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秘旨》第十九章 仙師口訣:欲行功,須先以意收回所散之神,次聚內外兩腎中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養生秘旨》第十九章 仙師口訣

養生秘旨

第十九章 仙師口訣

凡視聽言動,皆我神也。

欲行功,須先以意收回所散之神,次聚內外兩腎中間之氣,常兜二子向上,一遇一陽一生,即以左手中指掩馬口,右手雙指緊抵一陰一蹺一穴一,隨怒目切牙,吸鼻,嚥氣一口,駝腰憋腹,著力提搐入泓池水內,瞑目端坐,習靜調息,息息歸根,務令純一熟。

又加導引按摩,吹吁呼吸,如有津一液,漱嚥下丹田。

此乃築基煉己之法也。

凡行坐動,須從緩緩,若存若忘,不可急忙取效,所謂急則反受其敵也。

迨夫調弄習慣,則放去收來多由得我矣。

每泓池中水火相見了,鼻中重吸一吸,嚥氣一口,則津一液心火都下入丹田。

咽時即搐外腎,便津氣 有聲,然後徐徐稍放出氣,如此謂之一次,少停再行。

或略睡便起,不必拘於時候,要在次第行之。

初次行一九,次七加之二九,至三九四九,數多為妙。

然亦不可執定數目,恐勞神耳。

已上法行之一年,則下田自實,第二年方可運用河車法。

若神氣充溢於四肢,津一液流通於上下,謂之水火既濟。

使一陰一陽一交一媾於丹田之內,後行河車轉運,使真氣循環於一身之間。

必須寧神定息靜坐,先攪左關二十四,後攪右關二十四,次攪雙關二十四。

左右兩膊,一前一後,更換相扇,共四十八。

左右歪肩,共四十八。

左右手屈伸二十四。

顧左肩一十四,右肩一十四,仰頭一十四,點頭一十四。

正立起,以手扶物,左腳屈伸二十四,右腳屈伸二十四。

鞠躬,左右手舞足蹈二十四。

將身向前凹脊,兩手握固,大攪雙關二十四。

行畢少坐,方可起身。

蓋凡漱煉津一液,為生心汞。

汞為神水,煉至華池皆化為鉛,一意常照泓池水中,乃兩腎中間。

腎生一精一,一精一化氣。

氣者,大也。

為聚火燒丹,每於子午卯酉四正時,可常叩齒集神煉之。

液在下田則化為氣。

一見金一精一發現時,盒飯肘後飛煉,一撞三關,逆流直上,氣沖泥丸,如戽水相似。

凡定中藥生,急急采之,肘後飛過,先過尾閭為第一關,次夾脊為中關,玉枕為三關。

要閉塞兩耳,耳乃腎之門戶,勿使走洩。

頭頂一緊縮,著力提,過尾閭,有九竅,上有四十二骨節,直透泥丸,猶日月之飛騰黃道也。

第二關,如前法提起,飛過夾脊二竅。

第三關,復如前法提起,飛過玉枕,有九竅。

然此關頗難開,須閉息令緊,以大白牛車力如禮打之狀,亦不能放。

頭頂氣從腎中生,從夾脊直透上腦,其時藥物都從頂門過,須臾覺腦門如火熱且重,即緩緩抬身,徐徐放氣,自明堂兩眉間飛下,即吞一入腹中,解化為水,經洞房,入黃庭,漸漸變成黃芽矣。

近有修真之士,不得真訣,未能聚火,未能煉鉛,丹田無藥,下手便行搬運周天火候,妄致氣血奔馳,虛一陽一衝腦,令人頭暈目眩、耳聾、鼻流清涕,豈不深可惜哉?正所謂腹內若無真種,猶將水火煮空鐺耳。

訣雲︰按巽骨,攀心竅,此中消息誰知道,牙關咬定是秘傳,從此元神入懷抱。

此蓋不用心,而以手行火候,正無為之工夫也。

用左手按尾閭,尾閭即巽骨也。

右手行火候,火候即周天火也。

如斗一柄一之指十二辰,而心不動,至靜中不知身之為我,我之有身,真液下嚥。

有聲,每滴有一銖,以二十四銖為進一兩,水應坤策也。

此只是八口,紫一陽一師雲︰口八八刀。

蓋指每灌漱津一液,一口分三咽,咽之有聲,止八口也,定中胎息自動,情極而噓,如春池龜息,動三十六為進一兩,火應干策也。

一一抽一一添,一進一退,乃為周天火候,正所謂周天息數微微數,玉漏寒聲滴滴符。

如此行持,不記年月、直待脫胎神化,方為了當。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養生秘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