字,蓋『未若貧而樂道』與下句『富而好禮』相對。

即如『古者言之不出』,古本『出』字上有一『妄』字。

又如『雖有粟吾得而食諸』,古本『得』字上有一『豈』字。

似此之類,不能枚舉。

《史記.世家》亦多類此。

此皆秦火後闕遺之誤。

請看古本,一自一知其詳。

多九公見他伶牙俐齒,一時要拿話駁他,竟無從下手。

因見案上擺著一本書,取來一看,是本《論語》。

隨手翻了兩篇,忽然翻到「顏淵、季路侍」一章,只見「衣輕裘」之旁寫著「衣,讀平聲。」

看罷,暗暗喜道:「如今被我捉住錯處了!」因向唐敖道:「唐兄,老夫記得『願車馬衣輕裘』之『衣』倒像應讀去聲,今此處讀作平聲,不知何意?」

紫衣一女一子道:「『子華使於齊,……乘肥馬,衣輕裘』之『衣』一自一應該作去聲,蓋言子華所騎的是肥馬,所穿的是輕裘。

至此處『衣』字,按本文明明分著『車』『馬』、『衣』、『裘』四樣,如何讀作去聲?若將衣字講作穿的意思,不但與『願』字文氣不連,而且有裘無衣,語氣文義,極覺不足。

若談去聲,難道子路裘可與友共,衣就不可與友共麼?這總因『裘』字上有-『輕』字,所以如此;若無『輕』字,一自一然讀作『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了。

或者『裘』字上既有『輕』字,『馬』字上再有『肥』字,後人讀時,一自一必以車與肥馬為二,衣與輕裘為二,斷不讀作去聲。

況『衣』字所包一皮一皮甚廣,『輕裘』二字可包一皮一皮藏其內;故『輕裘』二字倒可不用,『衣』字卻不可少。

今不用『衣』字,只用『輕裘』,那個『衣』字何能包一皮一皮藏『輕裘』之內?若讀去聲,豈非缺了一樣麼?」

多九公不覺皺眉道:「我看才一女一也過於混鬧了!你說那個『衣』字所包一皮一皮甚廣,無非紗的綿的,總在其內。

但子路於這輕裘貴重之服,尚且與朋友共,何況別的衣服?言外一自一有『衣』字神一情一在內。

今才一女一必要吹毛求疵,亂加批評,莫怪老夫直言,這宗行為,不但近於狂妄,而且隨嘴亂說,竟是不知人事了!」因又忖道:「這兩個一女一子既要赴試,一自一必時常用功,大約隨常經書也難他不住。

我聞外國向無《易經》,何不以此難他一難?或者將他難倒,也未可知。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古香齋輸入

分類:才子佳人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鏡花緣
第一回 女魁星北斗垂景象 老王母西池賜芳筵第二回 發正言花仙順時令 定罰約月姊助風狂第三回 徐英公傳檄起義兵 駱主簿修書寄良友第四回 吟雪詩暖閣賭酒 揮醉筆上苑催花第五回 俏宮娥戲誇金盞草 武太后怒貶牡丹花第六回 眾宰承宣游上苑 百花獲譴降紅塵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論文科 老書生夢中聞善果第八回 棄囂塵結伴遊寰海 覓勝跡窮蹤越遠山第九回 服肉芝延年益壽 食朱草入聖超凡第十回 誅大蟲佳人施藥箭 搏奇鳥壯士奮空拳第十一回 觀雅化閒遊君子邦 慕仁風誤入良臣府第十二回 雙宰輔暢談俗弊 兩書生敬服良箴第十三回 美人入海遭羅網 儒士登山失路途第十四回 談壽夭道經聶耳 論窮通路出無腸第十五回 喜相逢師生談故舊 巧遇合賓主結新親第十六回 紫衣女慇勤問字 白髮翁傲慢談文第十七回 因字聲粗談切韻 聞雁唳細問來賓第十八回 辟清談幼女講羲經 發至論書生尊孟子第十九回 受女辱潛逃黑齒邦 觀民風聯步小人國第二十回 丹桂巖山雞舞鏡 碧梧嶺孔雀開屏第二十一回 逢惡獸唐生被難 施神槍魏女解圍第二十二回 遇白民儒士聽奇文 觀藥獸武夫發妙論第二十三回 說酸話酒保咬文 講迂談腐儒嚼字第二十四回 唐探花酒樓聞善政 徐公子茶肆敘衷情第二十五回 越危垣潛出淑士關 登曲岸閒遊兩面國第二十六回 遇強梁義女懷德 遭大厄靈魚報恩第二十七回 觀奇形路過翼民郡 談異相道出豕喙鄉第二十八回 老書生仗義舞龍泉 小美女銜恩脫虎穴第二十九回 服妙藥幼子回春 傳奇方老翁濟世第三十回 覓蠅頭林郎貨禽鳥 因恙體枝女作螟蛉第三十一回 談字母妙語指迷團 看花燈戲言猜啞謎第三十二回 訪籌算暢遊智佳國 觀艷妝閒步女兒鄉第三十三回 粉面郎纏足受困 長鬚女玩股垂情第三十四回 觀麗人女主定吉期 訪良友老翁得凶信第三十五回 現紅鸞林貴妃應課 揭黃榜唐義士治河第三十六回 佳人喜做東床婿 壯士愁為學桉妻第三十七回 新貴妃反本為男 舊儲子還原作女第三十八回 步玉橋茂林觀鳳舞 穿金戶寶殿聽鸞歌第三十九回 軒轅國諸王祝壽 蓬萊島二老遊山第四十回 入仙山撒手棄凡塵 走瀚海牽腸歸故土第四十一回 觀奇圖喜遇佳文 述御旨欣逢盛曲第四十二回 開女試太后頒恩詔 篤親情佳人盼好音第四十三回 因遊戲仙猿露意 念劬勞孝女傷懷第四十四回 小孝女嶺上訪紅蕖 老道姑舟中獻瑞草第四十五回 君子國海中逢水怪 丈夫邦嶺下遇山精第四十六回 施慈悲仙子降妖 發慷慨儲君結伴第四十七回 水月村樵夫寄信 鏡花嶺孝女尋親第四十八回 睹碑記默喻仙機 觀圖章微明妙旨第四十九回 泣紅亭書葉傳佳話 流翠浦搴裳覺舊蹤第五十回 遇難成祥馬能伏虎 逢凶化吉婦可降夫第五十一回 走窮途孝女絕糧 得生路仙姑獻稻第五十二回 談春秋胸羅錦繡 講禮制口吐珠璣第五十三回 論前朝數語分南北 書舊史揮毫貫古今第五十四回 通智慧白猿竊書 顯奇能紅女傳信第五十五回 田氏女細談妙劑 洛家娃默禱靈簽第五十六回 詣芳鄰姑嫂巧遇 游瀚海主僕重逢第五十七回 讀血書傷情思舊友 聞凶信仗義訪良朋第五十八回 史將軍隴右失機 宰少女途中得勝第五十九回 洛公子山中避難 史英豪嶺下招兵第六十回 熊大郎途中失要犯 燕小姐堂上宴嘉賓第六十一回 小才女亭內品茶 老總兵園中留客第六十二回 綠香園四美巧相逢 紅文館群芳小聚會第六十三回 論科場眾女談果報 誤考試十美具公呈第六十四回 賭石硯舅甥鬥趣 猜燈謎姊妹陶情第六十五回 盼佳音虔心問卜 頂盛典奉命掄才第六十六回 借飛車國王訪儲子 放黃榜太后考閨才第六十七回 小才女卞府謁師 老國舅黃門進表第六十八回 受榮封三孤膺敕命 奉寵召眾美赴華筵第六十九回 百花大聚宗伯府 眾美初臨晚芳園第七十回 述奇形蠶繭當小帽 談異域酒罈作煙壺第七十一回 觸舊事神在泣紅亭 聯新交情深凝翠館第七十二回 古桐台五美撫瑤琴 白蒁亭八女寫春扇第七十三回 看圍棋姚姝談弈譜 觀馬吊孟女講牌經第七十四回 打雙陸嘉言述前賢 下象棋諧語談故事第七十五回 弄新聲水榭吹蕭 隱俏體紗窗聽課第七十六回 講六壬花前闡妙旨 觀四課牖下竊真傳第七十七回 斗百草全除舊套 對群花別出新裁第七十八回 運巧思對酒縱諧談 飛舊句當筵行妙令第七十九回 指迷團靈心講射 擅巧技妙算談天第八十回 打燈虎亭中賭畫扇 拋氣球園內舞花鞋第八十—回 白蒁亭董女談詩 凝翠館蘭姑設宴第八十二回 行酒令書句飛雙聲 辯古文字音訛疊韻第八十三回 說大書佐酒為歡 唱小曲飛觴作樂第八十四回 逞豪興朗吟妙句 發婆心敬誦真經第八十五回 論韻譜冷言譏沈約 引毛詩佳句美莊姜第八十六回 念親情孝女揮淚眼 談本姓侍兒解人頤第八十六回 因舊事遊戲仿楚詞 即美景詼諧編月令第八十八回 借月旦月姊釋前嫌 逞風狂風姨洩舊忿第八十九回 闡元機歷述新詩 溯舊跡質明往事第九十回 乘酒意醉誦淒涼句 警芳心驚聞慘淡詞第九十一回 折妙字換柱抽梁 掣牙籤指鹿為馬第九十二回 論果贏佳人施慧性 辯壺盧婢子具靈心第九十三回 百花仙即景露禪機 眾才女盡歡結酒令第九十四回 文艷王奉命回故里 女學士思親入仙山第九十五回 因舊恙筵上談醫 結新之庭中舞劍第九十六回 秉忠誠部下起雄兵 施邪術關前擺毒陣第九十七回 仙姑山上指迷團 節度營中解妙冒第九十八回 逞雄心挑戰無火關 啟慾念被圍巴刀陣第九十九回 迷本性將軍游幻境 發慈心仙子下凡塵第—百回 建奇勳節度還朝 傳大寶中宗復位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